雖然這篇研究所必修被當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研究所必修被當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研究所必修被當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堅持考試還是先工作好? 星期六下午整理訊息,看到網友來訊詢問堅持考國家考試還是先工作好?我一直認為沒有標準答案,以下分享去年寫的舊文「回頭看我的坎坷落榜路」搭配舊圖,供參考: 在大學畢業時,我根本沒想過要考律師、司法官等國家考試,只是想著研究所畢業後找份工作有飯吃就好。進了法研所後,幾位同學考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為什麼你的點子賺不了錢:創業人╳行銷人╳研發人╳企劃人╳管理人都必修的11堂創意變現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王鳳奎 (Feng-Kwei Wang) 教授 內容簡介: 你的提案常被打槍? 新商品老是不被客戶買單? 才剛創業就覺得快要失業? 或者,每每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27:06
|Spark Light 工作坊| 📍|主題| ▫️ 材料系日常 📍|前情提要|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材料系呢? 查詢看看二類組科系的分數排名,會發現高分的科系除了大家熟知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以外,就是材料系了(第三名)。eric編現在是台大材料系的大二生,今天就讓eric編帶大家了解材料系平...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歐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9:33:29
#灰日記 今天午餐時間跟H開論文研討會,外頭下著茂密的大雨,我們在商院十二樓她的辦公室裡,有一種狂亂中的寧靜。 看來H已經不在乎我論文的品質,只關心我接下來要去工作的地方,要做哪一份工作。她說,在找工作時不要設下太多限制,很多時候的選擇未來回頭看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選擇。她說她當然知道人生就是每一...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陳南西 ? Aka. 師大金珍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7-02 20:31:57
這是第三次回來母校誤人子弟了,這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QA 環節時有一個同學舉手說:「我沒有問題想問,我只是想表達我的興奮,因為我前幾天才看完街星的節目,沒想到今天就看到本人了。」他講那些話的表情給了我一些些能量,原來我們做的東西真的不只被看見,而是被記得。 . 每一次看著台下的大家,都覺得很奇妙,因...
-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19 19:58:47本集主題:「為什麼你的點子賺不了錢:創業人╳行銷人╳研發人╳企劃人╳管理人都必修的11堂創意變現課」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王鳳奎 (Feng-Kwei Wang) 教授
內容簡介:
你的提案常被打槍?
新商品老是不被客戶買單?
才剛創業就覺得快要失業?
或者,每每聽到別人對你說這句話:
「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
沒有但是,不用解釋,再好的點子不能賺錢,就是餿主意!
現在起學會「NSDB」思維——
“Needs + Solution + Differentiation + Benefits”
發掘顧客需求→找出解決方案→建立產品差異→產生最大效益
用打動人心的好創意,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高價值創造!
價值關鍵1:確定需求(Needs)
好的點子,需要和顧客產生共鳴,命中他們心裡的渴望——
了解客戶「要什麼」,比你能「做什麼」還重要!
記住!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花錢購買他們「不想要買」、「不需要買」的東西,所以即使你的創意再棒、產品功能規格多高、服務多無微不至,如果無法和顧客的慾望相契合,那麼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本書教你如何找出顧客的需求(甚至他們自己也沒發現的潛意識裡的需求),幫你從「開發產品/服務→賣給想像中的客群」變成「從客戶的慾望中找到商機→開發真正有市場的產品/服務」,如此一來才能產生共鳴,滿足顧客消費的渴望!
價值關鍵2:解決方案(Solution)
好的點子,就是提供解決方式,並闡述它的優勢願景——
靠說故事賦予產品活過來的能量,成功說服顧客!
「我發想的產品很棒,市場上也真的有這類需求,但怎麼就是沒人買單呢?難道它還不夠好嗎?」等等,這或許不是產品的問題,而是你「說故事」的能力不夠好。一個好的產品/服務,就如同一具沉睡的軀殼,它必須被賦予靈魂後才能喚醒——這個靈魂叫作「願景」。懂得說故事的人,可以將新產品/服務的優勢以簡單、有力、且彼此契合的陳述,來為他的創意注入生命力,使顧客信服、認同、甚至深深著迷,成為產品的死忠粉絲!
價值關鍵3:建立差異(Differentiation)
好的點子,需要和人與眾不同,成為無可取代的唯一——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找到產品優勢才能成為傳奇!
想像你現在研發出一種無線、可以遠端通話的機器,拿到街上去推銷販賣,則必定不會有人對你抱著崇敬的眼光,更別說買單了——因為「手機」這種產品老早就被發明了!要知道,所有的「好點子」之所以好,來自於它獨樹一格的特質,所以當Steve Jobs站在台上,不可思議地拿出一支可以上網、觸控、且近乎擁有一台電腦所有功能的手機時,才會技驚四座。而你呢?你找得到自己無可取代的優勢嗎?快好好發揮它,讓自己也成為傳奇吧!
價值關鍵4:產生最大效益(Benefits)
好的點子,讓買家和賣家都得到滿足,是雙贏的結果——
發掘買賣雙方的共同有利點,維持永續顧客關係!
只能帶來一次巨大效益的創新不算真正成功,切記一件事情,有意義的創新,是找到你與顧客間皆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平衡點,所以身為賣方的你,得到應有報酬的同時,也必須兼顧買家感受,使其覺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如此一來便會累積品牌忠誠度、信賴感,提升下次購買的機會,如此不斷正向循環,才能使你的創新創意產生最大的效益!
作者簡介:王鳳奎
現職:
2012-迄今 中國文化大學特聘教授
2017-迄今 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院士
主要學歷:
1998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科技所博士(Ph.D.)
1993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行銷管理碩士(MBA)
1989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電腦科學碩士(M.S.)
2010 美國College of Executive Coaching教練證書
主要經歷:
2013-2016 行政院人才與人力會報諮詢委員
2014,2016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2013-2015 中國上海金融學院創新創業課程(英文)客座教授
2011-2014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2011-2012 媚登峰健康管理事業集團集團總經理
2004-201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執行長 -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2-22 19:00:00【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為了要說服某些人,去改變一些觀點?
比如說吧,你有一個朋友很迷信,他一直認為全身上下要戴滿所謂的開運物。然後呢,每天出門都要翻農民曆、然後呢要看星座運勢…。
甚至於,他有一個御用的老師;每次要做任何決策的時候,他就會問這個老師,你會覺得這個人,根本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於是呢,你找了很多科學的證明、心理學的證明,還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報告;去說服他說這些迷信是沒有用的、你都被騙了…。或者是這些「不理性」的決策,在生命的長河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你說的是振振有詞,而且你提供出來的數據資料,都非常具有價值跟參考性;簡直是可以當成是一個論文推出。
結果呢,你做完了這一切所有的事情,他依然故我。甚至於你會發現,你不做這些事情還好,你越做他就越堅定的,固著在自己的迷信裡面。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為反對而反對」;你可能會覺得這一個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但是事實上喔,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迴力棒效應」,說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迴力棒效應」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跟別人提出,跟他自己原本的想法不一樣的資訊的時候,會讓這些人產生新的反駁論點。因而對於他們原來的看法,會更加的深信不疑,這就是「迴力棒效應」。
說的再清楚一點,事實上是有幾位學者,去做一些相關的研究。這幾位學者分別是查爾斯.羅爾德、李.羅斯,跟馬克.雷波。
他們找了48個對於死刑這件事情強烈贊成,或強烈反對的美國大學生。這些研究人員呢,給這些人看兩份報告。
一個呢是提供證據,去證明死刑的效果,死刑是有效的;而另外一份報告,證明死刑是無效的。
但其實這兩份報告都是捏造的,這是這些研究者編出來的;但是這些學生並不知道,那麼學生會相信這兩份研究嗎?他們看到這些根據科學研究,所提出來的證據,他們會改變心意嗎?
結果發現喔,他們原本如果是贊成死刑的,或反對死刑的;這些資料如果會讓他們採信,是因為這些資料裡面呈現的內容,跟他們原本的立場是一致的,於是他們就採信。
可是呢,當他們讀到的資料,跟自己原本的相信是相反的時候;他們的反應是如何呢?比如說,強烈支持死刑的那些學生,會認為說明「死刑有效」的那份研究,是非常棒的、非常完整的。
但是同時呢,他們卻堅稱另外一份研究,不管是研究方法有瑕疵、數據有錯誤,還是推論是有誤導的…;總而言之,他們就會覺得那一份,跟他們原本的想法相反的報告是錯的。
而相對而言,那些原本就反對死刑的學生,對這兩份研究報告的看法,也剛好是相反的。
他們認為那些「支持廢除死刑」的研究報告,是非常的完整。然而那些提出死刑的用處,而死刑是不應該廢除的研究報告;他們的立場也是一樣,對於裡面的論述、數據、研究方法。總而言之,各個層面都挑剔再三。
所以也就是說喔,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這些研究報告,並不能讓我們去理解,所謂的正、反兩極的想法;讓我們取得一個更適當的決策。
這些研究報告和這些所謂的數據,反而讓我們的想法更極端。原本支持死刑的會更支持,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原本反對死刑的也會更反對,無論他讀到的是什麼。
這樣的現象大到社會議題,小到你跟他人之間的互動相處,其實是屢見不鮮的。然而呢,當我們在說別人「為反對而反對」、「食古不化」的同時,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堅持也是如此呢?
可是你可能在生活當中,也有相反的例子;你也對於某些事情,去改變了你的立場。可是這些「改變立場」的過程,你有仔細的去思考,它是怎麼演變的嗎?或者是那個讓你改變立場、想法的人,他在一剛開始做了什麼事?
他是一剛開始拿這些所謂的研究報告、所謂的證據,來說服你?還是他在一剛開始的時候,有給你一種你有被好好的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感覺?
當你有好好的被理解、傾聽,跟承接的時候;接下來他再告訴你一些,可能跟你原本的想法有一點落差。
甚至於是證明你原本的想法,可能是有問題的這些資料。你有沒有發現,在那個當下,你的「接受度」會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常常會跟很多朋友分享說,其實「對,是沒有用的!」。什麼叫做「對,而沒有用」呢?
就是你說的再對、你說的再有道理,證據再完整、論述再完備。如果你沒有讓別人覺得,你有好好的理解跟承接對方;那你這些「對的部分」是沒有用,不僅沒有用,還是反效果呢!
就像是今天所提到的「迴力棒效應」是一樣的。你的證據,只會讓對方的立場更極端,而不會讓他更願意的去理解真相是如何。
如果你想要讓你身旁的人,能夠去理解真相,如果你想要去做成功的引導跟說服,那麼好好的讓別人覺得你有承接對方,就是一個你必修的功課了。
說到這裡啊,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正是在這個主題上面,能夠幫助你有效的前進。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然而今天所談到的「承接」跟「迴力棒效應」,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的部分,談到的『人際回應力』的課程;下一期課程,是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5月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堅持考試還是先工作好?
星期六下午整理訊息,看到網友來訊詢問堅持考國家考試還是先工作好?我一直認為沒有標準答案,以下分享去年寫的舊文「回頭看我的坎坷落榜路」搭配舊圖,供參考:
在大學畢業時,我根本沒想過要考律師、司法官等國家考試,只是想著研究所畢業後找份工作有飯吃就好。進了法研所後,幾位同學考上律師與司法官,那時不懂事,誤以為法律系畢業就是要考個律師或司法官,還誤以為考上後就有美好生活。於是,我決定開始準備考司律考試。
2007年第一次考司律考試落榜,由於落榜在意料之中,沒有很難過。2008年跑去高雄考,明明比去年更認真,卻差了更多分,加上產經研究所必修被當,是研究所求學的谷底。2009年入伍,抽單位籤,國防部二抽一,前面的人把籤抽走,我從國防部文書兵變成了542野戰砲兵,下單位後知道差一分落榜。原以為2008年是谷底,沒想到2009年是更深的谷底,好險剛下實戰單位根本沒時間悲傷,就這樣走出落榜陰霾。
2010年差不到一分落榜,大受打擊。但同一天,投第一個履歷也是第一個面試公司給我工作機會,雖然不能專心準備司律考試,但為了生計我就去工作了。幾個月後,另一家研究機構開出參與債務清理法與企業併購法修法的工作機會,我想,這是研究所所學破產法的最好機會,就投履歷面試,也錄取了。後來這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參與公司法修法與公平交易法相關研究計畫。
我有時會想,如果我當初繼續堅持準備司律國考,我現在會是怎樣的結果?當年收到工作錄取通知,該堅持繼續準備國考?還是抓住意外冒出來的機會?以後見之明來看,我選擇先去工作而放棄繼續準備,讓我充實更多非法律的專業,也接觸更多產官學研人士。
而對於律師,則是做了律師之後才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不少人以為考上律師後就賺大錢,以我觀察到的,在中小型事務所做受雇律師或許月薪比一般上班族高,但如果論年薪,身邊有不少進某汽車和金融業的年薪高了受僱律師許多。還有看過當年放棄考律師改做業務的,現在慶幸自己沒有繼續考律師。
更不要誤以為只有考上律師才能提供非訴訟的法律服務,現在不只很多會計師、記帳士、地政士提供法律服務,更多顧問也提供法律服務,不但不受律師法限制,收的還很可能比律師多。
如賴英照老師為拙著寫的推薦序:「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對國考鍥而不捨,屢敗屢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在追尋目標時,也需要接受更多的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既然講到國考,還是要打個書《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P律師從落榜到上榜的考取秘訣》,博客來購書連結:
ppt.cc/fx9hgx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
研究所必修被當 在 P律師:漫畫法律人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頭看我的坎坷落榜路
在大學畢業時,我根本沒想過要考律師、司法官等國家考試,只是想著研究所畢業後找份工作有飯吃就好。進了法研所後,幾位同學考上律師與司法官,那時不懂事,誤以為法律系畢業就是要考個律師或司法官,還誤以為考上後就有美好生活。於是,我決定開始準備考司律考試。
2007年第一次考司律考試落榜,由於落榜在意料之中,沒有很難過。2008年跑去高雄考,明明比去年更認真,卻差了更多分,加上產經研究所必修被當,是研究所求學的谷底。2009年入伍,抽單位籤,國防部二抽一,前面的人把籤抽走,我從國防部文書兵變成了542野戰砲兵,下單位後知道差一分落榜。原以為2008年是谷底,沒想到2009年是更深的谷底,好險剛下實戰單位根本沒時間悲傷,就這樣走出落榜陰霾。
2010年差不到一分落榜,大受打擊。但同一天,投第一個履歷也是第一個面試公司給我工作機會,雖然不能專心準備司律考試,但為了生計我就去工作了。幾個月後,另一家研究機構開出參與債務清理法與企業併購法修法的工作機會,我想,這是研究所所學破產法的最好機會,就投履歷面試,也錄取了。後來這份工作讓我有機會參與公司法修法與公平交易法相關研究計畫。
我有時會想,如果我當初繼續堅持準備司律國考,我現在會是怎樣的結果?當年收到工作錄取通知,該堅持繼續準備國考?還是抓住意外冒出來的機會?以後見之明來看,我選擇先去工作而放棄繼續準備,讓我充實更多非法律的專業,也接觸更多產官學研人士。
而對於律師,則是做了律師之後才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不少人以為考上律師後就賺大錢,以我觀察到的,在中小型事務所做律師或許月薪比一般上班族高,但如果論年薪,身邊有不少進某汽車和金融業的年薪高了受僱律師許多。還有看過當年放棄考律師改做業務的,現在慶幸自己沒有繼續考律師。
更不要誤以為只有考上律師才能提供非訴訟的法律服務,現在不只很多會計師、記帳士、地政士提供法律服務,更多顧問也提供法律服務,不但不受律師法限制,收的還很可能比律師多。
如賴英照老師為拙著寫的推薦序:「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對國考鍥而不捨,屢敗屢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在追尋目標時,也需要接受更多的可能,走出自己的路。
----------廣告分隔線----------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P律師從落榜到上榜的考取秘訣》全通路上市囉!
博客來網路書局:https://bit.ly/3cVi0WH
三民網路書局:https://bit.ly/2ABSbfP
團購優惠專屬賣場:https://bit.ly/2TtuEod
保成網路書局:https://bit.ly/2xzNJ09
MOMO購物網 :https://bit.ly/36kqxQm
誠品網路書局:https://bit.ly/3e7hvcc
金石堂:https://bit.ly/3bQ63Ah
五南網路書局:https://bit.ly/3gexVkM
全國實體經銷門市: https://bit.ly/2Tt6Ctn
#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