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餐會限定菜色
這一天,江振誠 @andrechiang_sg 也擔綱料理老師。餐會剛開始,我們被喚到出餐檯前,江主廚不藏私,完整公開第一道菜的製作流程。他使著杵,用二個研磨缽將彩色小番茄搗碎,收集起汁液,再把所有小番茄放入冰凍過的大缽裡,連同生鮮的甜蝦一起搗搗搗,夾出蝦殼,抹入刺蔥冰沙...
#RAW餐會限定菜色
這一天,江振誠 @andrechiang_sg 也擔綱料理老師。餐會剛開始,我們被喚到出餐檯前,江主廚不藏私,完整公開第一道菜的製作流程。他使著杵,用二個研磨缽將彩色小番茄搗碎,收集起汁液,再把所有小番茄放入冰凍過的大缽裡,連同生鮮的甜蝦一起搗搗搗,夾出蝦殼,抹入刺蔥冰沙與紅蔥頭,先前的番茄汁則調和橄欖油、羅勒磨成醬汁。將冰沙番茄泥盛入盤中,再擺上一隻完整的胭脂蝦,淋上醬汁,置放香草,即完成。
入口一嚐,整個人都醒了。沁涼的溫度冷卻燥熱的身體,刺蔥、羅勒、蒔蘿跟著安撫,有若森林,酸甜與清鮮瀰漫在齒間,小番茄有脆有軟,綠番茄尤其清脆,觸感驚喜。啜一口搭配餐點的飲料,竟然,真像走進了一座山,木頭芬芳蓊鬱清新,鮮味隱然繚繞,問這杯是什麼,原來是浸泡過檜木的澄清番茄水,「也是喝的芬多精」,服務生說。一秒把人傳送回部落山地。
「原住民料理為什麼好吃,我想一想,應該是因為梅鈉反應。」原住民擅長火烤,江振誠擷取食物加熱後因為褐變產生複雜風味的「梅納反應」,為我們示範另一道料理:如果只是把沒有關聯的、發生過梅納反應的食材湊在一起,會產生什麼風味呢?他又請出杵與臼,用噴槍炙燒臼裡的綜合香草,搗碎後,依序投入炭烤過的堅果(夏威夷豆、榛果、南瓜籽)、炸過的蛋、炸過的樹薯籤,一次次敲搗,混入烤雞的雞汁與雞油,以鹽、馬告、花椒調味,即完成。
江振誠拿湯匙挖了一口,遞給大家,我張嘴一含,香味像萬花筒一樣璀璨噴射。香死了!不同食材經過加熱產生不同的風味化合物,就算原不相關,交織起來就產生強大的爆發力,非常有趣。江振誠把這「香味炸彈」盛盤,配上抹了烤生蠔泥的脆皮豬五花,淋上豬骨醬汁與胡椒粒,把梅納反應發揮得淋漓盡致。
看到甜甜圈上桌,去過AKAME的客人一定會心一笑。這不是AKAME的鄰居「莉姆姆的歌」的小米甜甜圈嗎!RAW @raw_taipei 將之重現,與小米酒粕麻糬冰淇淋、布拉塔起司送作夥,嚐來有如「貝果與奶油起司」,趣味盎然,而且味道很好!小米酒粕融入濃醇的冰淇淋與布拉塔起司中,散發明亮酒酵,橄欖油多添青草氣息,辣薄荷、糯米團葉、山胡椒葉放送涼感清香,用Q彈的小米甜甜圈沾著吃,酒酵與酸味被凸顯了,超級對味。
#AKAME來台北做部落事
AKAME @akame_restaurant 來RAW客座,把經典菜色打包上來,烤窯卻搬不走呀。RAW特別為AKAME設置炭爐,彭天恩 @alexpeng_akame 親自看顧,整個人埋在廚房裡出不來,與他在自家餐廳背對客人站在烤窯前出菜如出一轍,被江振誠笑稱為「南台灣最帥背影」。
回以「正面比較帥」的彭天恩,很高興可以來台北城做部落事,也打趣地說很久沒聽到江振誠在廚房裡罵人,「一時之間想說我在哪裡?」AKAME是家族事業,彭天恩的太太與小姨子負責外場,表弟擔綱副主廚,姪子正在實習,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將負責籌備中的「太陽時間的餐廳」,他們全部一起北上,一起呈現AKAME的部落經驗。
由於烤爐不同,彭天恩特別準備了煙燻油,將相思木炭浸泡油中二天,刷在食材上,以逼近AKAME原有窯烤的效果;彭天恩也帶來了石板,同樣用來燒烤。稻草燻過的乳鴿,直火炭燒,再用石板煎烤骨頭,使熱力傳達進乳鴿身體,最後刷上煙燻油、撒上山當歸葉粉。乳鴿熟度一流,不見血而有肉汁,鮮嫩味美,火炙的魅力全開,炭香交雜山當歸葉渾厚的芹菜香十分迷人,吮指回味。一旁搭配魯凱族的傳統料理「吉拿福」,傳統是以 風乾芋頭及豬肉做餡,外包假酸漿葉,AKAME將豬肉替換為乳鴿內臟,更加貼切。
台東野生小龍蝦,同樣炭烤,佐以細香蔥蛋黃醬,以及煙燻油與龍蝦頭湯做的醬汁,點綴以刺蔥花籽、皇宮菜花與韭菜花。龍蝦熟度依舊佳,斷生而彈脆,醬汁十分濃郁,比在AKAME店內吃還重口味。
彰化的台灣黑山羊,不崇尚細嫩多汁,要品其蒼勁粗獷,韌而香的肉,愈咬愈有滋味,刨上「慢慢弄乳酪坊」的鹽膚木煙燻乳酪,蘸上龍眼乾小米樹豆味噌,更增鮮鹹回甘。
招牌的五葉松吉拿棒不可少,同場加映的是小米愛玉,粥狀的小米竟是愛玉的清秀配料,野野的香檬芬芳搭著紫蘇糖水吃,妥貼舒爽。
#raw #akame #fourhands #台北 #屏東 #江振誠 #彭天恩 #andrechiang #selftaughtgourmet #selftaughtgourmet_taipei
研磨缽小北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三 》
我對水晶初時之所以會產生興致,進而盎然勃勃地四處蒐集,說起來也算有一段因緣。大約在八O年代初期,我和幾位對金剛乘有信解的道友,從尼泊爾邀請了幾位修行人來台灣結緣藏傳佛教的法門,台灣在此之前並沒有喇嘛常駐台灣,因此也引起了有心人士的諸多好奇。
其中有一位香巴噶舉的老喇嘛,我對他印象最為深刻,原因是他雖然是一位修持有成的修行人,但卻極為低調,最難得的是保有一顆童赤之心。由於他過往一直在窮林老穴中閉關修行,對於世俗一切對應似乎無任何之修飾,直來直往,讓我感覺有種「吞舟之魚,不游枝流」的脫俗感。這位老修行者,初次與他見面時,安排住在一位居士家中,去拜訪時,我被眼前的場景給吸引住,原來這位老喇嘛竟然趴在居士家中的地板上和居士的小兒子玩起電動火車和積木等玩具,極為自然,毫不造作,就如同是那位小孩的玩伴一般,無拘無束,高興時仰天長笑,在地板上打滾,用聽不懂的藏語浮聲亢響地嘻笑喊叫著,這莫非古人所說的「心若至柔,可以致嬰兒乎」,這位老喇嘛肯定修持功夫極高,我當時心裡便把他和民初的慧明法師連在一起想。
這位慧明法師是民初天童寺的開悟法師,據我禪宗的師父所言,這位老和尚身材純屬五短,不超過六尺,但卻長得一副羅漢奇相,完全不認識字,但光講個經題便可以三天三夜。尤其講話時嘎天響地、洪鐘般的嗓音,更是令人驚奇。據說他在寺廟時,還有一件日常的功課,那就是和狗子打交道。寺廟裡外所有的狗所吃剩下的餿菜餿飯,他都會把它們全部集攏在自己缽內淘洗,吃個精光,還用舌頭去舔,就這麼長年累月都如此做。在日常生活裡,他也常常悟到某些經偈時,便會傻笑或大聲笑,有時有些舉止看似嬉鬧,其實自有他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但一些所謂高僧大德卻也都無法會得其意⋯⋯
第二次,當我再去拜訪這位香巴傳承的老喇嘛時,卻又是令我一番地出乎意表。這次這位老喇嘛儼然如同換身一般,坐在飯店裡一具皮質沙發上,沙發上鋪著一條專屬的橘紅色坐具,上面便是前幾日我才見過的、如同稚兒般的老喇嘛,今日儼然如同一尊鑄作莊嚴的佛像一般,不苟言笑,手中持著念珠喃喃有詞地持誦著咒語,我被他手上的那串水晶念珠給深深地吸引住。飯店鄰近馬路的窗戶,陽光灑落在喇嘛所坐的沙發上,更顯得那串水晶念珠晶瑩剔透,那是一串大約十毫米大小的水晶念珠,珠頭及三顆隔珠分別是用山珊瑚區隔。老喇嘛不管分別去拜會他的仰慕者一一在他的座前做頂禮,雖然不苟言笑,但從他一雙黑白分明,如翦水般清澈如鏡,卻又透發出令人感動的慈悲眼神,不由得讓自己混亂的心,霎時間靜止下來,這是我對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喇嘛所回想得到的深刻印象,但更深刻的是他手上那串不斷撥弄,口中喃喃的六字大明咒的咒音。
極長的一段時間我陸續從各國及本地尋找如老喇嘛身上的,置於水中便會消失般的水晶念珠,這是早期我在水晶身上所花的功夫。其實水晶它的發源時期,在舊石器時便已經有,曾經在發掘北京人的地方,出現過水晶之類的器皿。水晶是屬於石英同類之物,結構體上來說是屬於六方晶系,它的特質是從二氧化矽所形成的,硬度頗高,大約有七,外表上肉眼看上去,有玻璃光澤極為明顯,裡面內含有各類金屬的雜質,所以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顏色,它尚有特殊的電氣性質,現代人時常用在電子產品上,一般可見使用於如玻璃、陶瓷寶石或者是裝飾用品,以及耐火的所有用途上,現代許多的電子工業用品早已經使用水晶作為半導體等材料⋯⋯。
我早期修持一切的寂靜尊時,一方面是因為偏愛水晶,因此使用了不同顏色的水晶材質,例如修觀音的時候,我便會用白水晶念珠;念綠度母時,便會使用綠色的水晶念珠;修懷愛法時,我又會使用粉色的水晶念珠;當發覺自性瞋心要油然生起時,為了要轉化內在的三毒,此時我便會用上黑色的水晶念珠。
近年來坊間商家炒作水晶價格幾達天價,事實上個人對此無任何意見,只是一般人比較忽略掉水晶在古代其實也有藥用的價值,李時珍甚至於把水晶視為於精神上有安神、解心熱之效,古代也有許多人把水晶雕刻成髮器,用於整梳髮膚,據說可使毛髮濃密,美肌顏,益於氣色。水晶性質溫和,研磨成粉入藥時,可治肺、腎諸症,久服也有利於心臟系統⋯⋯。
西方許多水晶開發商配合現代儀器,用來勘測佩戴者的能量圖譜,至於其效果及依據如何,無置可否。也有些商家用水晶不同色系代表何種作用,也有許多人問我,我也不好回答,只能說憑自己個人喜好做抉擇。我比較在意的是修行人當他手持念珠的時候,手上的這串念珠是否可以和自己的身、口、意相應,顯教、密教在念珠的解釋上都各有說法,一般而言,顯教較不執著於材質,因為顯教都以持誦佛號為主,因此任何佛珠只要能夠用來憶佛、念佛即可,但在密宗上念珠卻有不同的意義,這和自己本身所修本尊有關係。也聽過一些修行人有特別的講究,例如念珠的繩子粗細、長短等,有的認為會和成就時間長短有關,或者會否引起違緣,至於結果如何,端賴修行者本身是否在意。
最初使用密宗修法念珠時,一位很老的堪布還教導我念珠如果未經加持開光,便屬於不如法,因此很慈悲地告訴我要如何對一串新的念珠做開光和加持所需念的咒語有哪些。他用自己脖子上的念珠做示範,告訴我如何把念珠挽起來置於手掌上,同時觀想自己為本尊身,放光加持念珠,持誦三金剛咒,加上子音、母音緣起咒,這串念珠的功德及加持又不一樣,也有些上師幫弟子加持念珠時,只拿白米,口中誦咒,將米加持於念珠上,亦得功德,也有些上師把弟子的念珠置於自己手上,象徵性持誦加持⋯⋯。
另外,大部分的講法,念珠的珠頭可以觀想為本尊,其餘諸珠便是法眷代表,如果修行人把念珠視為法器所依物,行、住、坐、臥不離佛珠,那此串念珠久而久之便會有能量產生。在唐密經文上也有提及念珠的母珠是阿彌陀佛的代表,因此為了對法的尊重,持誦念珠時不可跨越母珠,如此便會冒犯到戒律。至於水晶的功德,文殊師利菩薩對此也曾提過一切念珠皆有功德,為水晶念珠及菩提子可令行者持誦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研磨缽小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麻辣鍋 #地獄鍋
多年前認識了一位同為熱愛美食的四川朋友,她說麻辣鍋的沾醬當然是要「麻油蒜泥,加點鹽再拌點火鍋湯底」這樣就好。
一開始覺得聽起來怪怪的(不會太油嗎?),但試過之後還真的有搭!之後不管是麻不麻辣鍋,每次吃火鍋,沾醬都這麼弄,也推薦給大家試試看。
接下來就看看照片吧!
. 大人吃麻辣鍋,阿龐吃「柴魚壽喜燒鍋」(是!我亂發明)
. Kinto土鍋煮火鍋,整個就是雅!!
雖然紅通通地獄鍋吃到一半,格仔老公發言:「鍋子不會被染色嗎?」我開始忐忑不安的吃,超想半路換鍋。(別擔心,鍋沒事,依然是白白的😆)
#週六晚上有兩團要收單
● #日韓食品廚具:富士甚、韓國高湯包、北海道鬆餅粉、小豆島義大利麵醬、仙台辣油、讚岐烏龍麵、蒟蒻麵、九鬼系列、北海道海帶芽。Remy美型鍋&Dr. Hows絕美卡式爐。
● #日本KINTO 炊飯鍋、土鍋、淺漬缽、研磨碟、餐碗。
▶ 這裡下單: https://linktr.ee/neochai
研磨缽小北 在 許傑,旅行圖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帶著許嬤去旅行:浪漫臺三線/北埔鄉
今年三月阿公過世後,獨居於雲林的阿嬤忽然寂寞了起來,加上疫情崛起,我在台灣的時間也忽然變多了,所以最近只要有空,都會帶著阿嬤去旅行,每個禮拜都會選一個鄉鎮帶她去探索,今年是她有生之年第一次去花蓮和台東,也說:自己都活到七十幾歲了,以前都在電視上看,直到走出去後,才發現台灣有這麼多地方可以去!
📷 追蹤我的IG:https://reurl.cc/zzM4KQ
前幾天,帶她走了一趟 台三線浪漫大道,第一次到 北埔老街商圈 的她,剛好廟埕前有人在演台戲,馬上吸引了她駐足,原來正在上演的是桃園三結義,她一邊看一邊碎念跟我說,以前小時候他們最期待的就是看戲班子。
繼續沿著老街走,最吸引她的風景是攤販上那一字排開的各式醃菜,從芥菜、酸菜、福菜、梅干菜等等應有盡有,差點沒把整攤都打包回家。不過我最想帶她去的是體驗擂茶,我們選擇了這間 民歌擂茶 。第一次體驗擂茶的許嬤,剛開始還嫌很累,後來我接棒後又嫌我笨手笨腳的,最後就把我的缽搶走,一路開外掛磨到底,真的是讓人又氣又好笑?!
💡 冷知識: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賓客的茶點之一,可以當點心,也能當正餐「擂」指的就是研磨的意思。主要材料有茶葉、黑芝麻、白芝麻、花生、葵瓜子、糖粉等等,也會依照店家的喜好而準備的有所不同,口味也會因此有些許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