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石頭生態步道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石頭生態步道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石頭生態步道產品中有8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環境資訊中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4年南方四島及周遭海域,被劃為 #台灣第二座海洋型國家公園,豐富的 #珊瑚礁 生態是它的最大特色,來浮潛的遊客大多不會登島,不過登上制高點也能看到另一番風景。 來去 #東嶼坪 吧!一次工作假期,能修復的步道很短,和這座島嶼結下的緣分,卻很長。當一座離島中的離島,東嶼坪蓋起一條 #手作步道,將...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在土耳其的家鄉是面海的一個小城鎮,那裡幾乎沒有山,只有海。所以我每次看到台灣的山區就覺得很特別,也很美! 這次全家一起來到花蓮瑞穗,這裡是台灣東部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我猜大家都知道牧場跟溫泉。不過我們的旅行這次有新的景點,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我們第一站是果子俠,這裡的果園很舒壓,小孩子可以體驗農...
「石頭生態步道」的推薦目錄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Yen Yi-tz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魏華萱 Andre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設計發浪日日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石頭生態步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石頭生態步道 在 Yen Yi-tz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3:54:49
Research & excursion 今年有幸受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 邀請共同參與「茶蕨坪林」計畫,預計與社大共創《茶蕨坪林 溪畔報》,內容涵蓋坪林與金瓜寮溪的地景、生態與人文的介紹。今日導覽活動前往金瓜寮溪上游至中游徒步約1公里,蜻蜓與蛙類專家李凱云老師沿途生動細緻的介紹,從上、中、下游地...
石頭生態步道 在 魏華萱 Andre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6:44:11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
石頭生態步道 在 設計發浪日日帖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9:22:54
「秘境換換氣」則是很適合揪一群人去開趴,可以一邊欣賞遠方的海天一色,一邊探索阿拉寶灣秘境中的海蝕地形。阿拉寶灣今年夏天才首次開放,因長期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海岸邊形成了蕈狀石、豆腐岩、海蝕平台等奇特地質地貌,宛如一座雕刻美術館;島工將海岸與阿拉寶灣中十個造型特殊的石頭特別取名,集合了「#十大守護岩」...
-
石頭生態步道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9-09 20:01:05我在土耳其的家鄉是面海的一個小城鎮,那裡幾乎沒有山,只有海。所以我每次看到台灣的山區就覺得很特別,也很美!
這次全家一起來到花蓮瑞穗,這裡是台灣東部最漂亮的地方之一,我猜大家都知道牧場跟溫泉。不過我們的旅行這次有新的景點,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我們第一站是果子俠,這裡的果園很舒壓,小孩子可以體驗農村生活,包含找竹筍、烤麵包、認識生態。這裡也有很多天然農產品,像是柚子茶很值得品嚐。
第二站是三代務農,這裡春天有樹葡萄樹,秋天有落羽松可以欣賞。而且旁邊是腳踏車步道。跟我們一樣有小朋友的話可以體驗,好好玩❤️
第三站是奇美部落,這裡是大家應該聽過,因為泛舟的休息站也是這個部落。秀姑巒溪太漂亮。阿美族的朋友幫我們準備石頭火鍋,連餐具都是用葉子跟竹子做的。這裡的生活太神奇了,值得親自去體驗。
最後一站是馬立雲部落,這裡是撒奇萊雅族居住的地方。當天我被長輩們唱的歌感動到,幽美的聲音跟旋律讓我們有回到大自然的感覺。最後我們還一起體驗做「會唱歌的麻糬」就平安的完成2 天一夜的旅行❤️
歡迎看我們的影片,下次記得安排自己的瑞穗旅行🚗體驗不一樣的東部❤️
#遇見kohkoh瑞穗部落小旅行
#三代務農
#果子俠
#奇美部落
#馬立雲部落
遇見kohkoh-瑞穗部落小旅行:https://www.facebook.com/23.5trip
IG連結:https://www.instagram.com/ruisui235trip/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
石頭生態步道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19 21:00:33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蘭嶼|必做10件事】聽說離開蘭嶼的旅人都會確診蘭嶼病
https://youtu.be/JAto75pZOCk
【蘭嶼|10件不思議】揭開蘭嶼獨有的光芒
https://youtu.be/d-3aT1-2Ys4
【蘭嶼|10件注意事項】不要當無知的觀光客
https://youtu.be/dXMvTPODIS0
【蘭嶼|三座祈禱山】在山海中與信仰對話,耶穌光乍現!!
https://youtu.be/QvTPKMhJOyk
【蘭嶼|潛水】來蘭嶼泡在水裡就對了
https://youtu.be/q_nrdKe42kc
-
來蘭嶼,第一個會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在紅頭山的大天池。
大天池位於蘭嶼的東南方,在達悟族人(雅美族人)語中稱為「DuWaWa」,
意思是指「高山之海」或者是「鬼魂出沒之處」,是族人傳統中的祖靈之地,隱藏在部落的深山中,是火山口湖的遺跡。
大天池為火山岩漿噴出的火山口,因雨水沖積形成的高山湖泊,湖中仍有許多枯立的樹木屹立,形成特殊原始的景觀。蘭嶼主要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及碎屑岩類組合而成,歷經火山、潮汐、風化等作用變動,呈現出豐富的海岸、河流、火山、邊坡等地貌。
大天池周圍環繞大森山、望南峰與奧本嶺,放眼望去都是原始森林,完整的熱帶雨林內有豐富的昆蟲及島類生態資源。
整體來說, 沒登山經驗,爬大天池步道並不容易,若想登頂欣賞大天池的迷人景致,可要注意裝備是否齊全,由於路段石頭、樹根、泥濘濕滑,建議使用登山杖及穿著登山鞋。若本身沒有路感又不會看離線地圖,建議參加當地導覽會比較安全,關於導覽部分,可請住宿的店家協助詢問或推薦「該尚」導覽,他沿途都會導覽介紹當地文化與自然景觀,對我來說又更認識蘭嶼這塊土地,是很棒的收穫! -
石頭生態步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27 01:01:44#風稜石#麟山鼻#landscape
麟山鼻位於新北石門區,與富貴角相對望,矗立在白沙灣兩旁。 由於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竹子火山爆發,而形成了向外海延伸的岬角。德茂里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日治時期才改名為麟山鼻,為大量火山遺跡安山岩所構成的區域,而此地的風稜石是麟山鼻步道上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觀。
風稜石不是一種岩石,而是石頭表面的一種磨蝕現象,它可以是任何一種硬岩磨成的,在岩石節理發達的安山岩,因海浪經年累月的侵蝕及東北季風長年不斷的挾帶砂粒吹襲磨蝕之下,逐漸形成平坦的風蝕面,然後再隨著風向改變,帶來不同角度的雕琢,擁有尖銳的稜角,因而稱為風稜石。
駐足欣賞這些體積碩大且造形奇特的風稜石時,就彷彿聽見海風與硬石的對話,感嘆於那份來自造化的力量,自始不渝不曾改變的決心與堅持。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石頭生態步道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年南方四島及周遭海域,被劃為 #台灣第二座海洋型國家公園,豐富的 #珊瑚礁 生態是它的最大特色,來浮潛的遊客大多不會登島,不過登上制高點也能看到另一番風景。
來去 #東嶼坪 吧!一次工作假期,能修復的步道很短,和這座島嶼結下的緣分,卻很長。當一座離島中的離島,東嶼坪蓋起一條 #手作步道,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火花呢?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小島上的手作步道假期】今晚 22:00首播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石頭生態步道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編貼心提醒:⚠️密集恐懼症慎入影片⚠️
你有看過 #彈塗魚 跳「求偶舞」嗎?每到中秋節前後,是彈塗魚繁殖的季節,雄魚們會成群出現在濕地邊,豎起背鰭轉圈圈,張大嘴巴向雌魚示愛。超可愛景象成為遊客打卡熱點。
石頭生態步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