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知道卻做不到成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知道卻做不到成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知道卻做不到成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語言:你的跳針也能成為藝術】 語言是一種很奇妙的溝通媒介,以前我們在語言的學習上,幾乎是直覺的吸收,以及直覺的使用,但是我們的感官卻遠比語言的使用還敏銳,總是可以分辨出哪一種說話的方式會讓我們感覺舒服,哪一種說話方式讓我們感覺壓迫。 比如: 小孩不聽教訓,硬要做危險的動作,最後跌倒受傷時,有...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 在 凱特王 Kate Wan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19 16:51:36

- 我上週在限時動態分享了「延遲滿足」的例子,一定程度上也認為這是自己身上的某種優點。但我不是一開始就意識到的,而是回顧了人生某些關鍵性時刻所做的決定時,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這個特點。 . 延遲滿足,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詞。它所對應的一個實驗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棉花糖實驗」,那些能夠等待研究人員回來,而多...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 在 ZHI ずー 之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8:15:07

不知道每個人類的個體是不是都把自己管理的很好,把周遭的事情處理的很好,才有閒情逸致評論到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身上。 不論是感情的價值觀,還是法律的判決(這陣子最常出現在版面的事情),我都覺得理性思考絕對要大於情緒性發言,大多數人類做不到,因為人類就是有情感的動物blabla 的藉口;但你不是當事者,...

  •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07:00:56
    有 809 人按讚

    【語言:你的跳針也能成為藝術】

    語言是一種很奇妙的溝通媒介,以前我們在語言的學習上,幾乎是直覺的吸收,以及直覺的使用,但是我們的感官卻遠比語言的使用還敏銳,總是可以分辨出哪一種說話的方式會讓我們感覺舒服,哪一種說話方式讓我們感覺壓迫。

    比如:

    小孩不聽教訓,硬要做危險的動作,最後跌倒受傷時,有些大人可能會說:「活該」。

    這兩個字本身對說話的大人來說,可能只是直覺的說詞,畢竟已經說了這麼多次,孩子不聽,自己找碴,有什麼辦法呢?

    但若角色轉換,任誰聽到有人責罵「活該」,應該都不太舒服。

    活該,意思是:「應該」, 有無法避免或不值得同情的意味。

    如果我們換一個詞,我們可以換什麼呢?

    在學習對話時,剛開始進入這個領域學習時,都有相同的窘境,那就是我們能用的語詞都是慣用語,許多言詞的能量甚至帶著不為人知的指責,我們深深陷入了「詞窮」的狀態。

    我自己在學習對話時,不比所有父母好,雖然我的職業是作家,在文字的運用上,比所有人都還有資源,但在實體的對話上的運用,卻也是屢屢的慘敗,因為過去說話的慣性太強大,再加上內在的不平靜,做不到真正的平靜,因此在語言的拿捏上,始終無法讓我在語言中遊刃有餘。

    因此,想與孩子溝通之前,我們也許該練習的不是工具,而是語詞的多樣性。

    比如底下,過去父母經常說的語言,我們可以置換什麼呢?有興趣的你們,可以試著練習看看:

    1. 你再不……,就……:你再不寫功課,就不准你看電視!

    2. 誰叫你……活該……:誰叫你頂嘴,活該被處罰。

    3. ……每次都……:你每次都說會改,可是每一次都沒做到!

    4. ……又……:你又來了!怎麼都說不聽!

    前兩日,正好在家裡發生了一件微小的事,讓我再度感受到「選擇語言」的差異與重要性。

    那日,川川在客廳打破了一小罐玻璃製的香料罐,川川沒有馬上清理,繼續打鬧玩耍,之後我見狀,我遂動手去除了破在地上的香料罐。

    雖然已經經過清掃,但川川從沙發上跳下時,突然一聲慘叫,只見左腳大拇指鮮血直流。

    川川立刻劇痛哀嚎。

    我和先生愣了一眼,旋即發現川川被自己打破的香料罐碎屑玻璃給割傷。

    川川持續尖叫著,臉上顯露出劇痛。

    川川的聲音幾近崩潰,一時之間竟也讓在場的大人不知怎麼接話和安撫。

    過了好幾秒之後,川川的聲音勉強力弱,我才剛要出聲,先生就先我一步。

    先生:誰叫你剛剛不掃地,現在踩到自己打破的玻璃,只能是自作自受。」

    聽先生這麼一說,川川的哭聲瞬間拔高,更顯得悽慘了數倍。

    「自作自受」,與「活該」相對比的話,大概可以說是活該的文雅之詞,不過聽川川更顯得淒厲的哭聲,孩子接收到指責或諷刺的力道,都不亞於「活該」兩字呀。

    事後先生對我說,他幾乎是無意識的反射出「自作自受」,完全是語言自己有著自動導航的能力。

    先生:雖然停不下來,但我一說出「自作自受」的時候,我還閃過一絲念頭,覺得川川應該聽不懂什麼叫「自作自受」,沒想到他哭的這麼淒厲,看起來應該是很懂這句成語。

    我無奈的一笑。

    那天晚上,川川不僅用行動表達聽懂了爸爸說的話,而且還粹練出更精湛語言,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那日晚上,一家人圍坐著吃水果時,川川豪邁的用叉子插了一塊西瓜時,飽滿的水分,順著川川抬手的路徑,沿途滴滴答答,就這樣一路在空中滴著,其中友好幾滴,正巧滴在先生的手臂上。

    先生不高興的道:喂喂喂,你的西瓜汁滴到我了,搞什麼!

    川川幾乎是沒有思考,下意識回嘴:你是自作自受!

    先生聽到後一愣,還不知道要怎麼回嘴,川川又補上一句。

    川川:誰叫你口出惡言,活該要自作自受!

    川川說完,瀟灑的把還在滴水的西瓜給滿足的一口吃了。

    瞧,孩子學的多好,又學的多神速呀,一個小時以前先生才說過的話,一個小時候先生就慘遭同等對待。這大概就是許多父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能頂嘴,這麼的會說話!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可是踩在我們父母的肩榜上,汲取巨人的養分,不停的向上發展的神力孩子呢!

    如果不想要孩子將自己不甚良好的語言盡數都學去,那就試著讓自己「暫停」下來吧。

    記得在我學習對話之初,我也經常詞窮,也很明白無法快速調取「正向語言」或「貼近」孩子語言的無奈,因此我很快的學會了一招「暫停」鍵,就像看影片,看到精彩處,按下「暫停鍵」就可以讓影片靜止下來一般。

    只要我意識到自己接下來的語言,已經不是溝通,而是情緒上的指責時,我就會瞬間暫停。

    我經常停在「你」這個語詞,而且會一直反覆說著:「你、你、你……」

    我知道再說下去,傷害語言就會湧出,因此我寧願在「你」這個字上頭跳針。跳個幾次,情緒也就緩和了,於我而言是個很能提醒自己不要再依此情緒往下對話。

    至於先生對川川說的「自作自受」,你們可曾想過可以置換什麼樣的語言?

    面對川川的哀嚎與行為,我習慣用的語言是:「你流好多血,一定很痛,下次我們一定要更快的把打破的玻璃掃掉,不然自己踩到太倒楣了呀!」

    語言會越用越精鍊,無法精鍊之前,就先讓我先學會暫停或在「你」這個字上跳針吧。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5 11:09:28
    有 903 人按讚

    跟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完全是白費工夫。

    每個人都望著同一個方向。

    什麼話也沒說,大家各自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就這麼望著牆上的同一個地方,已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

    「真的還不行嗎?」

    終於,我打破了沉默。

    這句話說完以後,整個空間又陷入寂靜,令我懷疑其實剛剛沒有開口,一切只是因為過度炎熱而產生的幻覺。

    「還不到。」

    不久,老爸終於說話,然後又是一片安靜。他氣定神閒的,繼續翻著他的報紙,讓我又以為是自己的幻聽。

    牆上的溫度計顯示著攝氏三十二度。老爸說,地球暖化人人有責,所以,為了環保,縱使夏天很熱,但是不到三十三度就不能開冷氣。

    「只差一度,真的不行嗎?」我又開口。

    「如果連這點堅持都做不到,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準確不了。」老爸教訓我,接著,他把報紙收一收,說:「你們幫忙看店吧,我去睡個午覺。」

    「老爸不是說吃飽飯的一小時內最好不要立刻睡覺嗎?會對身體不好。現在還差十分鐘。」我說。

    老爸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時鐘,淡淡撂下一句:「六十分跟五十分,差不多。小孩子不要學得那麼斤斤計較!」

    我整個傻眼,看著老爸的背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繼續一邊看書,一邊吃冰棒。坐在我身旁的阿霖,也繼續打著他的任天堂DS 遊戲。除了老爸消失以外,一切都沒什麼改變。

    阿霖從小學四年級就跟我同班,直到我們六年級。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名模」,巧的是他的名字叫做林致霖,跟電視上那個名模林志玲的名字發音一樣。

    所以,他積極參與任何有關選秀活動的比賽,目標是到了國中就從演藝圈或模特兒圈出道,做個臺灣版的傑尼斯小子。

    不幸的是,這世界上相信他真的會成功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自己,一個就是我。也許是這個原因,阿霖把我看成他的好朋友。否則,我們的價值觀差得那麼遠,他又是那麼注重外表的人,不可能跟我這個不懂得穿著打扮的土包子交朋友的。

    「大牛,我覺得啊,你們的雜貨店應該改個名字。」阿霖突然開口。

    「改成什麼?」我問他。

    「鼎泰豐。」

    「幹麼改成小籠包店的名字?」

    「是頂太瘋。」阿霖拿了紙筆,寫給我看。

    「你不覺得我們兩個現在坐在這裡,跟蒸籠裡的小籠包沒什麼兩樣嗎?頭頂一直冒汗,久了一定會瘋掉的,所以是頂太瘋。難道不能再說服你老爸嗎?為什麼那麼堅持三十三度才能開冷氣?」

    「沒用啦。對他講那麼多,簡直是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

    「從前有個叫做公明儀的人,曾經對著牛彈琴,可是牛當然聽不懂人類的音樂,只顧著繼續低頭吃草。後來,這句成語就用來比喻跟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完全是白費工夫的意思。」

    「我還以為是因為你們姓牛的關係。」

    有些人雖然才國小六年級,但是就充滿了帥的未來性,阿霖就是這種男生。遺憾的是,他的頭腦並沒有跟他的外表成正比。

    話題回到堅持三十三度才能開冷氣的老爸。

    為什麼是三十三度呢?問老爸,他始終不願意說,只不斷重複:「反正是環保就對了!」但我查遍網路,沒有任何人說過,三十三度這個數字,與開冷氣或環保有關。

    口口聲聲說環保,講得倒是好聽,我知道老爸根本只是為了省錢而已。

    就像這間破舊的雜貨店,好幾次都有人來遊說,希望可以協助我們改建,加盟成現代化的連鎖超商,但老爸屈指算了算,只要一動就會花上不少錢,便寧願維持現在這個老樣子。

    現在誰要來這種雜貨店買東西呢?室內沒有動線可言,東西也陳列得毫無章法,最重要的是,竟然沒有冷氣。在這麼炎熱的季節裡,進來這種雜貨店買東西,恐怕連選一罐飲料的耐性都沒有。

    「還有一個小時,我又要去補英文了。真羨慕你,不用去補習。」阿霖無奈的說。

    「我想跟你們一起去補習啊,晚上一個人在房間裡,超無聊的耶!可是,我那對牛彈琴的老爸卻說,想學英文上網看英文新聞就好。我看也只是因為想省錢吧。」

    「算了,你沒去也好。因為一堆無聊的人塞在補習班裡,是加倍的無聊。」

    「唉,總而言之就是……」我把最後一口冰塞進嘴巴裡。

    「很、無、聊。」

    我跟阿霖異口同聲的說了同樣的話。兩個人相視而笑。

    炎熱暑假的某個午後,無所事事的我和阿霖待在我家的雜貨店裡。在距離他要去補習之前還有一個小時,繼續蒸著我們扮演的兩枚小籠包。

    /

    節錄自:
    張維中《完美特務》 in 張曼娟成語學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237

    /

    一個穿梭真實與虛擬,同心面對嚴苛考驗的冒險故事

    三個性格不同的好朋友,成天抱怨著「無聊啊,真無聊!」如果可以生活在電動玩具的世界裡,應該再也不會無聊了吧?

    他們的夢想成真了!一個無聊的暑假午後,三人被吸進地下室的遊戲機裡,這時他們才發現,虛擬的電玩遊戲比真實世界更加冷酷無情。電玩裡的爆炸少年策劃了各種挑戰關卡——時鐘怪客、鱷魚老婆婆、偶像國狐狸精、圓規精,都使出了全身伎倆,試圖將三人困在電玩裡。他們能不能同心協力、度過重重關卡,重返「再也不無聊」的真實世界?

    #居家防疫閱讀清單
    #也適合睡前朗讀
    #讓小孩乖乖大人可以安心的選擇

  • 知道卻做不到成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08 20:12:19
    有 296 人按讚

    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形象閃閃發光,可一旦執掌重兵,所有一切就都毀個干淨。一個在長平生生毀掉趙國四十萬精銳,一個在街亭送大禮,活活斷送了諸葛亮的「北伐夢」。「紙上談兵」的人生悲劇,也被各類正史野史大書特書,成語歇後語都「貢獻」了一堆,出名的反面教材。

    但比起這二位「反面教材」來,貴為「兵仙」的韓信,卻也常惹來一些「歷史票友」們的「不服」聲: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不假,可你韓信在劉邦軍團裡「登壇拜將」前,不也是從沒獨立帶過兵?不也是靠了「紙上談兵」獲得蕭何的賞識,這才一飛沖天的?可為什麼趙括馬謖接下來見光死,韓信卻能一路開掛,親手打下西漢王朝的開國江山?難道這事,真是只能看命?

    乍一看去,成功的韓信與失敗的趙括馬謖,都是紙上談兵,但事實是,哪怕人生可以如打游戲般「存檔重來」,再給趙括馬謖十次百次機會,韓信的成功,他們也照樣連邊兒都摸不著。論原因,這既不是「才華」的事兒,更不能怨命。因為,別看都是「紙上談兵」,但韓信的成長歷程,卻更接地氣。

    趙括與馬謖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境優越。一個是趙國戰神家的少爺,一個是襄陽馬家的貴公子。他們滿腹的兵法韜略,都是靠著優越的家室,每天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由於接觸的圈子非富即貴,肚子裡也真有貨,所以經常比人看得高看得遠。但這樣的成長過程,做個參謀動嘴皮子,那還算富裕,真刀真槍去幹仗?那還遠遠不夠。

    因為戰爭,這樣一個無比殘酷的考驗,首先的成敗要素,不是看得多遠,而是紮紮實實解決眼前的事兒:一場仗兵馬多少,糧草多少,士氣怎樣?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作為軍事主將,每天是否能解決一團亂麻的問題?樁樁件件,都不是讀幾本書,懂幾句教條就能解決的。別說碰上「長平之戰」「街亭之戰」這樣的大戰,就是日常生搬硬套,出亂子也是板上釘釘。

    做旁觀者,大可高談闊論,但作為執行者,眼光再遠,卻要從眼前的事兒做起。知易行難的道理,放軍事上就是實實在在。

    而韓信,這條恰是大不同:作為一個窮出身的青年,別看韓信二十五歲不到就「登壇拜將」,但這之前的日子,卻是各種酸甜苦辣盡嘗:早年在鄉間苦學武藝兵法,卻也落得沒了飯轍,後來趁著天下大亂去投軍,先在項梁處做大頭兵,又在項羽身邊做郎中,然後又跑去投劉邦,當了個治粟都尉。除了沖鋒陷陣,就是站崗放哨管錢糧,做的都是苦活累活,偏偏還滿懷一個將軍夢。白眼歧視自然也不少受,「鑽人褲襠」的事兒,放在他這段人生裡,其實不算是個事兒。

    但也恰恰是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讓一直在思考戰爭的韓信,徹底懂得了戰爭。比起站在別處通過「讀兵書」瞭解戰爭的趙括馬謖來,韓信身處戰場的最底層,更親身經歷了「項梁敗亡」「項羽破釜沉舟」「鴻門宴」等震撼大事,既看過了屍山血海,又多次死裡逃生。可以說,趙括馬謖的兵法韜略,是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韓信的每一個軍事信條,卻都是以一次次血的教訓,經歷生死考驗後領悟的。

    這其中的含金量,當然大不同。趙括馬謖們的「謀略」,好些都是「拍腦袋」。韓信的每一次抉擇,都是在深接地氣後,找到的最靠譜的路。其中的執行力,自然大不同。

    尤其說明韓信「接地氣」水平的,更有「蕭何舉薦韓信」的典故。好些歷史票友都認為,韓信是通過對蕭何的高談闊論,順利獲得了賞識與舉薦。但想想蕭何的身份就明白,秦朝老吏出身的蕭何,一直做的就是兵馬錢糧之類的苦活,最討厭的就是誇誇其談。倘若韓信只是「高談闊論」?恐怕分分鐘就要被拉出去打板子。他首先能夠打動蕭何的,必然是他在「治粟都尉」等崗位上,實實在在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也正因這接地氣的過程,「懂得戰爭」的韓信,才到達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境界:無論手裡是個把人還是百萬人,他都能清楚知道,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何運轉,再一團亂麻的問題,他都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多麼魚龍混雜的隊伍,他更能迅速捏合成鐵拳,形成犀利戰鬥力。

    特別是在楚漢戰爭的決戰階段,擔負側翼出擊任務的韓信,麾下的部隊常被「領導」劉邦調來調去,他經歷的好些惡戰,手裡頭都只能用些新兵蛋子。比如著名的井陘口之戰,面對趙國絕對優勢絕對地利的大軍,韓信手裡的三萬軍隊,竟連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做過。可就是在這樣的絕路下,這群「新兵蛋子」卻在韓信的指揮下,沒有嘩變沒有潰散,反而爆發強大戰力,上演「背水一戰」的奇跡。

    後人多看到「背水一戰」的操作裡,韓信神奇的謀略,但是,若沒有這「接地氣帶兵」形成的強大凝聚力,謀略再好,這三萬人也要埋進水裡。

    此情此景,比起「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的趙括,或是「居高臨下」扎營後,就遇到士兵嘩變的馬謖,必須說,這就是帶兵境界上的差距。

    補充說一句,「接地氣」這事兒,也和窮富無關。不止韓信這樣的「窮孩子」可以接地氣,哪怕「富貴」如西漢霍去病,自幼錦衣玉食,還常被吐槽「不懂士兵疾苦」。可每次硬仗惡仗,他多次帶兵長途奔襲,一路殘酷考驗,部隊卻從來不亂,總如鋼刀一般砍翻敵人。沒有「接地氣」的磨練,沒有「多多益善」的帶兵境界,根本做不到。

    也同樣是因為這差距,所以不管面對怎樣的惡戰,「接地氣」的韓信都不會「拍腦袋」,而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比如濰水戰役,面對數倍於自己的齊楚聯軍,韓信並不生拼硬打,而是虛虛實實,把對手引進自己預設的戰場,一開閘全淹進水裡。這全程操作,看似是對手太蠢,但每一步,都把天時地利用到極致,紮紮實實的謀而後動。

    如此傑作,比起長平戰場上,簡單粗暴推翻原有戰略,然後一頭扎進秦軍包圍圈的趙括,以及擅自更改戰略,迷信書本上「居高臨下」的馬謖,又不知高出了多少。

    以這個意義說,古代有多少奮斗者,滿懷著「韓信夢」,卻悲劇地活成了趙括馬謖。因為書容易讀,事情卻從來不容易做。無論是殘酷沙場,還是任何行業的「戰場」,決定勝敗的,從來都不是「天賦」「高論」,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諦:接住地氣,扎實做事。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三國志》、李鐘琴《奇正軍神》、李興斌《論韓信的用兵藝術》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紙上談兵 #高談闊論 #韓信 #趙括 #馬謖 #背水一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