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知識型youtuber中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知識型youtuber中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知識型youtuber中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知識型youtuber中國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季大來賓 @啾啾鞋 來啦!要跟我們一起開箱古代大百科:永樂大典 快點開來收聽啦👇👇👇 🎧Apple Podcasts:https://lihi1.com/ku7vG 🎧其他收聽連結點這裡→https://linktr.ee/npm.podcast 🔽🔽🔽🔽🔽🔽🔽 過去,我們從文物中聊了許多古代藝術...

 同時也有4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從沒想過讀一本醫療科普書籍可以令我捧腹大笑,娛樂之餘,又能吸收到些許的醫療專業知識。 本書作者汪漢澄醫生,以他深厚的醫療知識為基底,搭配神話故事與人文歷史,組成了此大作。書中時而出現的插圖,是由作者的同事幫忙繪製的,剛好能與作者正在談論的知識互相搭配,為這本書大大加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我這...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Zero +o One Planet 加個零的社群觀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1 10:53:05

- 2020/08/02(日)|#今日社群看重點 👋🏻👋🏻  今天有兩頁!!😅😅😅  💁🏻‍♀️PART ONE💁🏻‍♀️ ❶ 國際中美角力| -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終於同意完全剝離 TikTok 在美國的業務,屈服美國政府,並出售給微軟。 - 美國務卿:川普數天內將對...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18:14:07
    有 225 人按讚

    本季大來賓 @啾啾鞋 來啦!要跟我們一起開箱古代大百科:永樂大典
    快點開來收聽啦👇👇👇
    🎧Apple Podcasts:https://lihi1.com/ku7vG
    🎧其他收聽連結點這裡→https://linktr.ee/npm.podcast
    🔽🔽🔽🔽🔽🔽🔽
    過去,我們從文物中聊了許多古代藝術家和文人的浪漫,
    今天要帶大家看見,古代中國理性的一面。
    另外,本集節目邀請到 百萬知識性頻道創作者啾啾鞋,
    跟我們一起梳理古今知識彙整與吸收的差異
    精彩節目內容,千萬不要錯過囉!
    ⭐在今天這集節目,你可以聽到:
    - 什麼是《永樂大典》?
    - 關於《永樂大典》的功能性與使用方式
    - 在《永樂大典》中可以搜尋到什麼知識呢?
    - 當代知識學習的觀察
    - 數位時代 彙整資訊與吸收知識的方式比較
    特別來賓
    曾紀剛|助理研究員 ft.知識型 Youtuber 啾啾鞋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Podcast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1 21:09:20
    有 32 人按讚

    【偽洞察力的各種層次 | 盧斯達 on Patreon】

    資訊爆炸、人人可以參與資訊散播的時候,人的洞察力就會呈現出千差萬別的形態。

    以政治新聞資訊為例。知識的懵懂狀態是非聖非邪,沒有價值判斷。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以「四仔主義」為尚,只有私人意識而沒有公共意識,所謂政治冷感。後來香港主權移交,政治壓力開始影響市面,於是我們也開始學著罵董建華,風花雪月的文藝人也開始介入政治。

    大家開始懂得在本地追求更好的政治,講人權自由,講《基本法》講甚麼,這當然是覺醒;但每一次覺醒其實都是漸進,如新魚入水,一切都是新鮮的。你開始囫圇吞棗地涉獵資訊,選擇自己相估的較高段的論述和啟蒙。於是我們開始看民主傳媒,然後支持民主傳媒支持的人,並且覺得自己比愛國人士、維園阿伯要高明。

    到一定時間之後,這班人之中就會有一些人開始不滿現狀,在既定的 equilibrium 中看出了問題,並且謀求改革。這個階段,反對泛民、反對溫吞的請願示威、反對抗爭外判、反對和理非。這時我們也認為,這便是最進步了,並且覺得自己比起溫吞的善男信女要高明。

    再到後來,議會抗爭也已經沒有作用,開始要街頭抗爭。那個時候便有「佔領中環」的概念,引入了公民抗命的想法,這比起在鳥籠內乞求爭取,自然又是進步了一層,公民抗命者也可能覺得自己比起純粹靠體制游說,又要究極得多。

    佔領運動失敗之後,本土主義全面爆發。本土主義者反對溫情的愛國主義,反對一切的起點,我們也會覺得逗留在原地的黃絲不夠進步,並且覺得自己比黃絲高明了不少。

    到美國特朗普平地一聲雷,支持特朗普的人,又會覺得自己比支持民主黨的高明了不少,認為自己已跨越了主流傳媒的圍牆,獲得了更高的隱秘知識。當然,反過來說支持民主黨或反侵的人,又會覺得自己比侵粉高明。聽到他們總是濫用「民粹」二字、認為香港人支持特朗普就會失禮國際友人、認為支持者必不懂美國國情之類,都是證明。

    這些循環其實都是復返不已,不是終點。就像《Matrix》這部講述系統的戲。Neo 本身是母體裡的懵懂一員,後來施洗約翰幫他洗禮,開了他的眼界,他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只是活在一個具欺騙性的幻覺系統,供養著不可見的掌權者。第一集,覺醒者之中的叛徒與母體協議,希望出賣行為可以讓他回歸幻覺,討論了人類「恐懼自由」的天性;到了第二第三集,編劇的筆鋒一轉,暗示了人類的反抗勢力其實是處於第二層的母體,他們的反抗行為其實在之前已經發生過幾次,而機械人勢力也為這種反抗設定了體制,將人類的反抗控制在可控範圍。劇中的人類認為自己已經覺醒,懷著這個信仰不斷抗爭,卻也只是在棋盤上的被控制者。他們自以為覺醒,但其實距離真正的覺醒仍然很遠。

    脫離了第一層懵懂,但迎面而來的還有很多層的懵懂。甚至,讓你得到了脫離懵懂的印象,可能是更大的愚昧實施的更高層次的欺騙。共產主義打著「解放」的旗號,在全世界都獲得了勝利,但人們發現資本家、貴族和皇帝死光,資本和權力本身卻不會毀滅,只是轉了控制者,控制還是存在,卻變得更無處不在。泛民、議會或法治可以救港,當然是一層欺騙;然而我們也進入了第二個欺騙,例如支持其他人取代他們,以覺醒者自居,然而領袖其實也只是想進入議會,成為另一批控制者,最終你會發現其實沒人可以逃得過系統的腐化,自由只是幻夢。

    又例如有一些人認為疫情和防疫措施,是全球政府正在擴權的陰謀,他們認為自己看穿了這一點,就很厲害,內心就沾沾自喜了三五七年,並認為自己比「盲目防疫」(其實這些人也不是佔多數)的「防疫撚」要高明。然而他們並不知覺同樣在另一層幻覺,這個反疫苗的幻覺,只是一種輿論遊戲、一種取悅「自認覺醒者」的邪教徒徵召程序。很多人看出了懵懂狀態,想要覺醒,但他們只是想要覺醒者的位階、那種感覺良好,他們的覺醒並沒有內容,所以就在輿論領袖中找尋物料堆塞其中。這些人慢慢就變成了為了不同而不同,也沒能力解決病毒橫行的現實,他們外出也一樣要戴口罩,只是裝出了與別不同的覺醒姿勢,是一種「標榜智力的身份政治」。

    主流傳媒構成的場域,也是一種初期的懵懂狀態。第一階段的覺醒,是了解到主流傳媒的利益立場。自以為比人高明的覺醒者的代替品,是去質素良莠不齊的網絡,以 Youtuber 的立場為自己立場,彷彿他們就沒有自己的利益和偏頗。因為全世界主流傳媒盲目反侵,他們就要盲目支持。在美國大選之前,我們聽過很多人信誓旦旦預告侵將會大勝,而且等著開香檳。然後每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信誓旦旦地說,侵將會在幾月幾號抖出資訊,他的政敵將會被軍法處置投獄;

    幾月幾號沒有世界末日,他們又將世界末日的日期繼續推後。不斷失誤,卻又繼續把推測推下去,因為其實聽眾並不是希望接觸到真實,而是希望停留在母體中的母體,他們對 Youtube 燈神們的信仰,是由於他們的洞察力只是初期發展,但他們以為自己已經發展完成。

    他們知道世上存在一個母體,就因而對自己的現實絲毫不質疑,終致迷信。對岸有著一個愚弄人的母體,卻不代表此岸的一切就一定清白,就一定不是在另一個母體之中。這就好像你在街上發現了一個弱智人士,你就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被歸類為高智力人士,其實自己都有愚昧的那部份,也被其他圍牆所牽制,在更高洞察力群體的面前,其實兩個人都是難兄難弟。

    現代人接觸資訊多了,自以為聰明,但其實比資訊貧乏的時候更加愚昧。大眾教育和資訊普及之前,鄉下農民會認為自己未讀過書,所以有很多事情確實不知道,反而不會進入高級的愚昧之中。在當時被稱為最有智慧的蘇格拉底說:「唯一真正的智慧,就是知道你一無所知。」莊子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這很有智慧,因為他在說真正的智慧,是了解自身智慧的極限,也辨別出在甚麼知識是在自己的洞察力極限 (六合) 以外。現在的資訊是一個市場,所以你敢拋出來,就會有人賣;強大的資訊需求,自然會產生強大的資訊供應。有一些問題大家很想解答,就會有一班人出來販賣答案。就算不知道真假,但總之就是一個說法。最終大部份人是無法抵受抵達自己知識解限後產生的迷惘,只是想要困擾自己的問題勉強得到個解答,就安心了,就止了焦慮。

    流行病在中國首先爆發,大家其實都不知道從何而來,為了避免認知焦慮,有些人因為愛國主義,完全排除病毒來自中國本土的可能,卻不是存而不論,而是得出病毒是美國或俄羅斯實驗室放出來,甚至是美國主動放出的生物戰。有香港人將自己敗選歸咎於美國針對、有人認為經濟大蕭條是因為猶太金融家對他們進行搶掠;有人猜不透中國會選哪個特首,就看那些關於「江派」和「習派」在香港內鬥的報道,並真心相信最高層一直屬意並會在最後一刻選擇曾俊華,兼板倒林鄭;有人因為不明白本民前為何會突然很多支持,就認為他們的選舉人力和資金一定來路不明……當你嘗試去解答超越自己能力的問題時,就會荒腔走板,哪管你是大學者、大律師、社會賢達,都不會逃得過這定律。

    最愚昧的愚昧是無法了解自己的愚昧。所謂知識型經濟、資訊社會,就像全球化的口號,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你沒辦法突然提升人類的洞察力,但人人都知道/認為知識智力就是競爭力,扮都要有,好安撫自己,於是便產生一班認為自己很有洞察力的甩皮甩骨,但洞察力是有層次之分,每一層之間是十萬八千里,當你好辛苦終於跨越了一層,正要沾沾自喜時,上面還有很多個世界,還有很多你窮盡一生都無法領略的深海。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1 21:08:34
    有 81 人按讚

    【偽洞察力的各種層次 | 盧斯達 on Patreon】

    資訊爆炸、人人可以參與資訊散播的時候,人的洞察力就會呈現出千差萬別的形態。

    以政治新聞資訊為例。知識的懵懂狀態是非聖非邪,沒有價值判斷。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以「四仔主義」為尚,只有私人意識而沒有公共意識,所謂政治冷感。後來香港主權移交,政治壓力開始影響市面,於是我們也開始學著罵董建華,風花雪月的文藝人也開始介入政治。

    大家開始懂得在本地追求更好的政治,講人權自由,講《基本法》講甚麼,這當然是覺醒;但每一次覺醒其實都是漸進,如新魚入水,一切都是新鮮的。你開始囫圇吞棗地涉獵資訊,選擇自己相估的較高段的論述和啟蒙。於是我們開始看民主傳媒,然後支持民主傳媒支持的人,並且覺得自己比愛國人士、維園阿伯要高明。

    到一定時間之後,這班人之中就會有一些人開始不滿現狀,在既定的 equilibrium 中看出了問題,並且謀求改革。這個階段,反對泛民、反對溫吞的請願示威、反對抗爭外判、反對和理非。這時我們也認為,這便是最進步了,並且覺得自己比起溫吞的善男信女要高明。

    再到後來,議會抗爭也已經沒有作用,開始要街頭抗爭。那個時候便有「佔領中環」的概念,引入了公民抗命的想法,這比起在鳥籠內乞求爭取,自然又是進步了一層,公民抗命者也可能覺得自己比起純粹靠體制游說,又要究極得多。

    佔領運動失敗之後,本土主義全面爆發。本土主義者反對溫情的愛國主義,反對一切的起點,我們也會覺得逗留在原地的黃絲不夠進步,並且覺得自己比黃絲高明了不少。

    到美國特朗普平地一聲雷,支持特朗普的人,又會覺得自己比支持民主黨的高明了不少,認為自己已跨越了主流傳媒的圍牆,獲得了更高的隱秘知識。當然,反過來說支持民主黨或反侵的人,又會覺得自己比侵粉高明。聽到他們總是濫用「民粹」二字、認為香港人支持特朗普就會失禮國際友人、認為支持者必不懂美國國情之類,都是證明。

    這些循環其實都是復返不已,不是終點。就像《Matrix》這部講述系統的戲。Neo 本身是母體裡的懵懂一員,後來施洗約翰幫他洗禮,開了他的眼界,他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只是活在一個具欺騙性的幻覺系統,供養著不可見的掌權者。第一集,覺醒者之中的叛徒與母體協議,希望出賣行為可以讓他回歸幻覺,討論了人類「恐懼自由」的天性;到了第二第三集,編劇的筆鋒一轉,暗示了人類的反抗勢力其實是處於第二層的母體,他們的反抗行為其實在之前已經發生過幾次,而機械人勢力也為這種反抗設定了體制,將人類的反抗控制在可控範圍。劇中的人類認為自己已經覺醒,懷著這個信仰不斷抗爭,卻也只是在棋盤上的被控制者。他們自以為覺醒,但其實距離真正的覺醒仍然很遠。

    脫離了第一層懵懂,但迎面而來的還有很多層的懵懂。甚至,讓你得到了脫離懵懂的印象,可能是更大的愚昧實施的更高層次的欺騙。共產主義打著「解放」的旗號,在全世界都獲得了勝利,但人們發現資本家、貴族和皇帝死光,資本和權力本身卻不會毀滅,只是轉了控制者,控制還是存在,卻變得更無處不在。泛民、議會或法治可以救港,當然是一層欺騙;然而我們也進入了第二個欺騙,例如支持其他人取代他們,以覺醒者自居,然而領袖其實也只是想進入議會,成為另一批控制者,最終你會發現其實沒人可以逃得過系統的腐化,自由只是幻夢。

    又例如有一些人認為疫情和防疫措施,是全球政府正在擴權的陰謀,他們認為自己看穿了這一點,就很厲害,內心就沾沾自喜了三五七年,並認為自己比「盲目防疫」(其實這些人也不是佔多數)的「防疫撚」要高明。然而他們並不知覺同樣在另一層幻覺,這個反疫苗的幻覺,只是一種輿論遊戲、一種取悅「自認覺醒者」的邪教徒徵召程序。很多人看出了懵懂狀態,想要覺醒,但他們只是想要覺醒者的位階、那種感覺良好,他們的覺醒並沒有內容,所以就在輿論領袖中找尋物料堆塞其中。這些人慢慢就變成了為了不同而不同,也沒能力解決病毒橫行的現實,他們外出也一樣要戴口罩,只是裝出了與別不同的覺醒姿勢,是一種「標榜智力的身份政治」。

    主流傳媒構成的場域,也是一種初期的懵懂狀態。第一階段的覺醒,是了解到主流傳媒的利益立場。自以為比人高明的覺醒者的代替品,是去質素良莠不齊的網絡,以 Youtuber 的立場為自己立場,彷彿他們就沒有自己的利益和偏頗。因為全世界主流傳媒盲目反侵,他們就要盲目支持。在美國大選之前,我們聽過很多人信誓旦旦預告侵將會大勝,而且等著開香檳。然後每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信誓旦旦地說,侵將會在幾月幾號抖出資訊,他的政敵將會被軍法處置投獄;

    幾月幾號沒有世界末日,他們又將世界末日的日期繼續推後。不斷失誤,卻又繼續把推測推下去,因為其實聽眾並不是希望接觸到真實,而是希望停留在母體中的母體,他們對 Youtube 燈神們的信仰,是由於他們的洞察力只是初期發展,但他們以為自己已經發展完成。

    他們知道世上存在一個母體,就因而對自己的現實絲毫不質疑,終致迷信。對岸有著一個愚弄人的母體,卻不代表此岸的一切就一定清白,就一定不是在另一個母體之中。這就好像你在街上發現了一個弱智人士,你就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被歸類為高智力人士,其實自己都有愚昧的那部份,也被其他圍牆所牽制,在更高洞察力群體的面前,其實兩個人都是難兄難弟。

    現代人接觸資訊多了,自以為聰明,但其實比資訊貧乏的時候更加愚昧。大眾教育和資訊普及之前,鄉下農民會認為自己未讀過書,所以有很多事情確實不知道,反而不會進入高級的愚昧之中。在當時被稱為最有智慧的蘇格拉底說:「唯一真正的智慧,就是知道你一無所知。」莊子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這很有智慧,因為他在說真正的智慧,是了解自身智慧的極限,也辨別出在甚麼知識是在自己的洞察力極限 (六合) 以外。現在的資訊是一個市場,所以你敢拋出來,就會有人賣;強大的資訊需求,自然會產生強大的資訊供應。有一些問題大家很想解答,就會有一班人出來販賣答案。就算不知道真假,但總之就是一個說法。最終大部份人是無法抵受抵達自己知識解限後產生的迷惘,只是想要困擾自己的問題勉強得到個解答,就安心了,就止了焦慮。

    流行病在中國首先爆發,大家其實都不知道從何而來,為了避免認知焦慮,有些人因為愛國主義,完全排除病毒來自中國本土的可能,卻不是存而不論,而是得出病毒是美國或俄羅斯實驗室放出來,甚至是美國主動放出的生物戰。有香港人將自己敗選歸咎於美國針對、有人認為經濟大蕭條是因為猶太金融家對他們進行搶掠;有人猜不透中國會選哪個特首,就看那些關於「江派」和「習派」在香港內鬥的報道,並真心相信最高層一直屬意並會在最後一刻選擇曾俊華,兼板倒林鄭;有人因為不明白本民前為何會突然很多支持,就認為他們的選舉人力和資金一定來路不明……當你嘗試去解答超越自己能力的問題時,就會荒腔走板,哪管你是大學者、大律師、社會賢達,都不會逃得過這定律。

    最愚昧的愚昧是無法了解自己的愚昧。所謂知識型經濟、資訊社會,就像全球化的口號,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你沒辦法突然提升人類的洞察力,但人人都知道/認為知識智力就是競爭力,扮都要有,好安撫自己,於是便產生一班認為自己很有洞察力的甩皮甩骨,但洞察力是有層次之分,每一層之間是十萬八千里,當你好辛苦終於跨越了一層,正要沾沾自喜時,上面還有很多個世界,還有很多你窮盡一生都無法領略的深海。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4 19:41:39

    我從沒想過讀一本醫療科普書籍可以令我捧腹大笑,娛樂之餘,又能吸收到些許的醫療專業知識。

    本書作者汪漢澄醫生,以他深厚的醫療知識為基底,搭配神話故事與人文歷史,組成了此大作。書中時而出現的插圖,是由作者的同事幫忙繪製的,剛好能與作者正在談論的知識互相搭配,為這本書大大加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我這陣子以來,看過最有趣的一本書。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DJ Yin 盈盈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0 21:00:23

    ⚠️ 抱歉片中Too “Phat“的讀音念錯了 應該讀“Fat”唷,特此更正 ⚠️

    記得我們之前有製作過一集【紅到海外去的馬來國際巨星】嗎?(沒看過的請找來看❤️)

    當時就有不少人留言說怎麼可以少了這個少了那個,謝謝大家我們把遺珠名單整理了並製作了第二集,這一集有當代和近代的國際巨星,有在中國特別火的,還有我們華人可能不認識但其實在馬來西亞非常有特色和地位的組合,一起看下去,認識我們馬來樂壇的代表人物們吧!

    主動認識,相互了解,更美好的馬來西亞由你我做起,因為我們一樣愛國!Kita Lain Kita Sama!

    ✒️ 撰稿 Pengarang::梁國忠 ✨(FB @Jasper Leong)
    ? 剪接 Editor:張惠晶 ✨(IG @bettyteoh27)
    ? 剪接助理/翻譯 Assistant Editor/Translation :Erlina ✨ (IG @ererlina313)

    ? Youtube 訂閱DJ YIN 盈盈 ? https://bit.ly/2UrEWEK ? 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唷!

    DJ Yin盈盈 x 青青闆娘
    ?:主持人|配音員|前OneFM 988 DJ
    ?:生活旅遊Vlogger|菜鳥YouTuber
    ?:@pandanrepublic 闆娘
    ?:djyinyin881@gmail.com

    Follow ?DJ YIN 盈盈
    ▶ FB : https://bit.ly/3ddYFAs
    ▶ IG :https://bit.ly/2Qyb8oT

    Follow ? 青青 Pandan Republic ✨
    ▶ FB : https://bit.ly/3bbQAub
    ▶ IG :https://bit.ly/3bidAbf

  • 知識型youtuber中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1-11 22:30:14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