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認識的一位女性前輩,她樣貌出色,學歷傑出,性格謙卑,待人和善,工作能力極佳,備受上司的喜愛與後輩的尊重,每當有人提及她的名字,聞者皆會露出讚賞與欽佩的態度。
⠀
某次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受到一位長輩的嚴厲批判而難過落淚,她卻拍拍我的肩膀,用兩根手指拉下自己的眼尾做出鬼臉,美麗的圓眼變得細長,這...
十多年前認識的一位女性前輩,她樣貌出色,學歷傑出,性格謙卑,待人和善,工作能力極佳,備受上司的喜愛與後輩的尊重,每當有人提及她的名字,聞者皆會露出讚賞與欽佩的態度。
⠀
某次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受到一位長輩的嚴厲批判而難過落淚,她卻拍拍我的肩膀,用兩根手指拉下自己的眼尾做出鬼臉,美麗的圓眼變得細長,這個突兀的情境使我笑了出來,而她也笑著說:「想哭時記得拉一拉眼睛,眼淚就不會掉下來。」
⠀
多年後,她於家中割腕自殺被送醫救治時,眾人才知道,於別人眼中擁有幸福生活的她,中學時受到繼父的性侵,長年生活在繼父的暴力虐待裡,為了逃離繼父,她選擇早婚,婚後卻受困於不孕的憂鬱裡,遭到婆婆常年的言語虐待,與丈夫關係日漸不合,某次口角爭執後,丈夫動手打了她,家暴成了她的日常,丈夫成了另一個繼父,經常虐打並強暴她,而這些秘密都被她藏在深深的「洞」裡。
⠀
在醫院陪伴她時,她說起年幼時的故事:「爸媽在我六歲那年離婚,哥哥跟了爸爸,我則跟了媽媽。離婚後不久媽媽就改嫁了,她夢想能開始幸福的生活,卻不幸罹患乳癌。每次去醫院看她,離開病房前總對我說:『妳要乖要聽話要努力,如果妳不夠好,要是媽媽走了,不但爸爸不要你,連叔叔也會不要妳。』那時,我總是做惡夢,夢到媽媽過世了,爸爸不要我,叔叔也不要我,我孤零零地徘徊在醫院的走廊,找不到出口。
⠀
「母親過世後,唯一能讓我感到快樂的是到外婆家。繼父因公出差時,我便能到外婆家暫住。當時半夜噩夢醒來痛哭失聲時,外婆會拉一拉自己的眼尾對我說:『我的乖女孩,拉一拉眼尾不讓眼淚掉下來。』說完後,外婆會拉一拉我的眼尾逗我笑再抱抱我。
⠀
「當時外婆買了許多童話繪本給我,我不喜歡童話,但我喜歡外婆,於是喜歡童話繪本。外婆識的字不多,我會在睡前讀童話繪本給外婆聽,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童話是『國王的驢耳朵』,故事裡的理髮師害怕將國王有驢耳朵的秘密說出去,所以到深山裡挖了一個地洞,把秘密對著地洞說。
⠀
「讀中學時,有次在外婆家睡覺做噩夢醒來,外婆一樣拉一拉眼尾逗我笑,可我卻無法再忍住眼淚,我不敢告訴外婆,在初經過後不久,繼父撫摸我,進到我的身體裡,我感覺身體破了,生出一個藏著秘密的洞。
⠀
「後來外婆也離開我了,我更加倚賴洞活著。每當繼父再次進入我的身體時,我總哭著說:『對不起、對不起。』將自己埋到洞裡,拉拉眼尾對自己說:『我是乖女孩,不可以讓眼淚掉下來。』丈夫打我強暴我時,我也是這麼做的。
⠀
「我累得無法再挖洞時,總想著,是不是我仍然不夠努力不夠好,世界才會拋棄我,而我已無法停止這一切的悲劇?我不斷地說著對不起,仍然沒辦法拯救自己,我感覺自己破掉了,而我身體卻沒有破口,所以我拿刀將自己割開。」
⠀
凌晨時分,她流了滿臉的淚,拉了拉自己的眼尾撐出笑容。那陣子連日冬雪,天空佈滿陰霾。她說:「幾十年來我活在藏秘密的洞裡,不敢走出洞外。」沈默半晌:「也許睡醒後,陽光探頭,窗外會是晴朗的藍天。」
⠀
幾日後,某個冷冽的早晨,收到她傳來的簡訊:「對不起,我想去說故事給外婆聽了。」
⠀
她離開後,我經常意識到生活周遭存在許多與她類似的「洞」:成績優秀的男性友人因為無法寫出理想的論文而休學,又因無法適應職場,最終成了繭居族;為了維持完美身形的模特兒友人,反覆暴食催吐,最後食道嚴重灼傷;在社群上展示完美家庭形象的長輩,因顱內出血入院,眾人才知她為了美好婚姻的模樣,忍受丈夫的虐待近二十年,諸如此類,然而當有人問起他們這些困境時,他們如同前輩最後傳來的那封簡訊一般總是先說:「對不起。」
⠀
但他們到底對不起什麼呢?又為了什麼必須感到抱歉?
⠀
我們的一生總在歉疚,對不完美的自己歉疚,為了逃避歉疚,我們不斷努力卻換來更大的歉疚,只因感覺不夠,無論做得再多仍然不夠,我們始終認為可以更好一些,為了更好的自己,數度耗盡了自己。
⠀
歉疚是一個秘密的洞,我們都曾長久生活在罪疚的深淵裡。
⠀
感到歉疚,或否是因為沒人告訴我們,日常的柔軟亦可以承接我們,我們不必挖掘秘密的洞讓自己墜落下去;沒人告訴我們,傷痕、痛苦、失敗、挫折並非人生的污點,而是使我們獨特於他者的可能;更或許是沒人告訴我們,生命所遭遇的苦痛艱難,其所留下的傷痕是辨認自己的方式,而非反覆鞭笞自我的刑具,若能沿著這些痕跡,撫摸其紋理,理解並寬容自己,最後即能從傷痕裡映照出自己真實的模樣。
⠀
於身體裡藏著無數痛苦秘密的洞,我們最終不必以墜落的姿態跌進深淵裡。盛載痛苦秘密的洞也能是條路徑,當我們變得柔軟而微小,真正踏進洞裡,沿著藏著洞裡的傷痕記號,緩緩前行,終能逐步走出傷痛。
⠀
年初閱讀周慕姿的作品《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讀見她寫下與我們生命相似的他者,寫下我們對不完美與瑕疵的自我感到歉疚的時刻,寫下讓我們感到罪疚與苦痛的人事物,同時述說著,我們不必選擇反覆刨掘內在傷口來拯救自己。我們可以輕撫傷痕,從傷痕了解並寬容自己,不必與他者為敵,亦不必再透過他者來定義自己,而是學習描繪自己真實的樣貌,並學會接納他者真實的模樣。
⠀
除此之外,她亦領著傷痕累累的我們,走入洞裡的傷痕之路,以雙手撫摸那些記號,觸摸其紋理,緩緩前行,最後的最後,得以走到傷痛之外。
⠀
於傷痛的外邊,她又以溫柔的目光與細膩話語描繪洞外的世界,原來在歷經血液與眼淚之後,於秘密與傷痕的深淵之外,存在一整片晴朗而澄澈的藍天。
睡醒耳朵聽不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看文森佐怎麼了嗎?|
老吳在我一打三支開孩子他放風的那三天,認真研究發現用翻牆軟體看netflix超快,於是就買了帳號。晚上他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追劇,我拒絕,因為追劇我會很沈迷使我墮落寫讓我感到無所事事,他跟我分享看了多好看的亞森羅蘋,我完全無感,就連他說要追一部黑道醫生還是黑道律師的,我聽了也說不要。
等等,怎麼聽起來有點耳熟?我問他男主角是誰?「好像是宋仲基吧?我不確定。」我腦中出現的符號是「!!!」同一時間眼睛大大撐開了二秒。「我要看我要看!」一個move湊到電腦前,看著片頭放著片名「黑道律師文森佐」我又補上:「文森佐啊!你要說文森佐我就知道了,女生都叫這部文森佐的!耍帥耍狠的流氓帥哥就是我的天菜呀!」老吳:「我不是才是你的天菜嗎?」「嗯⋯ 你從來不是,你只是我的配菜,但還算一個菜就不錯了。」
就在此時,我連宋仲基的臉都還沒看到,房間傳來哥哥奇怪的咳嗽聲。我最討厭也最怕翰翰咳嗽,因為只要一點點🤏痰或小東西在他喉嚨,他就能嘔出全世界,甚至一小張衛生紙跑到他嘴巴他都能作嘔。
果不其然,一個滿臉滿身嘔吐物的人走出來,顯然他是躺著吐的,戰績輝煌,遍地開花。
我跟老吳迅速分組整理嘔吐物,換好全部新的床單睡衣,送少爺上床,然後我花30分鐘把所有枕頭套、安撫巾、兔子、床單、衣服等都沖一遍丟到洗衣機,長嘆一口氣,想說是否該喝酒,然後果斷放棄,以免下一個換我吐。
才躺在沙發休息一下,我決定不要看文森佐了。老吳後來想想又決定自己打開,才開始看,哥哥又吐了!
再次換了床單,告誡哥哥要吐請盡量往地上,不要吐在床上,不然床單還有,但沒床能睡了,一直翻面和換方向也不是辦法(該買新床墊了😂)走出房門,我警告老吳今晚不准再打開文森佐,沒人提醒文森佐是一個嘔吐開關呀?我不許老吳看,不然翰翰再吐我就要氣炸了!!!
唉,想看文森佐宋仲基錯了嗎?
—
前幾天秀出遊照閃大家,今天就安慰安慰你們。
這次出去玩回來隔天下午(也就是昨天下午)妹妹午睡醒來就開始狂吐好幾次,把肚子東西吐完,今日雖然精神食慾都還沒很恢復,但已止吐,改成有點拉肚子,也吃了一點東西。哥哥剛剛開始狂吐三四回合,現在肚子也差不多沒東西了,我想他們症狀一致,猜測有可能是被同性友人的孩子傳染,又或者是中暑、受涼、食物中毒等的腸胃炎(目前都沒發燒)
但哥哥白天的狀況是耳朵痛,昨天上游泳課說憋氣入水就痛,用老吳高級掏耳棒清耳道,感覺裡面沒有很紅 ,但今天還是帶他去看醫生了。只不過他沒去過兒童醫院,台灣人沒有就診卡無法線上預約,所以早上我開車過去建檔,卻約不到上午診,只好約下午診,先開車回家。
回家後我開啟我的拼音教程,教完立刻吃飯,然後帶著拖油瓶出去上我的畫畫課。畫完又在上海超暴雨的狀態下開車去醫院就診,醫生說看起來還好,只是輕微發炎,可能耳鼻有點過敏什麼的,弄完回到家已經五點多。正要準備吃飯時,接到哥哥新學校office電話說明我反應的校車路線事宜(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一講又半小時。晚上的行程都差不多,老吳因下雨晚到家,我繼續幫孩子刷牙講故事和點藥。
原本三天旅遊回來已經夠累,這兩天妹妹生病跟我睡半夜照顧她也沒睡好,然後還發生剛才嘔吐大師的故事,我是否有安慰到你們?
睡醒耳朵聽不到 在 鋼琴詩人王俊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己的廣播自己做
生活是一件有趣的事,菜市場又是最接地氣的地方。先在這裡跟大家說新年快樂。記得年輕不到20歲的時候有一年的過年前一天還兩天,那時候我就住在菜市場的樓上,睡醒的時候聽到樓下的喧鬧聲突然覺得有一種很有趣的感覺。我覺得菜市場就是一個亂中有序的地方。那你什麼都有什麼都買什麼都不奇怪,那裡的人來特別三教九流,那裡充滿了溫度,那裡充滿的期待,那裡充滿的生命力,給人希望的感覺。
#耳朵帶我去旅行EP06上架
💜🧡💙❤💛💚podcast傳送門:
平台搜尋;耳朵帶我去旅行 。請幫忙訂閱,使用Apple、firstory的朋友請多多給評論!
#每週二上午準時於各平台上架
Sound on Podcast:
https://player.soundon.fm/p/ears-world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47444588
Spotify Podcast:
https://open.spotify.com/show/5gEA8wUSAuBDKCxNNsKoHR
Firstory 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tpji0cq2fg08075kbb444u
KKBOX Podcast: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Ta3cQQDCNJ-de3cXh9
睡醒耳朵聽不到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中的時候失戀,唯一剩下的興趣就是聽吳念真所有線上找的到演講,睡前聽、睡醒也聽,最後因為聽到太多重複的分享,我感到失望。
當時還小,但這失望我記著好久,給自己謹記在心有點變態的規則是,我不想講重複的東西太多次,向朋友家人講個三次以上我喜歡的東西,就開始對自己沒自信;很害怕成為那種找到對事情的一種見解後,就一說再說的人,就是「說不膩」的完整相反。
過去,我也很嚴厲會用耳朵聽,這個人和我聊天的態度是不是好像說了數次以上的流利,如果我感覺到了或是剛好被我發現了,我就不感興趣。
我喜歡「新鮮」的交流,喜歡提出一件事情討論時,別人因你的問題、他新發現的問題,那種可能有點激動發抖的態度,我喜歡聽那些「沒被說過的話」,或是當那個「聽你第一次講這句話」的人。
一直以來我都是這樣在尋找我的夥伴、情人、朋友,直到我真正開始因為想推動「精神疾病去污名化」而寫比較長的文章在社群軟體上,我才領悟到高中時期偶像吳念真一說再說的道理。
我當然無法記得所有他說的話,但因他提過他覺得自己是「連故鄉都沒有的人」數次,這樣獨特的鄉愁成為他的遺憾,也成為了我過了十幾年後的記憶點,他的很多談吐和作品的延伸都來自於那個只能口述的童年。
我很感謝他讓我突然理解,對於自己講過的話一說再說,那就是我的理念。
之後,我很極端的改變我行為,如果我沒辦法控制別人從哪篇文章開始認識我 ,那我對於我的所支持的想法就要不斷的重複。
在這個時代說文字會留下什麼,其實我不太相信,有這麼多好玩的迷因圖、搞笑影片,隨便一手滑過,有時就算我有留心,一失手我也找不回剛看過的貼文。
我認為自己在出書以前很難存在別人的記憶裡,關於「精神疾病去污名化」所有文章,是我所想留下的經歷,也是那個書寫當下我所找不到且匱乏的。
我面對那些被我弄壞、之前躁鬱症發作每秒發文趕走一推人、沒剩什麼人的兩個FB粉專,一樣的文章我都一定貼兩遍,在#我就是極品 貼圖文,在#April懶得說話 貼文字,每天得到負面的回饋當然是重複,重複,重複。
這樣的重複率、粉絲必然的下降、負面回饋我在幹什麼?
自知所剩的力氣有限,如果我沒辦法打出觸及高的文章,我至少要刷一個瘋狂,我幻想著他們不堪其擾準備要取消追蹤我的同時,不小心知道了這個女人正在幹甚麼事。
如果我夠幸運的話,他會看見一個hashtag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如果未來他有家人朋友深受其擾,我很想讓他們知道,不用嚇到,這些病徵都是發病的理所當然。
這篇是決心,我會一直一直把「精神疾病去汙名化」拿出來講,講到煩,講到爛,講到像是海倫仙度絲拍很多支「頭皮屑」廣告後,大家覺得「頭皮屑」沒什麼。
決心來自於,希望有人在車裡講到他她有憂鬱症、躁鬱症、PTSD時,下一句話不會有人沈默,這是我的理想和遺憾,因為我曾是那個沈默與被沈默的角色。
決心更來自於,接到了一通文化局的電話:「洪小姐您好,我們主管看完了妳的企劃書,我們想把妳歸類在弱勢團體。」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IG@apriltzu
https://www.instagram.com/aprilt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