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旅行:台灣人看中國】
-
在中國旅行,台胞證有多重要?
-
最近有一則新聞,根據中國「惠台政策」,台胞證將升級第二代,改版台胞證(應該說卡)與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NFC掃描晶片,可以網上購買高鐵票,不用再像現在一樣要到臨櫃換票;台胞號也從現在的8位數,改成與中國公民一樣的18位數。
-
...
.
【中國大旅行:台灣人看中國】
-
在中國旅行,台胞證有多重要?
-
最近有一則新聞,根據中國「惠台政策」,台胞證將升級第二代,改版台胞證(應該說卡)與之前最大的不同,就是NFC掃描晶片,可以網上購買高鐵票,不用再像現在一樣要到臨櫃換票;台胞號也從現在的8位數,改成與中國公民一樣的18位數。
-
在中國旅行的這一段時間,台胞證真的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到達必須要隨身攜帶的境界。中國一切都施行實名制,訂旅館、買火車票客運票機票,甚至要去景區都必須要出示台胞證。在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護照的狀態下,台胞證就等同於護照之類的身分證件。
-
而在一代卡式台胞證之前的是本式台胞證(就叫他小綠綠以免搞混),也就是我手上的這一本。他長得像護照,麻煩的是在以前每進出一次中國,都必須先寄發簽證,耗時兩三天又需要付手續費。而這次旅行除了我之外,部份同行友人都是卡式台胞證(小卡卡?),所以常常發生誤會。
-
例如在新疆,幾乎走三個路口就會有一個安檢站,這時拿出小綠綠,安檢員眉頭一皺,會要我到旁邊的小房間填寫境外人入境資料卡,並將小綠綠拍照存底(用他自己的手機拍的);而拿出小卡卡的我朋友,就必須跟當地人一樣,將卡片放入掃描機器,同時間有臉部辨識機進行登入(不誇張,就像機場自動通關一樣的機器),但結果當然是掃瞄失敗,因為小卡卡並沒有升級,所以只是一般的塑膠卡,最終我朋友還是得去小房間填寫資料,心有夠累。
-
現在二代小卡卡上市,一切煩惱都解決了!內建NFC掃描晶片,可以跟當地人一樣「逼一下,就通過」。
-
很方便吧?但方便背後的代價是什麼?
-
代價是你將跟中國公民一樣,所有的出行紀錄都被載入電腦中。哪個確切的時間點去了哪裡?要往何處去?跟誰一起?這些都將被牢牢地監控,也永遠都抹不掉。
-
如果是平常生活在城市內可能還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但旅行時這樣的感覺真的會被放大。在新疆最震撼我的一個場景,是進入庫車火車站時,一樣的通過安檢,一樣的身份檢查,而當地人必須多一道手續:拿著像是望眼鏡的東西看幾秒,電腦螢幕最後會核對身份。想了一下,才驚覺:「乾,這是傳說中的虹膜辨識系統嗎?每個人的虹膜都被寫入資料庫了嗎?」
-
而更不用說當初從小綠綠進化到小卡卡的過程,有多麼的片面和不尊重台灣政府和人民了。
-
真的,我寧可不方便點,也不想要如此的「惠台待遇」。
-
#台胞證 #卡式台胞證 #本式台胞證 #惠台政策 #中國旅行 #旅行 #新疆 #南疆 #中國大旅行 #台灣人看中國
眼鏡人共建資料庫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屬於血拾人的9月 #血癌關懷月
🎗𝐁𝐥𝐨𝐨𝐝 𝐂𝐚𝐧𝐜𝐞𝐫 𝐀𝐰𝐚𝐫𝐞𝐧𝐞𝐬𝐬 𝐌𝐨𝐧𝐭𝐡
⠀
每年9月,全世界的血液疾病組織會共同響應活動
透過故事與最新的研究發表
讓更多人理解血液疾病的真實樣貌
給予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所需要的支持
以及關懷陪伴家屬
⠀
這個月,會有哪些特殊的日期呢?
⠀
⠀
🟣 𝐖𝐨𝐫𝐥𝐝 𝐂𝐡𝐫𝐨𝐧𝐢𝐜 𝐋𝐲𝐦𝐩𝐡𝐨𝐜𝐲𝐭𝐢𝐜 𝐋𝐞𝐮𝐤𝐞𝐦𝐢𝐚(𝐂𝐋𝐋) 𝐃𝐚𝐲
2021/9/1 #世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日 #WCLLD21
這是新的!2021為第一屆CLL Day
成立緣由除了提供更多CLL有關的疾病與經驗分享之外,適逢covid-19疫情之下,特別感謝曾「保護、照護因罹患CLL而免疫力低下的人」
⠀
⠀
🔵 𝐖𝐨𝐫𝐥𝐝 𝐋𝐞𝐮𝐤𝐞𝐦𝐢𝐚 𝐃𝐚𝐲
2021/9/4 #世界白血病日
當天全世界血液疾病相關組織共同發起一項活動,連結各地的患者,彼此打氣鼓勵!
囊括的疾病有: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何杰金氏症
⠀
⠀
🟠𝐌𝐲𝐞𝐥𝐨𝐩𝐫𝐨𝐥𝐢𝐟𝐞𝐫𝐚𝐭𝐢𝐯𝐞 𝐍𝐞𝐨𝐩𝐥𝐚𝐬𝐦 (𝐌𝐏𝐍) 𝐀𝐰𝐚𝐫𝐞𝐧𝐞𝐬𝐬 𝐃𝐚𝐲
2021/9/9 #骨髓增生性腫瘤日 #MPNDay2021
⠀
今年是第九屆,發起MPN日的緣由是希望罹患此疾病的病友,彼此交流實際經驗,相互扶持走過治療歷程!
疾病包含:紅血球增多症(PV)、血小板增多症(ET)及骨髓纖維化(MF)
⠀
⠀
🟢 𝐖𝐨𝐫𝐥𝐝 𝐋𝐲𝐦𝐩𝐨𝐦𝐚 𝐀𝐰𝐚𝐫𝐞𝐧𝐞𝐬𝐬 𝐃𝐚𝐲
2021/9/15 #世界淋巴癌日 #WLAD21
⠀
國際淋巴瘤聯盟、世界衛生組織從2004年開始發起,固定在每年的9/15,目的是宣導惡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狀,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
🟡 𝐖𝐨𝐫𝐥𝐝 𝐌𝐚𝐫𝐫𝐨𝐰 𝐃𝐨𝐧𝐨𝐫 𝐃𝐚𝐲
2021/9/18 #世界骨髓捐贈者日 #WMDD2021
世界骨髓庫協會於2015年起,紀念全球志願捐贈者超過2500萬人,宣布每年九月第三個星期六為「世界骨髓捐贈者日」。台灣目前約為40萬人建檔血液資料庫
⠀
⠀
🔴 𝐖𝐨𝐫𝐥𝐝 𝐂𝐌𝐋 𝐃𝐚𝐲
2021/9/22 #世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日 #WCMLDay21
⠀
這個日期每年都在9/22喔!
因為,
大多數造成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徵,是細胞染色體第9號和22號的長臂彼此交互異位,又稱 #費城染色體易位 t(9;22),所以定下這天為CML day
⠀
#簡單來說就是這2條染色體交換位置後產生了一種容易導致癌症的新基因
⠀
⠀
由於大多數的血液疾病組織都是外國單位
中文的資訊相對比較少
而「血拾人生」已經響應活動第三年
今年將持續分享許多外國的研究與故事
#努力翻譯希望各位不要嫌棄(推眼鏡)
⠀
⠀
✨今年,血拾要如何響應活動呢?✨
⠀
1⃣【 分享故事+ hashtag 】
邀請大家寫出自己白血病的小故事,分享在 #自己的粉絲專頁,或 #投稿 給我們代為分享
👉記得加3個hashtag #WLD21 #WorldLeukemiaDay #血拾人生
⠀
2⃣【 投稿照片+通用邊框 發布IG 】
血拾團隊已經取得世界血液組織的圖片模板
您可把 #照片私訊粉專,由我們來幫大家套用邊框
記得留下 FB 或 IG 帳號,發布後方便tag你喔!
⠀
🩸追蹤血拾IG:@lllife2018
⠀
從現在開始把故事、照片準備起來~~
9/4 血拾人生和全世界一起響應!!
⠀
#TodayTogether
#ThankYouDonor
World Marrow Donor Day - WMDD
世界骨髓捐贈者日 WMDD in Taiwan
CML Advocates Network
MPN Voice
眼鏡人共建資料庫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0 年政府拆除臺北市城中區中華路上竹棚屋,改建成一連串住商合一的「中華商場」。
歷經八個月施工期,這個綿延一公里長的八棟建築物一字排開。聚集上千戶家戶與店面,中華商場成為當時臺北人最繁華的生活重心,更乘載著無法被抹滅的生活點滴。
三十年後的 1992 年,臺北市政府拆除中華商場,原本在商場內做生意的店家,有些搬到西門町或接受安置進入之後落成的 #臺北地下街 與 #站前地下街,有些則關門大吉。許多現在仍十分活躍的店家,像是 #佳佳唱片、 #金螞蟻樂器行、#點心世界,都是從中華商場遷出的店面。
為拍攝吳明益老師的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公共電視砸下重本全力進行復舊與考究工程,包括吳明益老師家開的皮鞋店、小蘭家的眼鏡行...。中華商場最大的是信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即是在連接信與義棟的天橋上發生。
非常感謝公視粉絲團、 ATOM/原子映象邀請故事參觀位在汐止重建的中華商場,讓我們能夠見證珍貴的復舊工程,這個臺北人重要的共同記憶。
目前天橋上的魔術師 公視影集拍攝後期需要更多資金,臺灣有這麼堅強的團隊投入,昨日的參訪著實感人,故事誠心邀請大家一起支持募資計畫,也持續關注這部作品的誕生:https://about.pts.org.tw/pr/latestnews/article/4200
更多中華商場的故事:
http://bit.ly/se-mng-ting-e-koo-su
#第一張照片為國家文化資料庫內的中華商場外觀
#其餘皆是本次拍攝復舊之場景
眼鏡人共建資料庫 在 林怡瑈 016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最__的一年》
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底線上好像還是想不到什麼最適合的答案,不切實際、心滿意足、天馬行空⋯⋯都好像有那麼一點點沾到邊,但讓它留白好像也蠻不錯的。
記得今年過年明明可以多待在台南一段時間的,可是脾氣很倔的我,提早回到了台北找工作,當時錄下了一段影片給自己,告訴一個月後的自己一切會慢慢好轉的。
前幾天在整理影片時,再次看到影片中的自己,頭髮剛及肩、穿著睡衣戴著眼鏡,在鏡頭裡的我,一開始看起來是多麼無助、失落也帶著一點憤怒,哭著說著不希望自己的價值是被別人用賺多少錢來定義的,講著講著也試圖理解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為什麼在意,最後是笑著告訴自己,慢慢地飛向自己的天空吧!
這一整年不斷經歷生活上的轉變,適應中習慣,習慣了卻又離開,再重新適應新的生活,感謝走進我生命中的人,更感謝繼續留在我生活中的人!我愛你們!耶耶!
這一年,默默的從許多人身上獲得能量,如果有時間,可以去聽聽這十個人的轉變,啊啊先看完影片!耶!
嘖嘖× 《最__的一年》展覽:一同共建全台首座「煩惱」資料庫!: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the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