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271的網紅新聞人 黃旭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的南丁格爾陳姿妃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陳姿妃,一個看似浪漫與唯美的名字,卻是幾乎與志願服務劃上等號的年輕女子,已經在世界各地,經常自費參與台灣路竹會執行的國際醫療援助計畫,在貧困、戰亂、災後復建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醫療救援工作。 陳姿妃獲選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三月八日在台北市劍...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Sabrina英文小教室|英文教學·英文學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7:09:26

✨近況更新 ➡️右滑參加抽書活動😎 別忘記幫我☑️分享☑️珍藏☑️按讚 讓蘇蘇能夠幫助更多人🧡 ⁡ 💬好久不見!最近呈現備戰模式,一直沒有更新,讓各位等待了!目前已經準備好許多免費資源,有非常多是我自己家教自己編的教材,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 🟥抽獎活動:抽出兩位幸運兒!! 1️⃣追蹤我 2️...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Amanda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7:09:45

《 Forever 》 繪本推薦- 關於永恆,大人看了也會感動到心底深處的一本書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in life that don’t last forever. Sometimes things change…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人生中有好...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Aaron Chun ??‍? 俊賢。中科工程師·斜槓旅人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06:51:57

. 【Ugly Beauty】  - #20200103 紀念2020 人生第一場演唱會 - Jolin 的每首歌就像國民教育一般,從小到大陪伴在身邊,每首歌前奏一下,就讓人琅琅上口;從沒有想過一個不喜歡人擠人環境的人,卻甘心為了一場演唱會死心踏地的去搶票,與其說是追星,其實更像是回味這二十年來...

  •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5 01:50:45
    有 20 人按讚

    台灣的南丁格爾陳姿妃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陳姿妃,一個看似浪漫與唯美的名字,卻是幾乎與志願服務劃上等號的年輕女子,已經在世界各地,經常自費參與台灣路竹會執行的國際醫療援助計畫,在貧困、戰亂、災後復建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醫療救援工作。

    陳姿妃獲選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三月八日在台北市劍潭受獎,陳姿妃表示,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好,所有的服務只是盡本分而已,也感恩許多人一起為社會大眾種下心靈福田淨土。

    接受副總統呂秀蓮道賀頒獎的十大女青年當選人分別為方翠筠、余麗娟、林依依、林聖芬、柯佩鳳、陳姿妃、陳詩欣、張鑾英、楊淑怡和蔡銀娟,她們在不同工作領域中服務人群,不但有具體成就,而且表現傑出。

    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當選人由副總統呂秀蓮親自頒獎;呂秀蓮表示,當選的十大傑出女青年來自各行各業,她以女性為榮,不過,女性成功的背後也要感謝男性的支援。

    陳姿妃在台北榮總、振興醫院共服務六年多,後赴澳進修心臟護理,在當地做社區志工。

    陳姿妃畢業於澳洲阿得雷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是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慈濟醫院兼任督導,慈濟護理雜誌執行編輯。

    她在澳洲攻讀碩士時,參與澳洲當地的志工團隊,在假日時經常前往老人院關懷需要關愛及醫療的老人。

    剛從東非索馬利蘭完成護理指導與訓練的陳姿妃,回想起結業典禮當天,索國學生所說的話「因為Cristina(陳的英文名字)的努力與教導,我們覺得『台灣』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一樣溫暖」。

    她說,「當我聽到時,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感動,真的很感動。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存在與努力,原來已經深植人心。」

    她說,做國際救援常苦於被誤為來自大陸,在非洲五個月一大收穫是「現在他們會說,嘿,這女生是台灣來的!」

    這是讓她記憶最深刻的場景,陳姿妃表示,「我只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從沒想過有任何報。」當天,眼淚數度在陳姿妃的眼眶中打轉。「我想,當我離開索馬利蘭,即便我已經白髮蒼蒼,這裡的一景一物一人,仍是我最美麗的回憶。」

    真心奉獻非洲的陳姿妃,長期致力於國際醫療服務,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可謂實至名歸。

    碩士畢業時,陳姿妃曾陪同學前往泰北地區,深刻感受到當地對醫療資源的殷切需求,當時她下定決心,若今生行有餘力,將會投入這些醫療資源貧乏地區的義診。

    自此,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外勞收容所、育幼院有她的足跡;非洲甘比亞、馬拉威、南亞斯里蘭卡、中南美洲多明尼加與海地、亞洲柬埔寨、泰北或澳洲、東非索馬利蘭,將服務過的國家串起來,幾乎橫跨大半個地球。

    活潑開朗的她,雖然在護理和國際賑災中,面臨到各種悲歡離合,在國外即使內心淌血,仍堅守崗位發揮專業救助災民,但是這些經驗,卻更堅定她繼續參與跨國界醫療服務的心。

    每年的春節、新年、耶誕節,她多是在這些國家度過。慈悲、喜捨與奉獻,讓她歡喜走上服務人群的不歸路。

    忙碌的情況就像是一顆陀螺,不停的在打轉。

    陳姿妃說,「在海地服務時,當時正處於內戰,醫療團身旁還有荷槍實彈的軍人保護。」在南亞海嘯期間,陳姿妃與路竹會以及慈濟醫療團隊,兩度前往斯里蘭卡參與救災行動。

    陳姿妃投入服務領域達廿年,從台北榮總到南亞、非洲、中南美、泰北,救助足跡遍及半個地球。看盡災難悲苦,最令她震撼的是南亞海嘯。

    她說,第一次隨路竹會赴斯里蘭卡叛軍區,「沿路都是白幡布、收容所睡滿人」,景像嚇人,當地拒絕外援,「孩子拿槍對著我」。她回台灣每天惡夢,但隔不到十天,又隨慈濟赴災區蓋大愛屋。

    去年八月,陳姿妃隻身前往非洲索馬利蘭協助建立當地護理體系以及訓練國家醫院的護理訓練。

    抱病參與服務的陳姿妃,忘記身體的病痛,在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國家,協助建立制度化、標準化的護理體系,讓病患能獲得最妥善的照料。

    「朋友都擔心問我有錢嗎?我說精神糧食很夠!」

    她感嘆說,中國組織在衣索比亞服務,吃好住好,到索馬利蘭有出差費,還有「艱苦津貼」,「但他們不想待,很難理解我為什麼自願過去。」


    當地的醫療資源缺乏,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也都處於學習階段,雖國家醫院對外援物資不珍惜與缺乏管理制度,陳姿妃並不灰心,她從零開始,以醫院管理改革為起點,成立示範病房、設計了索國國家醫院病例管理系統、帶領護理人員自己動手釘製病歷櫃、工作分配板、衛教看板、建立財產清冊,列管醫療護理器材、制定消毒物品運送流程、設立垃圾分類制度、為病床編號、探病時間管理。

    結業典禮合影時,陳姿妃被邀請坐在主位,兩旁為索馬利蘭官員,感謝她半年來不放棄、無私的付出。今年一月陳姿妃回台,她說,「我擔心七個示範病房會不會在我不在時,全部鬆散退步;也擔心行政主管沒有全力督促。」

    「另一方面,我又期盼他們能夠在我不在的一個月內,將醫院剩下的六個病房做改革整頓作。」

    令人欣慰的是,二月重返非洲時,見到七個示範病房不但保持很好的制度與環境,甚至還帶領其他的病房一起改善。她說「這真的是令人高興的結果,播下的種子終於開花。」

    很多訪客到醫院病房,都很驚訝與讚賞病房新的改革面貌,且拚命詢問:「是誰改變了這一切?」學生都很驕傲地回答:「我的老師,Cristina。她一個人在這裡教導我們,她來自台灣」。

    訪客稱讚說:「她一定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可否請她永遠留在索馬利蘭?」陳姿妃聽完後,除了感動外,還是感動。

    陳姿妃說,能夠順利的完成護理訓練的任務,背後付出許多的艱辛,除了組織以外,隻身在異鄉也要克服水土不服、文化差異。

    台灣的伙伴也不斷鼓勵,希望埋在非洲的種子,在注入活水後,總有一天可以發芽茁壯。

    有了改變,就會有希望。有了精神支柱,讓陳姿妃心情低潮時,可以平常心面對,讓自己心境歸零。大家相信,這一條改變非洲醫療之路相當漫長。不能因此灰心喪志,澆熄熱忱。

    秉持著護理專業,在醫療的義診服務、護理教育及抗煞防疫,陳姿妃實踐「醫療無國界」的真理,並且用她柔軟的手,撫慰災難人民的創傷,也燃起貧窮心靈的溫暖希望。

    這就是陳姿妃,台灣的南丁格爾。她說,未來她還是會不斷參加國際醫療行動,為整個地球盡心,為接受她醫療協助的人點燃一把愛的火。

    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的女性,分別在食品科學及生物化學、婦幼維安、科技成就、捍衛弱勢、消防、醫療賑災、運動競技、抗疫保健、和繪畫藝術等領域貢獻卓著獲獎,獎勵雖輕卻意義重大。

    這次的十大傑出女青年選拔,由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中國青年救國團主辦。(2007-03-09 夸父老鷹🦅,Cidal Palang 吉達兒 巴狼、Wagi Qwali 瓦紀瓜歷)

  •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3 10:38:30
    有 3 人按讚

    還好你什麼都不是!有政府、會做事!#韓國瑜上任台灣一定死!#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
    一「不要攻擊想救你的人--上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0007855472621&id=584986081641475

    Chenling Tang:看到今天北部醫護感染COVID的新聞底下的留言,暖心的留言當然很多,但令人心寒的留言也不少。

    #我們不曾鬆懈的日常

    身為醫護,尤其是急重症的醫護,我們不畏戰,也不懼戰,我們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也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甚至我有同事買了整桶的消毒噴霧來醫院放辦公室裡,好多人還自費買了紫外燈回家消毒,為的就是怕把在醫院裡的病菌不小心帶回家、帶回社區。

    但你知道嗎?非緊急狀況下的防護衣穿著,以我一個從去年二、三月就開始必須開始穿著接觸疑似病例,一直穿到十一、二月都還必須穿去照顧外籍或居家檢疫的病人的人,我穿一次再快也要十分鐘,而且這是在有同事幫忙的情況下。

    可是,狀況危急的病人有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等⋯⋯。

    至於最容易污染的防護衣脫除,更是層層關卡,在負壓隔離脫一層、前室脫一層,出來之後還要再完整消毒一次,所以有同事笑說:「穿脫一次防護隔離衣,內衣褲就要濕一次」是真的。

    我記得去年三月底,鮮少生病的我突如其來的發了高燒,在醫院半夜的帳篷外等待同事幫我抽血檢查跟篩檢時,惶惶不安的我、焦急擔心的我,做的事情是趕快聯絡換班、調班的事情,然後把我那幾天都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去過的店家,全部都用訊息聯絡過一次,提醒他們要做好清潔和防護,並允諾他們只要檢驗結果出來就會馬上告訴他們,幸運的是,他們沒有責怪,反而要我好好休養。

    那時候的我,真的好擔心是不是我在照顧病人、幫病人採檢過程中有哪裡沒做好防護才會這樣發高燒,可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哪裡出了問題⋯⋯。

    #十七年前的那場戰役

    在從醫院回家前,資深學姊問我:「妳跟家人一起住嗎?」

    我回答說:「最近剛好搬家,所以可能我自己去住舊家,家人住新家,兩邊分開,再由家人送日常用品來給我。」

    學姊聽了卻哽咽的點點頭說:「好,好,這樣很好,分開住比較好。十七年前,SARS的時候,我沒有跟家人分開住,結果鄰居不但看到我像看到瘟疫一樣,連看到我的家人也一樣會繞道而行,甚至我弟工作的地方就直接把他解聘,理由就只是因為他有一個姊姊在大醫院工作。」

    那個夜裡,明明是很熱的高雄,我卻從心裡一直寒起來,眼淚也跟著學姊的話一起在眼眶裡打轉,學姊話裡的不甘、冤屈和心疼、自責我都深深的感受到了!

    #我們不是超級英雄

    我們一直以我們的職業為傲,我們努力的在做好我們的工作,為台灣的民眾擋住外來的病毒,但如果對待我們的卻是這樣的話語和排擠,真的會讓人不知為何而戰。

    尤其當今天我看到某些人拿感染醫護的關係出來做文章取笑,尤其今天我看到有人留言說:「拜託醫護人員跟你們的家人保持距離。」時,那個三月夜裡,學姊對我說過的話,像萬箭穿心一樣又再次刺上我的心頭。

    也讓我納悶起說這些話的人,真得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穿脫繁複的防護衣、一次又一次濕了自己的衣物、一次又一次地冒著感染的風險、生命安全的危險替他們擋在最前線嗎?

    沒有人比我們更害怕感染COVID-19,沒有人比我們更擔心把COVID-19傳染給我們的家人,沒有人會比我們更為自己感染COVID_19更自責難過,然而我們還是站在這裡,站在疫情的第一線,站在疫情的風口浪前。

    很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們醫護的暖心留言,但對於那些總是在唱衰台灣的防疫、唱衰台灣的醫護、甚至幸災樂禍的人,請你們至少不要在背後說出這些傷人的話,就算是堅強如美國隊長,也曾經因為被誤會和冤屈而心灰意冷放棄當超級英雄,區區如我們這些醫護,更無法不為此而傷心難過。

    抵禦世界的疫情,守護台灣這方淨土已經很困難,請不要讓我們越來越難。

    #那該死的COVID
    #我到現在打學姊說的那段話還是很想哭
    #請不要獵巫感染者
    #比起冷言冷語他們更需要支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838540556216&id=584986081641475

    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今天真的是相當勞累,但其實是從昨天深夜就淚了,一直傳訊騷擾莊人祥,但他都沒理我的苦苦哀求 😪😖😤

    今天果然就迎來炸彈,除了2例境外,還有2例本土。

    這兩例本土個案為北部某醫院的醫護。醫師在發病前2到3天曾照顧過需插管的重症確診者,之後輕微發病,10日採檢,結果就確診了。

    確診的護理師是這名醫師的同住女友,兩人可能在醫院也有接觸,但疫調結果認定,他們是因家戶內的密切接觸而才被感染。因此定調,醫師是醫院內感染事件,另一人為社區的接觸感染。

    所以,不是醫院發生群聚事件。

    ==========================

    這是台灣抗疫以來,第二度發生院內感染事件。

    上一件發生在2020年月2的北部某醫院,當時指標個案影響後續8人染疫,包含1名醫院清潔工和3名護理師。

    這次北部某醫院的感染事件,是台灣首度有醫師在醫院感染武漢肺炎,他也因此可領到至少35萬元的補償金。

    ==================

    因醫師院內染疫,該醫院卯起來瘋狂採檢,一個晚上就驗了464人。

    陳時中說,不幸中的大幸是這464人都是陰性。

    不過社區採檢還有55人結果還沒出爐。

    而且464名醫院接觸者雖然一採陰,但很可能處在潛伏期,目前只能確定醫師的感染源應該相對單純,而不是醫院已經有多人染疫。

    指揮中心判定,醫師的感染源最可能的是他先前照顧的重症患者。會做病毒檢驗釐清,但就算驗到一樣的病毒基因,也可能因是主流病毒株而難以釐清。

    ==================

    截至目前,醫師和護理師的足跡還不能確定。護理師對其足跡似乎掌控有限,因此疫調和接觸者都還在匡列中,也對社區風險埋下一些隱憂。

    莊人祥說,雖然數百名醫院接觸者一採都是陰性,但確實可能還在潛伏期,3天後還會採檢一次;且這些密切接觸者都在隔離中,就算有帶病毒,也不會散到社區。

    ===================

    儘管發生醫院感染事件,指揮中心研判,該醫院初步安全,暫時不收新病人,但門急診會照常。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哪家醫院,但指揮中心不公布。

    重點是醫院的疫情沒有擴大比較重要。

    其實理論上,就我的理解,今天兩例本土是「情侶」關係,應該也無須公布。

    但為了解釋感染源,認定護理師是家庭內感染而非醫院群聚,可能還是有公布必要。(只是有點對不起當事者...)

    ===================

    那麼醫師到底為什麼會染疫?

    陳時中說,醫院防疫沒有破口,但難免百密一疏。感謝醫護過去努力防疫,未來也會要求要保持警覺並遵照SOP執行感控防護。

    外界質疑,該醫師可能是幫確診病患插管時染疫;但張上淳解釋,這家醫院執行插管是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染疫醫師只是從旁協助,不完全擔心是執行插管時造成的問題。且 執行插管有全套防護裝備,只要動作正確,防護都是沒有問題。

    張上淳也說,確診醫師曾幫重症確診者做過多項醫療處置,也難以釐清是哪個環節出狀況;莊人祥則說,過去經驗,脫掉隔離衣的過程可能接觸不潔物,或口罩密合的問題,但也難以查證。

    ==================

    有醫師照顧病人染疫,但大家應該避免用「破口」這樣的想法來看。

    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採訪了曾到機場幫忙檢疫的吳明穎醫師。她曾因為執行公務,有半年的時間不太能回家見家人。因為她說,她不怕自己染疫,但很怕把病毒傳給家人和朋友。

    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生病,希望染疫的醫護可以盡快康復~比較重要。

    ==============================

    今天早上我都在祈禱記者會快點結束,記者會結束之後我就開始祈禱疫情快點結束。

    衷心希望我哪一天不用再寫記者會了。

    到時候,你們還在嗎? (揮手)
    #打完收工
    #今天錢難賺每天都難賺
    #其實我比較想貼玄彬的照片
    #你們能接受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714140568656&id=584986081641475

    打馬悍將粉絲團:謝謝這些醫護人員,讓我們有正常的日子可過

    想想去年,當世界受疫情所苦

    台灣人卻能過正常日子,中秋節烤肉、國慶看煙火、假日出外旅遊

    真的是非常幸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699350570135&id=584986081641475

    總統沒時間獨立 President Is Busy:「為什麼醫護感染我沒有第一時間被告知!!」
     
    那個,如果你真的會被防疫團隊第一時間告知,基本上意思就是你也是接觸個案而可能感染的人了。
     
    如果得肺炎對你而言是如此美好充滿夢想的事,現在這麼冷,自己衣服脫一脫去外面找塊地躺著就行了,別來攪事,好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12008872511489&id=477841815928203

    台灣迷因 taiwan meme:那些辛苦的醫護人員是用命在救台灣人
    結果卻有一堆嘴臭的看有確診就酸來酸去
    醫護人員在第一線賣命工作卻確診
    是大家最不想看到,也最難過的事
    衷心感謝與尊敬各位辛苦的醫護人員
    RESPECT!!!!!!!!!!!!!!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3735836956533&id=273213086675479

    【回顧】
    一「指揮中心證實2例本土!北部某醫院2醫護確診「國內首起醫師染疫」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544933918910&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輔選丁守中 楊志良:蔡英文、陳菊不知照顧小孩辛苦」
    ㄧ【楊志良獻策用「這個」幹掉民進黨:小英、花媽、吳音寧從未照顧過小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21219028018174&id=584986081641475

  • 眼淚在眼眶打轉英文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8 15:24:35
    有 8,436 人按讚

    【同是民主老兵,何其有幸能與前輩陳菊(花媽)並肩作戰!】

    民國60年剛上大學就瘋狂熱衷黨外運動,看遍所能買到的黨外雜誌、禁書、錄影帶(至今完整保存),追逐街頭運動、演講會,菊姐就是當年我所景仰的民主前輩,當然還有黃信介、施明德、林義雄、姚嘉文、呂秀蓮、許信良……

    歷史何其有幸,50年來我竟然從體制外黨外運動,走入體制內,和這些前輩們有些變成立院同事,有些則是長期革命夥伴。

    我與菊姐卻是近50年來在體制外、體制內,結下不解之緣,在2016年我返鄉選舉,最後一場造勢在孔廟前菊姐為我助講,聲嘶力竭帶感性的說:「咱毋通予總召孤單」,感性又有高度的演講,賺人熱淚,在台下的我百感交集,眼淚就在眼眶中打轉……

    造化弄人,所有轉型正義的法案,全在我手中協商、整合、攻防一一過關,《不當黨產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國家人權紀念館條例》、《國家語言發展法》、《政治檔案法》,最重要的是去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美麗島40週年)《監察院組織法》當天通過,監察院成立人權委員會,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睿智提名菊姐為監察院長,還有誰比她適合?比她更應對歷史?其實就是她一生的寫照!

    九任立委,總召近20年任內,能與黨團同仁一起努力共同送菊姐到監察院,這是何其有幸與歷史意義!

    菊姐,監察院交給你了!我深信妳絕對能勝任及珍惜,下星期我還要忙《國民法官法》了!未來我們還是要為台灣這塊土地,分別不歇息、努力的奮戰!!

    菊姐:明天是你摯愛、手創的民進黨第十九屆全代會,我們彼此都要開始準備沒有妳的民進黨,這也許是上帝的巧排,妳新的責任即將開始吧!

    #蔡英文
    #陳菊
    #施明德
    #監察院
    #人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