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真假痛苦小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真假痛苦小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真假痛苦小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真假痛苦小說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需要一點謊言 ◎李國威 有一次我在路上被人截住 他說:你活得不耐煩了。 是的,他說得對,他抓住了我的弱點 我的生活太單調,煩悶, 每個人都對我說真話, 我不知如何是好。 問題永遠是一個:為什麼對我這麼殘忍? 我需要一點謊言,一點彩虹的溫暖。 告訴我,地球是三角形,蝴蝶有六雙翅膀 告訴我...

真假痛苦小說 在 站長路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0:54:53

• 做自己人生的駭客 站長路可的失控人生 (七) 雖然我已經證明那張超音波照片是假的,但我仍然每天提心吊膽,深怕會有什麼新消息跳出來。 例如說,會有人告訴我,S女找了朋友來一起驗孕,似乎她自己知道還不夠,還希望能有見證人。據說過程是這樣,S女拿起驗孕棒走進廁所,一分鐘後出來,跟朋友說她失誤,驗孕...

  • 真假痛苦小說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31 21:00:12
    有 308 人按讚

    我需要一點謊言 ◎李國威
     
    有一次我在路上被人截住
    他說:你活得不耐煩了。
     
    是的,他說得對,他抓住了我的弱點
    我的生活太單調,煩悶,
    每個人都對我說真話,
    我不知如何是好。
    問題永遠是一個:為什麼對我這麼殘忍?
     
    我需要一點謊言,一點彩虹的溫暖。
    告訴我,地球是三角形,蝴蝶有六雙翅膀
    告訴我,我,是個了不起的人。
     
    沒有人肯犧牲自己的原則,
    他們用真話磨折我,強調,
    一個人必須照照鏡子
    我偷偷地照過了,我知道,我看得見
     
    我需要一點謊言,一點醇酒的芬芳
    我要醉在他們甜蜜的臉孔裏
    充實我的生活,豐富我的生活
    沒有人肯這樣做,原則是可怕的
    它令我渾身顫抖
     
    ——《中國學生周報》1974年4月20日 第1122期
     
    --
     
    ◎ 作者簡介
     
    李國威 ,1948年香港出生,原籍廣東台山。早於中學時代已參與《公教報》學生文壇的編務工作,發表大量作品,包括教文、小說、影評等。公教學生文壇其後出書《江潮集》和《江潮二集》,都有選載李國威的作品。 七十年代於《明報晚報》工作,曾擔任《中國學生周報》編輯,先後在《明報》 、《快報》、《南北極》寫稿,其後任TVB新聞部編輯。據悉,「無綫新聞,事事關心」的口號乃出自他的手筆。
     
    李國威後來轉職TVB集團旗下的博益出版社,帶動當時的中文袋裝書熱潮。1987年策劃《博益月刊》創刊,擔任總編輯一職。
     
    1993年,李國威病逝。關夢南將他歸入其編著的《香港新詩: 七個早逝優秀詩人》一書,2012年出版。
     
    李國威生前出版過兩本書:《只有今生》、《猶在今生》。這兩本書主要收集他九十年代初期在《星晚周刊》的專欄文章。
     
    青文書屋後來整理他的遺作,1996年出版了《李國威文集》,並於1998年出版的《十人詩選》中收錄了李國威33首詩作。
     
    --
     
    ◎小編 驚雷 賞析
     
    從「國語文」到「華語文」的跳躍,並非指涉考核範圍的擴大,而是意味著時代選擇了華語文,存在開闊視野、跨域之需要,將學習的語境拓展至臺灣以外的華語地區,某程度也顯示語文增強對文學的包容性。香港,作為臺灣的友鄰,不論從文化影響、歷史連繫,還是當代的處境,確是無法迴避論及。儘管臺港兩地存在一定的地理距離,但兩地的心理距離卻似乎愈來愈近,尤其當遭遇類近的苦劫時。
     
    如果要為下一輪華語文課本的現代詩選建議一位詩人,我會把李國威選進去。這個名字或許對一般讀者有點陌生,但對於香港新詩發展與臺灣詩的連繫亦具其重要性如黃燦然主編的《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2007)就將他選入香港七十年代的其中一位代表詩人,同時期還有鍾玲玲、梁秉鈞、舒巷城等詩人。參閱杜家祁的文章〈現代主義、明朗化與國族認同——香港六十年代末「創建學院詩作坊」之詩人與詩風〉,李國威曾擔任兼職教師、《盤古》與《中國學生周報》等刊物的編輯,也如不少作家(如劉以鬯等)一樣在報館工作。六十年代末參與戴天、古蒼梧主持的香港創建學院詩作坊,據稱,此類工作坊的形式是戴天從美國愛荷華大學的National Writers’ Workshop引進。李國威與鍾玲玲、關淮遠等人同期,在詩作坊接觸余光中、鄭愁予等臺灣詩,但較受瘂弦的影響,可見六十年代香港新詩與臺灣現代詩的交集。寫詩以外,李國威亦兼擅其他文體,出版散文集《只有今生》、《猶在今生》;報告文學作品〈廖秉漢生前死後〉,好友梁秉鈞(也斯)更在其逝世以後(1993)為他出版《李國威文集》(1996)。
     
    據《呼吸詩刊》第3期(1997年6月)的紀錄,李國威曾於《中國學生周報》、《盤古》、《大拇指》、《秋螢》、《香港文學》等文刊發表33首詩作,最早發表的詩作見於1969年2月的《中國學生周報》,題為〈碎片〉。自〈碎片〉起計, 以下賞析的詩作〈我需要一點謊言〉(1974年)為第17首,是李國威的中期詩作。
     
    將黃燦然主編的《香港新詩名篇》(天地圖書,2007)引李國威〈我需要一點謊言〉,《十人詩選》的版本比對過後發現:《中國學生周報》的版本在第二節第四行缺減「道」字;第一、三節第二、一行的尾巴分別多了一個句點。修改版將句點略去,減少詩行節奏隔斷的效果,使詩作更為連貫;增加「道」字則令詩句稍微卡頓,表現情感、語氣的轉折。惟以下分析仍以《周報》版本(原版)為準:
     
    全詩分為五節,首節將全詩的「氣」在開端作「破」的處理,詩人忽然在路上被人阻截並被突然指斥「你活得不耐煩了」,營造一種荒誕感,同時,其戲劇性也引起讀者的好奇。一般人在街上被人指罵會感到被冒犯、愕然,甚或質疑是否黑幫尋仇「點錯相」,但詩人在第二節很平靜地面對、接納指斥,對於真實的生活感到苦悶。然而,回頭一想,他對路人指斥的認同,是否等同他也認同真實呢?此處似乎開啟了真與假之間的徘徊,充滿哲理。
     
    第三節是詩人拆解「需要一點謊言」的原因,可能是他在生活裏遭到挫折,需要一點謊言來自我安慰、療癒自己。值得留意,詩人列舉謊言的例子時,也反映他對真實的認知,在其潛意識裏,真話與謊言出現對立。接續在第四節,詩人假設說真話是人的原則,因此在他者發自內心說出惡毒的言語例如「你自己照照鏡子」,其潛台詞是「看你這種人模狗樣還能有甚麼出息」,使言語的攻擊力加倍。此節末句「我偷偷地照過了,我知道,我看得見」用得巧妙,鏡子的出現是真假兼備的,虛實交錯、亦真亦假。佛家有所謂「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鏡喻即中」,其意象的挪用再度勾起真與假的哲思。
     
    最後一節,詩人說「我要醉在他們甜蜜的臉孔裏」,但依照上節的脈絡,「他們」的臉孔顯然並不「甜蜜」,因此推斷詩人意圖借醉後的迷糊感抹去「他們」為自己帶來的痛苦。而一點違反原則的「謊言」彷彿就是一點安慰,以粉飾詩人的世界,可惜每個人卻仍「恪守原則」,不肯說半句白色謊言。
     
    走筆至此,詩作為我們留下許多揮之不去的問題:詩作裏的「真實」是否完全的真實?「謊言」是否完全虛偽?詩人在上述詩裏會不會只是曲筆,有意模糊真與假的界線?在某些情形,會不會是真話假說、假話真說比較適合?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切留待後人解讀。
     
    --
     
    美術設計:宇軒
    圖片來源: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31.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文課本詩選 #告別國語 #李國威 #我需要一點謊言

  • 真假痛苦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30 22:53:25
    有 488 人按讚

    #夏目漱石短篇集 #夢十夜與永日小品 #贈書活動(見文末)#一起讀好書

    仔細想想,學生時代好像是我最常閱讀目漱石作品的時候,
    而作品中,以小說最為熟悉。

    取自「漱石枕流」的漱石為筆名,
    除了直覺他個性中的不肯言敗外,
    江戶時代文人的古典文學素養總在他的字裡行間深刻感受到外,
    從英國深造後歸國的漱石,
    融合東、西方深厚的文學蘊底,讓他接連發表的《我是貓》、《倫敦塔》、《少爺》等作品極受好評,
    進而成了他辭去教職,全心以寫作為職,成為日本人心中的國民作家。

    #夢十夜、#永日小品 是他較晚期於朝日新聞連載的小品,
    這本《#夏目漱石短篇集》,將兩部作品集結而成,一起讀來倍覺有意思。

    🎈博客來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996

    像是真實與夢境的兩相對話,
    代表白晝的〈永日小品〉,
    有著漱石對生活周遭細微觀察與情感,
    一種生活的節奏裡,聽著如街坊鄰人的溫暖故事。

    代表夜晚的〈夢十夜〉,則像漱石內心投射下的真性情,
    和很多時候的我們一樣,撲朔迷離的夢境裡,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內心的投射或是真實的渴望?
    分不清楚。

    雖然〈夢十夜〉之前便讀過,
    但這回再讀,同樣趣味橫生。

    以「我做了這樣的夢」為每個夢境的開頭,
    緊張、荒誕、焦慮、驚訝、痛苦、死懼、孤單⋯⋯
    夢境不長、情緒複雜,每篇讀完,像是突然夢醒,發現原來不過是場夢,忍不住跟著鬆口氣,
    卻也像睡夢的半醒之間,跟著漱石,來趟異次元的相見。

    短而精彩。
    2006年時,日本片商邀請10個名導演,加上十組演員,重新拍攝以詮釋這十個夢境的同名電影。
    彷若昨夜夢般,我其實看了也有些撲朔迷離感。

    今日再讀此書,
    簡短而優美的文字裡,
    詮釋出夢境那看似清晰,實則荒誕,卻又緊緊扣連著情緒,
    如同那晚,夢境又不小心在睡夢中,展開新故事般。
    國民作家的功力,果然了得❤️

    【活動】
    即日起~貓之日的2/2(二) 22:00 止,分享此文,及留言此書的出版社,
    即有機會獲得此新書。共三名。

  • 真假痛苦小說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7 17:20:15
    有 156 人按讚

    20201117 黃偉民易經講堂

    美國大選的發展,愈來愈扣人心弦,已經去到間諜電影的情節。

    當傳統的媒體不受信任,網上的真假消息自然禾雀亂飛。

    美國眾議員戈默特Louie Gohmert,在網上發佈一條消息:

    他在前情報人員口中得悉,美軍已在德國法蘭克福,扣押了美國大選的投票機生產商Dominion公司的伺服器,內藏極為令人信服的作弊證據云。

    接著特朗普昨日(星期一),在推特宣稱,將會提出重大訴訟,挑戰大選結果。

    調查選舉舞弊,用的不是FBI,竟然是美軍?

    調查犯罪,不是美軍的工作。根據美國憲法,當國家受到威脅,保障人民的安全,對象是外國侵略者,才能動用美國軍隊。

    美軍扣押了在德國的伺服器,需要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協同,並且得到德國政府的同意和合作。

    這消息令特朗普的支持者,除了美國本土那些,還有大部份香港人,都極為振奮,在無助絕望的谷底,看到一條未斷的救生藤。

    過去一年,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和香港人站在同一位置。香港抗爭者,視特朗普為“手足”。

    傳統的大媒體,沒有報道這條新聞,但網上就熱鬧透了。

    大家努力的幫Dominion起底。

    這次美國大選,採用投票系統來自三家公司:
    A. 選舉系統和軟件ES&S;
    B. Inter Civic;
    C. Dominion。

    現在出問題的是Dominion。

    Dominion創立於2002年,最初是一間加拿大公司,但輾轉售賣之後,變成一家美國資本的公司,總部在丹佛。這才符合大選的法律要求。

    這間公司和克林頓基金會有很多合作項目,兩年前,2018年6月,Dominion又賣給了Staple Street Capital。

    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原來又來自凱雷投資集團。一家全球頂級的私募基金。

    這家私募基金,在2011年,搭上了中國大陸頂頂大名的“雲鋒基金”。收購了數字電影公司GDC Technology Ltd.的80%的股份。

    雲鋒基金的雲是馬雲,鋒是虞鋒。兩位大陸商界的傳奇人物。從此,凱軍私募基金,在大陸,就開展了許多收購項目。

    兩間傳奇的基金,為何合作起來,無從得知。但只知道自此凱雷投資在大陸,和馬雲的阿里巴巴,就往來頻繁了。

    如果你信郭文貴,那些手握巨資的白手套,都有特定的任務的。

    安邦吳小暉,負責共和黨的目標人物;

    平安集團陸金所,負責過去的總統家族;

    華信葉簡明,負責拜登。

    這些網絡的偵查,豐富了這次大選的故事性,但得不到傳統媒體的認可和報道,只成為今次大選亂局的演義小說。

    但很符合香港人的期望和口味。亦解釋了今次行動為什麼用美軍,和投票後特朗普突然開除了國防部長的原因。

    香港的絕望群眾,對今次美國總統大選,投入的感情太多。但我們不是生活在美國,也沒有選票,和親臨現場,只靠網絡資訊,影響了我們的觀察和判斷。

    《周易》的第十九卦地澤臨卦,和二十卦風地觀卦,是一組卦。兩卦相綜,互為一體。

    臨,是親臨現場;
    觀,是觀察入微。
    站的位置,影響你觀的景象。

    蘇東坡說: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看事故,主觀的看我們期望的一面,不願意看的,會視而不見。

    但《易經》太極圖,陽魚陰魚,互相追逐。陽魚眼中一點陰,陰魚眼中一點陽,萬事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陰極轉陽,陽極轉陰;利極轉弊,弊極轉利。六十四卦,沒有最好的卦,也沒有最壞的卦。

    凡夫往往只看到自己期望的一面,對自己有利一面,歌頌自己的理念,忽視了內在結構的問題。

    臨卦,強調的是親臨其境,真接面對,直接感受,但往往因為置身其中,身在局中,感情牽引,關心則亂,反而當局者迷,很難反觀自省,不識盧山真面目。

    所以,臨卦的綜卦,便是觀卦。拉遠距離,置身事外,才能縱觀全景。

    在社會制度上,執政的職官制度之外,更建立旁觀者清的機制。

    臨卦是負責官僚的直接面對,主導執行。但置身其中,只著重執行細節,便需要有局外人,旁觀者清的角度。

    也就是說,臨需要觀,觀需要臨。親臨過後,才懂得觀;觀得清楚,才能真正的臨。

    這就是兩黨政治,輪流執政的意義。

    執政黨是臨,在野黨是觀,輪流執政,是觀完再臨,臨完再觀。

    三權分立,各自制衡的作用便是這個邏輯發展出來。

    臨觀之義,或與或求。因為互相需要。

    臨,是政治性的,因為要管理眾人之事;觀,是宗教性的,因為無利益立場,才能終極關懷。

    觀字,是一隻鸛鳥,翱翔天際,居高臨下,才看得見全局,視野遼闊,鉅細無遺。

    佛教教義,告訴我們,觀,不只用肉眼,還要用心眼;不只外觀,也要內觀。

    風地觀卦的互卦,是山地剝卦。即是說,觀卦包含的,是剝卦。要真正的觀,先要將虛妄的表象剝下,才見真相。

    三藏法師十萬八千里到靈山,沿途種種魔考,白骨精三次化身,化為情,化為欲,化為愛。就用世間的男女情愛,包裝了白骨。掀開了虛妄表象,便知道美人即是白骨,紅粉便是骷髏。

    我們凡夫,日日忙於衣食奔波,天天面對不同煩惱,觀的,很是局限,往往看不到事情真相,就為那些虛妄假象煩惱的不得了。如果修行到羅漢境界,脫離了眾生執著,看到的,景象跟凡夫看到的就不同。

    從凡夫到羅漢,因為高度不同,觀到的象,便截然不同。眾生凡俗的痛苦,對羅漢而言,只覺可悲可憫。

    羅漢之上還有菩薩,菩薩之上還有佛。也就是說,羅漢無法理解菩薩的看法,而菩薩也很難想像諸佛的妙境。

    所以,觀卦不能脫離臨卦的位置,身臨不同的處境,自然有不同的景觀。發錢寒的大陸人,無法理解Elon Musk上火星的夢。

    一般凡夫用肉眼看世情,能看到的,都是表象。

    修到天眼,可以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但境界不高,只是一點小神通。

    往上修便是慧眼,即智慧的眼,當天眼缺乏智慧,只會賣弄神通,呃神騙鬼。

    慧眼之上還有法眼,這已是菩薩境界。

    法眼之上是佛眼,看透過去、現在、未來,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了時空的障礙,悉知意見。

    凡夫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就像觀卦六爻,一層層往上走,次第提升。

    我們常說,難逃法眼,無量眾生起一個念頭,佛眼都悉知悉見,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都不敢做壞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即永遠都有人盯著你。

    整本《易經》,就是由觀開始: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觀象於天,觀察宇宙的運作規律,就是《易經》的學問,都由觀察而來。

    我們常說,對事物要深入觀察,觀人,觀心,觀象,觀勢,都一樣。

    你的心愈靜,就看得愈全面,愈透徹。

    觀卦是一個大艮卦,艮為山為止。知止才有靜,靜而後能定。

    你的心愈被主觀期望糾纏,充滿浮躁和衝突,你看到的,就愈扭曲。

    《論語》為政篇:

    子曰: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看他做的,是什麼事?
    了解他做事的動機?
    再仔細看他安於什麼狀況?
    這個人,還能藏在那裡呢?

    風地觀的互卦,是山地剝卦,即觀是包含著剝的。

    剝,是剝落。

    要觀真象,便要將層層假象包裝剝下,最後,剝到最後,便是復卦。廿三卦是剝,廿四卦是復,剝極而復,找回了初心,搵返本來面目。果實在樹上熟透腐爛是剝,掉落地下化為泥土,但內藏的果核,在地上長出幼苗,那便是復。

    剝的時候很痛苦,明明以為是真的,但原來是包裝而已。

    只有將這些障眼外殼排除,我們才能看到核心真象。

    人生真相,常被美麗假象掩蓋,所以,剝之又剝,才能復見天地之心。

    《心經》第一個字,就是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觀,用最深的,妙法智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人間的層層包裝,一定要將這些包裝剝掉,才能見到核心真相,找回地雷復卦的天地之心,找回我們的本來面目,找到生命的本質,我們乘願而來的核心動力,即生命力,才能度一切苦厄。

    在沒有剝光五蘊之前,世間種種欲望蒙蔽,人生的苦厄,就纏著你,要擺脫它,就靠觀中藏剝的修為了。

    https://youtu.be/EzPm_i5Xkl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