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看見臺灣作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看見臺灣作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看見臺灣作文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苗博雅 MiaoPoy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謝謝林昀儒選手,打出這麼多精采好球,讓我們一起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挫折是成長的養份,奧運的歷練,一定會讓小林同學變得更強大。 昨晚網路上突然蹦出「林昀儒是不是中國練出來的」話題。 有一派人說,天才少年林昀儒的成就是中國的,不是臺灣的;也有另一派人,對於林昀儒曾前往中國訓練,感到非常驚訝。 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寫作第一課:從閱讀起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閱讀是一切的起點: 認識自我,理解他人,看見世界,28篇重磅文章帶你朝目標前進! 為什麼要寫作? 也許為了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也許有話想說、有心創作, 也許,只為了作文成績。 無論目的為何,提筆之前...
「看見臺灣作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 |學韓文西文的建中阿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SOLO的玩樂指南 |台北美食|台中美食|桃園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看見臺灣作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看見臺灣作文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11:33
#潘木枝 74 年前的今天,在嘉義火車站前倒下的,除了有畫家陳澄波,還有向生醫院院長潘木枝,他們都是嘉義市的參議員,一心為民,卻死於政府槍口下。 ■懸壺濟世 日治時期的潘木枝,畢業於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在東京工作一陣子後,便返鄉回嘉義開設「向生醫院」。 在那個還沒有健保的時代,有些人因為沒錢看...
看見臺灣作文 在 ??????? |學韓文西文的建中阿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2:45:06
|合作文- COVID-19|(結合本人作文節錄) 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 某一天起床,還帶有一點睡意的我,走出房門來到了電視前看到新聞台正在播報一則消息-新冠肺炎(當時未正名),當時似乎有幾例了,當下錯愕不已,睡意也被這個消息給嚇走了,內心滿是驚恐和不安,非常擔心身邊人的安危-應該不會太嚴重吧-...
看見臺灣作文 在 SOLO的玩樂指南 |台北美食|台中美食|桃園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1-12 07:35:25
往右滑可以看到更多照片➡️ 🔔光泉晶典小品 📍地點:全家、萊爾富、OK、全聯、頂好、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各大量販通路均有銷售 -------------------- 🔸咖啡凍 價格:25元(1顆) 🔸茉莉茶凍 價格:25元(1顆) 大家小時候放學會有吃點心的習慣嗎? 小學回家最期待的就是今天會有...
-
看見臺灣作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23 23:19:31本集主題:「寫作第一課:從閱讀起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凌性傑
內容簡介:
閱讀是一切的起點:
認識自我,理解他人,看見世界,28篇重磅文章帶你朝目標前進!
為什麼要寫作?
也許為了記錄生活、分享經驗,
也許有話想說、有心創作,
也許,只為了作文成績。
無論目的為何,提筆之前請問問自己:
我有材料可寫嗎——最近看了什麼、想了什麼?
我有技巧能寫嗎——能否將這些感受和思索寫得清楚、寫得好看?
閱讀,就是解答
面對寫作,常有學生疑惑:已經非常勤奮督促自己練習作文,為什麼還是沒有進步?
沒有進步的關鍵在於:只有寫而沒有讀。在寫作的路上走得越久,越能發現文字技巧容易學習,但是宏大的視野、深刻的識見很難達到。
一個人若是沒有變得更「大」,寫出來的文章也很難變大;若是沒有累積見識,就寫不出主題深遠的文章。而讓自己變得更大、更淵博浩瀚的第一步,就是閱讀。
閱讀與寫作的強力推手建國中學國文科凌性傑、臺南一中國文科林皇德老師,精選 28 篇兼具知性分析與感性抒發的名家文章,並逐一撰寫賞析、提示要點,從中延伸「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世界」的重要課題,幫助寫作學習者在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思考與體會。
這28篇文章,除了展現作家各異其趣的精神境界,他們梳理情感的方式、發出議論的聲腔,有的能引起共鳴,有的讓人想與之辯論,更幸福的是,能指引我們繼續追問那些關於情感與思想的議題,不但豐富了平凡生活,也讓思索變得更有能量。
透過閱讀和寫作,重新發現自己,讓思想發光、讓感情發熱。
作者簡介:凌性傑
高雄人。師大國文系、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班畢業,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現任教於建國中學。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著有《男孩路》、《島語》、《海誓》、《自己的看法》、《彷彿若有光》、《陪你讀的書》等;編著有《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楊佳嫻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石曉楓合編)、《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范宜如合編)等。
作者簡介:林皇德
生於一九七六年,臺南麻豆人,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班畢業。現任臺南一中學務主任。生活主要是讀書,教書,帶小孩,偶爾喜歡寫寫東西。著有《用愛釀成篇章——臺灣文學家的故事》。曾策畫帶領學生閱讀作家史料,實地踏查府城,書寫《府城文學地圖》、《府城文青地圖》。
看見臺灣作文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林昀儒選手,打出這麼多精采好球,讓我們一起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挫折是成長的養份,奧運的歷練,一定會讓小林同學變得更強大。
昨晚網路上突然蹦出「林昀儒是不是中國練出來的」話題。
有一派人說,天才少年林昀儒的成就是中國的,不是臺灣的;也有另一派人,對於林昀儒曾前往中國訓練,感到非常驚訝。
所引發的風波,造成林昀儒選手的父親,還必須在銅牌戰前深夜發文,訴說心聲。
這讓人意外發現,原來許多國人並不知道,「移地訓練」是頂尖運動員常有的活動,而「聘請外籍教練」也是體育競技常見的事。
#移地訓練 與 #外籍教練
當選手的技術已經好到某種程度,想要再進步,必須接受新的挑戰。「移地訓練」就是一種提昇的方式。
選手前往其他的國家訓練,可以找到更強的對手,提升實戰經驗,觀摩新的訓練方式,練習適應不同環境,對於培訓時常需要出國比賽的頂尖運動員,很有幫助。
而每個國家在自己比較弱勢的項目,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帶入新觀念,促進新陳代謝的方式。在世界各國都很常見。
例如中國國家游泳隊,經常到澳洲訓練,不只聘請澳洲教練,甚至在澳洲有一個訓練基地。田徑隊也曾將短跑國手送往美國,接受美國名將強森的指導。而中國棒球隊聘請外籍教練,更是常見的事。
若把範圍擴及職業運動,到外國奮鬥更是頂尖選手的夢幻選擇。
中國籃球一哥姚明,生涯的最高峰都是在美國NBA。中國網球一姊李娜,職業生涯的開始是受到美國企業贊助、在美國訓練。日本人大谷翔平到美國挑戰棒球最高殿堂;韓國人孫興慜到歐洲挑戰足球生涯巔峰。
他們的教練,全部都是「外國人」。
全世界頂尖的籃球、棒球聖殿在美國;足球殿堂在歐洲;練柔道要到日本;跆拳道和射箭在韓國⋯⋯運動員在全世界移動,四處比賽、訓練,尋求更好的教練指導,就是邁向頂尖的必經歷程。
中國是世界桌球第一強權,世界各國要更上一層樓的桌球選手,到中國進行訓練,是非常正常的。
而曾經移地訓練、聘請外國教練的事實,不會直接讓一個選手變成「外國養成的」,更不會變成是「外國的榮譽」。
足球球王梅西出身阿根廷,但年幼時就被西甲名門巴薩隆納青訓系統挖掘,到巴薩受訓。並因為長年在西班牙,取得可代表西班牙國家隊出賽的資格。
雖然西班牙是足球強權,也願意給梅西很優渥的條件。但梅西仍然堅定選擇加入阿根廷國家隊,與阿根廷榮辱與共。
許多人常說,如果梅西加入西班牙代表隊,或許早就已經拿到國家隊的冠軍榮譽。但梅西不曾後悔。
經歷多次國際大賽的挫敗,今年梅西終於得償所望,榮獲美洲盃冠軍。
此時,阿根廷人不會在國內大吵「天才梅西是不是西班牙培養出來的」,西班牙網民也不會四處出征說「這個美洲盃冠軍是西班牙的功勞」
因為大家都知道,是梅西選擇了阿根廷,阿根廷就是梅西願意為之奮鬥的祖國。
在運動科學化、全球化的年代,有實力在國際大賽爭金奪銀的選手,要「百分百國產」一輩子不曾到外國移地訓練,不曾接受外籍教練指導,幾乎不可能。
選手有移籍的權利,各國有實力參與國家隊的選手,不是無法選擇國籍(除了少數極權國家可能有例外),而是願意代表這個國家出賽。
不分族裔、出身,不分參加哪裡的職業隊、訓練基地在哪裡、教練是哪一國人,當選手願意代表國家出賽時,就是選手認同與意願的最直接表達。
有水準、懂體育的文明人,不會在他國選手得獎時去收割。
而愛國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家的選手曾經在國外受訓,就斷然認為這不是我們自己的選手。
菲律賓舉重選手Hidilyn Diaz Oly,在東京奧運為菲律賓拿下史上第一面金牌。她曾在2019年7月至9月和11月至12月二度來臺灣高雄鼓山高中移地訓練,也和郭婞淳一起訓練過。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向她致賀「菲律賓全國為妳的成就感到自豪」。而臺灣人也向海蒂致賀。
但我們不會說海蒂是臺灣養出來的,也不會說這面金牌算是臺灣的,更不會給海蒂冠上一個「臺灣馬尼拉」的稱號。
柔道選手楊勇緯、連珍羚,都曾經前往日本訓練。連珍羚也有一位日本教練。
跆拳道選手羅嘉翎,曾前往韓國訓練。陪同參加奧運比賽的也是韓國教練。
但我們都看到,在臺灣的好手奪牌之後,日本人沒有跑出來說柔道的金牌銀牌都是日本人;韓國人沒有出來說臺灣的銅牌是韓國人拿到的。
日本媒體、韓國媒體,更不會對我們選手曾經移地訓練大作文章,把我們的選手冠上「日本臺北」「韓國臺北」的稱號。
在臺灣內部,沒有媒體帶風向說「楊勇緯、羅嘉翎不是台灣培育出來的」。
但只要遇上「中國」,各種莫名其妙的亂象就跑出來了。
我們的選手,被中媒冠上「中國台北」「中國人」的帽子,被中國網民稱是中國隊(省隊)的一員。中國網民祝福林昀儒拿牌時,硬要說「希望頒獎台上都是中國人」。
更奇怪的是,連正常的移地訓練,都突然被炒作成「是中國栽培的」,更有奇怪的風向帶往臺灣沒有栽培過林昀儒選手。中國人這樣說,連一部分臺灣人都開始附和。
然而,除了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的國手選拔、訓練之外,體育署的《黃金計畫》更在2019年就投資800萬元培訓林昀儒選手。
一年800萬對職業選手而言不算太多,但世界各國的職業選手,也都不是百分之百由國家支持。
怎麼能因為曾到外國移地訓練,就輕易抹煞臺灣納稅人的支持呢?
我相信所有的國手,在選擇入代表隊時,心裡都很明白,不論別人怎麼稱呼我們,他所代表的就是事實獨立的臺灣。
國家選拔了選手,選手也選擇了國家。
優秀的運動選手,絕對是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的寶貴資產。
不論來自何方,在哪裡訓練、參加什麼職業隊,只要願意參加臺灣的代表隊,他就是我們的選手。
讓優秀的臺灣人被世界看見,是我們的共同目標。這個共同目標,不該因奇怪的帶風向言論被分化。
看見臺灣作文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區力在宅學堂 在地故事寫作工作坊】
「如果你不寫,別人怎麼知道你的家鄉有多美」,許多人總是不服報章雜誌把自己的家鄉評論的毫無優點,但明明自己的家鄉或社區,存在許多迷人的元素,那棵屹立不搖的老樹,午後小孩的嘻笑聲,還有夕陽餘暉醉人的光影......
許多地方就像一塊璞玉,等待你用文字打磨、拋光,讓更多人看見這個地方的美好。《社區力在宅學堂》邀請到文字生命力充沛、風土記憶捕捉細膩的散文作家—顏艾琳老師,開設「在地故事寫作工作坊」,邀請你帶著照片,一起來訴說屬於你的在地故事。
#10人限定,手刀報名去👉https://pse.is/3ggd6n
═課程規格═
為期8次, 每次90分鐘的線上google meet直播互動課程,最後一堂課將賞析學員的文章,並將文章發佈在《社區力點線面》網站。
═課程特色═
🔹以四大課程主軸進行寫作文本認識與發想練習
🔹以賞析方式助學員完成作品
🔹以範本教授「怎麼寫出好的在地故事」
🔹精煉故事寫作技巧
🔹帶領閱讀討論
═課程安排═
7/27(二)20:00-21:30
風土是什麼?我們在哪裡?如何動筆?自我介紹。
8/3(二)20:00-21:30
怎麼寫出好的在地故事?
8/10(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一)
文字編輯學: 標點符號、控制字數、下標
8/17(二)20:00-21:30
針對文字編輯學,學員提出自己的作品發問、討論
8/24(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二)照片視野、圖說怎麼寫?
8/31(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三)如何整理資訊找出切入點
9/7(二)20:00-21:30
以學員在地故事,討論書寫大綱
9/14(二)20:00-21:30
學員故事賞析
═課程收費═
8堂課12個小時只要1200元,社區力在宅學堂舊生可享85折(1020元),2人團報有9折優惠,一人只要1080元,3人團報享8折優惠,一人只要960元。課程無法以單堂的方式拆開報名。
═師資介紹═
顏艾琳,出身於南台灣農家,玩過搖滾樂團、劇場、「薪火」詩刊、手創、公共藝術等。詩作已被改編成流行樂、現代舞劇、微電影、舞台劇等多元媒介。因曾在農媒「豐年社」擔任總編輯,接觸到台灣鄉鎮之「地味」已非童年時純粹,在詩文藝創作之餘,發願深度走讀臺灣各地、探查產業特色、訪問在地或新來之漂鳥人士,為原鄉的演變跟發展留下紀錄。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7/16 18:00止,點入報名連結將有詳盡說明。報名連結👉https://pse.is/3ggd6n
📍任何問題請洽崔小姐
02-7741-6000#2027
tracy1212@mustard.org.tw
#線上課程 #疫情在家 #在家上班 #在家上課 #線上教學
看見臺灣作文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區力在宅學堂 在地故事寫作工作坊】
「如果你不寫,別人怎麼知道你的家鄉有多美」,許多人總是不服報章雜誌把自己的家鄉評論的毫無優點,但明明自己的家鄉或社區,存在許多迷人的元素,那棵屹立不搖的老樹,午後小孩的嘻笑聲,還有夕陽餘暉醉人的光影......
許多地方就像一塊璞玉,等待你用文字打磨、拋光,讓更多人看見這個地方的美好。《社區力在宅學堂》邀請到文字生命力充沛、風土記憶捕捉細膩的散文作家—顏艾琳老師,開設「在地故事寫作工作坊」,邀請你帶著照片,一起來訴說屬於你的在地故事。
#滿20人開班,手刀報名去👉https://pse.is/3ggd6n
═課程規格═
為期8次, 每次90分鐘的線上google meet直播互動課程,最後一堂課將賞析學員的文章,並將文章發佈在《社區力點線面》網站。
═課程特色═
🔹以四大課程主軸進行寫作文本認識與發想練習
🔹以賞析方式助學員完成作品
🔹以範本教授「怎麼寫出好的在地故事」
🔹精煉故事寫作技巧
🔹帶領閱讀討論
═課程安排═
7/27(二)20:00-21:30
風土是什麼?我們在哪裡?如何動筆?自我介紹。
8/3(二)20:00-21:30
怎麼寫出好的在地故事?
8/10(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一)
文字編輯學: 標點符號、控制字數、下標
8/17(二)20:00-21:30
針對文字編輯學,學員提出自己的作品發問、討論
8/24(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二)照片視野、圖說怎麼寫?
8/31(二)20:00-21:30
故事寫作技巧(三)如何整理資訊找出切入點
9/7(二)20:00-21:30
以學員在地故事,討論書寫大綱
9/14(二)20:00-21:30
學員故事賞析
═課程收費═
8堂課12個小時只要1200元,社區力在宅學堂舊生可享85折(1020元),2人團報有9折優惠,一人只要1080元,3人團報享8折優惠,一人只要960元。課程無法以單堂的方式拆開報名。
═師資介紹═
顏艾琳,出身於南台灣農家,玩過搖滾樂團、劇場、「薪火」詩刊、手創、公共藝術等。詩作已被改編成流行樂、現代舞劇、微電影、舞台劇等多元媒介。因曾在農媒「豐年社」擔任總編輯,接觸到台灣鄉鎮之「地味」已非童年時純粹,在詩文藝創作之餘,發願深度走讀臺灣各地、探查產業特色、訪問在地或新來之漂鳥人士,為原鄉的演變跟發展留下紀錄。
🔹報名方式:即日起至7/16 18:00止,點入報名連結將有詳盡說明。報名連結👉https://pse.is/3ggd6n
📍任何問題請洽崔小姐
02-7741-6000#2027
tracy1212@mustard.org.tw
#線上課程 #疫情在家 #在家上班 #在家上課 #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