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看到螳螂代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看到螳螂代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看到螳螂代表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李佳燕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坐在電腦前,對著電腦,講了六個小時的話。 講完,聲音沙啞。 每次視訊演講完,心情都不會太好。 就是覺得很不過癮! 不知道聽眾的反應,不知道大家是聽到了什麼,尤其,如果最後提問又讓我很錯愕時,更是捶心肝。 昨天,一位母親敘述著孩子中班時(對!中班,才四歲!),因為脾氣暴躁,帶去看兒心醫師。醫生一...
看到螳螂代表 在 Fanning | Travel & Lifestyl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15:41:42
- 大叔的浪漫搖滾 – 董事長樂團 - 董事長一直都酷酷的,不過從未漫不經心;看似不羈,其實都是最真心的演出。搖滾是他們對外的形象,不過搖滾的氣質卻從骨子裡散發出來;或許天生就是搖滾音樂人? - 他們說做音樂從來就不是浪漫的事,不過在採訪過後他們儼然成為我心目中最浪漫的搖滾大叔。這幾位大叔不只以豐富...
看到螳螂代表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坐在電腦前,對著電腦,講了六個小時的話。
講完,聲音沙啞。
每次視訊演講完,心情都不會太好。
就是覺得很不過癮!
不知道聽眾的反應,不知道大家是聽到了什麼,尤其,如果最後提問又讓我很錯愕時,更是捶心肝。
昨天,一位母親敘述著孩子中班時(對!中班,才四歲!),因為脾氣暴躁,帶去看兒心醫師。醫生一次看過孩子,便診斷孩子是過動症,開了藥給孩子吃(是的,四歲就開始吃藥!而不是教導父母如何與四歲的孩子互動,如何調整生活……)。
我聽到這裡,忍不住捂著額頭想罵人(想罵誰,有人應該知道……)。
母親說孩子吃了一個月的藥,確實變很乖,但是乖到讓他們覺得很奇怪,便停藥了。
他們帶孩子做超強力的運動,也去上職能治療的課程,這樣一年來,孩子行為表現穩定許多,完全不需要吃藥。
這樣的過程,我真的聽過太多……
總是一而再地發生。
我每聽一次這樣的事情,心情會難過好幾天……
在台灣,只看得到某些代表性的兒心醫師透過各種媒體宣導:如果有以下這些症狀,有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錯過“黃金治療期”(說到這樣的呼籲,我會難過到想吐!)。
整個簡化又膚淺到看不到孩子。
看不到孩子如何被養,如何被教?
看不到父母、老師、與孩子有關的各種大人與孩子之間發生什麼樣的互動?
聽不到孩子自己真正的聲音。
孩子的外顯行為,表現得“像”注意力不足過動兒,不表示他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就算真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兒(誰來認定?憑什麼來認定?),吃藥,也不是唯一的處理方式!
來談談我前幾天寫的“氣餒文”……
面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的議題,這十年來,我是充滿了氣餒。
醫療、教育、家庭親子關係,通通沒什麼改變。
我們幾年前,要拍一部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議題的長紀錄片,因為經費一直沒有着落,結果導演拍了兩年,只好作罷。
後來,在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只拍了一部短短的紀錄片。
去年,又有導演來找我,希望針對這個議題再拍一部約十五分鐘的紀錄片。
遇到疫情,拖延了一段時間。
最近再重新開啟了拍片行程。
那天,週三,我的休假日,我約了一個家庭來談話。
在溝通後,他們答應導演拍攝影片,只要不要拍到孩子,不要拍到他們的正面。
我們談了兩個小時。
當場,一切順利,也告知如果有出現他們的畫面,影片會讓他們先看過。
無奈,隔天,我接到孩子的父親打電話來:“不好意思,請把有我們的影像和聲音全部刪除,我們擔心就算只有背面也會被人認出來……我們很感謝李醫師願意和我們談話……”
我聽到這裡,很沒有修養的,直接掛斷電話。
我內心的難受是……
來找我談話,是見不得人的事嗎?!
在兩個小時的談話中,我看到的是一個沒什麼問題的六歲小孩,所以,我一直在做的是緩解父母過度的焦慮,讓父母了解“六歲的男孩”,就是如此。
父母自己說“如果是過動症也沒關係……”
既然沒關係,為什麼又有那麼大的顧慮?
是說假話嗎?其實內心裡在意得很嗎?
我家老公經常嘲諷我是在“螳螂擋車”。
是的,在台灣,無論是醫療還是教育場域,以及一般家庭,在專家掌握主流媒體發言權以及制度的決定權的情勢下,依照外顯行為判斷孩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已經如洪水般,像似無法挽回。
我能做什麼?
我只能繼續書寫,繼續講,一直寫,一直講……
氣餒文之後,我看到超過百人的回應與支持,還有許多人私訊我。
謝謝你們!
過去的我曾經暗自許願:今生要達到的兩個願望,一是同志平權。這個願望幾乎快要達到了~
另一個願望是:兒童平權。
兒童有為自己發聲的權利,不是大人說了算!
一年又十個月之前,我最親愛的革命夥伴幸佳慧到天堂之後,那樣的心碎,我久久無法復原,幾乎只想苟延殘喘度過餘生,我不想再做什麼努力了,我不想再期待改變什麼了……
這次,我看到上百人真摯的支持,我來想想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一起努力,還孩子做自己,拒絕孩子變罐頭!
看到螳螂代表 在 聯合強棒百貨直播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麼 例如 狗,狼,螳螂還有很多很多種動物
一個代表你內心個性的小測驗 在下面留下答案
我們就回答你答案喔
看到螳螂代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末書房:三三推薦《晴空小侍郎》】
♦上週獲得《無限的i》兩位幸運得主是#041王小詠#031Cassie Chen
多年前,我在兒童出版社工作,當時為了要策劃一套屬於台灣在地的少年小說,為了尋找台灣出色的少年小說作家,看盡了當時口碑極盛的少年小說,有些好書,我就這麼存放下來了。
最近疫情關係,孩子們都在家沒出門,想看書也無法出門去借閱,因此找我推薦好看的書給她們看。
我立刻抽出這本「《晴空小侍郎》/作者:哲也」,交給三三,三三立刻看了封底的故事簡介,立刻跟我說:這本書應該會很好看。
我:喔?
三三:他後面有故事簡介,看起來就很好看,很有故事的感覺。
我:那好呀,你看看,覺得不錯,寫一篇推薦,讓喜歡讀書的朋友,也能去看到這本好書吧?
就這樣,三三歡喜的拿了書,而且花了不到兩小時就看完這本書。
三三是閱讀的快手,她喜愛閱讀,我一點都不擔心她會沈迷3C,因為她是個書蟲。但身為書蟲媽媽,我也會有我的顧慮,因為對我而言,三三看書太快速了,這對她的成長可不太好,因為快速代表慢不下來,代表囫圇吞棗,這樣的閱讀習慣,就會反應到考試上,好處是,寫答案很快速,壞處就是經常題目沒看懂就寫答案,出錯率極高。
為了讓她在閱讀裡慢下來,疫情在家閒著沒事時,我會讓她寫讀後筆記,練練筆,也練練思維,希望大家喜歡三三的閱讀筆記,如果你們喜歡,也請不吝給予她鼓勵,讓她往後能繼續充滿熱血的寫下閱讀筆記,讓她把她自己覺得好看的書,透過她的目光,推薦給和她一樣也喜歡閱讀的朋友們。
───────────
【推薦:《晴空小侍郎》家人在一起,是最好的結局】/閱讀筆記:許三三
這本書的故事,在說一個小男孩因為要救就妹妹,結果被帶到了鬼的世界。
好不容易到了鬼世界,小男孩卻忘了他自己的身世,他只記得來到這裡是為了救妹妹,和鬼相處之後,他漸漸不怕鬼了!
他明白鬼只是可憐的人和動物變的,他開始同情他們、包容他們,他甚至變成了那裡的小侍郎,而且到了那個世界後,是需要改名字的,所以他被稱為「晴空小侍郎」,但他一直沒有忘記他來這裡的目的──他是來救妹妹的。
當小侍郎待在這裡的時間愈來愈久,他也回想起了某些事,妹妹會被抓走,是因為在某一天,她把抓到的蟬腳弄斷,因而得到了報應。
妹妹因為這個原因得到報應,摔下了樹,最後又被鬼軍隊帶走。但不是所有的鬼都是壞蛋,也不是所有的鬼都會被軍隊帶走,所以小侍郎最後聯合了其他溫和的鬼,一起打敗了鬼軍隊,帶著他喜歡的妹妹,回到了溫暖的家!
看完這本書,我理解到並不是每個醜陋的鬼都是壞蛋,當我們用心去了解每一個人,所有人、動物,甚至是鬼,都值得我們用心對待!
我想起以前我看過的一本書「鏡子裡的貓」,因為偷跑出去就被帶到了鬼的世界,鏡子裡的貓的主角「 七月」卻在那裡找到了工作,就像原本要去救妹妹的晴空小侍郎一樣,跑到了鬼的世界後還得到了小侍郎的位子!
經歷了一場大風大浪,小侍郎終於救了妹妹回家了,故事充滿冒險和衝突,書裡還有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例如蜈蚣最後變成了老爺爺,螳螂變成了書生,這些人物很慈祥性格卻瘋瘋癲癲的很好笑。
這本書的故事,最後停在小侍郎跑出家門的那一刻,彷彿故事正要開始。小侍郎總是說:雖然經過這麼多,但還是在家跟家人在一起最好!這彷彿也成了我們現在身處疫情中,最重要的一句祝福的話了。
🔥《晴空小侍郎》好書傳送門:https://reurl.cc/YOOG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