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目睹家暴知會單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目睹家暴知會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目睹家暴知會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目睹家暴知會單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蕭彤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的孩子需要的是特教 #還是感覺統合 #或他的問題根本不在此而是需要心理諮商 (文長慎入) 這裏我想講兩個身邊的例子。第一個是我朋友的孩子。 他去年8月才進幼兒園,12月媽媽就被學校請去,老師給了媽媽一份報告,顯示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情緒控制都有明顯問題,包括: ▪️小朋友...

  • 目睹家暴知會單 在 蕭彤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21 16:01:48
    有 1,244 人按讚

    #你的孩子需要的是特教 #還是感覺統合
    #或他的問題根本不在此而是需要心理諮商

    (文長慎入)
    這裏我想講兩個身邊的例子。第一個是我朋友的孩子。

    他去年8月才進幼兒園,12月媽媽就被學校請去,老師給了媽媽一份報告,顯示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情緒控制都有明顯問題,包括:

    ▪️小朋友找他玩,他都把手放後面不給別人牽。
    ▪️班上群體活動時,他一個人站在原地,不動就是不動。有時甚至瑟縮倒在地上。
    ▪️尿濕褲子也不會講,老師以為這孩子還不會說話!

    讓媽媽難以接受的是:孩子在家明明話很多!所以立刻給老師看他在家的影片,老師也驚訝孩子在學校跟在家裡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於是學校建議媽媽帶去大醫院評估,看看是否需要早療。

    我朋友當時請假帶兒子到處看醫生,沒想到榮總、馬偕等大醫院發展評估都要排到4、5個月之後。她擔心這樣再拖半年,每天去上學都如此痛苦,小孩不知會變成什麼樣子。

    朋友向我求助,我想了想,介紹她去一所感覺統合私人機構,除了可能比較快,那位創辦人非常資深也有經驗,我們曾一起合作過某個活動。我朋友立刻打去諮詢,這裡只等了一個多月,讓她驚訝的是:孩子第一次去,表現「像一隻發情的孔雀」!

    沒錯,她竟然這樣形容。

    因為明明是第一次見面,這位幼兒感覺統合資深專家卻能完全打開孩子心房,甚至還在老師面前施展出他的十八般武藝~因為太神奇,媽媽開始帶孩子去上課。才上一個月,孩子進步神速,老師認為他只要好好練習課表,就可以不用再去上課了。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呢?

    自從進行了感統治療後,他在幼稚園不但積極參與所有活動,就連課後才藝班也積極表達想上的興趣,並交了很多好朋友。老師們都說他變超活潑,每天下課都想跟同學玩不想回家!

    朋友昨天謝謝我的資訊,讓她能及早評估出孩子的狀況,並給予對的治療。但我覺得最難得的是幼兒園的老師。他詳細紀錄下孩子學校的所有狀況,拍照、錄影,甚至還計算孩子上個廁所、綁個鞋帶需要花幾分幾秒,用很實際的方式讓父母知道小孩的狀況,而不只是籠統的:
    「你孩子無法融入群體生活」
    「他都不跟人講話,可能有自閉的傾向」等等

    老師更安慰爸媽其實台灣的早療系統做得很好,能透過許多動作與運動釋放孩子的壓力。這真的給無助的父母一個方向。

    另一個例子我還不知道最新結果,但我很揪心...

    這是一位認識十多年的粉絲。某日他來信提到摯友的狀況:他朋友是個單親媽媽,有個約五歲的小女兒,目前唸公幼。孩子在學習上與生活上被學校老師判定,需要送去特教班。但他們都覺得孩子不該是所謂的特教生,帶著孩子到處做評估、甚至也上了一些早療的課程,但因為每個醫生、老師的說法都不同,孩子狀況不見改善,媽媽更心力交瘁。

    我看了他的來訊、馬上直接打電話給他。詢問之下得知:這位媽媽因為被家暴才離異,孩子很有可能因為目睹種種暴力手段、甚至孩子自己都差點受到嚴重傷害,從此關上心房。他眼中的這個孩子非常聰明,跟他也玩得來,但就是無法融入團體,學校老師也直接放棄。

    聽到這裡,我建議他們換個方向:她的問題或許不單純是(或根本不是)感統的問題,而是心理創傷。因此我給了他一個名字,是一位我所認識非常專業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請他們快帶孩子去看看。

    沒有一個父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的心理世界,有太多我們不懂的、不理解的事情,我們只能不斷學習,試過一個又一個方法。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其實很無助,需要更多來自學校、老師,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的幫忙。

    某種程度上,我可能也算是社會資源的一個管道吧。

    寫出這兩個故事,除了希望家長們能多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老師們能多點耐心給這些『表現特殊』的孩子、不要這麼快放棄他們,最重要的,是想給目前處於這種狀態中的家長們一點信心:

    ▪️只要及早找到對的方向,我們一定可以陪伴孩子度過的。
    ▪️但我們自己要撐得住,所以多給自己加油打氣。

    以前有句口號:孩子是我們未來的希望。但我一直覺得這話很怪:我們何須孩子給我們希望呢?事實上,身為父母的我們,才是孩子的希望啊!

    各位爸爸媽媽~我們一起加油!💕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