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盧森堡種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盧森堡種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盧森堡種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盧森堡種族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BBC》7/19 * 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對上周洪水造成的驚人破壞表示震驚。梅克爾夫人周日訪問了德國西部的受災地區,與倖存者和急救人員交談。 目前已知德國和比利時至少有 188 人在洪水中喪生。大雨繼續肆虐,洪水現在轉移至奧地利和德國南部的部分地區。 緊急救援人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創始人盧森堡博士(Marshall Rosenberg)是一位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年少時他目睹造成死傷的種族衝突,加上在學校受歧視與欺凌的經歷,令他對研究人類心理充滿興趣,想解構人與人之間為何不能好好相處。 畢業後的他繼續致力研究,直到...

  • 盧森堡種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9 09:38:25
    有 1,685 人按讚

    《BBC》7/19

    * 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對上周洪水造成的驚人破壞表示震驚。梅克爾夫人周日訪問了德國西部的受災地區,與倖存者和急救人員交談。

    目前已知德國和比利時至少有 188 人在洪水中喪生。大雨繼續肆虐,洪水現在轉移至奧地利和德國南部的部分地區。

    緊急救援人員從奧地利薩爾茲堡地區的家中救出一些人,當地城鎮街道被洪水淹沒。消防隊表示,首都維也納週六晚上一小時內的降雨量超過前七週。

    在上巴伐利亞地區,大雨淹沒了地下室和道路,造成一人死亡。

    與此同時,在德國西部,在居民從下游房屋撤離後,波恩西南部的斯坦巴赫塔爾大壩,仍然面臨破裂的風險。

    歐洲領導人認知洪水是氣候變化的危機,百年大洪水也影響了瑞士、盧森堡和荷蘭。

    專家表示,全球變暖使暴雨更有可能發生。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地球已經升溫了約 1.2 攝氏度。

    Europe floods: Merkel shocked by 'surreal' devastation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57880729

    *英國冒險解封前夕,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 與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衛生部長薩吉德·賈維德 (Sajid Javid) 接觸後,現在正在自我隔離。

    此事是在英國準備從周一開始解除封鎖之前發生的。周一開始幾乎所有的法律限制都將結束,包括限制聚會的人數,夜總會將重新開放。

    Covid-19: PM and chancellor self-isolate after rapid U-turn https://www.bbc.co.uk/news/uk-57879730

    * 南非決定定下一個日期紀念Nelson Mandela 曼德拉紀念日。南非總統敦促人們在212 人死亡的騷亂之後,幫助重建國家,這才是紀念這位反種族隔離英雄曼德拉的方式。

    西里爾·拉馬福薩說:“我能說的一件積極的事情是,這一事件讓我們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

    人們在受騷亂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分發食物。暴力事件是由前總統雅各布祖魯入獄引發的。
    他於 7 月 7 日向警方自首,以藐視法庭罪服刑 15 個月。

    這位 79 歲的老人因在擔任總統期間未能出席調查回答有關腐敗的問題而被判有罪。
    週一,祖魯先生將通過視訊出席另一場與 1990 年代價值 50 億美元(30 億英鎊)軍火交易有關的腐敗審判。

    他對這些指控表示不認罪,他的律師現在以暴力事件為由呼籲推遲審判。

    南非首位民選總統曼德拉於 2013 年去世,享年 95 歲,當時祖魯擔任總統。
    每年在曼德拉的生日——7 月 18 日——人們花 67 分鐘幫助他人,以紀念他曼德拉67 年的牢獄及公衆奉獻。

    South Africa looting: Clean-up to mark Nelson Mandela Day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frica-57879286

    * 英國衞生部長表示,將在幾天內做出決定何時向 18 歲以下青少年提供 Covid 疫苗的決定。

    社區部長Robert Jenrick表示,政府“非常謹慎思考12 至 17 歲兒童進行注射BNT的疫苗是否正確。

    目前英國幾乎每個成年人都獲得了至少一劑疫苗,首相稱讚這一“非凡的成就”。

    英格蘭和蘇格蘭將從周一開始放寬限制。
    但週五和周六每天都記錄了超過 50,000 例冠狀病毒病例——這一水平只在 病情最劇烈時1 月份出現。

    根據最新數據,到目前為止,約有 88% 的成年人接種了第一劑,約 68% 的成年人接種過兩劑。

    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 (JCVI) 就應該向哪些人,提供疫苗向政府部長提出建議。Jenrick 先生告訴 BBC 的 Andrew Marr Show:“我們仍在等待 JCVI 關於將疫苗接種計劃擴展到年輕人的最終建議。
    “這似乎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到目前為止,我們收到的證據令人信服,部長們將在未來幾天內根據這些建議做出決定。”

    如果獲得批准,那些剛滿 18 歲的人可能被邀請首先接種疫苗,還有那些有健康脆弱性的人和與其他更脆弱的人同住的兒童。

    Covid:-19 Decision on vaccinations for under-18s 'within days' https://www.bbc.co.uk/news/uk-57876608

  • 盧森堡種族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9 08:15:31
    有 48 人按讚

    【早報:東京奧運村內首現兩運動員感染2019冠狀病毒】https://bit.ly/3zadX3l

    剛剛過去的週末,世界發生了什麼:

    1. 2020東京奧運會即將於本週五開幕。東京奧組委昨日發布消息指,入住東京晴海奧運村的兩名海外運動員對2019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這是奧運村內首次有運動員染疫。

    2. 美國17歲女子網球新秀科里·高夫(Coco Gauff)發推宣布,她檢測出感染2019冠狀病毒,將因此錯過東京奧運會。

    3. 南非方面確認,該國參加東京奧運會的足球隊中三人檢測出對2019冠狀病毒呈陽性,包括兩名球員和一名官員。依照賽程,本週四南非足球隊將挑戰東道主日本隊。

    4. 廣島前市長秋葉忠利在網上徵集簽名,呼籲8月6日上午8點15分,即廣島市原子彈爆炸時刻,奧運比賽場館內舉行默哀。國際奧組委主席巴赫上週五曾訪問廣島。

    5. 德國西部遭持續罕見暴雨釀成洪災,已造成德國和比利時至少188人死亡。瑞士、盧森堡和荷蘭亦受到影響。

    6. 南非上週騷亂已造成212人死亡。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週日(曼德拉生日)參加了騷亂過後的清理活動,並警告要繼續加強防範,避免後續種族衝突。

    7. 北韓官媒《勞動新聞》刊文警告年輕人不得使用南韓俚語,要講北韓標準語言。例如「歐巴」原意為哥哥,近年也被用來指代男朋友。

    8. 法國康城影展落下帷幕,來自香港的作品《天下烏鴉》獲得短片金棕櫚獎,這也是香港影片首次獲得金棕櫚獎。該片導演和編劇是正在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就讀的唐藝。

    9. 中國內地明星吳亦凡被指控灌酒、誘騙多名年輕女性發生性關係,包括至少三名未成年人。相關指控一週多前出現後,吳亦凡委託的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曾於7月8日發表聲明,否認指控。近日事件不斷發酵,週末引爆內地網絡。有商家已宣布與吳亦凡解除一切合作。吳亦凡週一上午發微博回應,否認指控。

    ============================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早報 #晚報 #WhatsNews

  • 盧森堡種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6 15:00:37
    有 1,366 人按讚

    傳統上,我們對北約,也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印象,都停留在它是一個西方國家的協防組織,這個概念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像是介於歐亞之間的土耳其,其實也是北約最早成員國之一,另外在蘇聯解體後,許多原本隸屬敵對集團──華沙公約組織之下的東歐國家,也陸陸續續都在近年,加入了北約的陣營。很多人,包括美國前總統川普,都常在私底下或是檯面上公開質疑:北約的原始目的是要對抗共產集團的擴張,或是防止德國在二戰後再起,但這些威脅其實在當下的國際局勢裡,早已消失或者說變得不重要,因此北約也在實質上,等於是失去了它的存在目的。但很弔詭的是,就在許多前蘇聯附庸國,近年來紛紛脫離俄羅斯羽翼之下,轉而加入北約陣營的時候,北約的擴張,反而又把北約陣營的分界線,拉到了俄羅斯邊界的附近,因而引起了俄羅斯的警戒,導致了北約組織和俄國之間,對立氣氛逐步升高,有點倒因為果地讓北約似乎又重新找到了它存在的意義。從2014年的克里米亞半島兼併事件後,防禦俄國的軍事進逼,現在就成了北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不過,另一方面,隨著美中對抗態勢越來越激化,美國總統拜登上周接連出席七國高峰會,還有北約峰會時,都隨身攜帶著華府現在最在意的外交議題:也就是號召盟友一起加入「抗中集團」的行列,而北約開會之後發表的公報,果然不出意外,也在美方的遊說下,特別加進了關切中國「挑戰」的文字。然而和近鄰俄羅斯的威脅比起來,中國說實在地,並不是此刻歐洲國家最擔心的問題,多數北約成員國也不認為中國是急迫的挑戰,反而是在氣候變遷和抗疫等工作上,歐洲很積極地想和中國進行合作。

    {內文}
    69年前,北約第一任秘書長,曾任英國首相邱吉爾二戰期間最高軍事顧問的哈斯汀斯蘭諾將軍曾說:北約的宗旨,是把蘇聯擋在外頭,將美國拉進裡頭,同時讓德國沒有想頭...

    北約組織宣傳影片:
    ...彼此結盟,意味著將我們的意志和情感,全部凝聚在一起...藉由群體合作,達成個體無法完成的目標...不同身分族群,各懷不同技能,群聚一堂,立下盟約...因為我們都嚮往「自由」,所以我們挺起胸膛,大聲宣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69年後的今天,當拜登的空軍一號坐機,停靠在北約總部布魯塞爾停機坪上,準備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舉辦的第31屆領袖峰會時,重新回味蘭諾將軍當年那段美蘇德論述,除了德國這部分,與當年英美法等創始國所設想的國際局勢,已經恍若隔世之外,讓人驚嘆的是,現在對照彼時,歐亞大陸上的情勢竟是如此相似,就彷彿七十年只是一晃眼,世界仍是沿著意識形態的隔閡,一分為二,冷戰對峙。

    14號的峰會場上,各國政要勾肩搭背,呼朋引伴,氣氛熱絡的程度,就彷彿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會,或是同鄉聯誼社、不少人甚至拿下口罩,交頭接耳,扒著肩膀,就談起國家大事。在這場繼七國高峰會後,睽違已久的大堆頭、大規模實體國際集會上,30位歐洲與北美國家領袖和行政首長,與他們的一級幕僚,先把對病毒的憂慮擺在一旁,把迫切待解的集體國防議題,和懸而未決的內部爭議事項,搬上了桌面,尋求協商共識,因為畢竟,這是北約領頭羊美國的強勢回歸,光是拜登一句我們「回來了」,就足以讓在場盟國領袖,心跳加速。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各位先生女士,竭誠歡迎各位來到這裡,非常高興能重新和大家面對面,我們的聯盟正面臨關鍵時刻:地緣鬥爭加劇、區域動盪、恐怖主義、網路攻擊,還有氣候變遷問題。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獨自因應這些挑戰,但歐洲和北美並不孤單,我們擁有北約這個平台。這張會議桌旁的30個國家,
    是全球最堅實的民主陣營,涵蓋10億人口,擁有超過全球半數的軍武,只要有志一同,我們可以抵禦任何外來威脅。

    荷蘭總理 呂特:
    我想拜登給大家的感覺,是比較不「奇怪」...

    盧森堡總理 貝特爾:
    至少我們知道,現在這位美國總統相信多邊主義...

    美國總統 川普(2018.6.10)
    我們不能被人家佔便宜,他們一直欺負我們;我們的挹注占了北約經費七成,坦白說,他們是受益者,我們是花錢的人,所以...看著辦吧!

    美國總統 拜登:
    我要再次重申:北約至關重要──對美國利益來說;如果北約不存在,我們還得「弄」一個北約出來...

    迥異於他的前任川普,曾經放話北約已經過氣,不再具有存在的意義,甚至批評德國形同是俄羅斯的俘虜;美國總統拜登親訪布魯塞爾,重新擁抱北約,與盟友肩並肩,對著攝影機露出微笑,這些動作的本身,就已經釋放出拜登此行最想對外釋放的訊息:也就是美國不再是過去四年那個無法預測、脫軌暴走的美國,今天的拜登政府已經重拾起多邊主義,走回了以禮相待、溫和漸進的國際外交中道路線。然而,在歡樂大合照與溫馨開場白、替歐洲做足面子之後,拜登想從峰會場子上拿回來的裡子,卻是個歐洲國家一時間有些尷尬的承諾:由於美中矛盾加深,拜登希望北約,這個原本視野只及於大西洋周邊地帶的協防組織,能夠就過去歐洲並不熟悉,也無意插手的亞洲威脅,做出表態。

    英國首相 強森:
    我認為中國,就如我過去一再強調的,中國已經是個無法忽視的巨大存在,對北約來說也是必須思考的策略因素,畢竟過去72年當中,北約大多數時間,都聚焦在蘇聯...那個前蘇聯,與其陣營所帶來的各種威脅當中。但我覺得中國問題必須要...我不認為,今天在場人士中,有誰想要和中國爆發一場新冷戰,我不認為如此,但我想大家確實,確實看到了挑戰

    延續拜登此趟歐洲行,從G7到北約一以貫之的外交戰略目標,中國,也首度赫然紙上,在北約峰會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中,被點名是北約必須關注的對象之一。公報文中第三條,直指北約現在面臨來自專制強權國家,多面相的威脅,和系統性的競爭,而除了傳統宿敵,來自俄羅斯的侵略行徑對北約形成的威脅之外,公報中也應美方要求,特別載明了中國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和其外交手段,對於北大西洋公約國家帶來了「挑戰」,其中包括解放軍軍火庫裡,不斷充實的核武軍備。

    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伯格:
    我們關注中國的脅迫手段,因為這完全違背了我們在華盛頓公約中樹立的基本價值。中國正快速擴張其核武軍備,包括了核彈頭,與大量先進載彈系統。

    短短一星期內,兩大國際集團,都在美方策動之下,做出堪稱是有史以來,對中國最強烈的言詞表態,先是七國高峰會後的共同宣言,洋洋灑灑羅列了香港、台海、南海、新疆維吾爾人權和新冠溯源問題,再加上中國的一帶一路,逐項給予針對性的批判,提議抗衡舉措;緊接著,北約峰會也把北京向外擴張,靠著投資、貿易、與科技設備,輸出影響力到歐陸內部的行為,貼上紅色標籤,發聲示警。而中國官方對於華府接連出招的聯外抗中,也隨即重砲回擊:環球時報社論聲稱美國的終極目標,顯然不是與中國熱戰,而是要炒作美中緊張氣氛,升高各國危機意識,藉此拉攏盟友,孤立中國,收割霸權角力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美國紐約時報則是觀察到,雖然北約國家樂見美國重回領導地位,但不少歐洲領袖卻對拜登會見普丁,向俄羅斯伸出橄欖枝,回過頭卻要求北約搖旗吶喊,充當美國抗中啦啦隊的做法,並不認同;東歐外交人士甚至警告,白宮明顯地厚此薄彼,忽略俄羅斯威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踏進莫斯科的戰術陷阱,賠上歐洲邊境安全。

    德國總理 梅克爾:
    從中俄聯合陣線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忽略中國問題,但我也覺得不應該過度反應,要嘗試拿捏分寸,中國在某些領域是勁敵,但其他方面卻是夥伴,這我昨天在G7峰會就說過了。

    法國總統 馬克洪:
    我必須再次強調:七大工業國不是反中俱樂部。七國集團是一個民主國家集團,我們設法解決全球問題,而中國也願意和我們合作,不管是在氣候議題,還是世界貿易協定的規範,還是國際開發,或是在非洲債務問題上,雙方都有合作空間。

    對多數歐陸國家,尤其是那些蘇聯解體後脫離華沙公約,獨立建國並加入北約的東歐政體而言,俄羅斯在邊境部署大軍、近在呎尺的武力威脅,對東歐而言才是具體,又迫切的危機,相較之下,中國不但缺乏地緣關係,雙方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共通議題方面,更是合作的好處遠遠大於對立的必要性,而德、法、英等歐洲大國,則是在私底下擔心原本區域性的北大西洋防禦聯盟,有可能因為轉向遙遠的亞洲,而稀釋有限資源,在不知不覺中,無故被扯入另一場,意識型態掛帥的東西新冷戰。

    美國總統 拜登:
    ...因為有很多獨裁國家都自認,他們的政府可以比我們這些民主體制,更有效率、更成功、更能因應變換的世局。我們將證明他們大錯特錯。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由兩位美國政治學者聯合撰文的評論指出,近年來,由於美國頻傳內部分裂、種族衝突等問題、又遭受疫情重創,國際間也開始響起有關民主與極權,到底誰是王道的論戰;拜登上台之後,為了重振民主陣營聲勢,一馬當先地高舉意識形態大旗,加入了制度的論戰,其結果,卻是和北京的大外宣正面碰撞,導致美中進入了準冷戰狀態。學者認為,華府現行的抗中策略,並不聰明,只會重演冷戰的空轉和虛耗;事實上,今天的美中關係,並不同於當年的美蘇態勢,北京對外輸出影響力的方式,主要是透過經濟和科技力施壓,而非政治思想的滲透;而美國的內部分裂,也唯有透過自身制度的改革與政治和解才有望解決,不可能光靠誇大外來的威脅轉移焦點;因此,對於華府來說,如何建立一個有彈性的新國際秩序,嘗試與北京共存,而非激化對立,才是穩定局勢、找回美式民主的優越性與自信的有效策略。

    https://youtu.be/rba_EpkCk5I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VBS%E6%96%87%E8%8C%9C......
    並開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