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盤點用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盤點用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盤點用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盤點用意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高虹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是本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第一次質詢,由原子能委員會謝曉星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並備質詢,虹安質詢了關於我國核能發電與放射廢棄物處理的相關問題。 ⚡️核能很方便,但必然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何去何從? 為了促進民眾參與和雙向溝通,原能會目前設立了「全民參與委員會」,希望藉由相互的溝通降低...

盤點用意 在 王若昱營養師|日日營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58:41

處在資訊爆量時代,很難沒有壓力,尤其是強迫症或完美主義(強迫症戒斷中的me🙂) ⠀⠀ 最近疫情也影響全台灣人心惶惶,居家上班不可怕,可怕的是小孩在家🥲 除了外在環境、工作、財務之外,人際關係也是很大的壓力來源(但也是很大的動力來源,矛盾🤪) ✤ ⠀⠀ #身心壓力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系統,分...

盤點用意 在 Karen Le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12:23:13

· @makeupforevertw 盤點年度熱賣色(已抽出獎品結束)  藝術大師絲光潤唇筆十二色的全新系列是我初嘗使用,意外的感到濕潤滑順,囊括所有女生會瘋狂的顏色,番茄色、楓葉紅、中藥色、豆沙色,想要或必要的色號都能在這系列中找到,筆狀的設計也讓唇膏新手更好拿捏用量及畫法,不用擔心塗太多或下...

  • 盤點用意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7 18:40:43
    有 2,684 人按讚

    今天是本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第一次質詢,由原子能委員會謝曉星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並備質詢,虹安質詢了關於我國核能發電與放射廢棄物處理的相關問題。
      
    ⚡️核能很方便,但必然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何去何從?
      
    為了促進民眾參與和雙向溝通,原能會目前設立了「全民參與委員會」,希望藉由相互的溝通降低彼此的資訊落差,朝向凝聚共識的目標前進。
      
    核能發電時,除了電廠運轉的安全性以外,無法迴避的是放射性廢棄物的後續處理和最終處置設施場所的設置。
      
    目前台電和原能會的訴訟循環並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若地方政府不願意啟動「低放射性廢棄物儲存場設址」的公投,除了要求台電自行與地方政府協商、溝通之外,行政部門是否考慮修法改變選址流程或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否則只能繼續對台電裁罰、台電再提出行政訴訟,如此一來一回,#左手罰右手、#右手告左手,這樣有助於核廢料處理廠的興建進度嗎?
      
    希望原能會能夠進一步和台電協調,協助相關單位積極處理。若真的無法解決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址的問題,我們也要思考,是否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供借鏡?
      
    核電廠除役並非一蹴可及,核廢料處置時程的延宕,會直接影響我國2025非核家園的落實時程。這是一條艱辛且複雜的工作,相關設施的處理涉及到整體安全性、專業性評估。並且核能電廠完全除役與拆除,還需25年以上的期間,這段時間的輻射安全管理事宜也是十分重要的。
      
    無論未來是要繼續使用核電,或是以「2025非核家園」為目標,核能政策都需要做通盤的考量及完善的相關配套,例如技術專利的盤點或安全性測驗。
      
    ⚡️你知道「全民原能會APP」嗎?
    一旦發生核子能意外,如何迅速通知民眾是要努力執行的政策。
      
    原能會在101年4月建置「核安即時通」,主要是配合政府的開放資料政策,讓民眾知道自己所在位置最新的環境輻射資訊,以及國內核能電廠管制動態。雖然經我們實際使用「全民原能會」,APP的使用介面跟資訊呈現都蠻流暢,但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指出,從106年度到110年度,累積下載次數僅5470次(質詢時主委補充截至今年累積下載次數已達八千餘次),算是冷門的APP。
      
    這些即時監測數據跟災害安全警告對於民眾來說很重要,像這種連結國家防災情資網等資訊整合服務功能的APP,對於民眾防災與環境安全監測的需求非常方便。如果可以和災防中心LINE@加以整合或加入更實用的功能,相信能夠提高民眾的使用意願。畢竟也是投入了時間和金錢建制的APP,我們還是希望原能會能夠提出具體的推廣改善計畫💪

  • 盤點用意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2 17:48:09
    有 206 人按讚

    【史上最盧觀光投資殭屍案!地球公民籲環保署依法退回觀光局】
    .
    |#為何不要黃金海|衝擊過大應退回本案
    .
    位置敏感、量體過大,黃金海用地面積約10公頃、房間450間,比惡名昭彰的美麗灣渡假村大上10倍,所在位置杉原灣屬於東海岸的自然資源及文化資源熱點,不僅是重要珊瑚礁海域及阿美族人傳統領域,亦有富山考古遺址存在,渡假村造成的遺址破壞、廢污水、遊客交通等諸多影響。
    .
    |#開發時空已改變|依立法精神應退回本案
    .
    黃金海目前進行的審查程序「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簡稱環現差),用意在釐清通過環評後一段時間仍未動工的案件,周遭的自然與社會條件變化情形,#確認是否依然適合開發。黃金海通過環評的時空背景是20年前(2000年),當時產業政策、投資條件、保育及原住民權利之意識,皆與今大相逕庭,而《環評法》下的「環現差」制度正是為此情況而生,依環評法13-1條將本案退回觀光局檢討,才符合環評法的精神。
    .
    |#環評成為殭屍CPR|依行政資源考量應退回本案
    .
    杉原灣飽受數個大型開發案侵擾,這些20年開發案都未曾評估過觀光需求,規劃方式也不符現代思維,而近年陸客下滑與疫情爆發,投資條件十分震盪,許多東海岸大型開發早已撤案或轉賣(例如旭塔觀光飯店的9公頃用地於2020年開價3.9億販售),但卻有殭屍案件一再闖關(如滿地富遊樂區於2021年以4.7億法拍,法拍期間卻依然送內政部闖關),或假動工以維持證照有效(如寶盛水族遊樂區於2019動工至今仍只蓋了滯洪池),上述皆與黃金海一樣是20年陳年老案,各種手法疑似在維持開發許可,有效後哄抬價格轉手賣地,浪費國家行政資源。
    .
    (接下來的比較專ㄖㄨㄥˇ業ㄔㄤˊ,小編幫你換口氣)
    .
    |#補件多次都未達標準|依專業判斷應退回本案
    .
    環保署曾於2018年3月6日曾將本案退回負責觀光上位政策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以釐清爭議。當時會議紀錄指出,本案在12年間召開9次會議,環評委員持續提出遺址、《原住民族基本法》、生態環境及污水等多種疑慮,但開發單位10 次補充資料始終無法解決問題,判定應依環評法13-1條退回觀光局,待黃金海公司完成以下四事項再送審,然而依據黃金海公司2020年送審資料及兩次審查情形,顯未能符合要求
    .
    🚫 補充修正資料(生態、污水及廢棄物、用水需求、地質等)
    🚫 依《文資法》辦理富山考古遺址相關工作
    🙅‍♂️ 已補充之資料,但無法解除環評委員及民眾疑慮
    .
    參考資料:第一次審查 https://e-info.org.tw/node/225010 第二次審查 https://e-info.org.tw/node/229834
    .
    🚫 與利害相關民眾溝通說明
    🙅‍♂️ 已拜訪居民,但用意為「告知」而非溝通,加路蘭部落族人持續抗議中
    .
    🚫 確認是否符合「都蘭地區上位觀光政策」等計畫
    🙅‍♂️ 黃金海公司數度表示符合計畫需求,但其資料有顯著問題
    .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職責|上位觀光政策
    .
    觀光局2015年「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案」,推估都蘭地區2023年尖峰日房間需求是851間,若附近大型開發全部興建,估計將超出一千多間;另於「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2020~2023年)」,亦明確評估東海岸住宿設施是「沒有開發需求」,與黃金海公司聲稱的「有住宿需求」不符。
    .
    針對這些上位政策問題,觀光局多次對實質問題避而不談,僅發言表示,都蘭地區觀光永續發展評估等計畫僅是評估報告,並沒有強制規定飯店數量;另外各開發案問題須洽相關主管機關。
    .
    本會嚴正聲明,觀光主管機關有最大責任審慎盤點觀光資源與環境條件,搭配基礎設施、潛力客群評估,制訂觀光開發案的選址和設置原則,引導地方政府與觀光業者到「適當的區位」去進行觀光開發,不應無視財團任意搶購海岸第一排;此外,甫公告的「2030觀光政策白皮書」中,亦已明確指出「宜脫離『蓋硬體拚觀光』的線性思維,並兼顧自然美景及維護環境景觀」 。
    .
    聲明原文由此去 📖 https://bit.ly/36vVZMo #有精美附圖呦

  • 盤點用意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0 16:06:56
    有 1 人按讚

    醫療IT將有兩大變革!衛福部宣布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要改為FHIR架構,還要送草案讓電子病歷上雲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日前在臺灣資安大會上,宣布要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架構改為FHIR交換架構,以符合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此外,衛福部還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將允許醫療機構將電子病歷上雲代管。目前衛福部正修改法規,接下來要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

    文/王若樸 | 2021-05-08發表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表示,衛福部計畫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架構改為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他將這種以FHIR格式交換的電子病歷,稱為新世代電子病歷,由4大元素組成。

    為強化醫療資安體質,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6日在臺灣資安大會上重磅宣布,衛福部要擁抱HL7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將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改為FHIR交換中心,來降低眾多接口產生的資安風險;此外,衛福部也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將允許醫療機構上雲代管,目前正修改法規,接下來要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衛福部希望藉這些做法,強化醫療資安防護基礎,一方面也希望臺灣醫療資料與國際接軌,要讓國內醫資廠商用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出國「打國際盃」。

    從公共衛生看醫療資安,得先養好體質才能預防資安事件

    公共衛生出身的龐一鳴指出,醫療資安有如公衛和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策略,公衛中的三段是指人生病的三階段,從無症狀或易感染狀態,到臨床病徵出現,再到傷殘或死亡的階段。這三階段對應到醫療資安,就是無症狀或被刺探狀態;出現弱點、發生資安事件;以及資料遺失、橫向擴散和系統癱瘓。

    面對發病過程,公衛有5種策略來應對,像是促進健康、特殊防護、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限制殘障和減少死亡,以及最後的復健。「醫療資安也是如此」,龐一鳴舉例,醫療機構平時就應養成健全體質、蒐集情資來預防事件,並定期進行弱點掃描、做好特殊防護,再來才是資安健檢、加入監控機制(SOC)即時修補問題,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

    要是發生資安事件,醫療機構也要透過通報應變機制(如ISAC、CERT),來降低資安事件帶來的衝擊。最後一步,則是事件後的復原鑑定。(如下圖)

    在這5種做法中,過去,衛福部已在資安事件處理有所著墨,包括近幾年建置的醫療資安情資分享與分析平臺H-ISAC,讓關鍵基礎設施醫院(CI醫院)加入,透過緊急應變處理(CERT)和聯合監控(SOC)等機制,來鞏固醫療資安聯防。

    現在,龐一鳴則回過頭聚焦5級策略中的第1級,要培養好所有醫療機構的資安體質,來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醫院養好體質,可避免未來可能遇到的資安問題,」他比喻,就像這次疫情期間,民眾落實戴口罩,不只防疫,也防止其他耳鼻喉科相關疾病,連健保數據都顯示去年相關門診就醫次數大幅下降。

    養體質第一招: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改為FHIR架構

    同理,為防止病從口入,衛福部打算將醫療院所的「口」防好,也就是簡化電子病歷的交換架構。龐一鳴指出,電子病歷是醫療機構和政府單位最常交換的資料,這些單位包括健保署、國健署、EEC、疾管署、地方衛生所等,由於這些單位彼此不互通,醫療機構得針對不同單位,採用不同交換標準,並配合不同網路工具來執行。

    過去,健保署多年來每每針對不同專案,開設專屬VPN來建立加密的資料交換環境,來給醫療院所使用。然而VPN一多,就容易產生資安風險。

    因此,龐一鳴認為,要是能先將EEC交換平臺改為FHIR交換平臺,採用主流的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HL7 FHIR,就能簡化交換流程,不必一對一客製化介接,連帶簡化醫院需使用的網路工具,減少破口出現。他希望,藉由衛福部EEC率先改用FHIR,帶動其他單位擁抱FHIR,跟上國際趨勢、進一步簡化資料交換工作。(如下圖)

    他將這種以FHIR格式交換的電子病歷,稱為新世代電子病歷,並由4大要素來推動。首先是資料標準,也就是要將新舊標準平行轉移,讓EEC先採用FHIR、健保署仍採用舊標準,爾後再調整;同時,龐一鳴也要藉此將衛福部內的資料交換,改以電子病歷為單位。(如下圖)

    第2要素是連結跨部會資源,透過經濟部補助一年一度的臺灣FHIR聯測,來推動FHIR普及,同時也要協同經濟部輔導廠商的FHIR產品服務等。

    再來是透過產官學合作,來發展醫療機構所需的FHIR資料格式轉換工具,以及培育FHIR人才資源。最後則是新世代電子病歷的交換應用,比如發展交換平臺,來試做疫苗護照等應用。

    疫苗護照FHIR新機遇,未來還能推廠商打國際盃

    龐一鳴坦言,疫苗護照是衛福部擁抱FHIR的另一個契機。目前,WHO、歐盟和世界多國都已倡議推行疫苗護照,要讓民眾透過App,出示自己在該國接種疫苗的證明,來加速出入境和進出特定場所的身分檢查。而這款App,就需要與該國衛生部門資料串接,而他們用來串接接種資料的交換標準,「就是FHIR。」

    對臺灣來說,要加入國際疫苗護照行列,就得用FHIR來串接電子病歷中的疫苗接種紀錄。但龐一鳴指出,過去以來,臺灣醫療院所電子病歷交換的主要對象,一直是健保署,因此交換架構是臺灣健保署專用,而非國際通用。於是,要與國際串接資料,臺灣勢必得採用FHIR。

    他認為,疫苗護照是臺灣練兵FHIR的大好機會,也能順勢將「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內標準。」他期望臺灣趁這次機會實現3個目標,也就是做好FHIR疫苗護照,再來是醫療機構採用FHIR國際標準,讓國內醫學研究更容易與國外互通,最後是臺灣醫資廠商大規模採用FHIR,讓自家產品不再只是臺灣標準,而是遵循放諸四海皆準的國際標準,如此才能「打國際盃。」

    龐一鳴指出,這項計畫也已知會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和數位政委唐鳳,盼能落實。

    養體質第二招:允許電子病歷上雲託管,放寬存取權

    接下來,衛福部養好醫院資安體質的第二招,是要放寬電子病歷存取權,允許電子病歷上雲代管,再由政府監督雲端業者和代管業者。這是因為,對臺灣眾多的專業小型醫療院所來說,管理醫療相關資料十分耗力,委外處理要是出事了,廠商不負法律責任,「導致小診所苦不堪言。」

    為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擬定草案,要開放電子病歷上雲、交由第三方代管。龐一鳴指出,許多雲端業者的醫療資料處理服務,既符合歐盟最嚴格個資法GDPR,也符合美國主流的醫療資料保護法案HIPAA,更遵從國際標準FHIR,對人力不足的小型醫療院所來說,就會是個解方。而政府要做的,就是監管雲端業者和代管業者,多一道把關。

    衛福部要開放電子病歷上雲,還有另一個用意。龐一鳴表示,由於長年法規規定,電子病歷只能存放在醫院中,導致醫院用雲相對落後。「但現在是上雲時代,醫院不用雲,大部分醫療AI幾乎不能用,」而開放上雲,就能促進醫療院所對AI的採用。

    目前,這套上雲草案已完成內部意見整合,最近將公開草案、徵詢外部意見。龐一鳴希望,藉由改善電子病歷的交換架構和存取權,來打好醫療院所的資安體質。

    要將資安稽核納入醫療評鑑,還要強化社交工程防治演練

    回到醫療資安層面,衛福部也有幾套做法,來鞏固原有的醫療資安機制。首先是擬定在醫院評鑑中,加入資安稽核項目,來吸引更多醫院加入醫療資安聯防機制。這是因為,受限於資安法規定,衛福部無法全面將聯防機制推動到每家醫院,所以得想辦法讓不同身分的醫院加入。

    再來,衛福部也會繼續推動資安人才培訓,並與其他政府部會協商,來強化醫療資安聯防。同時還要提升醫資廠商資安意識,將逐步要求醫資業者備妥資安防護措施。

    今年,衛福部也計畫辦理更多演練,來加強醫院資安事件處理經驗。這些演練包括資安事件通報,也就是加入H-ISAC的會員醫院將收到H-ISAC演練警訊,會員醫院得依此回覆,進行通報等等。此外,衛福部也會針對社交工程,辦理模擬演練,至少10家醫院參與演練,並各自提交報告。

    衛福部也鎖定聯網程度越來越高的醫療儀器(OT),將醫療儀器生命週期納入資安管理,以6種配套措施來納管,像是汰舊換新、採購評估、教育訓練等等。(如下圖)

    近期醫院被勒索軟體攻擊次數下降,盤點5大方法降低事件發生率

    最後,龐一鳴盤點近幾年醫療勒索軟體攻擊事件,指出2019年8月,臺灣38家醫院在幾個小內接連遭到WannaCry病毒大規模攻擊,是因為病毒從內網橫向擴散,「我們也藉此檢討EEC架構和健保VPN設置,並來改善。」

    在那之後,自2020年至今,臺灣只有零星幾家醫院受到攻擊。比如2020年,只有兩起北部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的受害通報,今年至今也只有3起通報。(如下圖)

    他也歸納出5種方法,來降低勒索病毒威脅,包括落實資安長制度、拒絕釣魚郵件(即社交工程攻擊)、建設好網路防火牆,還有USB管控和IT防禦。他認為前4種是對付80%攻擊的關鍵,而IT防禦雖只擋20%攻擊,但也是重要的防護基礎。

    龐一鳴建議,IT防禦範圍包括善用H-ISAC情資分享,來掌握勒索軟體防護攻略,此外還有採用各種資安縱深防禦工具和技術來防範威脅。醫院透過有效的管理方式,就能杜絕大多數的攻擊嘗試,讓IT有餘力應付高明的駭客,而不會因層出不窮的事件疲於奔命,這也是IT防禦的心法。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426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