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盍各言爾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盍各言爾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盍各言爾志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趙少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民進黨對賀電吃味了 民進黨執政五年,兩岸問題束手無策、新南向政策徹底失敗,連水果無法銷往大陸都只能發起全民暴買運動。在民進黨政府失能下,樂見朱立倫主席兩岸「求同尊異」維持可對話的管道、表達不損及國格的善意,拿這項議題見縫插針,不過是民進黨想轉移自己在兩岸以及內政的顢頇無能。 人家只是發一個賀電表...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
盍各言爾志 在 加米大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4-29 02:44:33
教練曰:「盍各言爾志?」 ......目標太大就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了啊 😅😅 #加米大叔 #UncleCharming #Health #健身 #目標 #彭于晏 #美國隊長...
-
盍各言爾志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10 20:30:46民進黨政府鴨霸關掉中天新聞台,引起社會很大的關注,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在一次聲援中天的群眾活動中自稱是「誤入叢林的小鬥犬」。他出生於1957年,不年輕了,論經營企業也有45年,絕非「小鬥犬」,但他絕對是一隻鬥犬。這隻鬥犬誤入政治叢林12年,繳了不少學費,但他意志堅定,學習很快,「中天新聞台」也許會消失,但「中天新聞」會挺下去,讓無色理念發光發亮。
蔡衍明是成功的商人,霸氣、率真、講義氣、思考不受框架限制。他出身後火車站富商家庭,父親吃過白色恐怖苦頭,年輕時支持黨外,在台灣賺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到大陸投資設廠,成為第一批西進台商,跟著大陸黃金30年賺了大錢,成為台灣首富之一。台灣人重感情,賺了錢就想投資故鄉,造福鄉親,初期投資飯店餐飲,也賺了錢,經營企業連戰皆捷。
後來因緣際會買電視台,誤打誤撞連帶買了《中國時報》,卻渾然不知「媒體即政治」,闖進政治叢林吃了不少苦頭。入主中時集團,正如他自己所說,只帶了長子進入,其他完全尊重既有班底,初期尚能相安無事。
但《中國時報》有自己的報性與獨特的組織文化,蔡衍明經營企業一路順遂,也有自己的理念和風格,更不懂如何與新聞人溝通相處,大約1年後開始發生文化衝突。
《中國時報》長期與《聯合報》並列兩大報,內容相對較開放,對台灣民主化有貢獻。余紀忠先生文人辦報,輕視組織管理,自己找能人幹才,給最優厚薪水與獎金,重要新聞自己指揮編採,主筆室擺張辦公桌坐鎮指揮。直接領導的風格養成編輯部人人頭角崢嶸的特殊文化,報社充滿自由主義、反權威色彩。
蔡衍明第一次和報社中層以上主管會面,就有人挑戰他的政治立場,詢問未來《中國時報》是什麼顏色?形同要他交代政治立場,已預告遲早難免發生的文化衝突。
他受正統國民黨教育長大,自認為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到大陸拚事業30年,又見證大陸經濟社會神速的進步,更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希望中國富強。但台灣政治環境變了,不再是他成長時那個鼓勵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社會,「親中」成為政治不正確。
大陸應尊重台灣人感情
他認為兩岸和平、合作最有利,台灣不需要敵視大陸,大陸應尊重台灣人的感情,誠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兩岸就可以漸漸融一。素樸的「無色」理念,看在反中人士眼中,卻成為「賣台」。他們連結他的政治觀點和在大陸賺錢兩件事,輕率認定「拿共產黨的錢、幫大陸辦事」,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他接掌《中國時報》的所有風暴,都源自這二點。第一,頭角崢嶸的《中時》文化和賺錢企業家之間的文化擦撞,一些舊人不服紛紛拂袖而去。而《中國時報》是個大報,動見觀瞻,內部衝突外溢效應,讓討厭在大陸賺錢台商的人抓到機會,加碼攻訐蔡衍明「親中」、「賣台」,加上幾個政治立場鮮明的幹部,離開《中國時報》後,以親歷其境的身分加油添醋提供素材,更讓人百口莫辯。
經過這次中天新聞台關台事件的衝擊,一些真相漸漸浮現。所謂旺旺中國每年領取「補助款」,其實是大陸對企業的獎勵補助,所有中外企業都依法領取,並非獨厚旺旺中國,而旺旺中國和旺中媒體集團是兩家公司,前者是香港上市、大陸營運的公司,後者是台灣媒體集團,同一位董事長,但股東結構不同、法遵不同。
關台風暴過程中,曾有民進黨立委企圖打「國安牌」置中天於死地,在立法院質詢國安局,要求說明旺中集團和大陸是否有不法關係?國安局明確回答,中天換照無關國安問題,NCC主委亦有類似陳述。民進黨完全執政將近5年,蔡衍明有任何不法,老早查清楚了,「紅媒說」可以休矣。
社會大概都認定蔡衍明是統派,其實未必準確,這牽涉到定義問題,什麼是統派?2014年蔡衍明在上海主持《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在開幕演說中主張,應該用「融一」取代「統一」,先促進兩岸融合為一體再談統一。請注意,這是在大陸的演說,是對北京當局的建言。
兩岸融一可以過好日子
回到台灣,他多次在報社主筆會議進一步說明,「融一」是漫長的過程,大陸要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就是代表要讓台灣人心甘情願接受統一,何況「統一未必代表統治」。但台灣不能逢中必反,不能追求法理台獨,要讓大陸對統一不感到絕望,善用兩岸融合的進展,讓台灣人日子過得更好,這才是台灣的最佳策略。他倡議「無色覺醒」,簡單說,就是不藍、不綠、不紅,從人民角度思考未來。請問,這是統派嗎?
論媒體老闆介入編輯台,先不談法理爭議,德國歷經多年憲政層次的辯論,最後肯定媒體老闆身為媒體一分子,也有權力分享媒體所擁有的新聞自由。就個人所學所知與實務經驗,全世界、全台灣,從過去到現在,恐怕沒有一個媒體老闆不介入編輯台。
再看看眼前各電視新聞台老闆,誰不介入編輯台、介入政治,遑論民進黨政府毫無遮掩介入媒體,甚至操控NCC委員提名,把獨立機關變成手中玩具,不但介入媒體,還進一步剝奪反對方媒體經營者應有的新聞自由,合理嗎?誰更對不起受播大眾?
這隻鬥犬霸氣,但願意溝通,也能夠溝通,他的見解常常很跳躍,有時超前思考太多,讓人直覺不可思議,深思卻感到有道理,有助突破思想框架。
蔡衍明常說「碎碎念是最好的管理方法」,他表達很直接,不習慣的人容易受不了。但他主持會議從來沒有會議紀錄,也不追辦,幹部各自心領神會,微信群組更多是屬於「盍各言爾志」的性質。
這才是真實的蔡衍明。
(作者戎撫天為中國時報總主筆) -
盍各言爾志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23 20:16:43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 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一,文化部長被掌摑 意識形態發酵 藍綠歸位
二,拆中正紀念堂? 鄭惠中說不出消息來源
三,蔡總統、鄭麗君沒有說過要拆中正紀念堂
四,會不會有人以為 中正紀念堂要被拆了......
五,自由0122「假身分證」 真新聞還假新聞?
六,鄭麗君另有行程 鄭惠中赴文化部道歉撲空
七,蔡總統致電鄭麗君 應該邀鄭惠中當面溝通
八,「這一耳光,官逼民反」 郝龍斌臉書被洗版
九,余天嗆郝龍斌 「我以後叫人看到你就打」
十,打巴掌北檢連兩天開庭 這是重大刑案嗎?
第二段,開放叩應:
●FB「飛碟聯播網」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youtube「觀點」揮文看社會 每週二、四1900
●請各位大大幫忙分享 聽重播也可以分享唷
一,陳明通拜會韓國瑜 盍各言爾志 沒有交集
二,為了見面而見面 行禮如儀 虛耗社會資源
三,陳明通:跟韓國瑜拿一樣的中華民國身份證
四,韓國瑜:聽陳明通講「中華民國」特別溫馨
五,陳明通稱「戰略對話」 葉匡時問蝦米戰略
六,九二共識蔡韓看法不一 陳明通:今天不談
七,制訂新憲法? 賴清德:現在時機已經到了
八,不要「中華民國憲法」?不要「中華民國」?
九,國家悲哀 中華民國總統卻不愛講中華民國
十,務實台獨工作者 竟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開放叩應
兩岸關係 統獨議題 飛碟晚餐叩應全球開講
第三段:
●0123每日一句:
蔡壁如操刀佈局2020? 北市四大公司傳換將
●狗吠火車,2019-0123-198-3美國眾議院
美眾議院無異議通過 支持台灣當WHO觀察員
無異議?無意義? 2018也通過 我仍無法參加
主權獨立國家 為何用中華台北之名當觀察員?
按讚【觀點】
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
盍各言爾志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3-15 12:00:03顏回和子路,是兩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孔子門生,顏回在《論語》中多次被讚美,堪稱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也是十哲中德行之首!
《論語‧雍也》篇有記載孔子稱讚顏回。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又有「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而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子貢提到:「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可惜這樣優秀的人,32歲就英年早逝,也難怪孔子要難過說道:「噫!天喪予!天喪予!」
子路是一位任劍擊俠的豪客,他只比孔子小九歲,是門生中年紀最長的,他事親至孝、性格直爽、勇敢、信守承諾、忠於職守,很尊敬師長。也因為他直爽個性,而死於衛國蒯聵之亂,還被剁成肉醬,不得善終。
《論語‧公冶長》篇有一段紀錄孔子、顏回、子路的對話。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段話宋代理學家程頤有深刻的詮釋:「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程頤認為,孔子是已經達到了仁的境界,顏回已經能做到不違背仁的道理,子路正在向仁的目標邁進!
孔子的言行多紀錄在《論語》中,讀書時當作考題背誦,充滿被動與不樂意,而今再細讀卻如倒吃甘蔗,真的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解與體會呀!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盍各言爾志 在 趙少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進黨對賀電吃味了
民進黨執政五年,兩岸問題束手無策、新南向政策徹底失敗,連水果無法銷往大陸都只能發起全民暴買運動。在民進黨政府失能下,樂見朱立倫主席兩岸「求同尊異」維持可對話的管道、表達不損及國格的善意,拿這項議題見縫插針,不過是民進黨想轉移自己在兩岸以及內政的顢頇無能。
人家只是發一個賀電表達善意,我們只是回一個電報表示禮貌,搞得好像是在談判什麼。北京不理民進黨,民進黨就對賀電吃味,真是小家子氣,一點格局都沒有,給你賀電也罵,不給你賀電也譏笑,一點執政黨的高度都沒有。
禮尚往來的賀電,需要搞得像在談判桌上為台灣利益折衝樽俎般的針鋒相對嗎?民進黨真的是「一中各表」也反對,「不表一中」也不對!最平常不過的賀電,民進黨也能拿電報中沒有「民國」兩個字大做文章,對比中共賀電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眼,已經是互相尊重。
「統一」是中共向來的目標與用語,只是這次習近平明白寫在賀電上,朱主席的回電沒有碰觸「統一」,但批評民進黨的「去中」、「反中」,也是表明台灣不是所有政黨都跟民進黨一樣,也有點「各表」、「盍各言爾志」的味道。真要說,當年民進黨海基會發函對岸的函文不但沒有民國,連「106年」都被消失,豈不是更令人羞愧?
兩岸之間交往密切,千絲萬縷很難切斷,國民黨與共產黨能夠維持有效的溝通管道,共產黨能對國民黨表達一定的善意,對台灣不是一件壞事。習近平在2015年見過朱立倫,上次朱立倫當選主席,習近平曾發過賀電,這次朱主席再度當選,如果習近平連一封賀電都不發,可能又要引起更大的猜測與爭議。
說穿了,民進黨不過是急著找新話題轉移疫苗不夠、執政不利的焦點,重拾恐中、反中牌的伎倆。反觀蔡政府在國際上自我矮化,對美開放萊豬、大舉軍購,犧牲台灣人實質權益,還換不到2020年連任時美國總統川普的一封賀電。申請加入CPTPP也不敢用中華民國甚至台灣名義,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吧!
盍各言爾志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AI國安報告的3個思考
林育中
2021-03-18
美國加速AI發展與布局,其實只是中美競局的一隅。李建樑攝
美國AI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ttee on AI)月初通過、發表了其工作了2年多的最終報告,這份長達756頁的報告分為2個部分:一是在AI世代防禦美國、一是在科技競爭中勝出。這委員會成員名攤開來就是美國AI公司的「who is who」,包括委員會主席Alphabet前執行長Eric Schmidt、主要撰稿的甲骨文(Oracle)執行長Safra Catz、AWS執行長Andrew Jassy人等。
文中開宗明義地說這是美國自二戰以來最脆弱的時刻。美國過去的優勢一向靠科技的領先,現在改變了,但是這報吿沒有延伸至背後的主要競爭脈絡。參照過去的美蘇之爭與現在的中美之爭,最大的對照是冷戰時期美國是以名目上的科技競賽、實質上是在經濟上把蘇聯拖垮的。蘇聯在許多科技競爭上並不遜色,像史普尼克號(Sputnik)衛星的發射就對當時的美國投下震撼彈。即使到冷戰末期,蘇聯在科技上的競爭也不是全然的落後。以現在正快速興起的量子電腦為例,講量子計算概念的興起,公平的引文除了大家熟知的費因曼外,還應該有曼寧(Yuri Manin),他是蘇聯的數學與物理學家。
中美科技競爭本質上更像是科技產業的競爭,技術只有在產業化之後才能轉化為實質的國力積累,而中國的人力資源與市場對美國的確足以構成威脅,也因此這次科技競爭最早從先進製造(advanced manufacturing)打到5G,再到目前採取廣泛、正式行動的AI。未來會以此形式採取行動的科技領域還有微電子、量子計算、5G、生物科技、3D列印、儲能技術等,這也與中國大陸近期發布的十四五中八項發展科技目標人工智慧、微電子、量子信息、生物技術、腦科學、航太科技、深海深地科技有一半以上是對撞的,這些都有產業化的後續發展潛力。
一個自然的問題是中美科技競爭干卿何事?這份報吿中台灣被提到24次,大部分與半導體有關。文中216頁講到「The depen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semiconductor imports, particularly from Taiwan, creates a strategic vulnerability for both its economy and military to adverse foreign government action, natural disaster, and other events that can disrupt the supply chains for electronics.」文字仔細推敲起來令人驚悚。美國對台灣的需索主要有三:一是晶圓廠到美國設廠;二是對美國科技產業的投資;三是技術研發的聯盟。如果台灣終將被捲入此次競爭,第三項我樂見其成。台灣的半導體必會被邀約,這個也許可以換取其他領域的門票,譬如量子信息或生物科技共同研發的門票。
幾個意見。一是報吿對於採取行動的進程是迫在眉睫,2025年前美國要建立整合AI的基礎,而且情報部門及國防部也要完成對駭客、假消息以及使用AI於戰爭的凖備。所以這是一個clear and present danger。美國對台灣的部分需索—在美國境內建立晶圓廠—也早就在報告完成之前就提出了,其他的部分如何因應要早為之計。
二是產業布局可能要重新思考。對於「矽屏障」的主張是因為太重要了以致於相互制衡所產生防衛效果,這只是假設。但是另一種場景也許也應該想想。看一看二戰片中美德雙方對於戰略資源石油庫即將失去控制權的一方,會採取什麼標凖戰術行動?
最後看一看美國科技產業政策如何制定?不是諮詢,也不是開個論壇盍各言爾志的交代過去,而是讓產業的人直接來制定、執筆政策。這個做法直接決定了科技產業政策的良策。
資料來源:https://www.digitimes.com.tw/col/article.asp?id=1286&fbclid=IwAR2XSIQgdDYb-Ed2TUiFAkZHPKNabmeNxgVCEXSeogyzniwGkbUpMJ4yagE
盍各言爾志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松山之亂】緩起訴理由
很多網友不斷在本粉專多篇(跟松山之亂無關的)貼文留言、發訊息討論與發問松山之亂的偵查結果等事。
小編附上北檢半個月內火速偵結的新聞稿:https://bit.ly/33wjJhR
請大家自行去觀看。
其中關於大家「忿忿不平」的緩起訴,小編已經幫大家找到檢察官的理由,並且擷取畫重點,如圖。
以下則是我們初步對於本案法律問題的簡單區分與分析--分為證據層面以及緩起訴標準部分:
1. 關於部分網友在本粉專留言批評北檢偵查結果的問題,請見〈松山分局之亂番外篇:警局社群操作,暴露公部門扭曲的「小編文化」〉一文文註腳1的補充說明:https://bit.ly/3hpkOAa
〔對此偵查結果,媒體與社群網路上有不少諸如「雷聲大、雨點小」的不滿評論,筆者在此補充說明者為:司法程序只能針對人力所能及的現有證據,對於「刑事犯罪」予以判斷,但在刑事犯罪以外的行政責任、體系內部管理、體系文化改革,則非司法所能處理,必須由體系本身、人民與主政者通透問題的根源後,進行治本的改革。〕
2. 緩起訴標準的法律問題:
法院也好、偵查機關也罷,處理的都是人間的司法,人力所能調查的證據到哪,也只能判斷到哪。
在這裡唯一值得討論的「純法律問題」,是緩起訴標準的問題:
依照起訴法定原則,到達起訴門檻後,檢察官應依法起訴。
但例外則是緩起訴與職權不起訴的「權衡原則」,權衡侵害法益程度以及個人情節,決定是否將刑事程序在偵查階段終結——這也是我國檢察官具有司法屬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刑事訴訟法第253-1條第1項規定:
「被告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之罪,檢察官參酌刑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事項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認以緩起訴為適當者,得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之緩起訴期間為緩起訴處分,其期間自緩起訴處分確定之日起算。」
本案中,檢察官的考量的理由是:
(1)刑法第165條之湮滅證據罪為最重本刑2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
(2)第一次偵訊時即自白
(3)知法犯法的原因是「#為迴護同仁」
(4)無刑案紀錄、迭獲「#嘉獎」表揚
(5)被告許○桓業經服務機關行政懲處記過1次
(6)經過司法偵查程序當知所警惕,#應無再犯之虞
(7)#國家培養警職人員不易
至於對於公共利益的破壞程度、對於司法公正性法益的傷害程度,在這份 #新聞稿中沒有提到,也 #沒有對於二者如何權衡做出討論。所以我們也無從分析。
這樣的情況,是否適合緩起訴,沒有標準答案,這就是法律問題的大哉問,當然也屬於可受公評之事。
盍各言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