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益安轉投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益安轉投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益安轉投資產品中有18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股人阿勳-價值投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0 年內營收破 300 億元!?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葡萄王 ( 1707 ), 這是我第 4 次寫它, 第一次寫的時候價格是 193 元, 第二次寫的時候價格也是 193 元, 第三次寫的時候價格跌到 162 元, 雖然期間最高漲至 233 元, 但目前價格又跌回 170 元。 不少投資人肯定很困...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與很多政府單位一樣,退輔會有許多轉投資事業,但包括行政院、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都有「轉投資公私合營事業、是單一最大股東,但沒有派任公股代表擔任董事⻑」的情況,這樣的公司,到去年底統計共有23間,退輔會剛好佔特別多間,根據統計結果就佔了8間,而且每一間持股比例都在20%以上。 我們認為政府監督管理公...
「益安轉投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村民找村姑|價值投資|生活投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股海舵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存股專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益安轉投資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益安轉投資 在 村民找村姑|價值投資|生活投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1:53:10
#S2 【產業分析】- 乾爹!我不想努力了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不然我要改名村民鮭魚了!(威! 這一集要聊的產業分析不是單單對於 哪個產業中的詳細分析,而是產業中 不同公司對於其它公司的轉投資、甚至是整合。 有時候單打獨鬥走的快,但不一定走的久! 有阿姨或是乾爹在路上陪伴...
益安轉投資 在 股海舵手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8:00
晚安 #crushershare36 因為論文已趕不上進度 之後會把重心轉課業 還請船員見諒 有問題還是可以私訊我 矽格我已經在6/23進場佈局 原打算低調持股 沒有想到籌碼再讓我延續上禮拜大吃驚 股價表現也出乎我預期才想寫出來 主要希望船員以學習追蹤 並且嘗試分析我的判斷為目的 6257矽格...
益安轉投資 在 存股專家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3:55:47
從財報看出業外收入 今天談的比較生硬無趣 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先更正一下 圖二和圖四有打錯 (圖二 本業比=營業利益/稅前淨利 數字沒錯) (圖四 因此隔年的稅前淨利率又恢復原狀) 什麼是業外收入? 業外收入是相對於本業收入 指收入來自於與企業本身經營的事業無關 例如: 連鎖飲料店把生意不好的店面...
-
益安轉投資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13 16:30:00與很多政府單位一樣,退輔會有許多轉投資事業,但包括行政院、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都有「轉投資公私合營事業、是單一最大股東,但沒有派任公股代表擔任董事⻑」的情況,這樣的公司,到去年底統計共有23間,退輔會剛好佔特別多間,根據統計結果就佔了8間,而且每一間持股比例都在20%以上。
我們認為政府監督管理公私合營事業的好壞,關係到國家資金運用效益與公股權益。尤其退輔會轉投資、持股的公司中,有許多天然氣公司。天然氣事業有特許、寡占的性質,更是對⺠生經濟影響重大的事業,過去也曾發生瓦斯氣爆事件,例如2014年8月新店「永保安康」社區發生瓦斯氣爆,造成3死13傷,檢方認定氣爆發生原因是瓦斯外管鏽蝕漏氣造成,欣欣天然氣公司需負全責。但這類公共安全的意外,⺠意機關卻無從監督,難以掌握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實非人⺠之福。因此我強調公股應派任董事,落實⺠意監督。
退輔會應該積極指派公股代表擔任董事⻑,在董事會發揮積極功能,實際參與事業經營或重大決策,並且督促公股董事強化公司治理(例如:防止⺠間經營階層利益輸送)及提升營運績效,不應該規避國會的監督。
此次報告內容,有部分公司資料顯示「沒有會薦首長,無法取得資金計畫執行狀況」,也證實應該積極派任董事,才更能掌握公股轉投資事業的狀況。
此外,有些轉投資事業並不是上市上櫃公司,對於這些公司,除了按照政府資訊公開法等規定應限制公開或不予提供者外,這些轉投資事業應該要適度地揭露⺠營事業營運、財務及政府投資的相關資訊,如公司經營發展等。
另外在年度預算的執行上,也應多做檢討評估,避免執行率的落差太大。
此外,退輔會農林機構,除了受本次疫情衝擊,也觀察到疫情開始之前,經營狀況可能有下滑問題,退輔會相關的遊憩農場、農林機構,可以觀察到2016~2018年間,旅客人數逐年下降。再加上今年疫情關係,可能會更惡化,應留意相關工作人員是否得到合理的補助與安排。我特別關心農林機構,如果遇到困難,一定要做最妥善的協調處理!我們也應檢討長期營運狀況,預做未來規劃,讓這些美麗的地方,讓台灣的國民享受遊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
益安轉投資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12 21:30:02【獨董月領18萬未屢行監督之責】常董草率決策,高雄市議會函請高銀究責!
慶富案調查專案小組歷經3次專案小組會議、1次土地會勘、1次法律諮詢顧問會議、1次調閱資料協商會議、1次訪談總稽核、2次現閱資料後,終於在今天正式提出專案調查報告!作為小組召集人,感謝小組成員、法律顧問律師與所有相關人士在調查過程中提供的協助。
高雄銀行在放貸給慶富集團共41.76億元的過程中,有許多疏漏都顯示了董事會未盡治理監督、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義務,以17.46億元的獵雷艦工程履約保證金為例,沒有銀行敢借,兆豐、京城、台銀、土銀都不要,結果高銀從徵信到放款,竟然只花了4天!
高雄銀行從2013年海科館聯貸案起,陸續貸款給慶陽海洋、慶峯水產、慶富造船、慶洋投資等慶富集團公司共41.76億元,因為無法收回貸款造成損失光在2018年度核銷呆帳就達7.6億,損失慘重。我們調查小組一一審視各案放貸過程,並且親自前往高雄銀行現閱董事會會議紀錄與錄音,發現許多不合理之處:
【慶富】
❌ 短期授信、多次續約或借新還舊,實質上達到中期授信,卻規避提供擔保品
【慶陽】
❌ 海科館聯貸案約定BOT案建物、設備為擔保品,無實質擔保品
❌ 原保證人陳慶男長子陳偉郎被票交所公告為拒絕往來戶後,保證人改為已負6.5億從債務的次子陳偉志,償債能力有疑,高銀卻未要求加提擔保
【慶峯】
❌ 同意以21年船齡漁船作為加強擔保,違反財政部公告與高銀內規
❌ 高銀稱慶峯暫結自2015年10月之損益已由虧轉盈,但獲利僅74.5萬元,相較3億高額貸款,清償能力大有疑義
❌ 高銀未按照原貸款條件、還款期限直接辦理拍賣擔保品或要求保證人逕負連帶清償責任,反而還同意展延、寬限還款
❌ 2016年慶峯變更公司登記,擔保人陳慶男成為0持股董事,預為安排規避清償責任,高銀未積極應對
【慶洋】
❌ 違反財政部函示中期授信以擔保授信為原則
❌ 會計師函早已揭露慶洋轉投資各公司財務報表未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對損益採保留意見,常務董事卻未理會
本次之新事證包括:
❌ 2015/3/12通過之8.3億元放貸程序,在授信審核及授信契據簽訂過程中,有提早偷跑的情況
❌ 在2014/11/6聯貸案履約保證金17.46億元的常董會議上,當時的總經理王進安做出不符事實的案件背景陳述
❌ 多次的董事會議中,針對放貸案並未做出明確決議,但於會議紀錄中記載「照案通過」
這些都顯現高銀在決策過程中的草率!
總結調查內容後,我們在最後一次專案小組會議(11/25)中討論得出報告結論,將函請高市府對相關董事與未善盡監察責任獨立董事提起民事求償,並函請高市府對違反銀行法、證交法相關董事與人員提起背信罪刑事告訴,本報告與新事證同時函送地檢署偵辦,並函送金管會,由該會重新審視相關人員行政責任! -
益安轉投資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04 20:00:061.近年詐貸案件頻繁,潤寅集團透過紙上公司的假交易,讓銀行一再放款達80餘億,其中公股行庫的損失至少24億,與過去鼎興牙材詐貸案、慶富獵雷艦弊案等透過假交易進行詐貸的手法如出一轍。
然而,財政部對潤寅詐貸案檢討及精進改善報告,還是繼續照抄「加強查證交易真實性」,顯見檢討改進已淪為作文比賽。
2.鼎興牙材詐貸案中,第一金控轉投資的「一銀租賃公司」發生行員收受賄款情事,不僅行賄者指證歷歷、金流亦遭查獲。然而,今日無論是蘇部長、第一金控廖燦昌董事長,備詢時竟表示不知情。早在今年8月,我便曾將此收受賄賂的案件告訴第一金控,詎料到今天廖董事長仍答覆並不知情。
這麼嚴重的情事,一銀亦未向主管機關呈報,在調查報告中隻字未提。顧主委雖陳稱失職人員已有所處分,但當初行政處分,是針對內稽內控的部分。至於行員收受賄款一事,我質疑主管機關金管會根本沒有處理,面對問題,顧主委不斷閃躲。
3.此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該員收受賄賂後,檢調單位依現行法規,卻無法將該員起訴。現行《金融控股公司法》、《銀行法》皆對負責人、行員不得收受不正利益有所限制,但唯獨漏掉金控下的租賃公司。而近年來諸多嚴重的金融弊案,都發生在金融控股公司所控制的租賃公司。
沒想到,金管會主委的回應,竟然是自己管不到租賃公司,讓人不敢置信。
⛔️附註:
2019-10-9 財政委員會:旺旺集團國票金計畫收購安泰銀、金管會承認早知情
https://reurl.cc/Obrajv
2019-7-7 再一次債留臺灣:嚴肅究辦潤寅詐貸
https://reurl.cc/M7Nqym
2019-7-5 本件詐貸淘空案,依財政部國庫署回覆我的詢問,公股行庫損失約24億元。
https://reurl.cc/8lpdvo
益安轉投資 在 股人阿勳-價值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 年內營收破 300 億元!?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葡萄王 ( 1707 ),
這是我第 4 次寫它,
第一次寫的時候價格是 193 元,
第二次寫的時候價格也是 193 元,
第三次寫的時候價格跌到 162 元,
雖然期間最高漲至 233 元,
但目前價格又跌回 170 元。
不少投資人肯定很困惑,這昔日的 保健食品之王 葡萄王 (1707) 到底怎麼了!?未來還有機會回到 200 元以上嗎?
---
📌 葡萄王 ( 1707 )
成立於 1971 年,主要從事保健品的生產、製造及銷售,其中 益生菌 與 菇菌類 市占率 分別為 31% 與 45%,皆佔據保健食品市場的第一,為國內知名的保健品廠商。
-
除此之外,公司也轉投資 60% 的「葡眾企業」、及持有 100% 的「上海葡眾」。其中葡眾為台灣第二大直銷公司,市佔約為 8.3%,僅次於外商安麗 ,更為 2018 年世界直銷排行第 49 名。
-
葡眾會員人數高達 22 萬人,營收高達 80 億,佔葡萄王 84% 的營收,主要是透過會員直銷作為產品主要銷售通。
-
而在中國的 上海葡萄王,起初設立目的為葡萄王,自有品牌之中國生產基地,但連續數十年不斷虧損,新管理階層改變營運策略,由 OEM/ODM 模式扭轉了多年虧損,於 2016 年開始,由虧轉盈。近年搭上益生菌市場需求成長的特快車,將致力於這方面的產品發展。
-
📌 與統一聯手開拓海外市場
2021 年 1 月中時,
葡萄王招開臨時股東會,
宣告 統一集團 將入股葡萄王 20 億,
以每股 170 元的價格,認購 1185 萬股,
此次私募,統一持股比率將達 8%,
成為葡萄王最大的外部股東。
-
對此葡萄王表示,
與統一合作對拓展海外市場有加分作用,
因為統一海外實體通路廣闊,
涵蓋超商、藥妝、百貨等
共有逾 9000 個據點,
未來可藉由統一的通路,
直接銷售葡萄王的產品。
-
舉例來說,
東南亞國家因語言、宗教、文化等不同,
通路開發較複雜,合作後,
未來有機會直接上架菲律賓的超商門市。
-
除此之外,
未來葡萄王想推出優格,
不用擴增產線,能請統一幫忙代工;
反之,統一也能成為上海葡萄王 ODM 客戶。
-
而今年 7 月時,
葡萄王進行了董監改選,
提名統一美麗事業董事長 高秀玲 為董事,
此舉也被視為正式將統一納入經營階層;
雙方正式開始合作海外事業。
Ex. 今年 6 月中,葡萄王有兩款機能飲「康普茶」和「多益飲」大量舖進統一超商通路,產品能見度大增。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
✅3 天文章試閱 : https://reurl.cc/GmY2mv
-
https://www.pressplay.cc/project/vippPage/%E8%91%A1%E8%90%84%E7%8E%8B1707%E5%96%8A%E8%A9%B1%E4%BB%8A%E5%B9%B4~/D899DE1D274807B971396739D6B3098C
益安轉投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別讓中資的投資審議,成為台灣的國安漏洞!
針對近日爆出的科學園區物流事業被紅色資本入侵爭議,今日我和邱顯智、立法委員 陳椒華 再度召開記者會,我們要再一次呼籲政府,請即刻出面處理,包含公營事業轉投資計畫的監理、新竹物流與嘉里大榮違反獨立董事規定和《公平交易法》、以及國人最關心的中資的疑慮,別無視紅色資本入侵國安產業的重大危機!
🔺投審會如何認定嘉里大榮是否為中資?
嘉里大榮的股權變動,是香港嘉里集團旗下的嘉里控股,配合中國順豐集團收購香港嘉里物流聯網一案,將原本透過嘉里物流聯網持有的台灣業務,轉而透過香港 Treasure Seeker Group 持有。
而依據我國《外國人投資條例》以及後續投審會和金管會召開的會議結論,規定了「外國人投資上市公司,單次投資取得投資事業 10% 以上股權案件」以及「原經本會核准之股權情形產生變動案件」,均應向投審會申請許可,從兩個角度看,香港 T 公司單次取得台灣嘉里大榮的股權,以及台灣嘉里大榮的上層股權從嘉里物流聯網變動到 T 公司,都應該向投審會申請許可。
但嘉里大榮是否已申請許可?投審會日前回應,「已提醒嘉里大榮若涉及中資要申請」,也就是說,目前沒有正式的申請案!
嘉里大榮是否申請許可的重要性在於,必須要有申請案的狀況下,投審會才有立場要求嘉里大榮提供實質的金流資料,也才能確實掌握背後是否存有中資,投審會日前回應的「 4 月開始的調查」,在沒有申請案的狀況下,只能蒐集外在資料進行了解。
因此,我們要呼籲投審會,應要求嘉里大榮儘早提出「股權變動申請案」,並以此展開正式的、實質的調查!
此外,我們也要提醒投審會,行政機關原本就有利益迴避的原則,因此會盡量避免與個別公司的私下拜會,加上去年起社會各界就有呼籲要求投審會調查嘉里大榮的中資疑慮,投審會在這個狀況下, 私下接受嘉里大榮的拜會,對投審會的社會信任度並無益處。
國人最關心的,是嘉里大榮究竟是不是中資,投審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第一是從資金及股權的結構來判斷,也就是前述申報、金流、調查的部分,此外,中國投資人的實質影響力也非常重要。
過去幾年來,我們也多次看到,投審會依據實質影響力進行中資的判斷及審查。例如,投審會於 2019 年時駁回外資「南海控股」投資台北雙子星大樓一案,原因就在於南海控股的財報標明「南海集團應視中國內地為集團的註冊國家」、他的行政總裁為中國籍,而且中國人士高度參與南海控股的營運與政策方向,因此投審會認定南海集團有受中國掌控營運的疑慮,決定依據外國人投資條例第 7 條及第 8 條,認定對國家安全有不利影響,予以駁回。
而這並不是唯一的例子,去年 8 月,投審會調查發現,以「淘寶台灣」名義經營電商平臺的英商克雷達,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集團可操控英商克雷達之營運方針,因此投審會認定中資集團對英商克雷達具有實質影響力,要求限期於 6 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
因此,我們要強力呼籲,針對嘉里大榮案,投審會除了持續深入調查其股權結構,也應將實質影響力納入審查標準,以避免中資的投資審議,成為台灣的國家安全漏洞!
未來,我們也會持續監督各部會,包括華航、台糖、投審會,早日讓此次案件水落石出。
益安轉投資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學城物流從公股轉為紅色資本入侵一案,事關我國國安甚鉅,然而自事件披露後至今,藍綠持續噤聲。為讓整起事件能讓國人更加清楚,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邱顯智、立法委員 陳椒華與王婉諭三位委員,特於今(27)日特別邀約相關部會,以記者會直播形式,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總統府與華航均表明不克出席,與會官員回答避重就輕,讓整起科學城物流紅色資本入侵案,更加疑雲重重。
⚠️ 疑點一:總統府國策顧問可以找台糖、華航高層,到執政黨中央黨部喬科學城物流股權交易嗎?
2016年,益州化工董事長,同時也是新北市小英之友會總團長秦嘉鴻,就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在2017年3、4月間,新竹物流將6.07%的科學城物流股份賣給益州化工,減持科學城物流的股份,但同時在8月的時候新竹物流將華航釋出的股份全部吃下來,如此舉動令人費解。
今日記者會,總統府以「並非立法院監督對象」為由不派員出席,時代力量予以尊重,但仍呼籲府方應儘速回應下列疑問,不要規避。
➡️秦嘉鴻身為國策顧問,可以找台糖、華航喬科學城物流的股權交易嗎?
➡️這是身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的職權嗎?總統府不請國策顧問出來說明清楚嗎?
➡️總統府國策顧問秦嘉鴻先生,可以將台糖、華航的高層叫到執政黨的中央黨部去喬科學城物流的股權交易嗎?
⚠️ 疑點二: 關於「華航為何決定售出手上26%持股給新竹物流 導致科學城物流成為民營企業」
2017年8月,華航售出手上全部26%持股給新竹物流,導致原為泛公股事業的科學城物流,頓時成為民營企業。針對此一關鍵決定,華航表示不克出席記者會說明,表明因科學城物流實非華航核心轉投資事業,相關投資及處分均依照 「華航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辦理,相關資產處分均有經過華航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僅以上述回答作為迄今對外界的回應。
然而,經查明後時代力量卻發現更多令人不解之處,時代力量呼籲華航儘速對國人說明下列疑點:
➡️科學城物流營運績效穩健且現金股利豐厚,甚至在華航 2017 年年報中列載,科學城物流是與華航營運依存度高的企業,為何華航轉身就表示科學城物流並非核心轉投資事業,並且要一次性出脫手上的26%股權?出脫股權是否有事先通知交通部?
➡️在討論此事的董事會上,此案僅只是董事們聽取報告的「報告事項」、而非進行實質討論的「討論事項」,其原因為何?華航針對此次交易發布的重訊中,#皆無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通過日期,與 #華航所言有經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通過相悖,又是為什麼?而時任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對媒體表示,科學城物流股權交易案有政治力介入,指的是哪些政治力?
⚠️ 疑點三:關於「華航釋股科學城物流,台糖擁有優先承購權卻決定不予以使用」
該政策決定攸關科學城物流是否就此由泛公股公司變成民營事業,然而決定該重大政策的台糖,表示此決定只是向董事長口頭報告,並無任何會議記錄。
台糖以稿代簽發文給國營會說明不行使優先承購權,並請國營會「鑒核」,國營會卻只回文「洽悉」。也就是說,台糖向國營會報告該決定並請示是否同意,國營會卻回一個「知道了」。這樣文不對題、規避責任的答覆,就是我國政府監管國營事業的方式嗎?
對此文不對題,是否接到國營會「知道了」的解釋,即當作「同意」而未進行後續確認,台糖副總經理顧孝柔在記者會上並未直接回應,僅解釋台糖原本就持有 26% 科學城股權,經評估及詢問南科管理局及科學城物流公司,因不存在官股及公營企業須持股過半,才能獲得南科管理局給予優惠的問題,若要認購則因增列預算需時間處理而無法配合,所以確認無行使優先承購必要後呈報國營會。
在今日記者會上,台糖完全迴避為何只有口頭報告,卻沒有會議記錄的問題,也迴避何時知悉華航售股的問題。經陳椒華委員一再逼問,台糖表示是2017年6月23日收到華航公文才知售股情事。事實上台糖時任董事長黃育徵,早已知道華航要出售科學城物流股份。台糖至此仍企圖掩蓋事實真相,令人遺憾。
⚠️ 疑點四:關於「嘉里大榮的上層股權變動,疑點重重」
今年二月,嘉里集團與中國的順豐集團共同發表,要將旗下的嘉里物流聯網賣給順豐集團,同時嘉里集團將原本屬於嘉里物流聯網的台灣業務,也就是嘉里大榮,賣給旗下另一個分支嘉里控股。請問投審會,嘉里大榮的上層股權變動是否需要申報?
投審會副執行秘書呂貞慧雖於今日記者會上表示「4月就開始調查」、「股權分散、目前查無陸資」。但事實上,依據投審會的公文表示,今年2月嘉里大榮董事長沈宗桂就已兩次私下拜會投審會執行秘書張銘斌,投審會說有提醒嘉里大榮未來如果有涉及中資,應事先向投審會申請許可。
此外,4月6日投審會官員還到嘉里大榮公司參訪招商。
對於許多民團早在2020年就已在外疾呼有紅色資本涉入的嘉里大榮,投審會若認為需要調查,還會私下接受拜會嗎?還會去積極參訪招商嗎?
再者,公文中投審會也代替嘉里大榮解釋,嘉里集團預計於今年9月1日才會主動向投審會申請。然而時代力量認為,投審會作為外資審查機關,不應替企業解釋和發言,而是在發現疑點的當下,針對疑點主動去調查及審查。
投審會今日的4月開始調查說,根本是在護航嘉里大榮,這絕非掌管我國投資許可審查權責的投審會該有的態度。
另外,嘉里大榮股權案讓外界質疑的地方還包含:
➡️ 直接持有嘉里大榮39.25%股權的台灣嘉里投資,實收資本額僅2億,如何持有將近80億價值的嘉里大榮股份?投審會是否有審查背後的資金來源與最終受益人?
➡️ 在順豐集團與嘉里集團的深度共管合作之下,順豐集團對整個嘉里集團,以及對台灣嘉里大榮的實質影響力跟控制力,都不止表面上的股權結構那麼簡單,對此,投審會如何審查順豐集團對於嘉里大榮的實質影響力與控制力?
➡️ 這次的交易案中,嘉里物流聯網將持有的嘉里大榮股權,賣給嘉里控股新成立的Treasure Seeker Group時,為何未審查最終受益人和資金來源?
時代力量呼籲經濟部投審會,對於嘉里大榮的上層境外投資人的股權變動,應依法要求嘉里大榮速提申請。依《外國人投資條例》第8條之規定,以及投審會與金管會97年3月4日研商「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業務分工後續執行規劃」會議之結論,無論是「外國人或華僑投資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單次投資取得投資事業10%以上股權案件」、或是「原經投審會核准之股權情形產生變動案件」,均應事先向投審會申請許可。投審會不應再被動等待嘉里大榮的境外母公司嘉里集團與中資順豐集團完成股權交易後,才要求申請,屆時已晚。
由於該股權交易後事關我國國安甚鉅,時代力量呼籲投審會應更進一步考量中資順豐集團對嘉里大榮和旗下子公司,如科學城物流的實質影響力。莫讓紅色資本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控制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