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盆地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盆地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盆地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盆地台灣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鄉民挺起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眾路線相當於熱門風景區,而沒有任何一個風景區能承受無上限的人流;所以那些幾乎沒有門檻、純新手也能去的路線,一個個都正遭逢嚴峻考驗。無論商業還是自組,人們都在努力計算能在僅有的宿營地裡塞進多少帳篷,只為圖一晚兩晚的「清靜」。 最後,這些地方都會成為以「遠離都市」為名的集中營,像個小城市般,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ordan到處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牛港稜登山步道總長為753公尺,高點立有出火號抗日紀念碑、觀景涼亭,以及空軍空難的飛機殘骸和紀念碑。步道上多個觀景平台,可眺望不同方向視野,台北盆地、台灣海峽、淡水河岸、漁人碼頭、台北港、八里、竹圍海岸,全部盡收眼底。 #新北景點 #觀音山 #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步道 #登山 #牛港稜步道 🔑【副...

盆地台灣 在 祖業 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3:34:28

好久沒來烏來。 南勢溪谷的村落,有好湯、山野食材與天然好風光,這麼上等的觀光素材,多年來卻不易整合加以發光發熱,就知道本地優質渡假生意不好做。 並不是沒人要做,但成敗關鍵要看緣份,馥蘭朵集團在烏來的新據點馥森阪治就是各方緣份到齊的結果。 這裡原本是某過世富豪的私人招待所,被馥蘭朵接手後打造成16間泡...

盆地台灣 在 鯤腹腳史蹟-張鎧臣de台南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8:21:22

【里港藍家古厝②】210823 藍家古厝最初建成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認為藍雲錦在朱一貴事件之後至雍正年間來臺(1721-1735間),在永春村福德祠碑記中記載為雍正七年(1729)所建;但其父藍鼎元於1733年逝世,藍雲錦守孝三年後才在臺灣定居;(另據阿里港文化協會創會會長陳瑞慶描述,因藍鼎元...

  • 盆地台灣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21 12:39:23
    有 42 人按讚


    「大眾路線相當於熱門風景區,而沒有任何一個風景區能承受無上限的人流;所以那些幾乎沒有門檻、純新手也能去的路線,一個個都正遭逢嚴峻考驗。無論商業還是自組,人們都在努力計算能在僅有的宿營地裡塞進多少帳篷,只為圖一晚兩晚的「清靜」。

    最後,這些地方都會成為以「遠離都市」為名的集中營,像個小城市般,人們摩肩擦踵、埋怨隔壁大聲放音樂、被滿溢的糞坑嚇傻、對散落的垃圾咒罵。

    然後那些地方,就壞掉了。」

    《 那天,我們在南湖北山眺望101 》

    台灣很小。

    前天和阿薇、熱血阿傑(黃仕傑) 、黃嘉龍等三位友人走了一趟南湖大山,重溫圈谷的美好時光。

    最後一天我們站在南湖北山頂,被眼前的全景展望感動的久久不能自已,一待就是一個小時。無論聖稜線、宜蘭灣、龜山島、玉山群峰還是台中市、桃園市,全都盡收眼底。

    視線正北方,群山綿延,層層疊疊,彷彿跟著稜線可以走到天邊。然而在那不斷的山巒起伏盡處,卻有著一脈,好似飄浮在雲端的山系。

    它不是別人,正是大屯火山群,那個聳立著七星山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原來,那層托著群山的「雲」,正是都市的霧氣。在前景的最高屏障:北橫明池一帶海拔2101公尺的巴博庫魯山,和正後方大屯火山群之間的迷濛區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台北盆地,台灣人類世界最繁華的所在。

    甚至,隔著超過70公里的距離,你還可以在迷濛的霧氣中,找到象徵台灣的人類建築鉅作:台北101。

    台灣真的很小,但也很大。

    如果僅憑雙腳,從這可以目視首都的地方,要花上十來天才可能抵達那高聳的建築之下。然而,我也可以在公路與汽車的輔助下,只用12小時就從台北的住處來到這裡。

    家園的大小,取決於我們怎麼用它。
    就像前景的山系,杳無人煙,南湖卻同時人滿為患。
    我們都要謹記,這是個需要我們守護的小小家園。

    ---

    受疫情影響累積的境外旅遊壓力,因本島疫情趨緩而在各大旅遊區引爆,那些本來就好玩又紅的地方,毫無例外的一一炸裂:蘭嶼、澎湖、宜花東...... 我們所能想像的「遠一點」的旅遊區域,如今全都萬頭攢動。

    山裡也一樣。

    和開放山林無關,那些本來就紅透半邊天,不管有沒有爬過山都多少會聽到,被長年炒作的「秘境」們:水漾森林、眠月線、嘉明湖... 等等,當然也跟蘭嶼綠島一樣,被無處宣洩的旅客淹沒,並讓管理問題一個又一個浮上檯面。

    許多人以為,台灣的山要毀了,要被洪水般的遊客擠爆了。

    但其實,只有近一點、知名一點的地方這樣而已。台灣最廣大而遙遠的中級山群,並沒有因為這波國旅狂潮而被人群攻陷,依舊是樹影搖曳、鳥鳴啁啾。

    在登山爆紅的今日,管理層面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保育山林,而是如何維護我們的「大眾路線」:那些你能在網路上找到的,三天兩夜內付費就能去的行程。

    秘境?不好意思,沒有體力甚至技術門檻、花錢就能到的地方,請不要對這兩個字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你將會看到滿滿的人潮,爭相和那一塊沒有人的背景合照,就像富士山頂和聖母峰基地營一樣。

    我們只能在網路上看到俊俏美麗的主角們和背後的景色,卻看不見他們前方正排隊等待拍照的下一位主角們,準備到各自的同溫層與對山林陌生的朋友們,分享這一個「秘境」。

    追求秘境不是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山裡滾個八天十天。但我們到底願意花多少心力,盡力讓這些沒有門檻的入門之地,稍微保有一點秘境感呢?

    大眾路線相當於熱門風景區,而沒有任何一個風景區能承受無上限的人流;所以那些幾乎沒有門檻、純新手也能去的路線,一個個都正遭逢嚴峻考驗。無論商業還是自組,人們都在努力計算能在僅有的宿營地裡塞進多少帳篷,只為圖一晚兩晚的「清靜」。

    最後,這些地方都會成為以「遠離都市」為名的集中營,像個小城市般,人們摩肩擦踵、埋怨隔壁大聲放音樂、被滿溢的糞坑嚇傻、對散落的垃圾咒罵。

    然後那些地方,就壞掉了。失去最多的不會是生態,而是那份「靜」的價值,在山中留宿所能得到最讓人感動的元素,人們之所以上山的理由。

    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真的很小,夠簡單又夠美,能過夜也大多重度商業化的地方也就這些:

    加羅湖
    松蘿湖
    水漾森林
    眠月線

    玉山
    雪山
    嘉明湖
    小溪營地
    北大武山
    奇萊南華

    不多不少,剛好10個。

    然而,除了國家公園有國家公園法能總量管制以外,每一個「不用申請」的地方,遊憩品質都在這波國旅狂潮裡「報復式下降」,中央政府對這樣的現象卻無動於衷。

    「開放山林」,不只是一個口號,疫情意外帶動的山岳旅遊就像一面照妖鏡,用最苛刻的態度檢視這個政府,到底是喊喊口號,還是真的想要做事。

    國家公園們已經為山林管理提供了一個行之有年的範本,如今面對人滿為患的新手村,去年在台上宣示開放的 蘇貞昌 院長是否真的有心推動改革,訂定完善的登山管理制度,讓主管單位有法可用、讓爆量的搜救需求得以宣洩,山友們都睜著雪亮的雙眼等待著。

    雖然我幾乎不會去那些地方,
    但我也不想看到這些新手村失去幽靜的價值,
    成為富士山那般壅擠而不適的存在,
    「去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的地方。

    希望我們能把小小的台灣,玩得很久、很大。

  • 盆地台灣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1 09:14:01
    有 1,277 人按讚


    對於不喜歡跟人一起擠的我來說,此文真是太共鳴。

    《 那天,我們在南湖北山眺望101 》

    台灣很小。

    前天和阿薇、熱血阿傑(黃仕傑) 、黃嘉龍等三位友人走了一趟南湖大山,重溫圈谷的美好時光。

    最後一天我們站在南湖北山頂,被眼前的全景展望感動的久久不能自已,一待就是一個小時。無論聖稜線、宜蘭灣、龜山島、玉山群峰還是台中市、桃園市,全都盡收眼底。

    視線正北方,群山綿延,層層疊疊,彷彿跟著稜線可以走到天邊。然而在那不斷的山巒起伏盡處,卻有著一脈,好似飄浮在雲端的山系。

    它不是別人,正是大屯火山群,那個聳立著七星山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原來,那層托著群山的「雲」,正是都市的霧氣。在前景的最高屏障:北橫明池一帶海拔2101公尺的巴博庫魯山,和正後方大屯火山群之間的迷濛區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台北盆地,台灣人類世界最繁華的所在。

    甚至,隔著超過70公里的距離,你還可以在迷濛的霧氣中,找到象徵台灣的人類建築鉅作:台北101。

    台灣真的很小,但也很大。

    如果僅憑雙腳,從這可以目視首都的地方,要花上十來天才可能抵達那高聳的建築之下。然而,我也可以在公路與汽車的輔助下,只用12小時就從台北的住處來到這裡。

    家園的大小,取決於我們怎麼用它。
    就像前景的山系,杳無人煙,南湖卻同時人滿為患。
    我們都要謹記,這是個需要我們守護的小小家園。

    ---

    受疫情影響累積的境外旅遊壓力,因本島疫情趨緩而在各大旅遊區引爆,那些本來就好玩又紅的地方,毫無例外的一一炸裂:蘭嶼、澎湖、宜花東...... 我們所能想像的「遠一點」的旅遊區域,如今全都萬頭攢動。

    山裡也一樣。

    和開放山林無關,那些本來就紅透半邊天,不管有沒有爬過山都多少會聽到,被長年炒作的「秘境」們:水漾森林、眠月線、嘉明湖... 等等,當然也跟蘭嶼綠島一樣,被無處宣洩的旅客淹沒,並讓管理問題一個又一個浮上檯面。

    許多人以為,台灣的山要毀了,要被洪水般的遊客擠爆了。

    但其實,只有近一點、知名一點的地方這樣而已。台灣最廣大而遙遠的中級山群,並沒有因為這波國旅狂潮而被人群攻陷,依舊是樹影搖曳、鳥鳴啁啾。

    在登山爆紅的今日,管理層面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保育山林,而是如何維護我們的「大眾路線」:那些你能在網路上找到的,三天兩夜內付費就能去的行程。

    秘境?不好意思,沒有體力甚至技術門檻、花錢就能到的地方,請不要對這兩個字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你將會看到滿滿的人潮,爭相和那一塊沒有人的背景合照,就像富士山頂和聖母峰基地營一樣。

    我們只能在網路上看到俊俏美麗的主角們和背後的景色,卻看不見他們前方正排隊等待拍照的下一位主角們,準備到各自的同溫層與對山林陌生的朋友們,分享這一個「秘境」。

    追求秘境不是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山裡滾個八天十天。但我們到底願意花多少心力,盡力讓這些沒有門檻的入門之地,稍微保有一點秘境感呢?

    大眾路線相當於熱門風景區,而沒有任何一個風景區能承受無上限的人流;所以那些幾乎沒有門檻、純新手也能去的路線,一個個都正遭逢嚴峻考驗。無論商業還是自組,人們都在努力計算能在僅有的宿營地裡塞進多少帳篷,只為圖一晚兩晚的「清靜」。

    最後,這些地方都會成為以「遠離都市」為名的集中營,像個小城市般,人們摩肩擦踵、埋怨隔壁大聲放音樂、被滿溢的糞坑嚇傻、對散落的垃圾咒罵。

    然後那些地方,就壞掉了。失去最多的不會是生態,而是那份「靜」的價值,在山中留宿所能得到最讓人感動的元素,人們之所以上山的理由。

    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真的很小,夠簡單又夠美,能過夜也大多重度商業化的地方也就這些:

    加羅湖
    松蘿湖
    水漾森林
    眠月線

    玉山
    雪山
    嘉明湖
    小溪營地
    北大武山
    奇萊南華

    不多不少,剛好10個。

    然而,除了國家公園有國家公園法能總量管制以外,每一個「不用申請」的地方,遊憩品質都在這波國旅狂潮裡「報復式下降」,中央政府對這樣的現象卻無動於衷。

    「開放山林」,不只是一個口號,疫情意外帶動的山岳旅遊就像一面照妖鏡,用最苛刻的態度檢視這個政府,到底是喊喊口號,還是真的想要做事。

    國家公園們已經為山林管理提供了一個行之有年的範本,如今面對人滿為患的新手村,去年在台上宣示開放的 蘇貞昌 院長是否真的有心推動改革,訂定完善的登山管理制度,讓主管單位有法可用、讓爆量的搜救需求得以宣洩,山友們都睜著雪亮的雙眼等待著。

    雖然我幾乎不會去那些地方,
    但我也不想看到這些新手村失去幽靜的價值,
    成為富士山那般壅擠而不適的存在,
    「去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的地方。

    希望我們能把小小的台灣,玩得很久、很大。

  • 盆地台灣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20 22:58:07
    有 4,312 人按讚

    《 那天,我們在南湖北山眺望101 》

    台灣很小。

    前天和阿薇、熱血阿傑(黃仕傑) 、黃嘉龍等三位友人走了一趟南湖大山,重溫圈谷的美好時光。

    最後一天我們站在南湖北山頂,被眼前的全景展望感動的久久不能自已,一待就是一個小時。無論聖稜線、宜蘭灣、龜山島、玉山群峰還是台中市、桃園市,全都盡收眼底。

    視線正北方,群山綿延,層層疊疊,彷彿跟著稜線可以走到天邊。然而在那不斷的山巒起伏盡處,卻有著一脈,好似飄浮在雲端的山系。

    它不是別人,正是大屯火山群,那個聳立著七星山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原來,那層托著群山的「雲」,正是都市的霧氣。在前景的最高屏障:北橫明池一帶海拔2101公尺的巴博庫魯山,和正後方大屯火山群之間的迷濛區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台北盆地,台灣人類世界最繁華的所在。

    甚至,隔著超過70公里的距離,你還可以在迷濛的霧氣中,找到象徵台灣的人類建築鉅作:台北101。

    台灣真的很小,但也很大。

    如果僅憑雙腳,從這可以目視首都的地方,要花上十來天才可能抵達那高聳的建築之下。然而,我也可以在公路與汽車的輔助下,只用12小時就從台北的住處來到這裡。

    家園的大小,取決於我們怎麼用它。
    就像前景的山系,杳無人煙,南湖卻同時人滿為患。
    我們都要謹記,這是個需要我們守護的小小家園。

    ---

    受疫情影響累積的境外旅遊壓力,因本島疫情趨緩而在各大旅遊區引爆,那些本來就好玩又紅的地方,毫無例外的一一炸裂:蘭嶼、澎湖、宜花東...... 我們所能想像的「遠一點」的旅遊區域,如今全都萬頭攢動。

    山裡也一樣。

    和開放山林無關,那些本來就紅透半邊天,不管有沒有爬過山都多少會聽到,被長年炒作的「秘境」們:水漾森林、眠月線、嘉明湖... 等等,當然也跟蘭嶼綠島一樣,被無處宣洩的旅客淹沒,並讓管理問題一個又一個浮上檯面。

    許多人以為,台灣的山要毀了,要被洪水般的遊客擠爆了。

    但其實,只有近一點、知名一點的地方這樣而已。台灣最廣大而遙遠的中級山群,並沒有因為這波國旅狂潮而被人群攻陷,依舊是樹影搖曳、鳥鳴啁啾。

    在登山爆紅的今日,管理層面要思考的並不是如何保育山林,而是如何維護我們的「大眾路線」:那些你能在網路上找到的,三天兩夜內付費就能去的行程。

    秘境?不好意思,沒有體力甚至技術門檻、花錢就能到的地方,請不要對這兩個字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你將會看到滿滿的人潮,爭相和那一塊沒有人的背景合照,就像富士山頂和聖母峰基地營一樣。

    我們只能在網路上看到俊俏美麗的主角們和背後的景色,卻看不見他們前方正排隊等待拍照的下一位主角們,準備到各自的同溫層與對山林陌生的朋友們,分享這一個「秘境」。

    追求秘境不是錯,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山裡滾個八天十天。但我們到底願意花多少心力,盡力讓這些沒有門檻的入門之地,稍微保有一點秘境感呢?

    大眾路線相當於熱門風景區,而沒有任何一個風景區能承受無上限的人流;所以那些幾乎沒有門檻、純新手也能去的路線,一個個都正遭逢嚴峻考驗。無論商業還是自組,人們都在努力計算能在僅有的宿營地裡塞進多少帳篷,只為圖一晚兩晚的「清靜」。

    最後,這些地方都會成為以「遠離都市」為名的集中營,像個小城市般,人們摩肩擦踵、埋怨隔壁大聲放音樂、被滿溢的糞坑嚇傻、對散落的垃圾咒罵。

    然後那些地方,就壞掉了。失去最多的不會是生態,而是那份「靜」的價值,在山中留宿所能得到最讓人感動的元素,人們之所以上山的理由。

    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真的很小,夠簡單又夠美,能過夜也大多重度商業化的地方也就這些:

    加羅湖
    松蘿湖
    水漾森林
    眠月線

    玉山
    雪山
    嘉明湖
    小溪營地
    北大武山
    奇萊南華

    不多不少,剛好10個。

    然而,除了國家公園有國家公園法能總量管制以外,每一個「不用申請」的地方,遊憩品質都在這波國旅狂潮裡「報復式下降」,中央政府對這樣的現象卻無動於衷。

    「開放山林」,不只是一個口號,疫情意外帶動的山岳旅遊就像一面照妖鏡,用最苛刻的態度檢視這個政府,到底是喊喊口號,還是真的想要做事。

    國家公園們已經為山林管理提供了一個行之有年的範本,如今面對人滿為患的新手村,去年在台上宣示開放的 蘇貞昌 院長是否真的有心推動改革,訂定完善的登山管理制度,讓主管單位有法可用、讓爆量的搜救需求得以宣洩,山友們都睜著雪亮的雙眼等待著。

    雖然我幾乎不會去那些地方,
    但我也不想看到這些新手村失去幽靜的價值,
    成為富士山那般壅擠而不適的存在,
    「去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去」的地方。

    希望我們能把小小的台灣,玩得很久、很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