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皇叔不經撩結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皇叔不經撩結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皇叔不經撩結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皇叔不經撩結局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869的網紅喬靖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舊文重溫】2013年江毅叔逝世時,曾在報章專欄悼念,順勢亦談《大時代》以至《世紀之戰》,一連三篇,如今《大時代》即將重播,在此重貼,以饗同好: (注意:含劇情透露) 悼江毅 (2013/3/19) 著名老戲骨江毅前輩上周病逝,許多香港人都甚惋惜。江毅叔縱橫影視舞台數十年,絕對是集體回憶...

  • 皇叔不經撩結局 在 喬靖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4-14 21:41:27
    有 67 人按讚


    【舊文重溫】2013年江毅叔逝世時,曾在報章專欄悼念,順勢亦談《大時代》以至《世紀之戰》,一連三篇,如今《大時代》即將重播,在此重貼,以饗同好:
    (注意:含劇情透露)

    悼江毅 (2013/3/19)

    著名老戲骨江毅前輩上周病逝,許多香港人都甚惋惜。江毅叔縱橫影視舞台數十年,絕對是集體回憶,一時社交網絡上都被他的照片和影片「洗版」,未知會否激發電視台重播他的經典作品?

    江毅叔在70年代加入電視台,我從小學的年紀就看他的戲長大。記憶中他常在《民間傳奇》演出,不過多沒印象。倒是早年改編名著《水滸傳》的電視劇《逼上梁山》,他演宋江則仍然記得,特別是怒殺閻婆惜那場(閻婆惜由林建明姐姐飾演),因當年很少會有這種男人殺女人的情節,江毅叔表現出的那股狠,記憶猶新。另外他當年也主演過《阿Q正傳》,那時未懂領略故事的諷刺意味,只記得劇集和演出都很重舞台感,但可想像江毅叔當年一定過足戲癮。

    之後看他在《花艇小英雄》演出,還有《佛山贊先生》飾演紅船花旦兼詠春大師梁二娣,一直以為他是學大戲出身,後來看訪問才知他根本沒有正式學過戲,只是以前家境富裕看得戲多偷了師。之後就是80年代版《射鵰英雄傳》的江南七怪之首柯鎮惡了,極度成功,就像石堅叔的金毛獅王和秦煌叔的老頑童一樣,看小說都會想起他們的模樣。

    不過我始終最欣賞還是他演的大奸角,尤其韋家輝監製的兩大作品:《大時代》的股壇大鱷陳萬賢及《馬場大亨》的聽骰賭王錢開,收放自如,大老爺般的舉止器度,還有用俗語罵人咒人,都充滿濃濃的老廣東味,甚麼「咁多人死唔見你死」、「趁地腍」、「你想我死,我亦無理由望你富貴」等地道又抵死的俗罵,雖然可能出於編劇手筆,但用江毅叔的腔口說出來,就是格外有味道。這種地道又老路縱橫的演出,隨着年月買少見少,更是令人懷念。江毅叔,安息。

    -----------------------

    江毅叔與《大時代》(2013/3/20)

    江毅叔過世,絕大多數人回憶起的不是《射鵰英雄傳》的柯鎮惡,就是《大時代》的華人會主席、股市大鱷陳萬賢,又以後者較多。其實在《大時代》裏江毅叔擔戲不算甚多,但其中幾場重頭戲:與劉松仁飾演的方進新交手;跟林保怡父子對決;到股災前夕誤打誤撞教丁蟹(鄭少秋)奇招,每場都發揮精湛,讓人記憶深刻。

    我跟許多行內創作人一樣是超級《大時代》迷,重看過許多次,真是不要「撩起我條筋」,要談此劇三日三夜談不完。近來興起一個名詞叫「神劇」,坊間和網絡上公認的「港產神劇」名單,這一套總是必入無疑。個人更覺得不論編、導、演,《大時代》皆是香港電視史上巔峰,目前為止仍難有另一套能望其項背。

    更重要是,《大時代》的故事具有非常深厚的本土元素與象徵意味。從70年代初香港遍地貪污的黑暗時代起,一直寫到90年代,裏面穿插許多你我熟悉的風雲人物影子,包括今日仍掌控經濟命脈的大財閥。全劇以股票市場的爭鬥貫穿恩怨情仇,在這個資本主義城市亦有絕大的象徵性。更別提丁蟹父子引伸的政治恐懼隱喻,以至方展博一家與慳妹的公共屋邨生活,甚至股神葉天那充滿「九龍皇帝」書法味道的破屋……等等,或明或暗,處處都有香港本土味。

    這套股戰劇的影響力更波及現實中的香港股市,著名的「秋官效應」理論不用多說了;而自從大概2007年開始,有好幾次港股在一個交易日內大幅反彈暴升,網絡上以至財經新聞都用了劇集裏發明的名詞「大奇迹日」來形容,今天已經成了習用語,更見影響之深。論到要找單一套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本地劇集,捨《大時代》其誰?

    --------------------

    《大時代》的非官方續集 ——《世紀之戰》(2013/3/21)

    經典「神劇」《大時代》有一特色,也是許多肥皂港劇望塵莫及的,就是它始終能貫徹一種對是非和果報的執着堅持,沒有流於「廉價的救贖」。常看不少公式劇集,奸角縱使害人害足19集半,只要最後30分鐘落得悲慘收場,或千金散盡,或身陷囹圄,就必定幡然悔悟,而主角們又必然會迅速原諒他,好像從來沒事發生。《大時代》的丁蟹最後家破人亡,自己也命難長久,卻仍偏執着於「我其實是好人」的想像中,並無任何反省;而主角方展博看着這個大仇人走到末路,也從沒有半絲憐憫,深仇得報,心安理得。

    然而再到原班人馬製作的非官方續集《世紀之戰》結局,創作人又發展出更深的寓意,卻無偏離原有的世界觀:劇中丁野(丁蟹的延續)經歷了無數起跌和試煉,再次失去一切,卻目盲心開,最終大徹大悟而「得道」。一般的劇本可能就此打住,寫他立地成佛平安過活就算,但《世紀之戰》的結局不然,丁野雖悔悟也變成好人,但他仍知道不代表過去所犯的罪孽就一筆勾銷,最後選擇捨身去救敵人,一死才能補償。

    韋家輝及其創作團隊最令人佩服的特點之一,是能把深刻的宗哲思維融入流行作品裏,卻不流於說教,而成就精彩的戲劇,後來的電影作品《大隻佬》、《神探》及《再生號》皆如此。韋家輝在2000年過檔亞視監製的《世紀之戰》,雖然因為製作條件及配角演出陣容上的不足,整體「完成度」及不上《大時代》,但故事構思之奇與表達的哲理又更進一步,是很多人至今忽略的上佳之作。

    (上三篇皆刊於《東方日報》專欄)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