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百首籤詩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百首籤詩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百首籤詩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百首籤詩解產品中有9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都因為三面環山,所以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很多人都會走到貴船避暑去。貴船位於左京區的山頭,旁邊就是鴨川上游,氣溫比市區低幾度,所以每逢夏天都會變成京都的避暑勝地。 去貴船並不難,可以由出町柳站坐叡山電車到貴船口站,沿途經過小小的民居和綠油油的大樹,讓人恍如置身於宮崎駿動畫。下車後,即可聽到水聲潺...

百首籤詩解 在 賴銘偉《搖滾宮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5:05:55

2021.09.06 【三立新聞網】獨家/狠甩20公斤!賴銘偉近況曝 當CEO卻慘被戲謔 《全文報導》→ https://www.setn.com/m/ampnews.aspx?NewsID=993448 從《超級星光大道》第二屆冠軍出身的賴銘偉,比賽結束後,和同屆的黃美珍組了雙人團體「神木與瞳...

百首籤詩解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46:03

《我香港,我街道》、《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我台北,我街道》|#香港文學館、#胡晴舫|#木馬文化 從#香港 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

百首籤詩解 在 蘇蘇 | 蘇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20:51:41

⠀ 六月初分享了我和好友拜月老後一兩個月各自交到男友,然後如雪片般飛來各種好奇的問題,像是聽說月老會鑽漏洞妳清單怎麼列、請問在哪間廟宇參拜,今天就來認真分享🙌🏻 (有無對象都能拜哦‼️) ⁡ 其實當時我只是想去台北找朋友敘舊,朋友就安排了霞海城隍廟附近的行程,並丟了兩個月老影片要我看,但我拖拖拉拉到...

  • 百首籤詩解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9:00:50
    有 58 人按讚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 百首籤詩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2:07:39
    有 151 人按讚

    2021.09.06 【三立新聞網】獨家/狠甩20公斤!賴銘偉近況曝 當CEO卻慘被戲謔

    《全文報導》→ https://www.setn.com/m/ampnews.aspx?NewsID=993448

    從《超級星光大道》第二屆冠軍出身的賴銘偉,比賽結束後,和同屆的黃美珍組了雙人團體「神木與瞳」發行過兩張專輯,單飛後推出個人台語專輯就入圍金曲台語男歌手,實力備受肯定,家裡從小就在桃園開設宮廟「廣澤宮」的他,也為了幫忙家裡接當「宮主」,並推出單曲《萬年香火》,日前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他有感於台灣民俗信仰,都會想要將香火傳承下去,而寫下這首歌,不過對於當宮主,他也坦言很容易被外界貼標籤。

    家裡從小就開宮廟的賴銘偉,在同儕之間沒有受到太多的異樣眼光,反而是社會上會有非常多歧視與標籤,很常被戲謔,「外界眼中的廟公,就是無所事事,幫忙換茶水的雜工,教育程度落後,也沒什麼技能」,但他直言要做的事,就是一條龍,包含宮裡面的信徒的生活教育,遇到的問題,甚至擲筊出來的問題,解籤詩,還要行銷,現在還得因時代變化跟疫情,做自媒體的行銷,改用線上問事,他笑說,就是公關或者CEO。

    賴銘偉坦言要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就是需要一點天分,還有對這件事的熱忱,他自己可能從小就生長在這環境,所以即使不像爸爸一樣能被附身,但還是能夠當人和神溝通的橋樑,不過他也透露,很多人來問神明,神明給的建議,還是必須要信眾去理解,就像看醫生,如果給你指點,還是不改善,那結果還是一樣沒用。

    而被問到先前有豬哥亮被弄成神像祭拜的事件,賴銘偉以他的立場,也表示這種事就是見仁見智,或許廟方是被告知這麼做,那他認為有需要的人,就會去拜,就像業務一樣,要找到相應的業務,才能幫助,過往也有祖先變成神,鄧麗君死後也被當神拜,但對他來講,這種東西就是個問號,而且可能會曇花一現,百年後還會不會存在,就會備受考驗,如果是善意,還可以包容,但就看民眾接不接受。

    現在的賴銘偉除了在宮廟幫忙,也參與音樂劇、酒吧、電台等工作,他直言宮主是沒有薪水的,所以還是需要演藝工作的收入維持生活,而他也因為瘦了20公斤,讓自己身形體態變好看,工作也漸漸變多,至於感情,他則是很享受單身生活,畢竟自己除了演藝工作還有宮廟的事務,暫時還沒有時間可以談戀愛,順其自然。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 百首籤詩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4 14:55:54
    有 141 人按讚

    《魔鬼裡的天使 : 17.2與62.2》

    多年前,當我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團隊,團隊裡面有個年輕的孩子,私底下會暱稱我為「娘娘」。他起這個名字給我,沒有惡意,純粹覺得我就像宮廷劇中走出來,心細如髮、善於糾錯的娘娘,任何事情都逃不過我的眼睛,也沒有辦法做得比我細緻。是天生的娘娘。

    那時,我恐怕驕傲過了頭,不是天仙娘娘,而是魔鬼晚娘。送上來的action plan常被我改到只剩下個位數的黑字是不用調整的,大大小小的活動,流程、佈置、動線、走位、撤離,吃的喝的用的,我能挑出上百個錯誤。

    我常對孩子們說,能不能多用點心,注意一下細節?孩子們總是似懂非懂,覺得哪有這麼多細節可注意。我只好不厭其煩地替他們拆解,把巨大的專案庖丁解牛,一塊一塊請他們煎熟。

    有天,我在交代完細節,轉頭離去時,從對向的玻璃看到其中一個孩子的表情,他把打得好好的領帶扯鬆,翻了一個輕視又莫可奈何的白眼,和剛剛畢恭畢敬的模樣,有天壤之別。

    當年氣盛,哪裡經得起這種刺激,轉身便出聲質問,有甚麼不服氣的,現在儘管說。那孩子很驚訝,可也沒有退縮,向我提出了一個挑戰,意思是,我能不能不要「一把抓」,把甚麼事情都管得死死的,他想以自己的方式,向我證明事情一樣可以圓滿達陣。

    我答應了。雖然那個專案,我們根本沒有試錯的本錢。出了紕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然而,我想起引我入門的mentor,曾對我說,「有時,選擇不做,遠比妳選擇做到吹毛求疵,還來得重要。若妳永遠學不會信任、授權,妳的格局就只是以井窺天。」

    之後,那孩子進步得很快,少了我的掣肘,他的確有兩把刷子。我每天戰戰兢兢,表面佯裝風和日麗。團隊裡有種踩踏在冰上的寧靜,擔心踩破了薄冰而滅頂,但不得不繼續前進。

    到了開行前會的時候,我把主控權交給他,聽他指揮若定,真沒甚麼可挑剔。終了,他態度謙恭卻又遮掩不住得意地問我,還有甚麼需要提醒的嗎?

    那是一個開放給消費者體驗的活動,也是我們第一次這麼大陣仗面對群眾,平心而論,他設想得很周全,唯獨一些我認為很關鍵的細節,想要再確認一次。

    我問他,既然要讓大家體驗,吃吃喝喝免不了分裝,也一定會髒手,現場有沒有提供濕紙巾、衛生紙給消費者?我們前線負責的人,有準備抹布、垃圾桶、垃圾袋那些備品嗎?我的觀點是,如果一個連基本衛生都無法維持的環境,怎麼能期待消費者會安心試吃,同時給予正向評價呢。

    他楞了一下,霎時,好像聽到了細微的薄冰碎裂聲。我接續問了行動廁所的安排,活動場地很偏遠,離最近可以上廁所的地方,要走上15分鐘。即便我們負責吃喝,不管拉撒,但凡這樣的場合,一定會有消費者詢問哪裡可以方便?這是基本需求。我們也可能有機會拉攏一些、原本只想借個廁所的過路客。

    孩子的臉色變了,說並沒有想到這些。為什麼還是會有妳想得到而我想不到的地方呢,我還以為這次絕對不會再被你挑出錯誤來了。

    我本無意讓孩子難堪,笑著回答,「誰叫我是娘娘。可娘娘也是宮女變來的,因為曾經犯過這些錯,有一些經驗值罷了。你已經想得很完整,這兩個細節,就用你的方式,把它們補好吧。沒甚麼大不了的。」

    這段往事,在我寫17號與62號的閘門爻辭時,又原封不動地回到我的心中。17-62接受的通道,豎立在我的圖面上,是我相當珍惜的天賦禮物之一,只是我之前不能明瞭,為什麼要叫做「接受的通道」?

    現在,我有一點懂了,因為,17-62善於濾析、更精通譬喻,我們統御與重視細節,可以把複雜生硬的事情,具象落實,溝通得活靈活現,讓收斂過後的意見或觀點,得以被大家所接受。17-62多半早慧,我身邊有許多具備這條通路的朋友,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的底子深厚,聽他們說話,有如語音科普。

    只是,17-62的鋒芒,綻放的秘訣不在「早」,說得早、不如說得巧。我的17與62閘門,恰好落在紅黑水星,主宰了我的溝通特質,一件事情,我能整組拆開,講得很細微。難以消化的資訊,我會通通貼上標籤便利貼,組合成賞心悅目的詩。但,如果沒有等待適當的時機,或獲得詢問意見的邀約,驟然大鳴大放,只會得到我當年的那記白眼。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我明明很能應付細節,但一想到過程中有這麼多細節需要搞定,總是讓我五心煩燥,而下意識地把細節拆分得更細,好確保沒有任何細節會被我遺漏,如此一來,往往讓團隊也跟著我緊張兮兮,反而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至今我仍然信奉老子的哲學,我唯一學聰明的部分是,應用17.2的巧勁,尋求關係同盟,創造自己的意見被彰顯的可能;戒慎62.2的執迷,別過份局限細節,捨本而逐末。

    魔鬼確實藏在細節裡,我不想當下放細節的娘娘,但想做一個在細節上進退有方的天使。願我的聲音與提醒,是天外飄來青羽,而不是愕然墜下巨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 歧視】

    17號閘門位於邏輯中心,以右眼的視角,從紛亂的想法,爬梳與建構成圖像化的概念,藉此獲得外界的順從與遵隨。位於理解迴路的一端,17號閘門擺盪在「統治」與「服務」之間,試圖為大眾在渾沌的當下,歸結出清晰的脈絡指引,以利建構未來。然而17號閘門座落的邏輯中心,並不具備動能,和薦骨能量中心也距離遙遠,僅能作為外在權威的參考,關鍵在於引導,幫助社會、組織、或他人,找出最佳解決方案,而不在於堅持己見、指揮他人以此行動。

    易經中的「隨卦」,有相互順從,己有隨物,物能随己,彼此溝通的意涵。而所謂的依隨,必得順勢,有其原則和條件,才能達到馬首是瞻、一呼百諾的跟隨境界。

    17.2說服群體起而「追隨」的策略,在於透過關係,發展與發表意見的可能性有多少?唯有被外界詢問時,自身的意見才有被採納或奉行的機會,這也反映了二爻的投射天命,同時考驗是否能辨識正確召喚、再挺身而出的先天人設。

    若在未獲詢問之前,即滔滔不絕地表達意見,就很有可能陷入下降相位的局勢,一股腦地將自身觀點強行灌輸在對方身上,因而對既有的關係造成威脅,或意見很難被團體採納,導致孤立。

    健康運作的17.2,是懂得借力使力的,會尋求各種關係的結盟,讓自己的觀點或意見,有被傾聽或被彰顯的機會,只是在此之前,必須充分理解17號閘門的本質,是用於服務社會群體,才能廣被信服,否則終會遭受悖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 自制】

    我喜歡暱稱62號閘門為「貼標籤」的閘門,承接頭腦所擷取的影像,試圖為畫面命名、或定義看似陌生或複雜的事物,因此在喉嚨中心說出:「我認為…」這樣的論述,好讓大家在面對龐雜的未知時,能夠產生基礎的認識。

    62號閘門極擅長各式譬喻法,也能夠很快速地消化資訊,以「換句話說」的語法結構,將一件事情敘說得有條理,邏輯與因果無懈可擊。但也由於62閘門仰賴的是頭腦的畫面,頭腦所見,未必代表所有的真實,然而62閘門容易信以為真,迷失在頭腦所儲存的畫面碎片當中,固執地相信,「我認為我的意見才是對的。」並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

    62.2在面對「細節」時,上升相位嶄露的是,知道如何在海量細節中,率先找出畫龍點睛的「細節」,進行歸納、分類、標籤化與具象化,所謂「糾錯先抓粽子頭」,而不是一股腦沉浸在所有的細節當中,不分先後排序,是屬於「取捨得宜」的細節控,只要抓住關鍵重點,其餘細節不會窮追不捨。

    在下降相位,則反被細節吞噬,捨本逐末,容易對所有細節一視同仁,或者不知道自己為何偏執於細節,有將事情複雜化的傾向,不僅讓周遭的人無所適從,說出來的意見或指令,不易獲得接納,因此,在面對充滿細節的工作環節時,陷入焦慮與不安。

  • 百首籤詩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8-29 00:00:05

    京都因為三面環山,所以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很多人都會走到貴船避暑去。貴船位於左京區的山頭,旁邊就是鴨川上游,氣溫比市區低幾度,所以每逢夏天都會變成京都的避暑勝地。
    去貴船並不難,可以由出町柳站坐叡山電車到貴船口站,沿途經過小小的民居和綠油油的大樹,讓人恍如置身於宮崎駿動畫。下車後,即可聽到水聲潺潺,空氣特別清新。大家可選擇轉乘巴士到山腰,腳骨力好一點的話,不妨考慮步行到山上,是個不錯的運動。
    在貴船有幾件必做的事情。首推夏天獨有的川床,把矮枱架在河水之上,一邊乘涼一邊品嘗美食,說得上是京都獨有的夏之風物詩。川床料理多為會席料理,索價不菲,想慳慳荷包不妨考慮貴船喜らく的湯豆腐膳。主角豆腐鍋採用京都百年老店南出豆腐的絹豆腐,豆味濃郁,在悶熱的夏天令味蕾感覺更清新。另一主角則是子持鮎魚,是京都夏日河魚的代表,以甘露煮的方法辟除泥味,鹹鹹甜甜容易入口,「子持」是內有魚子的意思,分外飽滿肥美。其他菜式包括前菜、湯葉、天婦羅和飯,價錢不過是¥3,888/位(港幣$272),分量剛剛好,不怕吃破肚皮。
    另一大貴船消暑美食,必數流水麵。雖然京都嵐山也有提供流水麵的料亭,但是供應時間最長的肯定是貴船的ひろ文。店鋪不設預約,付款後坐在河邊一邊乘涼一邊等叫號,慵慵懶懶也不錯。流水麵會不定時從竹管流出來,夾起麵條,沾上附有的麵汁送進嘴裏,感覺涼快又清新,不用配料已很好吃。不過,接不住的話就要跟那箸麵講拜拜,是一個考驗「筷子功」的刺激體驗。繁忙時段等待時間約1小時至1.5小時,記得預留時間。
    吃完手忙腳亂的流水麵,毋須急步離開,向上多走15分鐘會發現一條通往河川的小路,大家都毫不客氣地脫下鞋子感受近乎冰涼的河水;還可以到貴船神社參拜。相傳貴船神社是繪馬的發源地,平安時代人們逐漸在木板上繪畫白色或黑色的馬,來取代活馬祭神。還可以體驗水占卜,將籤紙放在水面,籤文便會浮現, 掃描二維碼還可以查閱中英文解說,非常先進。
    最後提提大家,貴船的川床料理很多都需要預約,「一休」( https://restaurant.ikyu.com/ )提供網上預約服務,連外國人都可以登記,非常方便。不過預約了就要守信,要是有事無法前往必須通知店家,以免浪費對方準備食材的一番心血之餘,也要做一個有質素的旅客。


    採訪:傅蕊雯
    拍攝:賴柏瑜

    ひろ文
    地址:〒601-1112 京都市左京区鞍馬貴船町87
    流水麵供應時間:2018年5月1日〜9月25日11am-4pm
    前往方法:從叡山電車貴船口站步行約30分鐘,或轉乘巴士再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

    貴船喜らく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鞍馬貴船町47
    營業時間:11:00am – 9:00pm
    前往方法:從叡山電車貴船口站步行約20分鐘,或轉乘巴士再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