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百悅眼鏡評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百悅眼鏡評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百悅眼鏡評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百悅眼鏡評論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你(妳)好,我是莎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隔離十四天,我學到什麼](個人拙見) 從倫敦飛回來兩天後,我收到公司寄來一封簡訊,告知我所服勤的倫敦回台航班上,有一名確診武漢肺炎的旅客,我必須進行在意義程度上較居家檢疫更為嚴格的居家隔離。 · 後來詢問公司確診旅客的座位號碼,正是在我所負責服務的區域,我沒有在他身...

  • 百悅眼鏡評論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2 20:00:11
    有 602 人按讚

    [隔離十四天,我學到什麼](個人拙見)
    從倫敦飛回來兩天後,我收到公司寄來一封簡訊,告知我所服勤的倫敦回台航班上,有一名確診武漢肺炎的旅客,我必須進行在意義程度上較居家檢疫更為嚴格的居家隔離。
    ·
    後來詢問公司確診旅客的座位號碼,正是在我所負責服務的區域,我沒有在他身邊經過一百次也有五十次,令我第一次在物理程度上感受到這個病毒的迫近,隔天甚至產生了應該是心因性焦慮引起的身體發熱,雖然沒有發燒也高於平均體溫,加上我回國後就一直有一點點咳嗽和流鼻涕,我一度考慮要不要通報衛生健康中心,去做篩檢。所幸在我大量地睡眠休息、補充水分以後,身體情況就恢復如常。
    ·
    隔離這幾日,和朋友傳訊息聊天時,她問我在隔離期間有沒有培養出什麼新嗜好,由於對方是我私交相當好的閨蜜,我想了一下便直接回覆:「發現了一個看A片了好類別,算嗎?」
    ·
    我算是隔離條件相當優異的人,我雖有同住的家人,但他們在我從倫敦回國的隔天,我都還沒收到公司傳的載到確診旅客的訊息,就非常有防疫意識地搬出去,只留下我一個在家,僅在我需要食物時回來送飯;我的朋友也都相當熱情,令我食物不虞匱乏,造成我除了武漢肺炎外的另一個隱憂,肥胖。
    ·
    朋友告訴我,很多居家隔離的人,會在追劇追完以後振作起來,看看書、整理房間之類,所以她才問我有沒有培養出什麼不一樣的隔離興趣,殊不知我發展地這麼歪,但還是興致勃勃地問了我愛上看什麼類型的A片。
    ·
    我一直都不諱言自己是喜歡性的人,甚至有些自豪自己是能夠坦承的人。
    ·
    性除了生育之外,還有許多面向值得探索,不論是傾向於運動生理範疇的姿勢、持久度、滋潤度;神經科學範疇的敏感帶、高潮時的靈魂抽離感;心理範疇的前戲重要性、射後不理森氣氣;甚至是哲學範疇的我們該跟誰做愛、性和愛可否分離、假高潮是友善亦或是虛偽⋯⋯。情慾世界相當多采多姿,是綜合本能、靈性與理性的拉扯疆界,我常常在想這些事情,也希望人能用正面的態度去理解及討論。
    ·
    由於目前A片市場的目標觀眾群還是以男性為主,女性向的A片市佔率較小,我在看片時常常苦惱於覺得女優真的太正點了,不過與之對戰的男優卻是激不起我任何性慾的外貌(我要玄彬做愛⋯⋯的迫降);或是總是以男性敘事觀點來拍攝影片內容,且劇情走向不見得是女生會喜歡,甚至是反感的。
    ·
    沒想到我居然在隔離的日子裡偶然發現一個搜尋標籤,裡頭的男生又帥又猛,且都是素人。我在那個類別裡,終於享受到了男生「後宮選妃」般的膨脹愉悅,撫慰了我因載到確診、整天也懷疑自己確診的慌張心思。
    ·
    ·
    ·
    ·
    這陣子,網路上亦發生了一件大事,便是網紅博恩在個人YouTube頻道上傳了他今年二月於TICC表演的脫口秀片段,其中一段「博恩被強姦的故事」,引發了熱議。
    ·
    熱議的主題圍繞在男性性侵受害者相較於女性性侵受害者的被隱形,因為刻板印象大都是男侵犯女;以及他身為一個脫口秀演員,該不該用表演「放下過去」;甚至是性侵這麼嚴肅敏感的話題該不該作為開玩笑的主題,畢竟會有引發仿效效應的疑慮。
    ·
    博恩是我相當喜愛的網紅(拜託回歸夜夜秀),看完他表演的片段,我在笑中是有心酸、甚至是越想越不捨的,但也佩服他的智慧及勇氣,可以這樣處理這種題材,甚至藉此闡述自己的理念,即使這個理念不見得是在這個依舊相對平板的世界,能夠被接受的。
    ·
    我在此沒有要探討我對這個事件的評論,純粹是這個事件給了我一個引子,令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女性情慾的不受重視,以及男女平權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博恩在表演片段影片的最後開了一個「希望女生可以多多強姦男生」的玩笑,我能理解這是表演,所以也可以用置身事外地玩笑心情雙重標準地大笑。不過若要真正探討男女情慾關係,甚至是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女生不是採主攻的強姦姿態對待男生,就一定會得到男生「口嫌體正直」的回報認可;而男與女性愛的基礎,至少應該都要是「合意性交」,不論兩人的社會關係、陌生程度為何。
    ·
    ·
    ·
    ·
    由於自己是喜歡性的人,在我十八歲與當時的男友初體驗之後,只要有固定的伴侶,便會有些需索無度地希望與對方維持至少一週兩到三次的頻率。但在與後來某一任男友的熱戀期過後,對方卻很快地對與我之間的性冷卻下來,甚至時常會發生最讓女生不爽的「寧可自己看A片打手槍,也不要與女友實戰」的情況,令當時的我相當挫折,畢竟我認為自己對性的反應熱烈,絕不是會讓對方聊甚於無的死魚,也很樂意與男友一起開發新玩法,實在不懂光看A片自慰的奧妙究竟在哪。
    ·
    我印象深刻我們之間有過幾個相當尷尬的夜晚。
    ·
    我會故意在當時我們同居的小房間內播放A片,待到引發他的生理反應後,以幾近強迫的姿態脫了內褲就想霸王硬上弓,而他即便是已經勃起,都可以把我狠狠推開。羞憤難耐而無法理解的我,往往放聲大哭,想用情緒勒索再逼他與我上床(在此向那位前男友致上最深的歉意,這也印證了生理反應不等同於心裡願意),但結果通常是不了了之,他變得更不想與我做愛,我也在吞了這樣的恥辱好幾次之後,終於明白我們走不下去,主動提了分手。
    ·
    男女之間的化學反應建立在很多面向,不論是陌生人或熟悉的人,我們都會有想或不想的時候,除非是病態式對性愛成癮而不能控制的人,性的多寡拿捏與奧妙,需要我們可以放開心胸去認識、學習,才有機會不再被誤會或是污名化。
    ·
    即使不是實際的「做」,和異性談話的語調內容、不經意的觸碰、眼神交流,都是性行為的延伸,都是一種意念式的做愛。
    ·
    我絕大多數的性都是發生在與固定伴侶之間,我並不是保守,而是還多少被箝制在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女生不能淫亂的觀念裡,所以跨不出那一步。我在沒有固定伴侶時,能做到最多而冒險的性,便是在酒吧之類的場合,與自己順眼的男人調情,然後回家想著對方自己安慰自己。
    ·
    我在耶魯大學人類學家Wednesday Martin所著《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一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橋段不是上流社會媽媽之間的勾心鬥角,而是她提到她小孩的幼稚園有一天出現了一個隨丈夫工作來到紐約的法國媽媽,上流社會的女人多半傳統、倚靠丈夫財力維繫身份地位,因此對所有可能搶走丈夫侵害夫妻關係的女人特別提防。而法國媽媽初來乍到,依舊秉持著法式風情與較不羈的浪漫,令所有除了作者之外的幼稚園媽媽產生警戒。不過作者卻樂見其成,甚至會刻意安排讓自己的丈夫偶爾去幼稚園接小孩,製造丈夫與法國媽媽的巧遇,讓丈夫也有與別的女人「安全調情」的機會,藉此調節一對一關係中容易出現的緊張,令心靈有稍稍「出軌」的自由。
    ·
    這段內容再度令我意識,在不能言說的境地裡,人與人的交流皆是性愛,裝可愛是性、裝酷也是性,只要有想引誘人的念頭存在,便已夠構成了性愛的初步,可以說人的打扮、學習討人喜歡的手段,都是一種自慰。而或許因為我們的羞澀、狹隘,以有色眼鏡看待社會交流中的每一種性,才往往造成壓抑,進而引發悲劇。
    ·
    如果我們能夠良好地正視,性的交流,從兩人第一個眼神交換就開始了,如何引導、察覺對方的意念,進而有更多接觸,甚至到真正的性器接合,是我們不論對任何意欲發生關係的對象,也就是說不論對方是不是夫妻、男女朋友、炮友,都必須學習的藝術,社會才不會再有「女生說不要就是要」、「口嫌體正直」、「女生可以強姦男生」這樣粗暴、平面的論述。
    ·
    ·
    ·
    ·
    人類生理上的設計,並非從一而終(而長臂猿是);然而我們目前的主流價值卻是傾向一夫一妻。我體認到這樣的現實,卻參透不了這之間的關聯,我僅能期許自己可以是更尊重自己、也更尊重他人性權的人。
    ·
    回想當初居然會有「女生一定可以強姦男生得逞」的心態,大概是因為:
    ·
    一、女生比男生更不被鼓勵自慰、探索自己的性慾,所以不能理解男生居然可以有「看A片自己打手槍自己爽」的行為,因為這在女生的觀念雋刻裡隱約是一種禁忌,我甚至有朋友直到二十歲都還不知道自己的陰道在哪裡;
    ·
    二、女生的情慾養成是與男性主導掛鉤的,如果自己來、甚至比男性享受,就會被視為是淫蕩、不潔的負面表現;
    ·
    三、再更衍生,女生在社會觀念壓抑下,一部分人被成功地圈禁了性慾,不敢享受,甚至不願享受,嚴重者更會徹底抵制本能去厭惡性慾;而一部分如年輕氣盛時的我,便會反向地認為自己若能突破社會觀念限制,成為熱衷性愛的女人,就該被視為珍寶,任何被自己主動求歡的男人都該感到珍惜而受寵若驚,不可能拒絕。
    ·
    想通了上述前因後果,我才終於能夠好好看待自己的情慾狀態,在伴侶關係上,也才更有辦法尊重他人。
    ·
    性慾就像食慾一樣,是有辦法控制的,但也像食慾一樣,必須要適量地吃,才不會一直想著吃。我後來交過一任男友,在我們的性關係上,亦是我的需求大於他,但當他明確表達不要的時候,我也不會因此引發負面的價值感低落,認為是自己沒有魅力、或是對方不喜歡自己。他有時會寵溺似地取笑我「每次都要」,我也不覺得自己淫賤,反而認為是一種可愛的讚許。畢竟在目前我所看過的演化心理學論述中,大都還是傾向採取保守陳腐的「性是女人用來鞏固男性保護與財產投資的手段」,如果按照這個論述,性就是女人給男人的「獎賞」,而若是男人連女性可以給予的「最大獎」都不想要,這個女人就可謂可悲了。
    ·
    不過事實是,我想要的性,若沒有經過對方同意卻要對方配合,還包裝成是「賞賜」,這不論是男是女,都是相當危險而偏激的想法。而若男女求歡碰壁時,亦沒有自己紓解的觀念,反而會造成更多「 用強」的悲劇。
    ·
    ·
    ·
    ·
    這兩年迷上滑雪,沒雪滑的時候就會上滑雪愛好者的網路論壇潛水。一次,看到有雪友竟在日本雪場遇見著名AV女優波多野結衣及大櫬響,雪友過去以破爛的日文表示自己是粉絲,貼文底下留言清一色是男性一片哀鴻表示欽羨,將女優當作女神崇拜。
    ·
    我這時有種奇特的感覺,明明自己所受的教育是不鼓勵女性展現情慾、甚至認為女性情慾是敗德的,小時候只是裙子穿短一點,長輩便會給予指責眼神,但在這些以展露情慾營生、專門幹給別人看的女優身上,卻又發現了不合邏輯、備受尊敬的雙重標準。我突然發現台灣男生很優秀啊,可以用這樣正當的兩面心思去看待女優;也發現雙重標準可以是好的,人能一邊意淫他人身體搓槍自慰,也能同時謹守禮節本分,甚至帶有感謝之情尊敬對方。
    ·
    在隔離期間我也迷上了日本真人實鏡節目《雙層公寓》(Terrace House)。其中有一位四度回歸的成員,模特兒島袋聖南,從二十五歲開始參加該節目,在節目裡和其他成員戀愛,從節目引退後失戀又能不畏情傷、甚至是大眾的目光,再度投入節目尋找戀愛對象。每次她在節目中回歸出現,男性成員的目光便會馬上被她攫去,並不會因為獲悉她的戀愛史而反感;反倒是女性成員會因為感到威脅(因為她真的很漂亮),便對她產生拒斥。
    ·
    我們時常說這個社會在父權主義的運作下,男人如何欺壓女人;殊不知女人自己往往是最大的父權幫兇,助攻譴責不在父權脈絡下安生的女人,只要有女人在情感上表現地瀟灑,便是水性楊花、沒有規矩教養,甚至認為如此表現有辱女性名聲;卻對有同樣行為的男性以風流倜儻一類正面言詞褒揚。
    ·
    或許台灣男生已經漸漸走出父權的迷惘,是許多女生還箝制自己在「不能出去」的牢籠裡,我們才無法用正當的眼神看待自己的情慾,甚至對別的女人產生嫉妒。
    ·
    ·
    ·
    ·
    單獨隔離期間我才迫切地發現其實我很需要人。
    ·
    剛獲悉自己要被隔離的消息時,我是樂觀的,我本來就喜歡做一些一個人做的靜態的事,看書、寫作、思考,而我不過是把做這些事的地方從咖啡廳移回家裡,且只有自己而已。
    ·
    隔了幾天才發現,即使只是在咖啡廳裡與店員有最低程度的交談,喝什麼、點什麼;感覺鄰座的人即將突破生物距離的小小威脅;常見卻從不說話的其他熟客面孔⋯⋯,都是屬於我欲投入這個世界、接觸人的一部分。這種對人需要的感覺,打破了我自以為是的孤傲,發現即使是素不相識陌生人,其實也默默構築了我的安全感堡壘。
    ·
    在此我想感謝所有與我有過情感交流的對象,不論是有性的、無性的,粗淺的、深刻的,是你們的包容與體諒才令我習得與人交往的藝術。而這場疫情即便剝奪了我和人交際的權力,卻也令我領悟,若是擁有健康的心態,就算病毒肆虐,我們也能擁有健康的雙重標準,知道這種狀況只會是一時,若不好好隔離配合檢疫政策,疫情不會過去,感情也無法彌補。
    ·
    ·
    ·
    ·
    最後我想補充最重要的一點。
    ·
    那位曾被我意圖強姦、求歡不得的前男友,分手許久後來找我打了回鍋炮,他感嘆地說:「還是妳的技術最好。」
    ·
    這才是我隔離期間的最大體悟,便是:我要強姦你,你還不見得吃得消。
    ·
    勿私訊、勿留言求強姦,意淫歸意淫,對人還是要有健康的雙重標準,這個社會才能同時擁有所有人猥瑣私密的性趣,還能產生相互敬重的高尚情操。
    ·
    最高級的性,是我已在意念之中強姦你無數次,在現實中還能一步步誘導你實際與我交合,而你還以為你求之不得。
    ·
    ·
    ·
    ·
    #onlyYESmeansYES

  • 百悅眼鏡評論 在 許許兒-打點屬於你的裝扮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3-02 18:33:28
    有 145 人按讚


    {印花布料送來了~~}
    合作多時的印花布料終於收到成品
    把布料唰~的打開
    成就感有這麼大(手比劃比劃這樣那樣)
    這次的企劃之廣
    合作集結多方專業人士
    踏踏實實的把整個產業流程走一圈
    除了很重要的插畫家 KIDISLAND‧兒童島 之外
    我們拜訪了數家布料公司
    研究許多布種
    百般掙扎才決定這次使用
    手感與親膚感都只能用五顆星“極佳”評論的布料
    走訪從桃園到土城的印染廠
    全程台灣製造
    一步一步監製(推眼鏡)

    真的是感動得淚流滿面啊
    許許兒的第一次印花布料真的快要現身了
    大家有在發漏就會知道 #許許兒 努力製作自己的印花
    從女鵝還在肚子裡時就開始策劃努力到如今
    即將看到孩子出生般喜悅

    預計在3/14(三)白色情人節這天上架
    3/17(六)也會有新品+南京小露台店的開幕茶會
    請大家把這天留給我們
    美好可愛要一口氣呈現給大家

  • 百悅眼鏡評論 在 寶靈魔法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6-19 13:13:14
    有 21 人按讚


    我在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影片來了。我在演講中談到AI時代的三個想像圖:1)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2)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3)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演講全文如下:

    【台灣大學畢業演講全文】
    謝謝台灣大學邀請我參加今天的盛典,能和全台灣最頂尖的一群畢業生,以及各位的家人、親友齊聚一堂,分享你們的喜悅,我感到非常榮幸。首先,我要向所有的畢業生表達祝賀,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還記得34年前,我跟各位一樣坐在大學畢業典禮台下。當年的我,大學四年,找到了我的兩個最愛。第一個最愛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畢生摯愛,我的妻子。
    而今天,不是來講我的初戀,而是來講我另外一個大學期間的最愛:人工智慧,就是現在最火的AI。我最近找到我大學畢業時,申請博士作文,最後我的總結是:「 AI是對人類學習過程的闡釋,對人類思維過程的量化,對人類行為的澄清,以及對人類智力的理解。AI是人類認識並理解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希望加入到這個一個全新但是最能改變世界的科學。」
    畢業那天之後的34年,我在AI科研、開發、投資方面不斷耕耘。今天,我很有把握地告訴大家:未來10年的AI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
    有什麼證據呢?最近最大的科技新聞就是AlphaGo 打敗人類最頂尖的棋手柯潔。棋聖聶衛平點評:AlphaGo可以說是20段,人類要打贏AlphaGo唯一的希望就是拔掉電源。
    AlphaGo只是一個例子,在過去的兩年,AI在人臉辨認、語音辨認都超越了人類。 我們投資的一家AI貸款公司,每筆貸款只要8秒鐘,比人花8個小時還要精確。這家公司成立兩年後,今年將會發放3000萬筆貸款,幾乎超越了所有的銀行。
    如果把這些技術和成果往後延伸,我們可以很確定地預測:未來十年, AI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AI將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AI會取代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操作員、分析師、會計師,司機、助理、仲介等,甚至部分醫師、律師及老師的專業工作。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富足的豐產時代,因為AI作為我們的工具,將為我們創造巨大的價值,幫助我們降低甚至消除貧窮和飢餓。我們每個人也將獲得更多的時間,來做我們愛做的事。
    在這十年,我們將進入一個焦慮的迷惘時代,因為AI將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失去原本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而變得憂鬱和迷茫。
    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有關人工智慧未來的三個想像圖:金字塔,魔法棒,和愛心。
    首先來想像一個金字塔。隨著AI到來,職場的金字塔結構將會重組。
    金字塔頂端的人叫做創新者。AI優化某一個領域的精確度,遠超人類,但是AI是不會創新的。每個理工科系畢業的學生,你們的機會在於創新和發明前所未有的技術。這不只是為了避免被AI取代,也是作為頂尖學府畢業生的責任和機遇。
    那些資工系畢業的學生,請不要認為自己必須去面試所有半導體公司,挑個最高薪的工作,請慎重考慮去世界最頂尖學府深造或最頂尖科研公司從事科研。
    那些醫學院畢業的同學,請不要只追逐高薪的醫師工作,請考慮做醫學研究工作。因為你有機會延長人類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這是AI做不了的。這點是我和哈佛癌症醫學院的院長交流時達成的共識。
    對於這些有創新能力的同學,我想分享一個我當年讀博士時,我的系主任對我的期望:「在你的博士論文領域,成為世界第一人。」因為他的期望,我放棄了兩個簡單的課題,最後才做出了世界第一套不指定語者的語音辨認。
    金字塔第二層是各行業的專家。這包括了各垂直領域的頂尖專家和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對於新聞系的同學:雖然我認為大部分記者會被AI取代,尤其是財經新聞、體育新聞AI今天已經比大部分記者寫得更快,更好,而且不會犯錯。但是AI肯定無法寫出比高希均教授更好的經濟評論。雖然AI已經開始寫小說,但是AI肯定寫不出比龍應台更好的散文。對於商學院的同學:雖然AI可以在炒股方面打敗絕大多數電視上的股市名師與名嘴專家,但是AI無法取代我們創新工場對科技趨勢預測和早期投資的眼光。
    我想給台下法律系的畢業生特別打打氣:作為律師費用的最高消費者之一,我有親身經歷,頂尖的律師是不會被取代的。雖然重複性的和簡單的律師工作,比如說搜尋資料、篩選證據,甚至梳理辯證邏輯,肯定會被AI取代。但是當我2005年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跳槽訴訟案的時候,我對我的律師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呈堂辯證的絕佳口才、審問對方證人的犀利程度,都讓我歎為觀止。他感染了法官和全場,他的個人魅力完全不亞於電影A Few Good Men裡的Tom Cruise,這是AI永遠沒法做到的。
    AI時代,將會是藝術及文化創作者的美好時代,會有更多的藝術家、 設計師、詩人、歌唱家、演員的出現。AI無法做到感性自由的創造。有些人可能已經看過AI可以把一張畫做成莫內的風格,但如果給AI一張白紙,它沒辦法像一個五歲小孩天馬行空地去畫畫說故事。AI不懂美,不懂幽默。有一個識別笑話的軟體,看到它認為有笑點的地方就會說“哈哈”。當我們輸入今天的報紙的時候,他看了每句話都是“哈哈”。我看到很多台灣的創作者和設計師正在文創領域中努力,也有不少在國際上有亮眼的成績,期待你們當中學習藝術、戲劇、音樂等專業的畢業生能夠運用藝術和美學,甚至在文化娛樂領域創業,進一步提升台灣的軟實力。
    AI時代,也將會帶給文科生各種希望。前一陣有篇採訪標題:“李開復說文科生的時代來了。”有位大學生看了問我:是不是文科生好找工作了?抱歉,不是的,而是別科的也變得一樣難了!但是進入AI時代,各種文科真的變得各更有意思了。比如說:我們可能一百多年沒有看到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了,但是AI時代,哲學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人能被AI複製,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心理學也更有意思了,如果AI能解決人類溫飽問題,但是又有那麼多人失業,那麼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問題怎麼辦呢?同樣的,社會學、歷史、人類學都因為AI可以有好多新課題。
    我上個月參加哥倫比亞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典禮,有機會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兩位同學聊天,我問他們兩位覺得最有價值的學科是哪一門,他們兩位理工科學生同時回答「當代文明」,居然和當年讀理工的我一樣!如果不是當年這門課,也許我今天只會專注AI技術,而不會考慮到AI對社會的影響而寫下我的新書《人工智慧來了》,更不會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人類的願景。我覺得理科生如果能有人文關懷,未來會有更大的價值,因為AI是無法在做這麼大的跨越的。
    以上提到的各種行業機會都讓人振奮,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畢業生只要努力都能爭取到這些機會。但是務實地說,這些金字塔頂層的機會不是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的。尤其在AI大量取代重複性工作的時候,被取代的人怎麼辦呢?我認為工作結構金字塔的基層,80-90%的就業機會將是:人與人之間的服務業,這群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黏著劑:服務、參與、聯繫、情感。這些都是AI不能做的。
    當未來人有了更多的時間,人們會希望能有更貼心又有人情味的服務,和真正用心做出來的產品與服務。比如說,餐飲業的從業者會把餐廳的經營收拾工作交給機器人去處理,把時間用來研發更具特色的美食,店主人也更有空能跟上門的客人聊天交朋友。再舉個例子:在中國大陸的家政服務領域,開始有了細分,甚至有些高收入的服務。比如說,上門廚師、按摩師、換季疊衣師、孕婦需要的有:月嫂、育嬰嫂、甚至還有催乳師。
    近年我把家搬回台灣後,我特別看好台灣的服務業。比如說:我的朋友朱平創立的肯夢學院,培養的不只是美髮設計師,更是風格生活家,帶給顧客美和快樂。我的大陸朋友發現台灣不但鳳梨酥、牛扎糖好吃,連四川牛肉麵都那麼好吃!最有人情味的。我有一位朋友幾年前來台灣,親身體驗了台灣計程車司機和眼鏡行服務的誠信、專業、友善、可愛、認真。還有一位大陸朋友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在台灣社會擔心台灣競爭力的時候,其實我認為只要走上街頭小巷,感受一下周圍的人情味,體驗一下世界頂尖的服務業,就會發現這就是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大家可能在想:服務業值錢嗎?當然值錢!創新工場投資台灣創業者最成功的三個案子不是科技公司,而是服務公司,分別是:“藍領服務”,“快剪”,和“麵包”。我們幫助這三個公司引入大陸市場,都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快速發展。我認為三年內三家公司都有機會成為十億美元的獨角獸。
    接下來再想像一根魔法棒。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所說的:「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
    無論你是否是主修技術,你應該開始把AI視為引領未來的超強魔法,你要用它不斷升級進步,才能在你的專長領域中發光發亮。你可以把AI想像成Internet,我們過去20年的生活體驗已經被網路全盤改造,下一個10年將會被AI改造。這也代表,無論你專長在哪一個領域,都要成為第一個善用AI工具的人。如果你是軟體工程師,你要利用AI工具來檢查和優化程式、甚至編寫新的程式。如果你自己開公司,你要使用AI工具來管理帳務成本,最大化你的變現和利潤。如果你是腫瘤科醫生,你需要用癌症分析和診斷工具,和你一起診斷病人。AI工具和人類的關係應該是1+1=3,如果在100個癌症患者中人類醫生能救70人,AI能救60人,兩者相加也許能拯救80人,人工智慧會繼續進步,未來也許救80人,那時兩者相加也許就能拯救90人。
    我觀察到台灣社會有一種被動、推卸、無奈的氛圍。經濟沒有進步是政策的問題,薪資低是企業的問題,房價高是房地產商的問題,年輕人看不到未來是大環境的問題。那麼,作為在AI時代來臨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新血,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去解決困難的問題。不要浪費時間做那些機器很快就能勝過人類的事。不要接受沒有挑戰的工作,對自己設定積極而嚴格的學習目標,選定某個具體領域勤下苦工,成為AI無法取代的人才。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做更有智慧的職涯選擇。不要只追求時下看來很酷的流行工作,選擇能改善社會和世界的工作,選擇能幫助人們而不貶低他人的工作,選擇有同理心和愛心的公司企業,而不加入透過不法獲利壟斷市場的公司。魔法棒在你手上,你必須勇於冒些風險,勇於承擔責任,勇於揭發不正義,為台灣社會施展更正面積極的魔法。
    有了AI這支魔法棒,你有責任重建台灣和世界的連結。你們的世界觀應該不止於天天上網彼此點讚或轉發八卦。要多上有養分的英文網站,讓自己的英文更加進步,每天吸取國際知識時事,認識和你同一個領域、同年齡層其他國家的優秀年輕人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你的專長有沒有國際會議、國際獎項、國際型計畫可以積極參與報名?你是否要考慮留學,或到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多花時間結交更多跨國城市的朋友,引爆思想火花的碰撞,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最後,讓我們想像第三個圖像,愛心。
    四年前,我被診斷得了第四期淋巴癌。當時我面臨一個冷酷的事實,我當時認為自己生命可能要用月來計算。
    在接受治療那段充滿不確定的日子裡,我對人生反思良多,我才意識到,我追逐的事業、名聲、甚至是等待了30多年終於到來的AI,對我來說都毫無意義。我意識到,過去我人生的優先次序完全本末倒置。我忽視了我的家庭。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我媽媽幾乎認不得我,而我的孩子不知不覺中都已經長大。
    幸運的是,我的病情已經穩定,所以今天能來到台大和你們相聚。我現在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相處。我搬回台灣離母親更近,無論在北京和台灣我太太都會與我同行。當孩子放假回家的時候,我不是休兩、三天假,而會休兩、三個星期。
    我也開始花更多的時間和他人交心。週末,我和好朋友們一起爬山或出遊。我帶整個公司同仁到矽谷一個星期參訪全球創業聖地,我和在社交平台上向我提問的年輕朋友碰面。我向幾年前我冒犯過的人聯絡請求他們原諒。我寫下《我修的死亡學分》這本書、拍攝一部紀錄片,跟更多人分享我從和死神擦肩而過的經驗中所學到的事情。
    這段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啟發了我對於AI之於人類存在意義的一個全新觀點。的確,AI在許多分析型的工作已經明確的擊敗我們,AI勝過人類的領域只會一個個增加。但是,工作能力並不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身為人類的獨特之處,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
    當我們見到新生兒的喜悅心情,當我們一見鍾情時怦然心動,當朋友用心溫暖聆聽我們的傾訴,當我們幫助別人之後的愉悅感。我們距離完全掌握人的「心」還早得很,更別說想要複製它了。唯有人類,能夠去愛和被愛。人類想要愛人及被愛,愛和被愛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有了這個信念,我們現在知道自己必須做什麼。至少要感恩我們被愛。更好能回饋我們所得的愛。最好能要把愛傳出去,不期待回報地去愛。
    回到AI的主題,我們跟AI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有愛。雖然你們看到科幻電影裡面的AI有愛,但是那是虛構的。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AI程式沒有愛的能力,他們甚至沒有任何感受或自我意識。AlphaGo擊敗了柯潔,但是AlphaGo下棋沒有任何樂趣,贏棋感覺不到一絲快感,贏了之後也沒有擁抱它愛的人的慾望。AI是冷冰冰的。
    將來,即使AI診斷工具比醫生精準10倍,病人不會想要從AI機器人那裡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診斷說:「你得了第四期淋巴癌,5年內有70%的死亡率。」病人會想要一位願意聆聽我們病痛、鼓勵我們的「愛心醫生」說:「李開復也得過同樣的淋巴癌,經過治療後現在很健康,所以你也要加油。」在AI分擔了繁重的理性工作後,醫生終於有時間到家裡去探病,有時間和我們說話。這種愛心醫生不僅使我們感覺更人性,更有信心,而且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增加病人康復的幾率。
    這有可能解決我前面提到AI取代人類工作的問題。「愛心醫生」的人數將超過現在的醫生人數。失去工作的人可以去做傳播愛和分享經驗的服務業,無論是做熱情的導遊、貼心的飯店禮賓人員,或是風趣的調酒師。有了這類全新的「愛心服務專家」職位,將會創造出許多新的人情味服務業工作。它們不一定是「職業」,也可以是在孤兒院或養老院的志工類工作。我回到台灣居住的這段時間,多次被台灣的志工打動。我在佛光山、慈濟、甚至圖書館、區公所,都經常碰到彬彬有禮,充滿人情味,有感染力,而且永遠帶著笑容的志工。我相信台灣的志工精神,可以感染世界,可以讓更多人找到AI無法取代的服務業工作。這不但能帶給人自我實現的自豪感和滿足感。更重要的是,這會讓我們的地球充滿愛與歡樂。
    我們已經創造了許多任務導向、比我們大腦厲害的AI,那是我30多年前的夢想。對於資工系科班出生的我來說,我感到相當自豪。但是生病後的我更意識到,我這三十多年把重點放在錯誤的器官上。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大腦,而是我們的心。
    這一課,花了我太長的時間才學到。我希望今天每一位同學,在你們正要邁入人生下一章的轉捩點,用你們過人的大腦面對人生,但更重要的是,用「心」創造有意義的新生活。
    我希望今天參加完畢業典禮後,你能花一些時間思考我演講中的三個想像圖:你希望自己在AI時代人類工作的金字塔中,佔據哪個位置?你想怎麼使用你的魔法棒,引領AI時代並做最好的自己?還有,聆聽你內心的聲音,追求你的夢想和所愛的事。
    恭喜各位畢業生,祝福你們!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