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百度翻譯進不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百度翻譯進不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百度翻譯進不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百度翻譯進不去產品中有17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

 同時也有7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艾莉的小太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有點久沒更新了,但要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停更的日子裡,艾莉終於從國考的凌遲中解脫了ᕙʕಠᴥಠʔᕗ 這次收錄的歌曲,是陪伴我度過國考日子的歌曲們。所以收錄的歌裡都有滿滿的 百無聊賴 身不由己的情感,特別適合考生服用,可以靜靜地聽著念書而不躁進。 btw八月的每一天都邊聽著這些歌讀到半夜兩點,六點...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2:26:17

⭕️第407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釋印順」(1906年4月5日-2005年6月4日),俗名張鹿芹,法名印順,號盛正,人稱印順導師、印順長老、印順法師,中華民國浙江杭州府海寧人(今屬嘉興)。剃度師為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天童寺受戒時,戒和尚是圓瑛和尚,為太虛大師門徒,慈濟證嚴法師的入門師父。印順法師是...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蓮想 | 風景 | 手寫 | 創作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44:35

🍀老子說:放下得失,人生更從容⁣ ⁣ 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 該如何治理國家?⁣ 如果你是企業老闆,⁣ 該如何經營企業?⁣ 如果你是上班族⁣ 該如何讓工作更順暢?⁣ 如果你是父母,⁣ 該如何教育孩子?⁣ 如果你就只是一個普通人,⁣ 該如安放身心,⁣ 並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平日又該與如何與人相處?...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NiBo妮啵|閱讀,手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6:49:27

#百年孤寂 【平裝典藏版】 Cien años de soledad (圖二僅為自己寫的筆記)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譯者|#葉淑吟 類型|#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讀感| 在閱讀這本書以前,就看過許多人分享這部經典之作,但也很多人說很難讀,自己讀完以後發現深深愛上這本書,雖然耗時多日閱畢,...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9 19:00:50
    有 58 人按讚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19:45:43
    有 146 人按讚

    2008/7【GX-06G1蓋特1號金屬塗裝版】
    ●我的「GX-06G1蓋特1號」回憶。
    2006年起始書寫部落格,同好們互動穩定成長,感覺很有成就感。某天接到雅虎奇摩電話,說是想邀我擔任兩週一刊的「摩人」作者。在當年這是備感榮耀的好事,但到了和平東路辦公室,承辦人員卻說希望我擔任「動漫摩人」?這真沒道理…明明經營玩具主題,被看上了卻要求改路線?當年的我~雖然覺得彆扭,但眼前既然有塊磚,還是踩上去吧。~而後部落格也如願邁向百萬瀏覽量。
    2008年萬代魂展首度來台,於信義區「台北動漫展」開展。應月刊《玩具格納庫》雜誌與萬代之邀進行採訪。然而我明明最熱衷聊的是超合金魂,但萬代卻希望我與泉勝洋、安藤賢司對談S.I.C.?當年的我~雖然覺得彆扭,但眼前既然有塊磚,還是踩上去吧。~
    訪談過程極度不愉快,或許萬代員工想討好泉勝洋算是母公司主管的緣故?過程中自己粗淺聽力其實明白,萬代翻譯不耐煩的主觀刪減我想聊的原意,甚至刻意直接跳過不提問。僵硬訪談結束,我拿出預先購買的「G.F.F.」請泉勝洋簽名,安藤賢司在旁開玩笑說乾脆簽「カトキハジメ」好了。
    五味雜陳的心情下完成工作。而後在台北動漫展閒晃,意外看見田中宏明先生專注調整「六神合體」試作。其實之前只在雜誌看過一兩張訪談照,但確定眼前是本人無誤。超激動趕緊排隊買好「GX-06G1蓋特1號」在旁埋伏,待田中先生空檔跑過去請他簽名,忍不住對田中先生說著他這輩子恐怕也不明白的深深感謝。
    在遙遠的2001年之前,野中剛與田中明宏曾為蓋特全身究竟是白色還是銀色兒爭議過喔,最終量產的GX-06是珍珠白,金屬銀留給魂限定。而今我有了應該是世上唯一田中明宏簽名的「GX-06G1」,以及泉勝洋簽名的「G.F.F.」。
    https://howzatoy.blogspot.com/2015/03/howza.html
    這些經歷過後,自己不再接受相關邀約,專注做個單純自給自足的部落格玩家。也是我的人生夠幸運,所以無需拿興趣維生,免除原本減壓的嗜好因牟利而變質。
    或許就是童年至今的嗜好始終沒有質變,所以才能持續熱情一直書寫到現在吧。
    https://youtu.be/v1c2OfAzDTI
    ●2008年〈That's Not My Name〉The Ting Tings聽聽樂團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11:54:43
    有 99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艾莉的小太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00:17:29

    嗨大家,有點久沒更新了,但要跟大家說個好消息
    停更的日子裡,艾莉終於從國考的凌遲中解脫了ᕙʕಠᴥಠʔᕗ
    這次收錄的歌曲,是陪伴我度過國考日子的歌曲們。所以收錄的歌裡都有滿滿的 百無聊賴 身不由己的情感,特別適合考生服用,可以靜靜地聽著念書而不躁進。
    btw八月的每一天都邊聽著這些歌讀到半夜兩點,六點半在爬起來去上一整天班,還好這麼荒腔走板的行程只維持三個禮拜,也還好我還健健康康的活著: )

    *因為最近上傳的歌單都會被封鎖,所以都會備份在新頻道上
    新頻道網址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iBXcExzwdMn0W2P-F-WxA
    以後新頻道也會上傳一些艾莉的個人影片,歡迎去看看摟

    -
    ⚠️歌單內如有嵌入廣告皆為Youtube自動插入,廣告收益由原唱者頻道獲利

    | A B O U T M E

    嗨,我是艾莉 Aeri ♡
    一個熱愛西洋音樂的中醫師
    2013年開始在部落格翻譯英文歌
    喜歡用中文字的美 表達英文歌的深度和意境
    最近Youtube之旅才剛開始,一起來跟我聽音樂冒險吧 :)


    | 更 多 的 艾 莉

    instagram ( aeri.z ) | https://www.instagram.com/aeri.z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AeriParadise
    翻譯部落格 | http://aerirabbit.pixnet.net/blog
    Spotify 帳號名 | aerifox
    Spotify 主要推薦歌單 | 近期驚艷🦋 (https://is.gd/qCZuIJ)


    | 冷 門 歌 單 全 系 列

    ✨微醺系列 3 ➤ https://youtu.be/LN0je9zclf8
    ✨微醺系列 2 ➤ https://youtu.be/wSYxeYCRCGI
    ✨微醺系列 1 ➤ https://youtu.be/RYF6jjTtrMo

    ✨日出系列 3 ➤ https://youtu.be/A-0So4UJmX4
    ✨日出系列 2 ➤ https://youtu.be/0mT265El-aY
    日出系列 1 ➤ https://youtu.be/eIRIrKedc6k​

    ✨新-抒情系列 2 ➤ https://youtu.be/0mT5lgq-68Y
    ✨抒情系列 9 ➤ https://youtu.be/C8ag-UP1xjU
    抒情系列 8 ➤ https://youtu.be/7V6Um5U2iH8​
    抒情系列 7 ➤ https://youtu.be/TprL5bTB2uU​
    抒情系列 6 ➤ https://youtu.be/CvcvEnKlPNI​
    抒情系列 5 ➤ https://youtu.be/hOTncx1tXfQ​
    抒情系列 4 ➤ https://youtu.be/U_8dUtveUNQ​
    抒情系列 3 ➤ https://youtu.be/z1WnbSm5-3k​
    抒情系列 1 ➤ https://youtu.be/8j_zPzrFugI​

    清新系列 ➤ https://youtu.be/VZZEHa32wlo​
    暖心系列 ➤ https://youtu.be/y7SXyrTrRFY​

    深夜呢喃 4 ➤ https://youtu.be/VH5JsfmW2uY
    深夜呢喃 3 ➤ https://youtu.be/Ed1NhR3CaAQ​
    深夜呢喃 2 ➤ https://youtu.be/Kd5qSdMBZJI​
    深夜呢喃 1 ➤ https://youtu.be/gKZE-5_0CPQ​

    中毒情歌 2 ➤ https://youtu.be/WEwan9ORIQ0​
    中毒情歌 1 ➤ https://youtu.be/fsgWZDHgpyw​
    -
    -♔-
    Songs Rights belong to their respective owner.
    I only collect to share those amazing music. ♥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19:00:19

    這是銀行優質服務的有效運用,絕對不是在復仇上次的吐槽大會。
    (影片拍攝日期:5/13)
    ┈┈┈┈┈┈┈┈┈┈┈┈┈┈┈┈┈┈┈┈┈
    ▍ 什麼是客戶體驗實驗室?
    中信以客戶體驗為優先設計所有的服務與流程,
    而瞭解客戶體驗就要從聆聽開始。
    客戶體驗實驗室,每年進行超過上百場訪談,
    是中國信託數位服務的發源地!

    ▍立即體驗中信行動銀行Home Bank APP:
    https://ctbc.tw/THQU00

    每週一晚上七點更新,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上一部影片 公開阿滴TOEFL成績! 這支影片會讓你對托福改觀! https://youtu.be/bADwDp5y5YY
    下一部影片 不要再講 thank you 了! 5種大人才懂用的『謝謝』說法! https://youtu.be/wLFv7ml-5PI

    阿滴英文的人氣影片:

    ■ 英式英文挑戰! 你聽得懂電影中的英國用語嗎? https://youtu.be/x9qlyy86LxE

    ■ 去外商公司工作英文要多好? 阿滴突襲Google台灣辦公室! https://youtu.be/ES73LXd4LGg

    ■ 三點就放學! 回家都在玩? 芬蘭學生怎麼看台灣的教育制度? https://youtu.be/VHnyCM6iG7o

    ■ 連阿滴都唸錯的常見英文!? 學會用『回音法』練習發音! https://youtu.be/16kkr2eGSdE

    ■ 阿滴跟大謙的公開! ...英文自我介紹教學 😂 https://youtu.be/WIMq3aIExyU

    ■ 阿滴英文砸招牌! 同步翻譯議會質詢超崩潰!? https://youtu.be/jpmu6u24MNo

    ■ 超失控成語翻譯! 重量級來賓嚇到滴妹『花容失色』 https://youtu.be/BRniFD91j6E

    其他連結: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 百度翻譯進不去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9:16:45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