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百帝漲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百帝漲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百帝漲價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敏迪選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限電太猛了連紅綠燈都關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在中國管理工廠的台商朋友, 你問問他們,最近應該有一波大型停電潮。 尤其是在蘇州、崑山、浙江、廣東這一帶, 小至家戶用電, 大至富士康子公司的工廠, 通通限電停電,大家放假囉~ . #停電狀況到底多嚴重 工廠沒電,頂多就是大家回家放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老天鵝娛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非變種病毒侵台/寒流襲!暖暖包大缺貨/羊肉價格飆漲創20年新高/台灣首例醫師確診|老鵝特搜#516 00:00|南非變種病毒侵台 WHO估傳播力為原版1.5倍 明起南非、史瓦帝尼入境集中檢疫 01:57|寒流襲!暖暖包大缺貨 一周出貨百萬片仍完售 鄉民跪求設「國家隊」 05:12|羊肉價格飆...
百帝漲價 在 A&a義大利時尚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4 12:51:08
🇫🇷同樣都是法國來的空姐包,FLP就是給你最甜美的價格♥️ 【FLP Express 21cm 42,880】 🌈四色:❶酒紅❷帝國綠❸黑色x鋼鐵灰花紋❹巴黎藍 🌼之前供不應求,漲價前一陣斷貨荒,漲價後還是有工坊的堅持 ➡️維持品質,不匆忙生產👍🏼比起許多品牌印刷般的產線,FLP更謹守百年來的堅持✨...
百帝漲價 在 Wulibaobao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21:49:00
#ig先行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8/14)早10點於勞動部召開,經6小時討論,最後拍板建議行政院明年元旦起調漲基本工資,月薪從2萬3100元調升至2萬3800元,漲700元,調幅3.03%;時薪則從150元調至158元,調幅5.33%,是蔡政府上任來第4度調漲基本工資。" . 新聞:https:...
-
百帝漲價 在 老天鵝娛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13 21:00:12南非變種病毒侵台/寒流襲!暖暖包大缺貨/羊肉價格飆漲創20年新高/台灣首例醫師確診|老鵝特搜#516
00:00|南非變種病毒侵台
WHO估傳播力為原版1.5倍 明起南非、史瓦帝尼入境集中檢疫
01:57|寒流襲!暖暖包大缺貨
一周出貨百萬片仍完售 鄉民跪求設「國家隊」
05:12|羊肉價格飆漲創20年新高
萊豬+季節效應 批發價漲3成每公斤直逼400元
08:47|台灣首例醫師確診
楊志良批評染疫醫未照SOP該開除 吳欣岱嗆:不懂裝懂
#暖暖包 #大缺貨 #供不應求 #國家隊 #代價只是一句售光
#冬令進補 #漲價 #20年新高 #羊肉爐 #這羊太危險
#疫情 #確診 #吳欣岱 #楊志良 #院內感染
#馬德里金庫盜數90分鐘 #電影 #全球首映 #世足
★幾天幾摳贊助老鵝【http://bit.ly/31xsPcF 】
🔸老天鵝娛樂FB【 http://bit.ly/2zL5tWv 】
🔹加LINE 抽禮物【http://bit.ly/2zVuuyD 】
🔸追蹤老天鵝IG【http://bit.ly/2No6dTE 】
🔹老天鵝社團秘密抽【 http://bit.ly/2NkLkbO 】 -
百帝漲價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03 23:52:26好啦今天紐約時報出了一篇報導:【How Taiwan Plans to Stay (Mostly) Covid-Free】(台灣計畫要如何盡可能地沒有新冠病毒,作者很強調Mostly,大致上沒有啦),幾乎每個媒體都放錯重點啦!去肉搜記者是誰,以前在北京待過在華爾街日報待過,去罵甚麼新加坡有甚麼資格說台灣,去說美帝自己爛得要死,去說那個史丹佛教授如何如何,這些都不是重點啦,重點真正在報導中的兩個地方。
第一,2020年十月十日,著名的醫療期刊柳葉刀(或稱作刺胳針)刊出了由八名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和陽明大學教授所聯名撰寫的一篇論文,針對了醫院中的一萬四千七百六十五名病患做了新冠病毒的檢測。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這得出來的新冠肺炎輕症或是無症狀患者的確比例比各國都要低,但作者認為真正的確診者比政府所公布的數字要來得更高。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0)30041-9/fulltext#%20
至於高多少呢,這就不是我的專業了。我的專業是風險顧問,我強烈建議這八名醫師和教授趕快把自己家的祖墳藏起來,因為風險很高。上次彰化做了個血清檢測,主事者的祖墳差點被當作始皇陵挖開來翻了兩翻。大家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也難怪榮總這篇報告被Lancet收錄卻這麼低調,果然也是內行人【鼓掌】
第二,阿中部長面對紐約時報記者還真的比較誠實,比那些每天來我這邊洗版說甚麼十四天隔離之後就毫無傳染力的白痴側翼要好多了。讓我引述紐約時報的原文給各位看看順便翻譯:【Taiwan’s position has been that carriers of the virus who are asymptomatic after 14 days of isolation are not likely to be very infectious. Mr. Chen said he had no doubt that there had been some asymptomatic cases that never made it onto the government’s radar.】(台灣的立場是,那些無症狀的帶原者在經過十四天的隔離之後就不會有太強的感染力。陳部長說他毫不懷疑有一些無症狀的個案完全沒有顯示在政府的雷達上。)
【“But if those infections are not causing problems, then should I spend a lot of energy trying to find those people?” he said. “Or should I focus my efforts on infections that are already causing problems?”】(但如果這些感染者沒有造成問題,那麼我應該花很多精力找到這些人嗎?他說。或者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造成問題的傳染者?)
好啦,我要求不多,也就是希望那些白癡側翼不要一直來洗版說甚麼台灣數字好棒棒絕對沒有錯,你老闆都這樣講了好嗎?請你長出腦來不要糾結在這個問題上還來這邊洗版被我笑可以嗎?
紐時的報導最後是引述新加坡的看法認為鎖國只是短時間的爭取構築戰線的方法,不是長久之計。但我的看法是比指揮中心還要嚴格,鎖就鎖,反正我們有這些覺青的智障大內宣,根本不會有內部反彈!所以我認為冬季以來已經病毒有那麼多變種,我主張我國應該要將居家檢疫延長到二十一天,不要再搞甚麼半吊子的14+7,最後七天大家還跑去五月天演唱會這是有個屁用啦!要關就關二十一天,不要廢話!一直在那邊扭扭捏捏幹嘛,該鎖國就鎖國啊!
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到底哪些白癡農委會行政院官員跟你講說美豬開放之後市場台灣豬豬肉會降價的?一個新政策搞到全部的人都懷疑外國豬,當然台灣豬需求量會大增啊!有沒有去市場買過豬肉問過豬農啊?台灣去年口蹄疫才拔針,你也不要聽那些側翼財經白癡跟你講甚麼豬農外銷賺大錢了,所以國內台灣豬肉變少了,妳放屁!才拔針變成不是疫區根本外銷要重新談好嗎,幾個月就談好喔,你當其他國家口蹄疫預防跟農業部都跟你一樣豬腦嗎?
到處發台灣豬標章還跟人家簽甚麼契約要處罰,你覺得各大小吃店是不是只能用更多台灣豬,豬肉需求增加價格當然會上漲,所以之後便當店、炸排骨之類的都會因為台灣豬肉價格上漲而跟著漲價啦,更別提倒楣的鬍鬚張除了業績掉了10%之外,還得把三個月的西班牙豬肉庫存通通捐給公益團體,這就是經典的有政府會搞事,有政府會反商啦!北七!
【訂閱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萊克多巴人預購傳送門: https://reurl.cc/Ezx1Qn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百帝漲價 在 John W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06-17 00:35:13========非商業用途-請使用1080HD觀看========
玄奘大傳學生製片
指導老師 陳毓麒
男主角 謝秉彥
女主角 陳芷君
導演 溫建翔
製作人 孫紹妏
執行製作 林依靚
攝影 張倪嘉
燈光 林修弘
後製 溫建翔
場記 林依靚
三妝 孫紹妏
感謝
李惠娟 張猷勳
陳韋智 陳裴安
漆柏青 吳昭瑜
呂宗憲 何詩婕
王品詔 陳鈺欣
黃常芝 房筱淇
梁瑋庭 周政德
翁光佑 楊庭欣
尤亞伯 陳名杉
徐佳瑩 陳 穎
陳弘宸 吳庭瑋
詹雅涵 李東原
阿蟲的記憶卡
修銘的電池
秉彥的相機
惠娟阿姨的戰車
狸貓的南瓜馬車
布兒的制服
小飛的背心
安安的文蔚
紹妏的萌萌
修弘的小戰士
柏青的房間
小文的鏡頭
依靚的房間
安安工作室
特別感謝
玄奘大學
科技財經大樓
漲價的樹太老
網路帝國
小客廳
南大路永和豆漿
中油加油站-百祥門市
中油加油站-茄冬門市
百帝漲價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限電太猛了連紅綠燈都關了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在中國管理工廠的台商朋友,
你問問他們,最近應該有一波大型停電潮。
尤其是在蘇州、崑山、浙江、廣東這一帶,
小至家戶用電,
大至富士康子公司的工廠,
通通限電停電,大家放假囉~
.
#停電狀況到底多嚴重
工廠沒電,頂多就是大家回家放假對吧?
那你就太簡單了,有些是會有工安危機的。
在遼寧省,一家呼吸機突然停止工作的工廠不得不將 23 名員工一氧化碳中毒送往醫院。
還有一些人在通風不良的房間裡使用爐灶取暖,結果送醫急救。
這些是工廠停電的慘況,那家戶用電呢?
台灣前陣子也是有分區限電,
但中國這個不一樣,他們不是只有家裡不能開暖氣、看電視而已,
他們是整個城市都限電了!
舉凡路燈、地鐵通通不亮,
更扯的是連紅綠燈都關起來了!
媽呀,這已經不只是限電政策,而是模擬世界末日吧!
.
到底為什麼會停電停到出人命?
這是好幾個原因疊加在一起的。
#第一是缺煤
對,答案就這麼樸實無華。
煤炭佔全中國發電量超過70%,
但基於幾個原因使得中國買不到足夠的煤礦。
一來是現在中國積極復工,
所有工廠全力運轉,使得用電量高速上升,國營企業買煤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工廠的需求。
再加上中國現在要追求碳中和,煤廠都不給生產了,
空有寶山,但礦區開工率不到50%,工廠看的到賺不到。
關於碳中和這個我們等等細聊。
二是中國自己擋澳洲
我們上週才提到澳洲抗中。
自從澳洲開始說要調查Covid-19起源後,
中國就開始大量禁止澳洲商品進口,
其中就包含了澳洲煤礦。
中國這可是自傷拳啊,因為澳洲是全世界第二大煤碳出口國,
少了他們的供給,中國根本買不足需要的煤炭,
只少轉向北邊的蒙古和南邊的印尼購買。
但蒙古的產量沒那麼多,而且因為疫情又封了邊境,
印尼則必須先應付能源需求同樣飆升的東南亞各國。
中國左看看右看看,
哇,已經煤法度了。
.
#第二是習大大說要減碳
中國的減碳能源政策已經講了好幾年了。
大概從2015年習大大就說要「能耗雙控」,
還到各個國際組織上立下「中國會在2030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的flag。
習大大就像在外面亂答應客戶的慣老闆,
回到國內叫所有省級幹部通通交出成績單,每個人給我減碳減個一倍。
可是中國現在還是全力衝刺經濟,工廠產能全開,
再加上中國本身又不是什麼綠色能源大國,
你說要減少碳排放,肯定也會同步降緩經濟增長,
麵包和愛情,你要哪一個?(等一下怎麼會有愛情)
.
所以中國官媒現在就把輿論怪到地方政府頭上。
人民日報有篇社論這樣說:
標題:人民快評:多地拉閘限電,不能讓老百姓生活受限
內文:
一些省份並未完成“能耗雙控”要求,壓力之下,便急踩剎車,選擇限電。實際上,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了有序用電,但是在執行後仍存在電力缺口,目前整個電網有崩潰的危險,才採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限電需要職能部門妥善把握。找到精準切口,早部署早安排,別事到臨頭再眉毛鬍子一把抓,考驗各地的治理能力。
.
「習大大的限電政策沒有不對,是地方政府執行錯誤」,
.
現在大概是這樣的風向。
所以前陣子中國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一份《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結果30 個地區中只有 10 個達標。
於是黨就把一些沒達標的省分通通標紅字,設為一級預警。
這些被點名的城市只好在短時間內採取「積極」的行動,開學前趕作業,
就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工廠停工,紅綠燈不紅」的極端作法。
而且還有些地方公告「每天早上七點到晚上11點停產」,
傻眼,那不就是正常上班時間?
所以也有些工廠為了趕客戶訂單,索性叫員工通通改夜班,規避政府停電要求。
.
#到底會有多大影響
基本上像煉鋁、煉鋼、水泥製造和化肥生產等電力密集型行業,通通都會受影響。
約有7%的鋁產能出問題,29%的全國水泥產量下跌。
也因此,野村證券已經下修中國2022全年的預估GDP增長率,從8.2%下修到7.7%。
現在已經很多財經媒體在彙整受到影響的台商名單。
基本上只要設在蘇州、崑山等省分的工廠都會先停工4到7天,
接著再看看政府有沒有下一步指示。
那為什麼我說可能會延續好幾個月呢,
因為缺煤和碳中和都不是三五天可以解決的大問題。
就算現在提早放十一長假,
回到工廠後缺電問題還是沒解決,那還不是一樣要停工。
已經有分析師預估,這一波限電恐怕會延續到明年春天,
除了股票市場會受影響外,
你我在大賣場購買的中國製商品可能也都會漲價(因為電價變貴)。
所以彭博Bloomberg就說,
中國這一波限電帶來的經濟衝擊,恐怕會比恆大垮台還要嚴峻喔。
.
最後在留言區附上中國鄉民趣味解讀。
他們說黨限電是深謀遠慮,
最大用意是要打擊外國企業,讓美帝賺不到錢。
天阿,這麼聰明的做法我怎麼沒想到?
真不愧是黨,英明!
全文放在敏迪選讀官網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928-2/
---我是工商線---
敏迪我推出了一個商品叫國際觀察曆
一年365天,帶你認識全世界所有國家
而且還介紹什麼是什葉派遜尼派、CPTPP是誰發起的、左右派怎麼分
現在正在集資中,預計10月底就會結束集資了
想要和我一起在2022年認識全世界
歡迎參觀選購~
https://bit.ly/3kevH87
百帝漲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楊南郡〈台灣調查時代〉典藏紀念版即將上市啦!🌟
喜歡公視熱映中的台灣大河劇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那這一套更是不可錯過的,台灣原住民與山岳領域傳奇經典書,關於三位頂尖日本人類學研究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在台灣踏查的知識寶藏。
---
自五月疫情以來,因為不能爬山、也無法上課,想遠離螢幕讓眼睛休息的唯一方法,就是看書;所以就一直看、一直買,還寫了一篇破三萬五千字的研究報告,然後論文沒個影… 我真是個不務正業的壞碩士,壞QQ
行事曆與收入雙雙歸零的情況下,這段日子以來卻是我近年看最多書的時光,獲得了關於山、關於台灣的豐厚涵養,心靈的豐滿就像久未運動的肚子一樣圓潤。如同我先前在聯合報500輯裡說的,我體悟到了在這個時代,「書」之於史料與真實的精確性、以及針對單一主題精心策展的呈現,正是讓知識與經驗得以傳承、累積、再進化的沈穩礎石。
領悟了書的重要性與視力保健性後,我因為疫情而變得更愛買書。雖說我很認同要支持獨立書店,但因為疫情影響,我終究還是不爭氣的敗給了博客來的各種折扣,三本四本的買,不知不覺間,下下個月竟然就要升等最高等級的鑽石會員了,我的媽… 我從沒想過這種事…
以前都覺得到底是誰會在博客來買書買破萬,沒想到94偶…
---
而在這買書看書的過程中,我發現8年前一本我曾在誠品翻過的經典山岳文學,居然已經找不到了,二手書更是被炒到三倍天價之譜,讓我氣得牙癢癢的,甚至還一度打算捏下去買了… 幸好最後被古道專家伍元走古道老師一語點醒——這些書都還有再版,這價錢太離譜了,等看看會不會出就好。
然後我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甚至還有在想要不要寫信給遠流粉絲團,問他們願不願意再版,或我來推坑揪個團購什麼的…
結果!!!就在這個moment,我收到了遠流的邀請信!!!
邀請我推薦不止這本書,還有同系列其他四本人類學的經典鉅著,是〈台灣調查時代〉全套啊!!這冥冥之中,到底是怎麼樣的緣分在牽動一切?想要卻買不到的書居然自己來找我,真是太神啦~只好發奮讀書,還有推坑大家來還願了。也感謝伍元和老師拉著小弟,沒有讓我衝動做傻事…
而且,我的名字和推薦文,還可以跟徐如林老師,以及《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的文字擺在一起,真的是高下立判,被虐得好榮幸啊~~~ 此生足矣(?
---
沒錯,這本書,就是由楊南郡老師彙整翻譯,搭配自己踏查所見,森丑之助原作文章集合的《生蕃行腳》。
它述說著在那個各族原住民都還居住在舊社、尚未出現「越嶺道」的年代裡,最原始、最美的台灣山林與文明的樣貌。這是個真正把中央山脈當後院、鹿野忠雄看到也得喊一聲大大、台灣幾乎所有以「森氏」命名的物種都是在致敬的,辣個男人的故事。
更別提他和他的前輩鳥居龍藏夥同鄒族布農族,浩浩蕩蕩一票人在1900年以文字史頭一遭的姿態,從特富野古道經塔塔加登上了玉山主峰的山頂,然後從八通關古道出東埔,真的是太熱血啦!
書裡承載的事,完全無法吸引連影片內容都越看越短的當代速食大眾,也造就了現代出版業的悲歌。但這些經過凝練的知識與記憶,會以恆久不變的樸素真實,如同沈睡在紙張地層之中的鑽石般,等待願意挖掘、精煉、研磨的每一位礦工;用它們的光點亮我們的短暫生命,讓我們得以用更明亮的眼神,重新看待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
知識,就是價值;
實體書,就是家裡最有價值的裝潢。
───
這是一套,如果原本對原住民、對山沒那麼熟,買了大概很快就因為知識量太大而看不懂、暫時合起來,變成裝潢的書;跟當年在誠品翻幾頁後,就默默把它放回書架,多年後極端懊悔沒買的我一樣。
但有朝一日,當你的基礎知識累積到足以輕鬆翻閱這百年前台灣記憶的時候,將會無比感謝自己,當年有買這麼樣一套經典的知識資產,讓自己得以更了解那個最初被學術文字所記錄的原住民文化,以及那個年代的台灣山林。當然,帝國主義下的人類學家,看待事情多少有那個時代優越感的影子,就連鹿野忠雄身上都找得到;然而,就像太魯那斯社的頭目和森丑之助成為好朋友,招待他四次更救了他一命那般,我們也可以包容那些缺點,並從字裡行間中,擷取所要的真實,去推敲那些屬於台灣民族的真誠樣貌。
如果一直都搞不懂看不懂呢?沒關係,這套書在原住民文化、山岳領域是傳家寶等級的,等孩子長大來看,培養成為下一位森丑之助就好啦~
二手書價被炒翻天,不要理他們了!!
🆕全新典藏版現正預購中🔥
一套五本只要1,770元(72折):
https://www.best100club.com/projects/Taiwan_investigation
賣光後就會開始漲價的書,好香,不買嗎?
百帝漲價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支酒值不值得收?-財訊第637期
四月份踏入某酒展的展場時,一列長長的人龍立時吸引了我的目光,驚訝的發現這條人龍並不是為了買票,而是-我走到人龍底端-為了排隊購買某支剛推出的威士忌。入場後我與朋友聊起了這個現象,剛好幾位已經拿到酒、正在整理背包的年輕人就在附近,忍不住開口相詢,為什麼對於一支剛剛發行、沒有人喝過、價錢又不算低的無年份酒那麼熱衷。
「因為過去的風味桶評價都不錯,數量又少」(超前部署嗎?)
「本來沒有預定要買,但提早來到現場,剛好看到可以排隊購買」(盲目跟風?)
「如果覺得好喝的話就留下來,不好喝就…找機會轉賣,應該會漲價吧」(投資理財?)
近日好奇加入了幾個臉書社團,而後,猶如打翻了潘朵拉的盒子,每天不斷的看到許多「這支酒值不值得收」或是「這支酒現值多少」的留言,很顯然,在威士忌大波段行情已經逐漸平緩時(我的個人觀點),仍有許多酒友心理拉扯在收藏與投資之間。盡管我身為「酒是拿來喝的」基本教義派,但大概能了解值不值、收不收的疑問,因為酒友們時時計較於性價比,所以產生以下種種的理由:「沒喝過但聽說很讚,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好多人在搶,我是不是也要跟?」、「聽說要漲價了,先囤一些起來再說」、「據說會漲,可以買來等著漲價賣出」、「單桶、台灣獨賣、全國限量,不買就沒了」或「我買了第一版,是不是要繼續追下去?(我買了第三版,是不是要把前二版補齊?)」
拍賣市場上瘋狂飆高的價錢,如去年山崎五十五年的六百二十萬港元,基本上只是酒後閒談,與絕大部分酒友無關。剛剛現身市場、至今為止最高齡的八十年格蘭利威,或是一套六瓶上千萬的麥卡倫RED,也都不是升斗小民所能企及。但你我都知道,除非頂尖富豪,上述酒款不會有人開來喝,存在的目的只是投資獲利,但若論及收藏,基於不同的理由與契機,每個人都可侃侃而談。所以暫且先放下投資不管,就「值不值」的目的簡單分類如下:
一、 個人意義:最常見的莫過於個人或家人親友的生日年份,或是重要的紀念日或事件,又或者是大師簽名。許多人喜歡遇見大師時,請他在酒瓶上簽名,不過請注意,簽名後的酒並不會因大師光環而價格倍增,不如就安心收藏吧!
二、 品牌喜好:麥卡倫、百富、波摩、雲頂、山崎、余市…等,主要關乎個人風味喜好,也可能是潮流趨向或增值性,以及對個人具有特殊意義的品牌。我的某位好友刻意收藏百富,因為是他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啟蒙。
三、 桶型與喜好:許多人喜愛初填雪莉桶,也有許多人(如我)喜愛酒齡夠老的波本桶,重泥煤總會吸引一批逐臭之夫,各酒廠、品牌不同的過桶具有特殊性,而稀罕的日本水楢桶更是一瓶難求。
四、 系列:麥卡倫的系列品項最多、百富故事系列、帝亞吉歐年度原酒甄選、高原騎士北歐神話...,市場上不乏以系列方式裝出的酒款,但通常不在同一時間出現,也不會公告何時終止,所以收集起來最是耗神,不知何年何月才收得齊全。
五、 第一版:定時定期推出的酒款,如果酒標上註明第X版,那麼第一版永遠最吸引人,其增質性當然也最高,山崎五十年第一版的拍賣價是第三版的兩倍。
六、 絕版:關廠的酒廠如波特艾倫、布朗拉、羅斯班克、輕井澤、羽生等,或是早年的裝瓶如雲頂的本地大麥、雅柏單桶、拉弗格小紅標,因為喝一瓶少一瓶,成為酒友到處尋覓的對象。
從以上的收藏理由讀者們應該注意到,「收藏」與「投資」時常糾纏不清,也是酒友猶豫著該不該下手的主因。的確,口袋不深、收藏不豐的我,主要都依據喜好來買酒,早年聽從前輩們一次至少買兩支的教誨,一支當然要開來喝,另外一支就成為收藏,可能未來開來喝,也可用來交換或轉賣。只不過某些當年以「喝」為目的的收藏,今日居然搖身一變成為珍稀,雖然十多年來幾乎都喝光了,少數未開瓶的酒價格漲到開不下手,真的不愛時,轉賣不失為存放空間不足的解決方案。
說到底,「值不值」牽涉了個人價值觀,不該問人,永遠該自問收藏的理由,不過也永遠要將經濟/家庭因素考慮進去,收藏收到經濟拮据或家庭失和就完全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