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大頭蓬鬆 #五色鳥
你家附近常聽到五色鳥的聲音嗎?
還記得小時候課本裡的五色鳥是很珍貴的 總以為一定要走到山裡面才遇得到
但沒想到近幾年在城市裡已經多次看到牠的身影
而我房間的陽台幾乎每天都可以聽見五色鳥的叫聲
在「SP.我的鄰居不是人-生物多樣性 特輯」裡就有錄到五色鳥+車...
This is a 大頭蓬鬆 #五色鳥
你家附近常聽到五色鳥的聲音嗎?
還記得小時候課本裡的五色鳥是很珍貴的 總以為一定要走到山裡面才遇得到
但沒想到近幾年在城市裡已經多次看到牠的身影
而我房間的陽台幾乎每天都可以聽見五色鳥的叫聲
在「SP.我的鄰居不是人-生物多樣性 特輯」裡就有錄到五色鳥+車子呼嘯而過的聲音
在這邊跟大家宣傳一下活動
#2021生物多樣性podcast串聯活動 來囉!
很開心有各領域podcaster願意和大家分享 #生物多樣性 的議題
不管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 或是即將到來 6/5的世界環境日
都希望大家能夠影響身邊的朋友
多一個人願意為環境改變行為
我拍動物的時間就可以再延長一些 哇哈哈哈哈哈
“We’re part of the solution”,是2021年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的標語。
提醒著人們,許多問題的解答其實就在大自然,而我們人類也無時無刻參與其中。
氣候變遷,健康議題,糧食與資源永續利用,影響著人類政治、經濟。
四面環海,人類聚落與群山鑲嵌的台灣,無論從民以食為天的食,到能源的經濟命脈,實在很難與大自然有所切割。如何與獼猴獼猴共存? 白鼻心又為什麼進入了都市? 綠鬣蜥與埃及聖䴉為什麼又需要花費心力的預算來移除?
種種的疑惑蔓延在各個新聞媒體層面,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卻往往總是霧裡看花,到底我們人類該如何「永續」的「利用」這些大自然的資源呢?
12個Podcast節目,從不同觀點和大家分享我們所看見的生物多樣性 ⬇
#活動頁面在ig大頭貼下方
--
2021生物多樣性Podcast串連活動參與節目:
康sir製藥
@kangsirnews
你所不知道的動物世界
@unknow_animal_word
捕捉野生的李歐那x阿亮 (丟洗襪)
耳朵旅行社
@mimi.tour.podcast
毛知音
@newsfurtune
貓子 Maozi
@maozikat
CaFi的小小世界
@cafiworld2020
你讀paper了嗎?— 關於土壤生態的那些事 (Reading Papers on Soil Biodiversity Together)
敘事圈StoryCircle
@storycircle123
台菜便當
@littleraturetw
台灣人台灣事
@hena.ma.9
馬它 in the HOUSE - 只能進醫院?
@matamata.chan.92
白鼻心叫聲 在 王傑的繪畫天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藝術很有事📺 聚落保存專輯 播出時間
公視主頻 4/25 週六 14:30
公視三台 4/26 週日 19:00
#蟾蜍山聚落與她的朋友們
#畫家王傑的基隆凝視
第一次到蟾蜍山拜訪好蟾蜍工作室的阿傑,走在山城蜿蜒的石階,清楚聽到大冠鳩的叫聲,牠剛飛離山頭。
在台北公館蟾蜍山有一個克難村,後來有了新的名字叫煥明新村,房子配給給一旁工作的空軍弟兄們,沒配到房子的軍眷及城鄉移民,則自己蓋房子,一起群聚在這個小山的山腳下。 而相距2、30公里的基隆七堵,曾經是一大片寬闊平坦的農田,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在此蓋了許多宿舍。人來了、火車來了,七堵成了小鎮。車站附近的明德山莊旁的水圳,記憶下清朝時的發展;山莊本身原是教師宿舍群,留下當時大家共食、共用澡堂的歷史生活痕跡。 這兩個地方,有一個相似處,都曾經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這個城巿變化太快,高樓一棟一棟起。為什麼總得大聲疾呼甚至走上街頭,才有辦法保留這些聚落建築、留下城巿的記憶?
能不能
讓人留下來
讓歷史建築留下來
讓記憶留下來
讓樹繼續長
白鼻心繼續跑
大冠鳩繼續飛⋯
這一週,
讓我們跟著蟾蜍山聚落的朋友們 與 基隆畫家王傑
一起看看藝術怎麼參與保存生活的空間與城巿的記憶。
🎬第57集【聚落保存】專輯 前導預告
➤YouTube https://youtu.be/xX1RCjVShV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nsidethearts_pts/
➤Telegram https://t.me/insidethearts
➤官網 https://insidethearts.pts.org.tw/
蟾蜍山:老公館 心聚落
王傑的繪畫天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16511411737706&id=1371890712866457
白鼻心叫聲 在 蘇菲媽咪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禮拜帶孩子們去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參加「貓頭鷹大解密」的課程,孩子們到今天都還是意猶未盡😍😍😍
一直問我可不可以再去上一次☺️
不瞞你們說,我自己也好想再去一次😜
不過那天媽媽我可是捨命陪三位公子夜訪貓頭鷹🦉
因為媽媽好怕黑、好怕草叢、好怕蛇、好怕壁虎、好怕鬼👻😷
不過課程內容真的太吸引我跟孩子們!
從下午開始,由蓮霧老師為我們解開貓頭鷹傳說及四大秘密武器㊙️
接著,孩子們還親自動手拆解福爾摩鴞食繭,這些「食繭」就是貓頭鷹吃下小動物後,無法消化的部分(如:皮毛、骨骼、牙齒、羽毛...)會集結成類似蠶繭形狀的東西,再從貓頭鷹的嘴巴吐出,所以從食繭裡拆解出來的東西,就可以知道貓頭鷹吃了什麼!
阿財從食繭裡拆解出完整的老鼠下顎齒和脊椎骨!真的是超級幸運💫
接下來就是貓頭鷹原木時鐘DIY🕰
入夜之後,就是重頭戲👉夜訪貓頭鷹🦉🔭
一行人在黑漆漆的園區裡找貓頭鷹,這一part真的快嚇死我,因為我最怕的爬蟲類都出沒了
而且好黑,草好高😭
不過孩子們超認真跟著老師在黑漆漆的園區裡找蟲、找蛇、找壁虎、找青蛙還有貓頭鷹🦉
最後,老師還模仿貓頭鷹的叫聲,要吸引貓頭鷹過來
而且在我們夜訪的時候,在園區裡看到好多隻白鼻心,甚至還有一隻從我們頭上的樹枝走過,我們還跟牠四眼相交👀
雖然最後沒有找到野生的貓頭鷹,不過園區裡有「得得之家」芝山岩野鳥育護中心,養護好多受傷待復原的鳥類,有一個籠子裡養護了將近40隻受傷的貓頭鷹,近看真的好壯觀!不過這也代表有40隻受傷的貓頭鷹,不過🦉在得得之家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顧,等待康復之後,就可以野放囉!
非常推薦這次的課程(建議國小以上的孩童參加)
#貓頭鷹大解密
#得得之家
白鼻心叫聲 在 瘋馬部落生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農委會 6月25日拍板,決定將增加17種保育類動物,8種保育類動物調降成一般動物,其中包括哺乳類的山羌、台灣獼猴、白鼻心,以及兩棲爬蟲類的眼鏡蛇、龜殼花、雨傘節,還有短趾攀蜥、鳥類大田鷸。台灣獼猴被列保育類動物已近三十年,專家群認為獼猴族群已成長近三十萬隻,可從保育類調降為一般動物,未來台灣獼猴對待農民與獵人的態度應該會所改變。(影片記錄的團體單位-研揚科技.阿塱壹古道.東源村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