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合作緣由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到1927年,剛過不惑之年並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正思索一件事。 自清末以來,落後的中國就一直向西方列強學習軍事好提升實力,蔣介石麾下的國民革命軍也不例外。事實上,當國民黨在孫文提倡「聯俄容共」後,就跟蘇聯建立密切的軍事合作...

  • 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8 09:30:00
    有 359 人按讚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合作緣由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到1927年,剛過不惑之年並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蔣介石正思索一件事。

    自清末以來,落後的中國就一直向西方列強學習軍事好提升實力,蔣介石麾下的國民革命軍也不例外。事實上,當國民黨在孫文提倡「聯俄容共」後,就跟蘇聯建立密切的軍事合作。
    當時蘇聯除了輸送軍火,還派遣軍事人員協助訓練。像時任國民革命軍第7軍軍長─李宗仁的回憶中,就提到由他領導的廣西軍政府選擇投入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就撥贈了一批蘇聯製的莫辛那甘步槍裝備給廣西部隊。而李宗仁跟化名為「加倫將軍」的蘇聯軍事顧問─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留赫爾有著不錯的交情,兩人還曾以白蘭地為賭注,來打賭軍事行動的發展。另外,作為蔣介石嫡系力量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其成員是由蘇聯協辦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組成,可見蘇聯軍事隊當時國軍的影響力極深。
    而蘇聯的軍事協助效果也非常顯著,1926年,國民革命軍自廣州誓師北伐,1年後,國軍就攻佔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席捲全國之勢已是有目共睹。

    但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1927年,蔣介石宣布清黨,利用武力排除國民黨內的共產黨勢力,這個舉動也讓國民黨與蘇聯的軍事合作宣告斷絕。

    「沒了蘇聯,現在該和哪一個國家合作發展軍事呢?」蔣介石開始列出各種可能性。

    日本?
    由於距離近,加上明治維新的西化改革成效卓著,日本一直是清末中國學習軍事的主要流派之一,就連蔣介石自己都是日本軍校出身。但當時日本是國民政府的對手─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合作對象,加上對中國的不懷好意,那是絕無合作之道理。

    英國?美國?
    雖然中國在一戰時,和這兩個昔日跟現今的世界第一強國屬同一陣線,但在戰後,英美兩國卻對當時陷入軍閥內戰的中國發起軍事禁運的制裁,美國更是瀰漫一股置身事外的孤立主義,自然不可能和國民政府進行軍事合作。

    法國?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老牌西方列強,竟跟國民政府表達過建立軍事合作的意願(甚至後來還說過中國政府可以不用付薪資給來華的法國將領,可謂半買半送),但蔣介石卻拒絕了。要說原因……「法國人在普法戰爭後,基本就沒打過什麼漂亮仗,這國家的軍事水平實在不靠譜呀。」
    (在這裡,老ㄕ順便幫法國軍事「略微」平反。其實法國的軍事能力非常強悍,單以坦克製造為例,二戰初期,當時德國坦克對法國B1坦克的厚重裝甲完全束手無策。作為德國坦克部隊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古德里安,就曾說過:「我看到德軍坦克主炮打在法軍坦克上,炮彈直接被對方裝甲彈開。」所以法國的軍事還是挺強悍的。
    不過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國民政府沒選擇和法國進行軍事合作,倒也非常正確。因為二戰的法國在物資及軍備都擁有優勢的狀況下,卻被德國只用40多天的時間完敗。這個比普法戰爭還難看的戰績,也使法國人至今仍飽受調侃。)

    「看來能合作的對象,就只有它了。」
    蔣介石心中的最佳選擇,最後定睛在曾經是一戰中屬於敵對陣營的中歐強權─德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870年才完成建國大業的德國,雖然是個新興國家,但在清末洋化運動中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英法等老牌列強。
    例如:號稱清末第一強軍的「北洋六鎮」,就是清朝聘用德國教官,並購買西洋軍火裝備的現代化部隊。而曾經排名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其主力艦「定遠」、「鎮遠」是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打造。
    所以中德兩國的軍事合作早有淵源,而德國軍事實力的強悍更是舉世聞名。
    早在建國以先,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就以劣勢的國力及兵力,迅速扣倒奧地利、法蘭西兩大歐陸強權;到了一戰更是幾乎以一國之力強抗英法俄三大國,而且在美國參戰前,德國於東線戰場完勝俄國,西線戰場則佔領法國頗多的土地並保有主動權。
    這也難怪德國即便是一戰的戰敗國,卻仍獲得蔣介石青睞。

    問題是……德國人願不願意和當時的國民政府合作呢?

    說來時機巧合,身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當時也對中國情投意合。
    在外交上,德國需要有盟友,一方面改善身為戰敗國的國際形象,另一方面則是突破被英法兩國壓制下的外交困境。
    在經濟上,德國因大戰耗損大量的人力、物力,戰敗後又身負2000億馬克的賠款,這讓德國經濟陷入蕭條。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企業,都迫切需要外銷收入重振經濟。
    更實際的一點,就是失業的德國軍事人員需要找到頭路。因為在凡爾賽條約中,德國被規定只能保留10萬陸軍,極少數的海軍(分別是6艘過時的戰艦、6艘輕巡洋艦、12艘噸位數不足1000的驅逐艦、12艘魚雷艦),還有3個軍官學校;其他像:裝甲部隊、潛艦部隊、空軍部隊、化學部隊,一律廢除。一時之間,許多身懷絕技的德國軍人身陷窮困落魄的窘境(這其中就包含後來成為納粹德國元首的希特勒大大),成為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
    如果能跟其他國家進行軍事合作,不但能讓失業軍人盡展所長,還可以避免他們待在國內,成為治安上的未爆彈(像是咱們的阿希,就跑去參加了納粹黨後,竟然還發動了一場啤酒館政變試圖顛覆當時的德國威瑪政府)。

    這邊廂,國民政府想要提升軍事科技,那邊廂,德國政府需要中國的市場以及原物料。
    於是乎,蔣介石透過留學過德國的政治委員─朱家驊,先接觸德國民間的名望人士,之後向德國軍政界透漏蔣介石希望聘請德國軍事顧問的意願,並且開出一份理想人選的名單。
    德國政府則開始研究中德合作的可行性,而當他們打開蔣介石的名單後,只見印入眼簾的第一人是: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成為老蔣心中的顧問第一人選,馬肯森是何許人也?
    此人在一戰中多次擔任東線戰場的軍團指揮,首先在1914年開戰之初連挫俄軍因此被封為德國陸軍元帥,後在1915年領軍橫掃巴爾幹戰場,攻佔了塞爾維亞以及羅馬尼亞。其用兵風格,就是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在遼闊的戰場中突破敵方防線,日後被封為中共開國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甚至尊他為心中世界名將的第一人。
    然後德國政府表示:「否決!」

    德國政府接著看名單第二人,名字是: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他們不假思索地表示:「再次否決!」
    如果說馬肯森是德國一戰中的東線戰場英雄,那魯登道夫則是德國戰爭後期的靈魂人物。
    在一戰初期,魯登道夫以參謀長的身分協助上司興登堡在坦能堡重創俄軍,使德國在東線戰場由守轉攻;一戰中期,魯登道夫進入德國的參謀總部,開始制定許多重要戰略方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限制潛艇戰」(也就是用潛艦擊毀所有通往敵方英國的船隻,這個戰略雖然後來成為美國參與一戰對抗德國的原因之一,但短期內,曾把英國逼到物資短缺的恐慌中,可見這個戰略的巨大殺傷力......無論是對敵我都是如此);到了戰爭後期,魯登道夫直接架空德國皇帝讓軍方成為實際執政單位,然後他先把列寧送回俄羅斯,引發俄羅斯的共產黨革命,使其退出一戰,從而讓德軍在東線中獲勝,後來又主持對西線戰場的大規模攻勢,曾一度讓德軍推進到法國首都巴黎的近郊。由這些經歷可以看到魯登道夫,是個能量巨大,並在戰略上極度大膽進取的有能人物。

    那為何德國政府毫無懸念的拒絕讓上述兩人成為蔣介石的德國顧問?
    絕不是因為德國人要把好人才留給自己用(馬肯森跟魯登道夫當時都已經從軍隊退役,而從魯登道夫後來還跟希特勒一起聯合搞政變,就知道他在德國政壇不受待見),而是因為在一戰落敗的德國,在簽署的凡爾賽條約被規定:「德國國民不得到外國政府或其部隊擔任軍事顧問,且德國政府有義務阻止有此意願的德國國民。」

    所以德國政府很遵守這條規定,以至於他們阻擋國民前往國外從事軍事相關活動?答案是:倒也沒有。

    其實德國政府蠻鼓勵退役軍人往國外發展。原因除了先前所提:可以解決凡爾賽條約限制下的軍人失業問題。另一方面,這些出國發展的軍人若是回到德國,說不定還能把在國外發展的經驗帶回到國內,促進本國軍隊發展。
    像德國一戰中的王牌飛行員─烏德特,就在戰後跑去美國從事特技飛行表演。如果各位覺得烏德特只是跑去雜耍,所以跟軍事活動沒發生關係,那可就想簡單了;因為後來烏德特藉由這些飛行經驗,大力推動德國裝備俯衝轟炸機,也就是德國在二戰中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斯圖卡轟炸機,成為德國日後閃擊戰的關鍵。

    但魯登道夫和馬肯森卻有個問題導致無法出國,那就是:知名度太高,怕惹出爭議呀!
    雖然各國為了讓德國保持穩定,對於德國中低階的退役軍人出國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畢竟條約白紙黑字寫在那,要是德國動作搞得太誇張,各國還是會跑來質問,尤其是魯登道夫這個基本把所有國家都打了個遍的猛人,那更是嚴加看管的對象。

    接連打槍蔣介石的人選後,德國政府後來想到變通的方法:「乾脆讓魯登道夫推薦,一個可靠但知名度不高的人選去跟南京國民政府合作吧。」
    而魯登道夫考慮一番後,則說:「讓馬克思‧鮑爾去中國活動吧。」

    圖片為:
    第一張─奧古斯特·馮·馬肯森,蔣介石預設德國顧問的首選
    第二張─埃里希·魯登道夫,蔣介石第一批提出的顧問團人選之一
    第三張─魯登道夫與希特勒合照
    這兩人有一段時間密切合作,甚至一起策畫了啤酒館政變企圖奪取德國政權,但該政變很快被鎮壓,魯登道夫甩鍋給希特勒,自己完全沒被判刑,希特勒則為該事件背鍋吃了幾個月的牢飯,但也在蹲苦窯時,阿希完成他的著作─《我的奮鬥》

  • 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30 12:23:06
    有 608 人按讚


    一,呢幾日好似有唔少人講返呢段 #咸豐年 嘅事。

    二,咁講啦,#Nancies 最難面對嘅事實係:一直以來令佢哋 #又自卑又自大 嘅情意結,原來係因為讀書唔通,又唔肯自己去考證。

    三,咸豐年間對清帝國影響最大,死最多人嘅事件,其實係太平天國。咸豐之後,死最多人嘅,係 1876 到 1879 嘅丁戊奇荒。丁戊奇荒嘅同時,清帝國鷹派左宗棠帶兵攻打今日嘅新疆。究竟丁茂奇荒同呢場戰爭有冇直接關係,有好多地方可以去辯證。

    四,但得罪講句,Nancies 對於 #自己人殺自己人 嘅歷史,一係就聽到未聽過,你講畀佢哋聽佢哋都會話:「我讀書個陣都冇聽過。」係呀,宇宙間嘅真理,都係中學教晒你,所以 DSE 係咁重要。 #曲

    五,之前嘅 post 另一個觀察係,好多 Nancies 接受唔到原來兩次中英戰爭之後,清帝國由鴉片進口國變成鴉片出口國。冇錯,清帝國話就禁煙,實情係地方貪官壟斷進口仲食埋人哋夾棍之後走數。呢啲史實,全部都有白紙黑字嘅紀錄,但 Nancies 又唔識睇文言文,教人情何以堪?

    六,再講,十九世紀,又何止兩次中英戰爭?歐洲各國打到九彩,時至今日,雖然歐洲都有民族主義份子,但好少會有人,有咁多人,集體咁對咸豐年咁耐,而且自己唔係咁了解嘅事,咁上心,咁咬牙切齒。

    七,又再講,又有人話林則徐係民族英雄。真係唔知嚇一跳;係日本歷史學家發現,最初捧林則徐做反殖英雄,就係日本人。係喎,所謂嘅中華民族,係1900前後嘅概念;林則徐年代,根本只有封建帝國同滿漢關係,同今日班 Nancies 對民族嘅理解好唔一樣。

    八,日本人,又點解會咁得閒去捧反殖英雄呢,又?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區,大東亞共榮圈,呢啲點都聽過下,係咪?大東亞共榮圈其實,就係打反殖反帝嘅旗幟去進行軍國殖民囉。Nancies 跟日本軍國主義嘅口水尾⋯⋯ 覺得讀書真係好緊要。

    #講住咁多先 #有心情再寫

    【歷史在笑】由咸豐年講起

    一,「咸豐年咁耐嘅事仲攞返來講?」究竟咸豐年間發生過咩事呢?英法聯軍發燒圓明園,大家聽過喇啩?無錯,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係發生響咸豐年間。

    二,話說1842年清帝國簽署《南京條約》,講明永久割讓香港島予大英,並且承諾開放沿海五個港口,包括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同上海。當然最重要係,清帝國同大英同意停戰。

    三,大清雖然將香港島割畀英國,不過,十幾年間一直都冇完全履行開放五大商港嘅承諾。嘿原來早在1860年代,清政府已經將有史以來第一份「中英聯合聲明」當作「歷史文件」」。正所謂 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呢?咪就係自己攞來。

    四,藍朋友所讀嘅「已修正歷史」,將鴉片戰爭同南京條約,講到係國恥。不過,原來雍正早在1729年頒佈首個禁煙令,超過一世紀,清帝國越來越多人食鴉片;甚之連咸豐個老竇道光,據說都有鋪煙癮。

    五,聰明嘅香港人一眼就睇得出,鴉片禁之不絕,最大原因係清帝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沿海省份高官有走私鴉片生意;例如兩廣總督鄧廷楨嘅家族,就係當年廣州最大煙商。最諷刺係,鄧廷楨因為曾經同林則徐拍檔對戰英軍,被奉為「民族英雄」。

    六,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將由官員權貴私幫嘅生意,變成要納稅嘅貿易。由1850年起,一直幫補清帝國嘅龐大軍費開支。再者,清帝國之後索性發展罌栗種植,提煉煙土。到光緒年間,清帝國已經有能力出口鴉片煙土去東南亞地區。

    七,《南京條約》之後,清帝國同大英係咪世仇呢?原來當時對大清最大威脅,係一個有妄想症叫做洪秀全嘅癲佬。太平天國前後擾攘足足13年,做成過千萬人死亡。假如要我比喻,太平天國係中共同文革嘅原形;又或者應該話,中共同文革,完成咗太平天國未完成嘅破壞。

    八,太平天國對清帝國嘅最大影響,就係令到漢族為主力嘅湘軍、淮軍冒起。漢人為主力嘅部隊,後來改革成北洋水師同新陸軍,之後再演變成北洋軍閥嘅格局。晚清幾乎出現「東南互保」嘅分裂情況,好大程度都係因為地方武裝勢力無論財政抑或人手,都唔需要聽令於北京;此為後話。

    九,李鴻章曾經上奏同治皇帝寫:「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其實想講嘅就係洋務運動;而洋務運動嘅重點,就係要用洋人嘅財經手段為軍隊同基建融資,改革軍隊。又話說,當年究竟要強化陸軍定建立海軍,又內耗過一輪。陸軍,其實係向西推進;海軍就係對日本同俄國。

    十,另外,清帝國對付太平天國嘅時候,好依賴洋人僱傭兵。1860年美國人「華飛烈」(Frederick Townsend Ward)響上海創立一支只有二百人嘅「洋槍隊」,仲娶埋銀行家楊坊嘅女,放棄美國國籍,入籍大清,獲同治賜四品頂戴。可惜,華飛烈成立洋槍隊無幾耐,就戰死沙場。英國軍官戈登接手常勝軍,整頓軍紀,成為近代軍事史入面一個神話。

    十一,另外,清帝國引入現代財政管理,完善關稅制度,要多得英國人赫德爵士(尖沙咀條赫德,就係以佢命名。)1859年赫德向英女王辭職,加入清帝國新成立嘅海關;幾年之後,官拜布政使,官階係從二品。赫德其實除咗係建立清帝國關稅制度,亦為清帝國處理外交問題。

    十二,當然啦,大中華膠寫嘅歷史教科書,就只會講李鴻章,而絕口不提戈登、赫德等人。其實,洋務運動,又點只李鴻章?

    十三,講返咸豐年嘅事:其實由1842年簽《南京條約》到1858年《天津條約》,再到1860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其實清帝國同洋人唔算敵對,甚至乎應該話,當時唔係有洋人協助,清帝國可能早就被太平天國打到失去半壁江山。

    十四,千錯萬錯,就要講返1858年《天津條約》之後咸豐皇帝反口唔認帳嘅一段歷史。話說大中華膠歷史教科書,無論點都會話《天津條約》係「不平等條約」,但無端端點解英法兩國會出兵呢?

    十五,香港讀過多少書嘅知識份子,可能聽過 1856 年「亞羅號事件」。但法國籍天主教傳教士 Auguste Chapdelaine (後來被約望保祿二世封聖),1856年於廣西遇害,大家又聽過未?歷史書都話,呢兩件事引起英法聯軍打到大沽口,最終令清政府唔情願咁簽落《天津條約》。

    十六,兩件事都發生於 1856年,唔係出於純粹嘅偶然。話說自 1853年太平天國攻下金陵,清帝國入面班官僚權貴將自己嘅無能同失敗,講到係洋人嘅錯;呢種仇外仇洋嘅情緒,好快成為清帝國主流權貴嘅想法。我亦唔排除兩廣地區有人因利失義,又或者借機向北京獻媚,要示忠。總之,歷史一直在重演;廿一世紀,一樣有人咁樣去諗問題。

    十七,《天津條約》有幾不平等呢?其中英國嘅要求係「北京駐使、內地旅行、長江通商」。嘩,明益你啦,係咪?

    十八,1859年英國駐華代表同法國駐華代表,奉命去北京簽約,順便想見下皇帝。你估下咸豐皇帝會點決定?佢叫蒙古大將僧格林沁偷襲並捉拿英法外交人員。

    十九,咸豐同當時班京官抱住嘅思維,就係呢度係天朝大國,幾時到你哋班洋人說三道四。呢種口吻,係咪好熟口面?

    二十,英法聯軍為咗救自己嘅外交官,就由天津打到去北京。雖然英法聯軍人數只有八千,僧格林沁部隊有三萬人;最終結果係咸豐走佬去承德避暑山莊,留低恭親王奕訢講數求和。

    廿一,奕訢同英法聯軍代表講:「所有外交人員都冇事。」但唔肯放人,因為怕英法兩國唔走。點知,兩個星期後放人,39個被扣留嘅外交官,只有18人生還;當中有人被虐致死,在生嘅亦有人被打到殘廢。

    廿二,英法聯軍見自己友被清帝國咁糟質,你話會唔會就咁收兵?英國部隊認為外交人員響圓明園受虐,就將呢個地方夷為平地啦。法國部隊,其實係諗住燒埋紫禁城。但最終覺得唔好禍及無辜嘅北京百姓,都係燒圓明園。而且仲要提早幾日貼晒告示;結果咩人入去搶掠搜奪奇珍異寶,你懂的。

    廿三,火燒圓明園之後半年左右,咸豐就死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30歲。

    廿四,我成日話,今時今日北京班人同百幾年前北京班人,思維方式大同小異。重點包括:
    (一)條約簽咗,轉個頭就變成「歷史文件」;
    (二)國家有問題,一定係洋人靠害;
    (三)學人哋個套,但其實又要學半套,仲要係冇用個半套;
    (四)我哋國家嘅事,外人無權說三道四。

    廿五,歷史會唔會重演?歷史唔會重演,但有一定嘅規律同模式,就正如我哋唔可能踩入同一條河兩次。不過,河水一樣係流,歷史嘅鬧劇,換下人物角色,同一個戲本,可以演完又演。師傅教落,歷史唯一嘅教訓,就係我哋從來都唔會從歷史吸取教訓。

    廿六,今日中共正如當年清帝國,並唔係想同全世界為敵,亦都冇呢個條件,而且對內有大把問題未解決。你問我,中國2025,真係連洋務運動都不如。中共又借洋人嘅資本同技術,但又唔想開放市場畀外資公平競爭;加入世貿都就快廿年,好多改革,最終都冇下文。美國今次出手對付中共,我真係覺得有少少 déjà vu 嘅感覺。

    廿七,更諷刺係,當年如果唔係有英國幫清帝國,清帝國早就玩完。到後來,美國亦為清帝國現代化出唔少力。庚子賠款,唔單止送返晒畀清帝國人民,除咗成立清華大學;上海嘅聖約翰大學,都係美國聖公會創立。今日班藍朋友,仲成日同人講話要讀多啲中國近代史。如果佢哋有認真讀過中國近代史,就一定唔會成日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同圓明園來講;因為真正嘅民族恥辱,係一班恩將仇報,是非不分嘅義和拳、藍朋友、小粉紅。

    廿八,至於人權問題,宗教自由問題等,今日中共同當年滿清,同樣以為單憑武力就可以鎮壓,不過,中共同以前嘅所有統治者,從來都冇諗過,究竟長遠計代價有幾大。

    廿九,1900年義和拳之亂引發八國聯軍,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以「亂命不奉偽詔」為由,勾結外國勢力實行「東南互保」,清帝國已經出現覆亡嘅先兆:對地區仕紳同武裝部隊失去絕對控制能力。失去共同利益,意味統治者失去威權。從更宏觀歷史角度分析,縱容地方武裝部隊勢力膨漲,以換取鎮壓民間嘅武力,先至係帝國覆亡最主要原因。1911年9月保路運動,各地仕紳為自身利益聯同武裝部隊起義政變,引發武昌起義嘅互動。清帝國政府唯有請求北洋新軍領袖嘅袁世凱復出;最終袁世凱亦成功促成宣統遜位。

    三十,歷史上呢片土地上嘅集權統治者,只有極少案例被外族入侵者取代,平民革命雖然比較多發生,但亦唔算最常見。所謂更替規律,其實係仕紳與武裝部隊勾結奪權,時而形成割據分裂局面,各方勢力混戰後又出現集權。《三國演義》卷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應作如是觀。

    最後,以上歷史分享,亦反映我對中共嘅睇法。

    今日到此為止;假如你睇晒,梗係要share 畀朋友啦。

  • 白紙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27 11:50:16
    有 916 人按讚

    【百年一覺:24格夢和挑戰它的勇者】#葉郎電影徵信社

    繼《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之後,李安再度在《Gemini Man 雙子殺手》挑戰每秒120格的高格率電影格式。這從來不是容易的革命,已經習慣24格電影美學的觀眾和評論者仍然在太過清晰的動作、過份放大的表演中無法怡然自處。所以上映至今爛番茄新鮮度指數只有25%,Metacritic只有38分,只有中國市場的豆瓣評分給了相對支持的7.1分。

    李安不是第一個企圖挑戰電影每秒24格標準的人,近百年來已經有無數英雄前仆後繼地倒在這個傳說中打不倒的魔王面前。

    為什麼偏偏是24?為什麼這個數字這麼難擊倒?難道24是生命、宇宙、萬事萬物的唯一解?


    ▇ 肥皂劇效應

    「為了最佳觀賞經驗,請關掉類似TruMotion、Action Smoothing、Motion Interpolation或是諸如此類的功能。」

    去年底Alfonso Cuarón的Netflix電影《Roma 羅馬》上架的時候,Netflix在官網上提供了鉅細靡遺的電視設定指南,其中第一個被Netflix強烈建議關掉的,正是最近一年成為好萊塢全民公敵的電視科技——「motion smoothing 動態補償」。

    事實上就在《羅馬》上架前三個月,《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導演Christopher Nolan才剛在導演工會裡頭發難,要阻止電視機產業繼續用「動態補償」技術破壞電影的原貌。「動態補償」到底得罪了誰,讓Paul Thomas Anderson、Martin Scorsese和Patty Jenkins等導演都接連站出來叫陣?

    躲在這場爭議背後的正是每秒24格的電影魔王。

    因為每秒24格的電影和每秒25格(香港和歐洲使用的PAL電視規格)或每秒30格(台灣和北美使用的NTSC電視規格)的電視畫面格率不同,觀眾在電視機上看到的電影都是經過補幀的方法(重複特定畫格)來補成25或30的倍數。這種方法一直都有殘影的問題,而且隨著高畫質電視機的尺寸越來越大,殘影也變得越來越難以忽略。1990年代中期終於有工程師提出了大膽的解法:如果重複畫格的方法行不通,那就讓電視機的處理器來自己計算出缺少的中間畫格。

    最早推出類似功能的廠商比如Sony很快就發現動態補償科技讓動作變得非常流暢清晰,以至於各家爭相加入類似的功能(但名稱不一),並通常在出廠時就開到最強,以便在賣場陳列時讓路過的買家為之驚艷。

    問題是這種讓電腦來「大膽猜測」下一個畫面的技術其實是在無中生有,所以仍會有一種不自然的人工感。而且已經熟悉24格電影的動態模糊感受的觀眾,在完全沒有殘影的電視畫面中反而會覺得不「真實」。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被用來詆毀高格率影片和那些開了動態補償而太過流暢清晰的電視畫面:「肥皂劇效果(soap opera effect)」。


    ▇ 就決定是你了

    「這世界上才沒有所謂固定速率拍攝這回事。(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ET CAMERA SPEED)」

    距今104年前,一本由放映師F.H. Richardson寫的《Handbook of Projection: The Blue Book of Projection 放映師手冊:電影放映的藍皮書》中,白紙黑字(而且全部大寫強調)寫下這句會讓李安點頭如搗蒜的金句。

    24格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並非理所當然等於「電影感」。

    100年前不論電影拍攝或是放映的速度都比我們想像的任性得多。攝影機還沒有電動馬達的時代,攝影師是用非常不精確的手搖方式控制速度(所以很多攝影師會像現代人慢跑一樣邊哼歌邊拍攝來配速)。電影院的放映師有時候會收到發行商的指示告訴他們要用什麼速度播放,但有時候也會收到電影院老闆的指示要加快速度放映以便多放幾場賺錢。在喜劇盛行的默片時代加速放映其實很難被觀眾察覺。

    除了賺錢的工具之外,在《The Birth of a Nation 一個國家的誕生》導演D. W. Griffith眼中電影格率則是藝術表現形式的一部分。他的《Home Sweet Home》中就附上了詳細的放映指示:第一卷膠卷建議放映16分鐘(每秒16.6 格),第二卷約13到14分鐘(每秒17.8到19 格),其他卷則約13到14分鐘(每秒19到20.5格)。

    1927年音聲同步的有聲電影的問世終結了這種百花齊放的速度亂象。因為我們的耳朵比我們的眼睛聰明很多,被加速播放的音軌幾乎百分之百會被觀眾聽出來,於是任意調整的放映速度終於被判了死刑。電影格率被有聲電影逼著進入了書同文、車同軌的年代。

    第一部有聲電影《The Jazz Singer 爵士歌手》所採用的Vitaphone錄音系統,是Warner購自Western Electric西方電器旗下貝爾實驗室的技術。這歷史性的一天(必須配上《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的音樂),西方電器的工程師Stanley Watkins風塵僕僕地帶著他的團隊拜訪Warner的首席放映師,試圖在這次會議中把格率定下來。

    「請問一般電影都用什麼速度放映?」他問。

    當時放映師通常用每分鐘的膠捲長度來計算而非每秒幾格。Warner的首席放映師Frank Rich回答說多半是每分鐘80呎(約是每秒21.5格),然後部分急性子的戲院老闆則會要求用每分鐘100呎的速度放映(約每秒27格)。

    工程師摸摸頭想了一下,然後說:好啦,那不然就取中間值每分鐘90呎好了。

    各位剛剛見證了百年無可撼動的24格魔王的誕生。李安導演日前受訪才用「三個白人看一下」來形容24格標準的隨意任性。沒有天降異象,也沒有祥雲瑞氣。三個白人看一下之後,24成了唯一解。每秒24格顯然只是底片成本和影片品質在那時那刻的平衡點,從來沒有準備要用上百年之久,更不是一個與藝術有關的決定。


    ▇ 打不倒的勇者

    「我在《2001太空漫遊》劇組工作的時候第一次迷上這種沈浸式電影體驗。那時候我們的電影被投放在Cinerama那種90呎寬的弧形巨大銀幕上頭,那是今日的IMAX都比不上的壯觀場面。當年我是個容易感動的敏感孩子,而Kubrick本人就在我眼前創造初、那些純粹的視覺奇觀——後來被大家稱作終極之旅,因為整部電影已經在追求純粹體驗的道路上徹底擺脫了世俗的所有電影常規。這一刻影響我無比深遠,我當場說:Holy sh-! 這太酷了!我將來想要拍這種電影,我想要探索這種電影語言。」

    這段話出自《2001太空漫遊》、《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第三類接觸》、《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星艦迷航記》和《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的好萊塢特效大師Douglas Trumbull。這次堪比大腿骨被猿人丟上太空的啟發經驗,促使Trumbull成為日後全世界最積極推動高格率電影的人。

    Kubrick當時用的Cinerama弧形銀幕(由三台35mm放映機畫面拼接而成)來自一名從百老匯轉戰好萊塢的技術投資人Mike Todd。NASA曾用來記錄阿波羅11任務的Todd-AO電影格式也是他的發明。這兩種劃時代的技術加起來幾乎就是今日IMAX的前身。每秒30格、曲形寬銀幕、高解析度70mm底片,幾乎你能想到的好萊塢規則都在1950年代被他逐一打破。

    雖然Mike Todd留下的公司早已破產或是被併購,但他留下的技術仍隱身在今日的電影裡無所不在,唯一早早夭折的就是Todd-AO所採用的每秒30格的格式。在《Oklahoma! 奧克拉荷馬之戀》和《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環遊世界80天》兩次華麗但費力(必須用兩台攝影機拍兩次以便在傳統戲院也能上映)的產品展示之後,Todd就因為成本太高、推動困難而高舉雙手向24格的魔王投降。

    事實上Todd自己還是《環遊世界80天》的製片,不只變賣公司股票、傾家蕩產投入這次華麗的Demo,甚至後製階段底片還被債主扣押,必須每天讓剪接師剪接完之後送還給債主當抵押。

    Mike Todd的故事後來以電影宣傳後期駕駛小飛機墜機身亡的悲劇收尾(附帶一提他的未亡人是女星Elizabeth Tyler)。

    Douglas Trumbull的故事相較起來或許勵志一點......


    ▇ 從24格的夢中醒來

    什麼是「真實」?其實只要是攝影機記錄下來的,無論每秒幾格都還是模擬出來的真實,只是我們沈浸在這個24格版本的模擬真實之中已經超過百年,早就把把它當成唯一的真實。

    於是這一切越來越像《The Matrix 駭客任務》的電影劇情:

    Douglas Trumbull那被大腿骨砸到的靈光乍現一刻,就像是紅膠囊、藍膠囊的決定性時刻。此後半世紀,Trumbull開始扮演Morpheus的角色,義無反顧地持續推動高格率電影革命,並成功遊說關鍵影人Peter Jackson和James Cameron從Matrix中覺醒,加入他的陣營。

    Douglas Trumbull以Mike Todd為師,在1970年代推出了每秒60格、70mm的新格式名為ShowScan。迄今從來沒有成功使用在任何一部電影長片中。即便公司早已破產,Trumbull仍鍥而不捨地到處傳教。2014年他甚至親自執導了一部3D、4K、每秒120格的Demo短片《UFOTOG》,到處參加展會示範120格的真實。

    可能也受過Trumbull傳教的李安也許就其中一個版本的救世主Neo:

    相較於已經棄教的Peter Jackson以及幾年前早就說要用高格率拍《Avatar 阿凡達》續集卻在這幾天改口說高格率行不通的James Cameron,李安已經挺過艱難的兩部電影,並且在各種批評聲浪中仍不死心地回答記者說下一部電影《Thrilla in Manila 馬尼拉之戰》如果預算允許的話仍然會用每秒120格拍攝。雖然24格的燈光、攝影、剪接、表演搬到120格的新宇宙顯然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形,李安仍不打算放棄追尋120格宇宙自己那一套的美學。

    另外一個抵死不從的是電視業。

    Christopher Nolan挟著導演工會的勢力和HUD超高解析度聯盟的電視機產業代表談判,成功使UHD聯盟旗下的LG、Vizio和Panasonic等品牌在日前宣示2020年起要在電視機上設置所謂「Filmmaker Mode 導演模式」,以便觀眾可以快速關掉各種花俏的動態補償效果,觀賞最接近24格的原汁原味。但仍有電視廠商陽奉陰違地繼續研發更先進的插幀技術,引入人工智慧來讓被補進去的畫格「比真實更真實」。

    向來熱衷追求技術升級的Netflix,已經在一年內徹底強迫自製節目採用4K、Atmos和HDR的規格,甚至讓攝影機廠商人仰馬翻地升級設備以免被Netflix的4K規定擠出市場。雖然對於高格率節目Netlix一直維持「有興趣」但「沒出手」的猶豫狀態,但這幾天Netflix無預警地踩過另外一條肯定會讓Christopher Nolan神經緊張的界線:上週他們開始在部分手機用戶的APP上測試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速度看節目。

    電視產業最激進的一步應該還是去年底開播的NHK BS8K,每天播出8K解析度、22.2多聲道節目,而且還以每秒60格和120格兩種格率播出,此外東京奧運期間更將全面使用該格式來轉播,提供無死角涵蓋整個球場、每個動作鉅細彌遺絕無殘影的賽事畫面。

    「此時此刻電影的技術規格已經和電視幾乎相同了。兩種媒介的差異微乎其微,但因為在平板電腦上看電影實在太過方便,年輕人正在快速地遠離電影這個媒介。不過如果我們能夠用電影的沈浸式體驗來展示它的真正力量,或許就可以讓電影留在戲院久一點,不要這麼快就在電視出現。」高格率電影教主Douglas Trumbull開示。

    你準備好從24格的夢中醒過來了嗎?


    (原載於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