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白玉蝸牛養殖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白玉蝸牛養殖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白玉蝸牛養殖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白玉蝸牛養殖場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8萬的網紅今周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甘有可能?!他靠蝸牛養出2000萬年營收】 要你放棄高薪的辦公室工作, 下田開創自己的事業,你願意嗎? 詹俊傑就是這樣! 一個從沒下過田的人,竟然整起農地養蝸牛! 只因一篇文章說,白玉蝸牛一隻可以賣到500元! 「一個冬天過去六百隻蝸牛只剩六隻活著.... 所有人都叫我放棄, 但還沒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介紹 羅暐勛博士專訪 故事開始於民國90年初的一場家族聚會下,大家閒聊著鄉下的閒置菜園不知可以做何利用?聊著聊著就談到了晚上都有好多蝸牛出現,似乎有害無益...當時已從事20多年電腦工程師的詹俊傑先生,靈機一動心想如果能把蝸牛拿來研發跟生產創造牠的價值...

  • 白玉蝸牛養殖場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03 20:30:25
    有 172 人按讚

    【甘有可能?!他靠蝸牛養出2000萬年營收】
     
    要你放棄高薪的辦公室工作,
    下田開創自己的事業,你願意嗎?
    詹俊傑就是這樣!
     
    一個從沒下過田的人,竟然整起農地養蝸牛!
    只因一篇文章說,白玉蝸牛一隻可以賣到500元!
     
    「一個冬天過去六百隻蝸牛只剩六隻活著....
    所有人都叫我放棄,
    但還沒成功就半途放棄不是我的個性。」
     
    從料理食用、做成罐頭出口,
    到產學合作開蝸牛發保養品,
    現在他不只做到年營收2000萬,
    更在中國設置養殖場,每年產量上百噸,
    期許自己成為亞洲最大的蝸牛供應商。
     
    「17年來,我就像蝸牛一樣,爬得不快,卻走得很穩。」
     
    🎯延伸閱讀:https://pse.is/ASUK5

    📺YouTube連結:https://youtu.be/UCTGnOlg1zY

    小品蝸牛生技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蝸牛 #養殖 #蝸牛大王 #新創產業 #精緻農業 #蝸牛風味料理 #蝸牛保養品 #蝸牛精華液 #蝸牛修復霜 #詹俊傑 #今周刊

  • 白玉蝸牛養殖場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1-06 11:07:00
    有 134 人按讚

    《擒獸餐桌—蝸牛篇04》

    「這是不勾芡的阿美族蝸牛羹!」

    昨日是排灣族的南瓜蝸牛湯,今日是阿美族的野菜蝸牛湯,暱稱為土豆的朋友端上湯品,她的表情帶著一絲詭異,身為客家人的她,習慣將蝸牛的黏液處理乾淨,然而今天掌廚的Wusay,中文名叫陳艷庭,是位住在台東長濱的阿美族朋友,她表示族人喜歡讓蝸牛依舊保留些許黏液,這樣才有蝸牛味,因此蝸牛煮為湯品後,湯頭自帶勾芡效果。

    說句實話,喝起來還不錯,只是難為了土豆,因為她不習慣「勾芡感」,然而我們都知道,Wusay已經盡力表現她的貼心,因為放在湯中的蔬菜只有地瓜葉,一點也不「阿美族」,非常符合我這都市閩南人的胃口。畢竟這個族群以熱愛苦味著名,每次加野菜時總挑苦的放,享受所謂的苦後回甘,這是我難以理解和享受的滋味。

    「要讓蝸牛的黏液少一點,前處理很重要。」Wusay細心解釋她的觀點,若是將蝸牛碎殼取肉後,多數人喜歡以鹽巴、灰燼或可樂塗抹處理,但她認為應該先將蝸牛餓一星期,讓蝸牛體內的排泄物清掉,一如煮蛤仔前要先讓它吐沙,蝸牛也要,這樣煮出來的蝸牛不僅味道甘美,且黏液清洗不麻煩。

    耳朵聽著Wusay解釋,我的腦中開始翻閱過往記憶,似乎曾看過一篇文獻,指出每隻蝸牛頂多分泌2cc的黏液,假設經過挨餓和烹煮後,每隻蝸牛剩下0.1cc的黏液,此時我回頭看看眼前這鍋湯,一、二、三、四……差不多有二十餘隻蝸牛。嗯!算了,數學不好有時是件好事,我真的不該在訪談時想太多。

    Wusay表示在傳統的阿美族餐桌,吃蝸牛的方式就是帶殼煮湯,看看手邊找到什麼就丟進鍋中,有時蝸牛會和青蛙同煮,野菜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若是要說經典的蝸牛湯配料,應該是刺蔥和山茼蒿,這兩者的風味真不錯。若是蝸牛肉有煮熟,牙籤很容易就能將肉挑出,假使沒熟,肉不易挑出,那一定要繼續煮,因為沒煮熟的蝸牛肉有寄生蟲感染的問題。

    「挑出肉後,我習慣將內臟去除,老一輩的族人則會一起吃,不過內臟的苦味太重了,我們這一代的阿美會選擇拿掉。」她歪著頭回想,說起內臟中只有一個部分會保留,那就是還未成型的卵,用快炒處理就是另一道菜,這個說法類似於排灣族的利曉鳳。

    此時另外一位阿美族朋友插嘴,表示布農族似乎會在蝸牛湯中放蒜頭,還有一位表示蝸牛肉以蔥、薑、蒜、醬油和米酒一起快炒,這樣最好吃。在一片討論聲中,多數人談的都是美味,這樣很好,台灣本就擅長在餐桌上以創意彰顯活力,然而在創意之後,是否能夠被總結為文化共識?

    這次的擒獸餐桌,我個人希望在記述之餘,思考什麼是台東的肉類滋味?譬如以蝸牛為例,這些天訪談了布農、阿美、排灣的朋友,他們對於蝸牛的傳統吃法是煮湯,偏向現代的方式是快炒,這些都是大方向,是否有辦法進一步做出規範?又或者要談談「規範」的必要性?

    我想起法國有一道『勃艮第蝸牛(Escargots de Bourgogne)』,這道菜餚被法國人認為是種文化資產,明令規定蝸牛品種必需是羅馬蝸牛(圓殼),且配料也有規定,如果過於創意做出來的菜餚,就不能稱為『勃艮第蝸牛』,於是在規範之後,觀光客有了參照物,在地文化有了保存機制,餐館也以文化之名賺到經濟,然後多年之後,在法國的蝸牛瀕臨浩劫,戶外已經難以找到野生的羅馬蝸牛,大多來自養殖場,且多是進口貨。

    這樣好嗎?

    我認為答案很唯心論,要看角度和立場。目前原住民朋友的蝸牛多是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屬於尖殼種,不同於羅馬蝸牛的圓殼,且繁殖力頗高,甚至稱得上是農害,多多捕捉目前看來沒問題。多數台灣餐廳考慮供貨穩定時,都會找蝸牛農場協助,養殖的品種大多稱為白玉蝸牛,其實就是白子化的非洲大蝸牛,目前只有台灣、中國、韓國進行商業飼養,大約30克以上採收。在眾多蝸牛農的臉書或網頁中,最讓我訝嘆佩服的代表是位於花蓮鳳林的法農蝸牛農場,他在臉書分享的各種資料真是精采,收集了各國養殖蝸牛的心得和感想。

    我看向一旁,幾位阿美族的少男少女歡樂吃著蝸牛,以手或筷子夾食,一臉滿足的幸福感,我突然想起電影麻雀變鳳凰中,茱莉亞羅勃茲不懂如何運用器具吃蝸牛的情景。

    法國人以文化經濟著名,連吃個蝸牛都能發展專屬的食器和禮儀,然而吃個蝸牛搞成這樣,究竟是過度假掰?或是高度文創?為何談起台灣的非洲大蝸牛,多數人就聯想到寄生蟲,享用法國進口的蝸牛,大家就覺得嘗鮮驚嘆?想著想著,一回過神,蝸牛湯已快見底,之前炒好的蝸牛肉更被搶食一空…….,我知道,是我想太多了。

    食物的本質在於快樂,吃不到,談什麼快樂?

  • 白玉蝸牛養殖場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6-28 18:15:24

    本集主題: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介紹  羅暐勛博士專訪
        
      故事開始於民國90年初的一場家族聚會下,大家閒聊著鄉下的閒置菜園不知可以做何利用?聊著聊著就談到了晚上都有好多蝸牛出現,似乎有害無益...當時已從事20多年電腦工程師的詹俊傑先生,靈機一動心想如果能把蝸牛拿來研發跟生產創造牠的價值,或許會是另一個商機唷~
      
      就在當時的玩笑話之餘,開始了這個故事...先打聽到當時在屏東已經有人先引進了非洲大蝸牛白化的品種,稱之為「白玉蝸牛」,他便南下了解飼養方式並一口氣買600隻蝸牛回來飼養,當時白玉蝸牛的要價可不便宜一隻就要500元。
      
      話說隔行如隔山,經過一年的養殖幾乎全軍覆沒,直到一番的努力鑽研細心照料下,終於僅存了6隻蝸寶寶,才開始了這趟「亞洲唯一蝸牛養殖場之旅」
      
      這六隻可愛的蝸牛寶寶,擁有美麗的外殼和半透明白色的滑潤膚質,多麼吸引人,因為這樣的緣份,工程師開啟了對蝸牛的深入研究;2006年一次因緣際會下和法國勃根地蝸牛(Helix Aspersa Muller)接軌,30隻法國蝸牛跟著主人Mr. Zhuang橫越歐亞大陸來到台灣彰化縣溪湖鎮,工程師於是展開了夜以繼日的蝸牛養殖技術研究,最後終於研究出透過隔離飼養、配種改良以及有機生態養殖技術,並成立了彰化縣蝸牛生產合作社,也成為了台灣蝸牛之父。
      
      經過12年養殖蝸牛經驗歷練,已成為台灣特有養殖新興行業,堅持有機耕作並與農民產銷合作,本養殖園的白肉蝸牛,經過多年的費心研究,採用隔離飼養改良,終於繁殖出代代優良的白肉蝸牛品種,成為台灣蝸牛的新品系物種-台灣小品蝸牛生態養殖園將其正式命名為「白玉蝸牛」。
      
      以台灣地區獨一無二專業養殖蝸牛起家,再轉型升級為觀光休閒農場,是全國第一個蝸牛休閒農業主題生態養殖觀光園區。也著手研發更多的蝸牛食品研發加工、醫學美容生技合作、蝸牛飼料製作銷售、生態觀光DIY教育親子體驗活動、蝸牛主題餐廳,將蝸牛養殖成為21世紀最夯的綠色農業。
      
      養殖園擁有堅強的養殖合作團隊,園區研究開發中西式及法式冷凍食品研發生產並積極與國外蝸牛相關養殖同業均有密切交流合作,以確保產能充足及產品品質。在市場開發上,除了提供完整的蝸牛食材外,也配合國內外客戶所需,提供客製化方案之整體服務。
      
      提供顧客食用價值的食品,並將繼續努力,把關食品衛生追求品質;提供客戶最安心的「高檔健康食材」,極朝向醫學生技美容產學合作,開發多樣化,利於人體使用保健等產品,以創造客戶與合作社最大的成功與雙贏。
        
        
    粉絲頁: 小品蝸牛生態農場
    官網:www.twcs.org.tw
    住址:彰化縣溪湖鎮環河路一段170號
    TEL:04-881-1689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