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在目前仍然是智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是由於第二十一條染色體多一條所導致
此種的唐氏症發生率隨著媽媽的年紀而上升
20歲1/2000
25歲1/1200
30歲1/900
35歲1/350
40歲1/100
45歲1/30
(但若是染色體轉位造成的唐氏症則跟年齡無關)
除了智能障礙之外...
唐氏症在目前仍然是智能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是由於第二十一條染色體多一條所導致
此種的唐氏症發生率隨著媽媽的年紀而上升
20歲1/2000
25歲1/1200
30歲1/900
35歲1/350
40歲1/100
45歲1/30
(但若是染色體轉位造成的唐氏症則跟年齡無關)
除了智能障礙之外, 還會有生長遲緩、認知功能差等多種合併障礙
所以今天特別開了一個主題來介紹
目前的檢查主要有
1.依據年齡推算法
2.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初唐」。
3.第二孕期唐氏症篩檢=「二唐」。
4.NIPT/NIPS/NIFTY=「非侵入性胎兒基因檢測」。
5.超音波軟指標法。
6.羊膜穿刺。
7.絨毛膜採樣
通常都會建議第一孕期11-14週時先做初唐
包含抽血及超音波看頸部透明帶
而除了我們示意圖左上的頸部透明帶之外
還會看其他的超音波異常
(Soft markers也稱軟指標)
若其餘異常越多 則總風險也越高
若結果是高風險的媽媽
則會建議做可以確定診斷的檢查
也就是絨毛膜取樣跟羊膜穿刺
以總風險及需要的技術來說
絨毛膜穿刺比較難
但可以提早好幾週知道答案
若真的需要處理也可以盡早處理
當然在15到20週也可以做中堂
抽取母血b-hCG、AFP,uE3, inhibin A等四項指標,篩檢率可達81%。
若是初唐跟中唐都一起做
偵測率可高到92%以上
但以臺灣來說 中唐的腳色已經逐漸式微
因為大部分媽媽若初唐有問題
都會選擇做確定診斷的檢查
再加上目前最新的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查(NIPT)
主要原理是因為
胎盤的染色體碎片會流到媽媽的血液中
可以被我們偵測到
對於唐氏症的偵測率可以高到99%以上
但NIPT也非萬能的 假如
1.碎片濃度不夠
2.媽媽有鑲嵌或是癌症會影響結果
3.雙胞胎問題, 若是同卵雙胞胎則基因相同 ; 若是異卵則基因不同
且兩位胎兒分別流入媽媽血液的濃度也不同, 都可能影響檢驗結果
但相信在未來, 這項技術更加成熟之際, NIPT能扮演的腳色份量會越來越重的
最後, 雖然有這麼多方法, 但要選擇哪一種
還是要考慮當下的情況
有任何問題的媽媽們還是要直接問幫你們產檢的醫師唷!!
註:鑲嵌現象為同一個生物體身上,同時擁有兩種或更多具有不同基因型細胞的現像
參考資料 :
CDC, FACT ABOUT DOWN SYNDROME
台灣頸部透明帶認證委員會網站
唐氏症基金會
#大象醫師漫漫談
#大象醫師
#產檢
#產前檢查
#唐氏症
#downsyndrome
#婦產科 #obstetrics
#醫師
發生率算法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研究指出「癌症的年輕化」,與「肥胖」有密切的關係:肥胖會影響生物體對各種癌症的腫瘤免疫力】
肥胖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文明病,除了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疾病風險,也被認為與癌症有關。國際權威期刊《Cell》近期一篇研究指出[1],肥胖動物體內的癌細胞,更容易在與免疫細胞爭奪能量的過程中佔上風,進而使免疫細胞的毒殺T細胞活性下降,導致癌腫瘤生長速度加快。
哈佛大學HMS Blavatnik研究所細胞生物學教授Marcia Haigis表示,從小鼠實驗中發現,處在肥胖環境中的癌細胞,會根據微環境中的脂肪量調節新陳代謝,使其更易從脂肪分子中獲取能量。
與一般正常飲食相比,高脂肪飲食下的腫瘤生長得更快速。該研究認為,肥胖會影響生物體對各種癌症的腫瘤免疫力,將是未來改善免疫治療、組合治療對癌症效果的線索。
■肥胖增加癌症發生率,子宮內膜癌食道癌最典型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醫師受訪表示,肥胖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有幾種癌別與肥胖關係較密切,以女性子宮內膜癌最典型。
此外,食道腺癌或稱為賁門癌者,與慢性胃酸逆流有關係,而肥胖是增加胃酸逆流的重要因素。總體而言,肥胖影響肝癌、腎癌、胰臟癌、大腸癌、乳癌的發生率,平均約增加近1.5倍至2倍風險,也會增加癌症死亡率。
季匡華醫師指出,造成肥胖的一大原因,與不健康的飲食有關,例如長期攝取高溫烹調的紅肉或牛油類油脂,這些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促進體內發炎、增加肥胖風險與癌症發生率。
■肥胖恐增心腦血管病變,男女皆應控制腰圍
肥胖對健康的傷害遠不只限於癌症,也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等疾病有關。
國健署建議,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已屬於「腹部肥胖」,平日應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必要時諮詢醫療健康照護人員[2]。
■肥胖環境會抑制T細胞功能,讓癌細胞搶走身體養分
「人體免疫是抗癌最大的工具之一,其中免疫細胞(如T細胞)更是主力部隊。像是近年來熱門的CAR-T療法,就是從患者體內取出免疫細胞後,改造成可攻擊特定癌細胞的免疫細胞,再將這些免疫細胞注射回患者體內治療疾病。」陽明生化所博士張薏雯分析,如果體內的免疫細胞數量、活性不足,就無法牽制腫瘤細胞的發展。
張薏雯指出,小鼠實驗中發現這些肥胖小鼠的腫瘤長得快,不只是因為腫瘤細胞有源源不絕的養分,而是肥胖的環境會幫助腫瘤細胞打壓體內的T細胞。以白話來說「壞人(癌細胞)得到充足的資源,好人(T細胞)卻越來愈虛弱,這兩方面的影響,導致體內的癌細胞越長越快。」
高熱量環境中的癌細胞對脂肪酸的攝入明顯增加了,這極有可能影響到T細胞對脂質的攝取。也就是說,在高熱量條件下,物質極大豐富,癌細胞立刻適應了富裕的生活,大肆吃喝,結果很可能搞得T細胞沒得吃了!
張薏雯博士解釋,這項研究非常特別的發現是,肥胖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直接促進腫瘤的生長,而是抑制了免疫的功能。這些腫瘤周圍的免疫T細胞數量不僅少,活化的程度也較低,自然無法幫助身體消滅癌細胞[3]。
■健康體位關鍵密碼:「BMI 1824」僅17.6%民眾知道如何正確計算BMI
BMI為簡易又省錢的體位判定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以身高與體重計算出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 是最常用於評估體位的一項簡易測量指標,並建議以BMI來界定體重過輕、健康體重、體重過重或是肥胖。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數值過高)的人,罹患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比健康體重的人要高。近年,國民健康局積極宣導如何正確計算BMI,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簡易地評估自己的體位,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
➨如何計算BMI?它的算法是:體重(公斤)/(身高x身高)(公尺x公尺)。
例如:一個52公斤的人,如果身高155公分,則他的BMI為52/(1.55x1.55)=21.6。BMI的好處是和身高一起考量,而非只看重體重。
➨如何判讀BMI?健康體位關鍵密碼:「BMI 1824」
▶體重過輕:BMI<18.5
▶正常範圍:18.5≦BMI<24
▶異常範圍:過重24≦BMI<27
▶▶輕度肥胖27≦BMI<30
▶▶中度肥胖30≦BMI<35
▶▶重度肥胖BMI≧35
➨量量你的腰圍
雖然BMI介於正常範圍內,但如果:
▶男性腰圍≧90公分(約35.5吋)
▶女性腰圍≧80公分(約31.6吋)
也算是肥胖[4]。
張薏雯建議第一步還是先控制自己的體重。「從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數據庫中獲得的數據集顯示,BMI在30以上的肥胖患者中,T細胞浸潤顯著減少的情況更嚴重。」張薏雯建議,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不僅有利於抗癌,對於慢性疾病的控制也有較好的效果。[3]
■如何對抗肥胖這個新興的危機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針對肥胖這個新興的危機,提供腫瘤臨床工作者一個指引[5],其開宗明義說,並不是要讓每個腫瘤科醫師成為體重控制專家,而是期望腫瘤科醫師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幫助病人理解肥胖與癌症的關連,並引導病人往正確的方向努力。
以下三個步驟,為腫瘤科醫師必備的基本能力:
▶第一
能夠利用BMI來評估(assess)一個病人是否過重或肥胖,並告知病人這個問題。
▶第二
若確定病人為過重或肥胖,則建議(advise)他藉由增加身體活動、減少卡路里攝取等健康生活型態,當然並不是要腫瘤科醫師花很多時間,甚至是建立一個詳細的計畫,只要向病人提出這樣的概念即可。
▶最後
腫瘤科醫師必須要在適當的時間轉介(refer)病人到專家處做進一步諮詢。[6]
年輕人罹患癌症的案例越來越多,這種原本我們以為是40歲以後才需要擔心的疾病,現在似乎有漸漸年輕化的趨勢。這也成了許多科研團隊研究的議題,近期,一項發表在國際期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的研究指出,癌症的年輕化,與「肥胖」有密切的關係[7]。
■我們如何達到減少過重或肥胖的目標呢?
▶以個人的層次來看,可以減少攝入脂肪和糖,限制熱量的攝取;增加蔬果、豆科食物、堅果穀物等的攝取;規律的運動(成人每週需達150分鐘)。
▶但是以社會的層次來看,除了需要政府與相關社會團體的支持,社會也必須提供可獲得、可負擔或可近性的運動環境與健康食物選擇。藉由個人與整個社會的配合,減重、健康的生活將不是夢![6]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Baker, Gregory & Gassaway, Brandon. (2020). Obesity Shapes Metabolism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Suppress Anti-Tumor Immunity. Cell. 10.1016/j.cell.2020.11.009.
∎[2]
(今健康) 肥胖不只致癌?研究:腫瘤搶脂肪當燃料、免疫細胞變殘廢:https://bit.ly/2O0eZNq
∎[3]
(Heho健康)胖子的癌細胞會和免疫細胞搶養分!《Cell》:抑制T細胞功能讓腫瘤長更快
https://bit.ly/3sDP2lO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體位關鍵密碼 BMI 1824 僅17.6%民眾知道如何正確計算BMI:https://bit.ly/3rv3Lhz
∎[5]
Obesity & Cancer | ASCO
https://bit.ly/2Ob2KOk
肥胖與癌症:腫瘤學提供者指南(Obesity and Cancer: A Guide for Oncology Providers)
https://bit.ly/31xveoy
∎[6]
(乳癌防治基金會) 「肥胖與癌症」:https://bit.ly/3tZpHmG
∎[7]
(Heho健康) 「癌症年輕化 20年權威數據:跟「它」關係最大!」:https://bit.ly/3we2LSS
➤➤照片
∎發現得癌症的年輕人愈來愈多,為什麼?:https://bit.ly/2PGtXIO
∎[2]
肥胖增加癌症發生率-子宮內膜癌、食道癌最典型
∎(蘋果新聞網)哈佛研究指高脂飲食會餓死免疫細胞 激活腫瘤生長:https://bit.ly/2PHfWLe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康體位 #肥胖 #癌症 #腫瘤免疫力 #脂肪 #BMI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Shin Kong Wu Ho-Su Memorial Hospital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發生率算法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慧車流分析、強化科技執法 義隆電AI科技整合應用 為改善高雄交通提供新戰略思考
今天邀請義隆電子葉儀晧董事長及其旗下義碩智能公司的卓訓榮策略長(也是我在交通大學任教期間的教授好友)、胡中平副處長,以及交大的林健正教授等,一行人來高雄市府演講,為市府團隊展示其與中研院共同合作研發的AI科技應用技術—影像偵測辨識,搭配DBW駕駛行為輔助系統、大車盲點偵測(內輪差視野死角)等技術整合,為交通現況進行科學分析,進而提出解決方案。
午後,與義隆電子葉儀晧董事長團隊一席暢談與討論,為本府交通局智運中心、警察局交通大隊、養工處、觀光局、環保局等市府團隊成員,帶來極具啟發性的思考,這也正是陳市長所交付需要大力推動高雄發展智慧城市的初衷,需用科技來推動高雄城市治理的翻轉與革新,是城市發展必經之途,更是城市轉型的關鍵思維。
目前交通局刻正規劃新一代智慧運輸系統建置案,提出「三策略、四層次」,重新建構新一代智慧運輸服務系統。「三策略」指的是:
1. 健資料-健全資料來源
2. 深分析-強化AI分析與巨量資料演算
3. 展功能-連結整合交通治理策略
至於,「四層次」則包含感知層、網路層、平台層、應用層的發展架構,例如路口攝影機導入AI辨識功能,以感知層健全交通數據資料來源,而現有路口攝影機除了作為路況觀察使用,未來加入AI分析功能後,便可在下述面向發揮更大的功效:
1.交通資料蒐集:車輛軌跡追踨、車種、轉向流量統計、路口服務水準、尖峰小時分析。
2.智慧號誌控制:整合CCTV、TC設備資訊、AI智慧號誌控制策略。
3.科技執法:整合CCTV、AVI、TC、CMS設備資訊車輛、行人軌跡追踨、車輛違規行為偵測。
4.安全輔助:AI車輛異常行為偵測。
5.道路設施管理:AI道路異常狀況偵測。
此外,警察局交通大隊也在本市多個重要路口與易肇事路段,如大中華夏、博愛新莊、鳳頂過埤等處設置「多向違規監測系統」,結合AI車牌辨識與影像偵測技術;交通局也在中華時代、中華正勤設置機車違規轉向警示系統,共同運用科技執法,善用AI科技,藉由違規示警、及時提醒用路人,有效降低違規肇事發生率。
高市府將持續提升智慧運輸系統路側感知設備功能,並應用於路口肇事防制、科技執法等項目,積極向交通部爭取110~113年度智慧運輸系統發展計畫補助,我也期許市府團隊,莫忘初衷—「科技」只是手段,而真正讓市民幸福的關鍵,始終在於「人性」。
今日義隆電葉董事長演講說明其獨步全球的AI影像辨識技術,讓我瞭解到這類運用邊緣運算的數位演算法,不僅在科技執法與智慧車流等領域有極佳的效能表現,也可廣泛應用於防救災、觀光、環保等面向。
此刻正值中央編列前瞻2.0數位建設預算挹注於5G基礎建設與AIoT應用;期許我市府團隊各機關更應積極爭取相關預算補助,如交通局的新一代智慧運輸系統建置、路口安全防護警示應用計畫、公車式小黃2.0服務升級計畫等案件,經費需求逾億元;市府的智慧城市推動平台更應促使各局處明確出題,讓高雄成為開放性實驗場域,邀請ICT以及電信商各領域內,擁有智慧技術或專利的廠商量身解題,相信有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會持續加入高雄智慧城市的行列。
發生率算法 在 郭鴻儀-議員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地儀熊讚
鄉親ㄟ~台南市議會第3屆第4次定期會開議囉,今日進行保安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警察局、消防局等議程,鴻儀向鄉親報告今日質詢重點。
#要求預算正常化,經常性支出回歸本預算
審計報告中指出,警察局 107、108 年連續兩年以“增購固定式測速照相設備”申請動支第二預備金,請問 109 年度按造目前規劃,仍然會動支第二預備金,有違預算法精神,鴻儀要求警察局應檢討,必要且經常性支出應回歸本預算。
#落實逃學少年協尋,協助回歸正常就學
關注少年隊與強迫入學委員會密切結合,協尋失學少年,協助正常就學,減少少年犯罪問題。
#刑案大數據分析平臺設置,提高破案成效
台南市於今年8月,建置完成刑案大數據分析平臺,將資深員警的犯罪偵查經驗,一路從資料蒐集、檔案建立、手法解讀,進一步到案件分析與相關手法應用等建檔後,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針對各種犯罪手法做分析,找出有沒有重複或類似的犯罪手法,甚至是使用類似或相關的工具等等。透過系統分析的抽絲剝繭找出案件之間的關連性,都有助於第一線員警提高犯罪偵查的效率。
#重視台南市182縣道龍崎區路段重大事故發生率,遏止飆速事故與擾民事件
本月4日182 縣道龍崎區路段,再度發生機車自撞死亡車禍(27.3K處),林姓男大生經救護車送新化醫院急救不治死亡,龍崎182縣道水桶彎是著名的飆車聖地,飆速事故與擾民事件頻傳,今日除關心區間測速建置期程,更要求警察局積極作為,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本影片連結:https://youtu.be/LsPvmhqNNmY
鴻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SZPoIbIrweY2Wb2CyP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