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發泡聚苯乙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發泡聚苯乙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發泡聚苯乙烯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科技大觀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又係呢句「武漢肺炎肆虐」,食肆坐多個人,坐密少少都唔得(特別係黃店),加上少出街為妙(隨時被屈違反「限聚令」),令到叫外賣食外賣的人激增。不過要留意喇,用來盛載食物的發泡膠盒,原來很容易會被溶解,食外賣隨時等如食膠落肚,真係要小心。K Kwong解釋:「發泡膠是屬於一種叫聚苯乙烯Polystyren...
-
發泡聚苯乙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21:14:23又係呢句「武漢肺炎肆虐」,食肆坐多個人,坐密少少都唔得(特別係黃店),加上少出街為妙(隨時被屈違反「限聚令」),令到叫外賣食外賣的人激增。不過要留意喇,用來盛載食物的發泡膠盒,原來很容易會被溶解,食外賣隨時等如食膠落肚,真係要小心。K Kwong解釋:「發泡膠是屬於一種叫聚苯乙烯Polystyrene的物體,它是一種『油溶性』物質,普通的食油已能極速分解發泡膠。」他說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油溶性的例子,例如唇膏就是油溶性的,所以用水是抹不掉,只能用卸妝油來溶解才能抹掉。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
發泡聚苯乙烯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11 21:06:52#凌子楚最清楚#一日產業#後湖工業區,詠順科技公司,夜間現場巡禮#603
因為有臉書的市民朋友反應,後湖地區,每到傍晚和深夜時分,空氣中,總會飄出特殊的生產異味,我就好奇,朋友經營,台灣數一數二的保麗龍設計製造廠,生產過程會不會也有異味產生。
今天,我就特別情商詠順科技陳董事長,帶我們夜探廠房,現場直播,神秘的保麗龍製作生產流程,看看24小時生產的廠房,是不是會飄出神秘的異味。
陳董事長帶我,先從工廠最深處,廠房的三樓看起,這裡兩側,都是巨大的保麗龍原料,聚苯乙烯的儲存槽,將近50公尺長,由於都是密封狀態,沒有太大的異味。
只有在聚苯乙烯,要輸入蒸氣加溫槽的接合管道接縫處,外溢的蒸氣裡有塑膠異味。
製造保麗龍的第一道程序,就是用木屑燃燒,煮沸水蒸氣,加溫發泡製成保麗龍顆粒。
每個顆粒,大約0.2公分直徑,沒有經過燒酌,只有經過蒸氣加溫發泡,現場取出細小成型的保麗龍顆粒,不燙,也沒有異味。
走下二樓,我們來到了蒸氣壓縮成型機的機房,廠房兩側,都是巨大的蒸氣壓縮成型機。
到處都可以聽到,蒸氣壓縮成型機裡,蒸氣循環過程中,不斷加壓、排氣、解壓的巨大聲響。
成型的保麗龍製品,不斷依序地,從二樓的成型機中,掉落下方一樓的成品區,顛覆人的想像,這裡完全沒有異味。
在往外走的過程,我們經過一個,有三層樓高的巨大廠房,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堆積如山的木屑,這些都是來自全國各地鋸木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木屑,廢物利用,作為製造水蒸氣,熱發泡保麗龍顆粒的燃料來源。
最後,回到工廠大門口,因為隔音設施完善,噪音並沒有出來歡送我們。
陳董事長,也承諾在地居民,一旦聞到任何異味,歡迎攜帶證件,登記後,入場參觀,分辨異味是否來自於保麗龍廠房。
他希望用公開透明,敦親睦鄰,讓鄰居可以信賴和鞭策公司,不斷精進製程,達到生產製造和生活品質,雙贏的境界。
發泡聚苯乙烯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占最多,其次是塑膠飲料瓶13.0%,另外也發現大量的塑膠袋碎片、氣球、金屬飲料罐、繩子等物品,同樣是以遊憩與日常生活類垃圾占多數。台灣因為回收制度做得很好,塑膠飲料瓶、金屬飲料罐等都已進入垃圾回收系統,在海岸垃圾中就較少出現,相較之下美國這類垃圾的比率就比較高。不過,台灣的塑膠瓶罐雖然有回收,瓶蓋卻被忽略了,常會成為垃圾漂流到海邊。
要減少海灘垃圾可以朝兩方面著手:
一是教育宣導,提醒人們不要以為廢棄物流入大海就會自動消除不見,其實它們都會成為大自然的負擔,而淨灘活動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針對這類造成跨界汙染的海洋廢棄物,其管理與監測不該只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應該提升到中央層級,以環保單位或漁政單位來跨縣市管理,並且提高獎勵的誘因,且更要輔導關係人積極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方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b2573b-1943-489e-9e53-9ae626b98ce8
【一次性飲料杯減量】
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是整體限塑政策的一環,實施至今雖有成效,但教育方面的確還需要加強。譬如校園之內餐廳,仍然使用相當多一次性餐具,環保署考慮加大誘因,譬如使用一次性餐具需要付費,減少使用數量。
臺灣市面上免洗餐具種類繁多,材質大致可分為塑膠類、保麗龍類及紙類、木材等四種,其中塑膠及保利龍是中小型餐飲業最常使用之免洗餐具種類。塑膠類聚丙烯多用於便當盒及碗盤,保利龍類免洗餐具─發泡聚苯乙烯常見於透明的便當盒蓋、涼麵及水果盒。發泡性保利龍則多用於泡麵碗、生鮮托盤等。
免洗餐具使用後之處理途徑大致包含回收再生、焚化、掩埋、非法棄置等4種。就塑膠類免洗餐具而言,由於免洗餐具使用後沾染油汙及其他物質,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部分塑膠材質如PVC、PS等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可能導致「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產生,且塑膠耐高熱值之特性,也對焚化爐操作產生負面影響;若以掩埋方式處理塑膠材質之免洗餐具,則耗時長不易腐化,一個塑膠袋需要20年、保麗龍杯要50年才能被分解,寶特瓶和紙尿布更需長達約450年才會在海水中分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2年淨灘清除垃圾量的統計,近3年免洗餐具類多了6倍,去年高達2萬8000多件,首度超過塑膠袋,成為海灘垃圾第1名。如何降低國人濫用免洗餐具,是未來應強化方向。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ff8ae3d-9fd9-4eca-ad6d-3ce6cfddd975
【環境教育】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c7e4060-8da3-44e8-a02a-debae5e5bb16
發泡聚苯乙烯 在 哈遠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投武界壩異常放水釀成4死,台電初步判定是線路絕緣不良,導致閘門異常開啟,家屬有意聲請國賠。網友意見兩極,有人認為現場架設告示禁止游泳、戲水,入口處也標明上游水壩可能放水,兩家人卻冒險在河道上紮營,真能打官司要求國賠嗎?不過律師提出見解,水壩屬於人造物,政府有管理責任,僅放告示牌無法免責,但當事人也有過失,未來求償金額恐怕會打折。
秋冬流感季節將至,今年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台北市多間診所已出現自費疫苗被預約一空的情況。指揮中心也示警,10月5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的第一週,可能會出現搶打疫苗的現象,提醒民眾注意。
高雄有消費者運動前買了一杯薄荷綠茶,大概三、四個小時後回來喝茶,卻發現保麗龍杯變軟,中間一圈一捏就開始破裂,還有刺鼻異味。詢問手搖茶店家,業者表示第一次發生這種狀況,目前已經先下架。化學教授解釋,薄荷裡面的芳香族化合物,會腐蝕保麗龍杯的發泡聚苯乙烯材質。
TG頻道:https://t.me/HaAngela
發泡聚苯乙烯 在 明日科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種方法或許能有效解決保麗龍的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