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陳能記家族與心曠神怡洋樓】
#心曠神怡洋樓
在松山的松河街上有一棟洋樓,許多人會稱他為「心曠神怡洋樓」,原因在於他面松河街面的二樓門楣上刻有「心曠神怡」字樣,故稱之。根據部分資料顯示心曠神怡洋樓建於昭和年間,是時任松山庄長陳復禮的宅邸,宅邸就在松山長老教會的隔壁,可能也與陳家多奉獻於教會...
【松山陳能記家族與心曠神怡洋樓】
#心曠神怡洋樓
在松山的松河街上有一棟洋樓,許多人會稱他為「心曠神怡洋樓」,原因在於他面松河街面的二樓門楣上刻有「心曠神怡」字樣,故稱之。根據部分資料顯示心曠神怡洋樓建於昭和年間,是時任松山庄長陳復禮的宅邸,宅邸就在松山長老教會的隔壁,可能也與陳家多奉獻於教會有關。早期教會旁邊就存在一棟規模不小的街屋洋樓,推測可能就是當時的陳家洋樓正面。當年可能面積更大,只是因為饒河街拓寬工程,將前方原有建築拆除重建。據說日本時代的松山沒有河堤,在洋樓二樓即可直接欣賞基隆河河景,也常是文人雅士吟詩作樂的地方。
#關於陳能記家族與基督教信仰
陳能記家族是一個擁有深厚基督教信仰的地方士族。而家族的故事起源要從陳復禮先生的父親陳能記(1854-1918)說起。他原名陳能、俗名陳水龍,出身北部的農商家庭。由於陳能的二哥陳火(後改名為陳榮輝)是馬偕的得意門生,因此陳能在後來也跟著受洗成為教徒,跟隨馬偕學習、傳道,成為教會傳道師,他曾駐淡水、新店、打馬煙(頭城附近)等地教會。陳能記也隨同馬偕習醫,為了改善衛生環境,著手種痘防疫,在地方貢獻甚大。日本殖民之初,他更受命任職錫口保良局,其後也擔任錫口保甲聯合會會長,得臺灣總督府授佩紳章;在傳道師退職之後,改任長老,以「陳能記」為商號,購入三張犂(舊碑山)之礦區,成為日本時代礦業經營權登記第一號臺籍人士,是為礦業鉅子。陳能的妻子為同為基督徒的郭景女士,兩夫婦共生育5男3女,其中長子陳復禮最為人所知,而三女陳玉女則嫁給松山士紳徐春卿(徐春卿後來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捕失蹤)。陳復禮和徐春卿不僅是姻親,在陳復禮任松山庄長時,徐春卿耶出任松山庄助役,算是上司與下屬的關係。而今日還能在汐止忠順廟,看到昭和年間陳復禮和徐春卿兩人對汐止神社共同奉獻的石燈籠。
#陳復禮先生與松山
回到陳復禮先生的部分,他幼年在私塾學習漢文, 明治 31 年 (1898)入讀大龍峒公學校畢,通曉英語與日語。其後,進入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擔任行員事務員。在父親過世後繼承家業,繼續經營炭礦事業,大正11 年(1922)任松山信用組合長,大正14年至昭和 4年(1925- 1929)更被任命為松山庄庄長,當時陳復禮也邀請郷紳文士共同創立「松社」,吟詩作對,發揚漢學,社務運作資金費用皆由其支付,至過世為止長達 30 餘年。他也曾舉辦全島詩人大會,亦為獨力捐資。繼承家業後,陳復禮以「陳能記」之基業,更名為「復記」, 大正 13 年(1924)登記為「復記資產合資公司」,與二弟陳信章為代表社員,此外1930年松山教會改建二層,禮拜堂也是復記產業合資公司所奉獻的。昭和初年還創設「松山自動車公司」,經營往來松山與臺北之間的路線,只是後來因事故而停駛。此外他在1939年也擔任台北市會議員,陳復禮除了關注地方公共事務,也熱心公益。在台灣日日新報上也可多次看到陳復禮施米的新聞,他也獨資捐獻了松山圖書館,促進地方文教發展。今日在松山圖書館也能看見紀念陳復禮先生的銅像,此外他更接手經營了由外國傳教士創辦的松山幼稚園。陳復禮先生的妻子是新店教會林乞來長老次女林粒桔(1882-1953),兩人育有2男1女,長子陳北海(生於 1911),為 日本法學部畢業,臺灣新民報社員,次男陳拱北(生於 1917),畢業於慶應醫大,長女陳智惠(生於 1910),基隆高女畢業,後嫁給大稻埕富商李春生曾孫李蔚然。
#陳拱北醫生
陳拱北應該算是陳復禮先生最有名望的子嗣了,同時台灣人都應該感謝他。陳先生早年考進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部,獲慶應大學獲醫學博士便返台,任教於台北帝國大學公共衛生學授課,1951年為中華民國政府派赴第一批公費留學美國的人士。回台任教台大研究所擔任所長,他是台灣公共衛生領域著名的學者。早年台灣缺碘,受害於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的人非常多。陳拱北是第一個大膽嘗試在居民的食用鹽中加碘的人,此舉實施後,全國學童的甲狀腺腫大盛行率大幅降低,是台灣慢性病防治極為成功的典範。而對於烏腳病的研究,他也在時任臺大醫院院長高天成號召下組成烏腳病調查隊,至當地挨家挨戶將所有及疑似病患姓名、地址造冊,尋線查訪,找出發病與飲食的關係,調查工作直到他去世為止。同時戰後晚年的陳教授雖患胰臟癌,且癌細胞已蔓延開來,到無法切除的程度。但他仍對臺灣所衍生的空氣污染及水污染問題相當關心,針對臺灣各地的空氣污染、水質進行全面調查。住進臺大醫院檢查之前,仍進行三重的空氣污染調查工作。且堅持在病榻上主持製台灣戰後第一幅癌症地圖。陳拱北醫生與妻柯秀貞共生育有 3男 1 女。子嗣不是工程師就是醫生,十分優秀。
#史蹟紀錄 #台灣 #台北州 #松山庄 #陳復禮 #洋樓 #小洋樓 #洋式建築 #洋館 #洋館巡り #近代建築 #民宅 #建築 #史跡 #古蹟 #歷史建築 #建築写真 #老屋 #老房子 #Taihoku #travel #historicalbuilding #oldhouse #oldhouseface #taiwanesearchitecture
登記原因更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鮭魚之亂看《姓名條例》之修法
很感謝大家這麼關注超明的提案,也表達了許多意見,雖然意見中不乏訕笑字眼,但是超明願意接受大家的看法,在這裡,再跟大家說說當時的緣由。
在電視第一次報導有年輕人為了吃免費鮭魚去改名後,鮭魚們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甚至有人發揮創意,把可以想到的海鮮、飯店名稱都放進名字裡,名字「陳愛台灣鮑鮪鮭魚松葉蟹海膽干貝龍蝦和牛肉美福華君品晶華希爾頓凱薩老爺」高達36字,打破過去最長名字「黃大嵐是喜神財神衰神福德正神所有神祝福的寶貝小心肝」25個字的紀錄。這個紀錄後來又被一位50字的改名打破,這樣的改法跟字數,大家不覺得奇怪嗎?戶政單位為何會這樣配合?我們從法的角度來看。
在美國,美國成年人可以隨時更改自己名字,但多數政府機關需要改名證明文件,所以改名前就需透過向法庭申請,繳交規費後,開庭宣誓後才能申請改名,有些州還要求必須在報紙公告,如果有人反對也要開庭審理,之後才會提供證明文件去改名。此外,就是入籍美國或登記結、離婚時在申請文件上直接改名。小孩改名則要父母親雙方同意,否則由法院開庭決定。在日本更名,則需提出正當理由,經家庭裁判所許可才行更名。每個國家父母親為孩子取名,都有其用心與意義,尤其台灣傳統文化的傳承,最是重視。父母親為求子女未來人生順遂,對取名極為用心,甚至不少人還先以算命、求名等方式為孩子取名、更名;而美國若要將未成年子女改名,法院會考量是否最符合孩子的利益,包括改名後的不便處、孩子的尊嚴以及14歲以上還要經過孩子本人同意等。從美日的規定來看,改名是很嚴謹規定很多的,回頭來看看台灣。
最早台灣改名僅限一次,也須經主管機關認定,現行台灣改名規定這麼容易,是因為大法官解釋。當年有民眾因為改名一次後想再改名,被戶政單位拒絕,因此提出釋憲。隨後,大法官作出釋字第399號,指出讀音不雅與姓名文字有關,屬於改名特殊原因,必須保障其人格權。因此,在民國90年修法予以放寬改名次數,但同時內政部考量,姓名是個人符號,如果改名毫無限制,恐造成識別上之混淆,並影響社會秩序及交易安全等,所以依憲法第23條之規定予以限制,以二次為限,但未成年人第二次改名,應於成年後才可,且將「主管機關認定」字眼拿掉。到了104年,立法委員提案姓名條例,經過協商後再修正為三次。演變到今天,大家都依姓名條例第九條第六款「字義粗俗不雅、音譯過長或有特殊原因。」申請改名,而戶政單位也在沒有過問原因的情形下直接將民眾想改名的文字登錄在系統內,因此出現長達36個字的名字。
依大法官解釋的精神,在尊重人格權下,改名次數不應該有限制。但超明認為,改名不是不行,但過去改名常常是因為算命後的需求,演變到現在,商業活動也成為改名的原因,不管是貪小便宜,還是創意,改名字是大事,這不只是個人的事,更是對父母取名的一種尊重。尤其,台灣人在為小孩取名時的慎重,都在傳統家族文化與姓名學中兼顧或二擇一,凸顯的就是父母為下一代的用心。超明與助理們討論提案時,考量到未來類似的商業活動一定會層出不窮,因此提案出發點在於讓敢改名的年輕人有機會在一段時間後反悔將名字改回正常。
這次的鮭魚風波,對政府及社會都有影響,超明希望年輕人在追流行的當下,去體會、尊重家長取名時的用心。至於是不是要透過審理、審查的方式,確認沒有影響社會秩序與安全,付出時間、金錢等成本後,政府才同意改名,這部分可以討論。因此,超明會與內政部等相關單位進行討論,在符合憲法、人權與社會期待等多方條件下提出修法版本,先前的提案將不會進行聯署。謝謝大家對超明提案的批評指教,謝謝。
登記原因更名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 擬出售中國業務】
大陸媒體8月25日消息,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沒有詳細說明出售原因,只稱該事項後續如有進一步進展,會第一時間向公眾和媒體披露。
此前8月23日,惠而浦中國發布公告稱,自8月24日早盤起停牌,停牌不超過兩個交易日,最晚於8月26日起復牌。
惠而浦是美國家電製造和銷售巨頭企業,2006年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器製造商。
惠而浦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先後收購了北京雪花冰箱、上海水仙洗衣機、順德蜆華微波爐和深圳藍波空調,但這4次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均以失敗告終;
2014年,惠而浦成為合肥三洋的控股股東,合肥三洋因此更名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
惠而浦中國多年來經營慘淡,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9.9%,淨利潤同比下降93.35%,惠而浦是否會退出中國倍受關注.。
| #香港大紀元新唐人聯合新聞頻道
============
香港人一定要贏💪🏻
香港大紀元時報新聞網於7月1日起開始提供會員服務,守護真相,我們絕不放棄!
💎立即登記支持: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每月只需2杯☕☕價錢前線記者們就可以堅持下去!
登記原因更名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繼續監督市府提供更良好的托嬰環境!
淑慧日前曾要求社會局規畫設置平台,供家長查詢臺北市所有托嬰中心的大事記。當時社會局回覆表示目前已有臺北市嬰兒托育地圖可以給家長做查詢,但內容實在差強人意!
因此,淑慧要求臺北市嬰兒托育地圖應納入更完備資料供家長查詢(包括違法紀錄、評鑑結果、社政、衛生、環保、建管、消防聯合查核結果、以及更名原因等等)。
社會局也回覆表示,機構基本資料,包含收費標準、立案字號、負責人、通訊方式及最近一次評鑑成績,倘名稱變更的機構,同時呈現原機構名稱供家長辨識,此部分已於108年12月底優化完成,未來也將持續優化網站。
另外淑慧也發現中央政府的「托育人員(保母)登記管理資訊網」裁罰公告平台,臺北市至108年4月16日後沒有任何裁罰公告!是臺北市社會局沒確實提供資料?還是中央沒更新?既然有平台了,市府和中央就要互相督促,資料應即時且確實提供,才能將平台發揮最大效益!
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頭肉,也是國家未來重要的支柱,為孩子權益把關,淑慧努力實踐。
https://map.dosw.gov.taipei/taipeiWelfare_map/all_new/baby_map.aspx
#市政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