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登山旅行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登山旅行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登山旅行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登山旅行團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05的網紅Y道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剛剛讀到一個我很喜歡的國內登山旅行團的發文。大概是說了日子雖然很難過、但也持續準備中,希望很快可以跟大家見面。 . ... " 但可預期的,價格會往上提升" ... 。行文的脈絡大概是指說接著因為有可預期的爆發式需求,包括住宿、交通,甚至可能是餐廳,都會迎來一波供不應求適時調漲費用的狀況。 .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老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阿神與老皮碰再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就讓大登山旅行團告訴你! 下次還有機會跟阿神老皮一起遊黑金歐!如果想要一起加入旅行團,趕快關注一下fb的訊息吧! 黑金官方網:http://dd.bfage.com/t.do?wd=14-07-28-TW-HJ-TWITCH-3&r=https%3A%2...

登山旅行團 在 希遊記 Silvia the traveler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13 14:59:59

小麥哥的 #畢羊縱走,#中橫四辣之二 . 話說上周的中文課空檔 小麥哥利用兩天時間自己去走了這一段... 從登山口到登山口 重裝不過9小時時間😳😳😳 堪稱神經病級速度我知道 晚上紮營時還一個人也沒有 整片星空是一人獨處 好不享受!🥰🥰🥰 . 但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往返的時間 才真的很久! 火車往返台北花...

登山旅行團 在 花。生活|遇到大自然就不受控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04:14:22

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了張照片 完全被幾乎垂直的樓梯給『深深』吸引😍 發現就在新店 二話不說週五爬山日常就直接去了🚘 - 自己也是夠皮😆 這種樓梯還一隻手攀 硬要錄影做紀錄📷 不過到一半還是有顧慮安全 手機用捏的,兩手攀😂 - 上去後的路就是一般的路 覺得相較於一般郊山與觀光景點 好像較有原始感? 不曉...

登山旅行團 在 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NinetyRoad Trave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15 14:38:58

上週末與許久未見的小乘客見面 他們一見到我就說恭喜欸,要去雄獅工作了嗎? 我只能尷尬的說 沒有啦!那只是一個無聊的玩笑 我們只是去雄獅總部參觀而已  前幾週打開台北的活動 我們第一天去參觀了司法院 第二天則是參觀了雄獅旅行社的總部 對同樣是旅行從業的我們而言 簡直大開眼界! ...

  • 登山旅行團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9:53:41
    有 6 人按讚

    剛剛讀到一個我很喜歡的國內登山旅行團的發文。大概是說了日子雖然很難過、但也持續準備中,希望很快可以跟大家見面。
    .
    ... " 但可預期的,價格會往上提升" ... 。行文的脈絡大概是指說接著因為有可預期的爆發式需求,包括住宿、交通,甚至可能是餐廳,都會迎來一波供不應求適時調漲費用的狀況。
    .
    旅行社當然只好疊加這些費用上去,轉嫁給客戶。
    .
    我相信這一波漲價還算合理啦。有很多費用在「重新啟動」後,剛開始成本真的比較高。例如說疫情期間換了供應商、可能資遣了員工等等 ... 這些商家在重啟動業務的當下,可能會保留一些犯錯的空間,或者短期間效率無法無法跟疫情前相比擬。既然效率差了,要一定的產出,生產力的母數自然就要比較大 ... 費用也因此就高了。
    .
    這種小團,甚至說得上有一點客製化的登山旅行團,應該挺有反應價格的空間;但大型的國內旅行團呢?如果大家對這類活動感興趣的話,可能就要有心理準備旅行團為了控制很有限的漲幅,東縮西減相關成本。住得好、吃得好是看得到的,但例如說司機是否超時工作 (影響精神狀態)、車子是否有照常照護保養,這也是相當大的隱形成本。
    .
    雖然覺得八月起「應該」會解除旅遊的禁制,但如果整個島國人出國還是困難的,全都在台灣景點流竄 ... 可以預期的旅遊品質可能也會有一些傷害。

  • 登山旅行團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8-12 18:29:49
    有 61 人按讚


    【其實,呢段旅程後,我點止唔想返香港咁簡單?】

    心繫大自然,在城市待得久了總想跑到郊外去,如是者又來了一趟高海拔登山。旅行團中連導遊的英文都有限,更別說Park Ranger連"Hiking"都不知是甚麼意思,後來我始知道登山前的「上課」,大抵要告訴你安全問題。因為那還是一座活火山,在高海拔登山加微微火山灰及硫磺味,真令我差點缺氧,可我事前完全不知道他說甚麼。又或許,這兩個月看得太多美景,對此早已免疫,只覺興致缺缺,反不及登山後,我爬上了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景觀般悅目。

    行程中有一個浸溫泉的活動,在全團沒有一個人懂「溝通able」英語的情況下,我只好獨個「柄埋一邊」,只有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不斷跟著我,大抵因為他也沒有人理會,不斷嘰哩咕嚕跟我說西班牙語,我只能說:「lo siento, no Español」(對唔住我唔識西班牙文)。他的爸爸英文程度同樣有限,只能跟我說得一兩個單字。原來,小男孩的世界中,從沒想過有人不懂西班牙文,無論他或爸爸都從未聽過有香港這地方。Japan? Korea? Singapore? 我再不情願也得跟他說:「China.」然後,他花了接近一分鐘,終於能說出一句:「I come from Bogota, you come from China!」這是他唯一一句懂得說的英語。最後,他不斷跟我重覆同一句西班牙文,他爸爸後來才告訴我,他很好奇我的女朋友在哪。

    在智利、玻利維亞、秘魯,我也不覺得西班牙文有多重要,有Google translate就可、同團總有人懂西班牙文。當然,這種語言不通的生活,我早已習慣了,但在哥倫比亞我很深感受的是,因這裡的人超級熱情,又或許這裡有個亞洲人面孔都如像奇聞般,哪管是團友還是餐廳的侍應,甚至是個陌生路人,都很友善地想跟你聊天。可是,你卻有口難言,或許給人感覺太「寸」,我也不想用一句「lo siento, no Español」走天涯。當然,我在此認識到很多很棒的歐美背包客,最遺憾是我不能跟當地人溝通、交個朋友。懂英語的哥倫比亞人我確認識好幾個,但更多更熱情更友善的人,只能指手劃腳多沒趣。

    當年去完巴爾幹半島一時起興想學俄文,目的為完成99%華人男性的人生目標:溝個俄妹,後來熱情卻淡卻,但西班牙文的重要性,沒有來過南美真的想像不來。這個世界有一片很大的地方,英文完全用不來,比內地跟日本更沒用,就連國際機場都沒有人懂英語(地勤連我問「Breakfast included?」都不懂),而你不會覺得他們服務不佳,反覺得是自己不學無術。別人的世界,非英語人口比例比你多百倍,為甚麼要為你說英語?當你以為自己英語「lak lak」聲很厲害時,在這片土地,你是文盲。

    從來覺得自己能操英語及普通話已足夠,但這大抵只能讓你橫行70%個地球。外國人對你能操流利普通話而趨之若騖,拉丁美人覺得你懂英語及普通話簡直是神人,當我來到這個地方後,只知自己還差這一種語言才能圓滿得來。

    來了這趟旅程後,離開香港這個鬼地獄之心更強,尤其是很多背包客聽完香港的煉獄生活後,都問我,你們懂得普通話與英語已贏在起跑線,何苦還要留在香港?從來,我對這個念頭只是一個「幻想」,但此後我真想把之實行。反正,在香港我從來得不到甚麼,就算你有再好的英語,成績表上都只是一個「E」(我還是高考時期),然後給一個比你英文更差的HR在面試時一沉百踩,一想到這,就覺得極無謂。

    「Just leave, and fuck that!」這是一個法國同房今天跟我說的話,他為了離開自己的國家,作出再大的冒險、再多的抉擇,大抵我應該要學習一下。雖然,他們能在歐盟國家中自由工作,但下了決心要永遠離開自己最討厭的地方,並非易事。他笑言,南美的薪水比家鄉低幾倍,但他喜歡這裡的生活,決心學好西班牙文,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希望能在此長住下來。

    我心想,法國人覺得自己薪水低、福利差,香港簡直是第三世界。

    要更進一步橫行全球,學西班牙文,我相信作用不單單讓我為下一段旅程準備那麼簡單。

    我在這座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塔頂,俯視這個漂亮的山城時,千百個念頭在腦海中劃過。既然香港已容不下你,大抵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新書頭兩批貨已經全部售罄,最後一批等你支持 🇭🇰 | goo.gl/J9QdBR

    ‼台灣書局亦已上架,可去文中連結購買 🇹🇼 | goo.gl/xzCymP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南美 #哥倫比亞 #colombia

  • 登山旅行團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12 08:00:00
    有 62 人按讚


    【其實,呢段旅程後,我點止唔想返香港咁簡單?】

    心繫大自然,在城市待得久了總想跑到郊外去,如是者又來了一趟高海拔登山。旅行團中連導遊的英文都有限,更別說Park Ranger連"Hiking"都不知是甚麼意思,後來我始知道登山前的「上課」,大抵要告訴你安全問題。因為那還是一座活火山,在高海拔登山加微微火山灰及硫磺味,真令我差點缺氧,可我事前完全不知道他說甚麼。又或許,這兩個月看得太多美景,對此早已免疫,只覺興致缺缺,反不及登山後,我爬上了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景觀般悅目。

    行程中有一個浸溫泉的活動,在全團沒有一個人懂「溝通able」英語的情況下,我只好獨個「柄埋一邊」,只有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不斷跟著我,大抵因為他也沒有人理會,不斷嘰哩咕嚕跟我說西班牙語,我只能說:「lo siento, no Español」(對唔住我唔識西班牙文)。他的爸爸英文程度同樣有限,只能跟我說得一兩個單字。原來,小男孩的世界中,從沒想過有人不懂西班牙文,無論他或爸爸都從未聽過有香港這地方。Japan? Korea? Singapore? 我再不情願也得跟他說:「China.」然後,他花了接近一分鐘,終於能說出一句:「I come from Bogota, you come from China!」這是他唯一一句懂得說的英語。最後,他不斷跟我重覆同一句西班牙文,他爸爸後來才告訴我,他很好奇我的女朋友在哪。

    在智利、玻利維亞、秘魯,我也不覺得西班牙文有多重要,有Google translate就可、同團總有人懂西班牙文。當然,這種語言不通的生活,我早已習慣了,但在哥倫比亞我很深感受的是,因這裡的人超級熱情,又或許這裡有個亞洲人面孔都如像奇聞般,哪管是團友還是餐廳的侍應,甚至是個陌生路人,都很友善地想跟你聊天。可是,你卻有口難言,或許給人感覺太「寸」,我也不想用一句「lo siento, no Español」走天涯。當然,我在此認識到很多很棒的歐美背包客,最遺憾是我不能跟當地人溝通、交個朋友。懂英語的哥倫比亞人我確認識好幾個,但更多更熱情更友善的人,只能指手劃腳多沒趣。

    當年去完巴爾幹半島一時起興想學俄文,目的為完成99%華人男性的人生目標:溝個俄妹,後來熱情卻淡卻,但西班牙文的重要性,沒有來過南美真的想像不來。這個世界有一片很大的地方,英文完全用不來,比內地跟日本更沒用,就連國際機場都沒有人懂英語(地勤連我問「Breakfast included?」都不懂),而你不會覺得他們服務不佳,反覺得是自己不學無術。別人的世界,非英語人口比例比你多百倍,為甚麼要為你說英語?當你以為自己英語「lak lak」聲很厲害時,在這片土地,你是文盲。

    從來覺得自己能操英語及普通話已足夠,但這大抵只能讓你橫行70%個地球。外國人對你能操流利普通話而趨之若騖,拉丁美人覺得你懂英語及普通話簡直是神人,當我來到這個地方後,只知自己還差這一種語言才能圓滿得來。

    來了這趟旅程後,離開香港這個鬼地獄之心更強,尤其是很多背包客聽完香港的煉獄生活後,都問我,你們懂得普通話與英語已贏在起跑線,何苦還要留在香港?從來,我對這個念頭只是一個「幻想」,但此後我真想把之實行。反正,在香港我從來得不到甚麼,就算你有再好的英語,成績表上都只是一個「E」(我還是高考時期),然後給一個比你英文更差的HR在面試時一沉百踩,一想到這,就覺得極無謂。

    「Just leave, and fuck that!」這是一個法國同房今天跟我說的話,他為了離開自己的國家,作出再大的冒險、再多的抉擇,大抵我應該要學習一下。雖然,他們能在歐盟國家中自由工作,但下了決心要永遠離開自己最討厭的地方,並非易事。他笑言,南美的薪水比家鄉低幾倍,但他喜歡這裡的生活,決心學好西班牙文,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希望能在此長住下來。

    我心想,法國人覺得自己薪水低、福利差,香港簡直是第三世界。

    要更進一步橫行全球,學西班牙文,我相信作用不單單讓我為下一段旅程準備那麼簡單。

    我在這座全哥倫比亞最高的教堂塔頂,俯視這個漂亮的山城時,千百個念頭在腦海中劃過。既然香港已容不下你,大抵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

    ‼新書頭兩批貨已經全部售罄,最後一批等你支持 🇭🇰 | goo.gl/J9QdBR

    ‼台灣書局亦已上架,可去文中連結購買 🇹🇼 | goo.gl/xzCymP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南美 #哥倫比亞 #colom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