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癲癇腦波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癲癇腦波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癲癇腦波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癲癇腦波圖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精神鑑定」鑑定的是什麼? -- 精神鑑定,並不是「鑑定精神病」這麼單純,更不是給精神疾病犯罪的減責工具 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像「北捷鄭捷」事件以及「小燈泡案-王景玉事件,都進行了精神鑑定,報章媒體與社會大眾常以為,這是犯罪人藉精神疾病之名來減刑或脫罪,導致原本客觀的精神鑑定,因...

癲癇腦波圖 在 KV 台中趴趴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6:52:25

我昨天傍晚終於回家了!所有的關心和訊息我都收到了,訊息太多太多無法一一回覆,我就公開寫下發生了什麼事吧!也真的感受到大家的關愛😘 我很幸福❤️ 上星期五的晚上忽然一陣不舒服,一陣熱又不好呼吸,睡到一半抓住凱文說我非常不舒服快點帶我去看醫生,然後我就暈倒了,在短短時間內暈倒了3次!而且是無意識的狀況...

癲癇腦波圖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23:51:27

🌸生活:當頭棒喝🌸 -- 上週 DA的同學 在學校午睡起床時 兩眼上吊 身體僵直 口吐白沫 嘴唇發紫 被老師緊急送醫 -- DA回來轉述 我猜應該是癲癇發作 -- 「媽媽,我們怎麼叫他,他都不理人耶!」 -- 「他可能是頭腦裡面不正常放電,要去照腦波看看。」 -- 我18歲左右 人生第一次暈倒 也被...

  • 癲癇腦波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01 07:30:00
    有 139 人按讚

    「精神鑑定」鑑定的是什麼?
    -- 精神鑑定,並不是「鑑定精神病」這麼單純,更不是給精神疾病犯罪的減責工具


    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像「北捷鄭捷」事件以及「小燈泡案-王景玉事件,都進行了精神鑑定,報章媒體與社會大眾常以為,這是犯罪人藉精神疾病之名來減刑或脫罪,導致原本客觀的精神鑑定,因為社會大眾的喜好或情緒,被隨意解讀。


    當鄭捷的精神鑑定結果認定他「有反社會性格、但沒有精神疾病,應該為罪行負責」時,社會大眾一片叫好;但王景玉有思覺失調症的鑑定報告一公布,精神鑑定的公正性與正當性卻被質疑。


    殺了孩童的兇嫌,在法院宣判無期徒刑後狂喊著要死刑、要解脫,殺人似乎是兇嫌通往死亡的門票;而網路上,鄉民對「精神鑑定」不能區辨裝病的批評與懷疑,如雪片般飛躍了起來。這是一段《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情節,事實上,也反覆在社會中上演。


    ■精神鑑定的目標:釐清犯罪當下的隱藏因素
    對戴上手銬腳鐐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精神鑑定,不僅考驗判斷能力,也挑戰價值觀;有時還要壓抑看到犯罪行為的憤怒情緒,不要讓價值觀與情緒左右了精神鑑定中立的立場。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徐淑婷主任說:「雖然我們從住院醫師時代就會跟著資深醫師,接受精神鑑定的訓練,但當了精神科專科醫師,才能獨當一面,和心理師、社工師等共組團隊進行鑑定程序。」


    通常卷宗影本幾個星期前就到醫院了,其中包含警方的偵訊筆錄與犯罪現場鑑識(有時還附光碟)、檢察官開庭的紀錄與起訴書、法院的各次開庭紀錄以及法官的判決,有時還有醫院和診所的全部病歷紀錄。


    在會談之前,醫師、心理師、社工師都得先閱讀過卷宗,交換讀後的專業意見,並了解彼此所想要澄清的內容。團隊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判斷犯罪行為的當下,背後有什麼因素影響。是不是生理的原因呢?例如當癲癇發作時撞到別人造成交通事故;是精神疾病的影響、還是其他心理因素?當時的意識狀態,與責任能力究竟如何?有時還要判斷是不是有能力進行審判的過程,相當複雜。


    ■過程:會談、測驗、檢查,追溯犯罪脈絡
    精神鑑定的過程,包括不同專業交相詰問的會談、心理測驗,有時候還要做腦波或其他相關檢查,法警至少要帶犯罪嫌疑人來兩次以上,這還不包括另外向家屬了解詢問的時間。這些嚴謹的程序,都是為了試著找出事件下可能隱藏的原因。


    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像「小燈泡案」王景玉事件,王景玉有思覺失調症的鑑定報告一公布,精神鑑定的公正性與正當性卻被質疑。


    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像「小燈泡案」王景玉事件,王景玉有思覺失調症的鑑定報告一公布,精神鑑定的公正性與正當性卻被質疑。尤其,精神鑑定是由精神科來進行,而不是司法體系或獨立單位,更有犯罪「醫療化」之嫌。


    實務上,的確偶有律師申請法院進行犯罪嫌疑人的精神鑑定,但法官有裁量的權力,不是申請就一定會進行。再者,精神鑑定並非只是找找看有沒有精神疾病這麼簡單,還要抽絲剝繭去追溯犯罪行為發生的脈絡。


    精神鑑定已經是精神醫療的日常。一個人犯了罪,精神病人都不一定能用疾病作為理由脫罪了,一般人更難以佯稱精神疾病而逃過法律制裁!精神醫療中,醫師和病人要有夥伴關係;而在精神鑑定中,又要像福爾摩斯一樣追索犯罪行為當下的細節,身為精神科醫師,無可避免要面對正常人/病人、犯人/病人的模糊地帶。


    隨著社會日趨複雜,這樣的專業挑戰愈來愈多,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註1】在2018年底成立,無疑也是這項趨勢的註腳。(資料來源:【註2】)


    ■刑法第19條寫什麼?──精神狀態與責任能力
    2005年刑法部分條文修正前,刑法第19條原為「心神喪失人之行為,不罰。精神耗弱人之行為,得減輕其刑。」但由於「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不是精神醫學的專有名詞,精神鑑定報告在實務上難以對應抽象法律概念,因此參考德國以「生理學」及「心理學」的混合立法。


    生理原因部分,由醫學專家鑑定有無「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心理結果部分,由法官判斷行為人於行為時有無責任能力,心理學標準更進一步分為「辨識能力」(辨識其行為違法)與「控制能力」(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法條如下:


    1.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欠缺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2.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3.前二項規定,於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不適用之。(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台灣司法精神醫學的發展,可以追朔到1950年台大醫院精神部所進行的第一例司法精神鑑定開始,之後接受鑑定的個案逐漸增加,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也受到法界與精神醫學界的重視與認同。在1990年台灣精神衛生法公布後,使得司法精神醫學在對於病人權益及社會安全的角色更顯得重要。(完整介紹,詳:https://bit.ly/3erxrX6)

    ∎【註2】:報導者 The Reporter【徐淑婷/可憐之人或可惡之人?「精神鑑定」鑑定的是什麼?】
    (作者:徐淑婷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
    https://bit.ly/2Y5Kerh

    ∎【註3】:報導者「免死金牌或修復之路?──隨機殺人事件後的精神/心理鑑定」:
    https://bit.ly/3dg2nrW

    ➤➤照片
    ∎ 【註4】:公視有話好說 「殺警為何判無罪?思覺失調怎鑑定?」:
    https://bit.ly/2BjyGZV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精神鑑定 #犯罪 #減責 #北捷 #鄭捷 #小燈泡 #王景玉 #減刑 #脫罪 #思覺失調 #我們與惡的距離 #刑法第19條

    台灣司法臨床心理學會 /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 - TAPR / 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 / 中華民國法務部 / 中華民國法務部 - Ministry of Justice / 法務部調查局 / 立法院 / 中華民國立法院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癲癇腦波圖 在 焦糖綠玫瑰 caramelgre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0 11:20:18
    有 255 人按讚


    🌸生活:當頭棒喝🌸

    上週 DA的同學
    在學校午睡起床時
    兩眼上吊 身體僵直 口吐白沫 嘴唇發紫
    被老師緊急送醫

    DA回來轉述
    我猜應該是癲癇發作

    「媽媽,我們怎麼叫他,他都不理人耶!」

    「他可能是頭腦裡面不正常放電,要去照腦波看看。」

    我18歲左右 人生第一次暈倒
    也被父親送到林口長庚照腦波
    數年後才知道是心臟搞鬼

    「什麼是不正常放電啊?」

    這題也太難(驚)

    「...誒...他可能本來就有一些狀況,這個我不知道,要問他媽媽,我們的頭裡面,有大腦在控制整個身體的運作,大腦會放電,放出來太多太少,都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動作。」

    要跟5歲小孩解釋這個...好難
    都快講成皮卡丘了

    DA若有所思地
    「那我明天可以送餅乾給他嗎?」

    「妳幹嘛送餅乾,他應該沒那麼快出院啦!」

    DA瞪大眼睛反駁我
    「老師說他明天一定會來學校!」

    我:「他現在這樣不能亂吃!要問他媽媽~他如果真的來了,妳要記得問候他!」

    隔天接孩子的時候
    她興高采烈地分享
    說同學果然回來上課了!
    (勇啊!)

    「媽媽,我有問他身體有沒有好一點?要好好休息哦!」

    「很好啊!不要只會拿零食給人家!」

    「我講完以後跟他說,誒,我媽媽很擔心你耶!他就笑了,然後我送他一份餅乾!」

    又是餅乾...我忍不住離題:「妳不要趁我不注意,就踩凳子偷零食,好嗎?」

    DA頂嘴大法瞬間開啟
    「媽媽妳以後要關心我同學,妳就自己去說,不要什麼都透過我耶!」

    欸?也是吼!
    既然關心別人
    何必要透過人家說?
    轉述總是欠一味嘛!

    Anyway
    #蜜蜂工坊🐝 #蜂蜜鮮奶茶 NT.45元
    放上冰雪奇緣Elsa跟雪寶的圖案囉❤

    #焦糖綠玫瑰

  • 癲癇腦波圖 在 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07 18:30:44
    有 406 人按讚

    哈哈,很想看看這專利怎麼寫
    (噢不過也聽說中國沒有專利)

    我認為,如果是腦波圖判讀的技術
    臨床只能用來判斷你的睡眠狀況,和是否有癲癇

    說要監測學習
    目前最多就是應用在「#閱讀」時的專心度
    但是那都是尚在不成熟的階段

    測試一個人上課學習的狀況
    要知道上課是 #互動 的過程
    是要隨老師的情緒起伏的

    這樣,你是要怎麼客觀判斷這些腦波?
    #除非老師也一起戴著做對照,可能還比較有道理

    但是顯然目前臨床證據,都是不足的

    不成熟的技術,不可能反應孩子的學習成效
    只會讓統治者變相收集小孩的生理數據
    日後挪為其他目的使用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