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痲瘋病歧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痲瘋病歧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痲瘋病歧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痲瘋病歧視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香功堂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不知是這個世界改變了,還是我們改變了... . 「在我們這趟旅程途中,有些事發生了,這些事讓我思考許久,這世界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知名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同名日記,電影敘述年輕的格瓦拉與好友阿爾貝托,騎著名為「萬能者」的摩托車,遊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身心障礙 #弱勢 #歷史 你知道嗎? 日治時期的臺灣戶口裡面📜 竟然會登記上有沒有食用鴉片或者纏足; 此外更有「不具」的類別, 也就是區別出了「身心障礙者」。 要是不小心被傳染了一種千年疾病aka痲瘋病, 甚至還會被集中關進樂生療養院隔離🏥。 難過的是,有些病患卻是更喜歡在療...

痲瘋病歧視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2 14:53:56

🌟共存 1940年,抗生素發明以前。這世界上有許多的疾病是無法被治癒的。甚至有許多人因為疾病喪失生命、或因為疾病的侵害而被歧視。 剛剛看了有關痲瘋病的一些資料,覺得這個疾病真的像瘋狗一樣,破壞宿主之外,也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2019年底,我們進入了一場世紀戰役,我們都以為很快就會平息,科...

痲瘋病歧視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7:05

#purrreads​ ​ 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 ​ 「內心深處所恐懼的各種東西(腐敗、腐化、污染、反常、虛弱)全部與疾病劃上了等號。疾病本身變成了隱喻。」​ ​ 從肺結核到癌症、愛滋病,桑塔格在古典文學與當代社會對疾病的凝視中找尋隱喻的所在。寫於1978年,但正如社會的一種修辭...

痲瘋病歧視 在 yunintsa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9 01:28:37

- 《隔離樂園》書封插畫合作 這次與國語日報合作的封面完成雖然很趕 但成品完成自己非常喜歡,很謝謝編輯庭瑋,細心的提供我內容和故事解說,才能順利完成這次的封面。 這本書剛好呼應了今年的疫情。故事講述二十世紀初菲律賓麻風病人所遭遇的故事。雖然是青少年小說,但真的非常推薦各年齡層閱讀呢! 大家買起來~~...

  • 痲瘋病歧視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15:37:51
    有 96 人按讚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不知是這個世界改變了,還是我們改變了...
    .
    「在我們這趟旅程途中,有些事發生了,這些事讓我思考許久,這世界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知名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同名日記,電影敘述年輕的格瓦拉與好友阿爾貝托,騎著名為「萬能者」的摩托車,遊歷南美多國的公路之旅,途中經歷改變了格瓦拉對於未來生活的志向...
    .
    想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理由很簡單,#純粹只是想在大銀幕回味阿根廷和秘魯的美景(2019 年底與好友走了一趟南美行,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接下兩年會是這番光景)。電影相當好看,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與過度煽動的情緒,有的只是看待事情眼光的逐步改變。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片中,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踏上旅程,兩人性格的差異在不同事件中慢慢顯現出來。阿爾貝托及時行樂,只要能達到目的,小奸小惡也可以接受,看見秘魯原住民遭受剝削,阿爾貝托想的是只要跟原住民結婚,就能組成原住民聯合團體,思想輕率而不切實際。反觀格瓦拉,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情、旅途中對殖民與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期間,眼見痲瘋病人所遭受的歧視感到不捨與疼惜(格瓦拉從小患有氣喘病,這使得他對病患/弱勢者多了點感同身受的能力)等,都讓格瓦拉受到極大的情感衝擊,進而想要改變現狀。
    .
    南美洲之行像是個分水嶺,讓兩個相近的人,看見彼此的差異,走上相異的道路。不同於阿爾貝托對於苦難者有所憐憫與同情,最終仍是選擇回歸社會的體制,格瓦拉則是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行動力,成為日後革命的動力。一如電影裡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河流將土地區隔成南北兩村,北村是醫護人員住所(階級的上位者),南村是痲瘋病人的住所(遭受流放與隔離的病患)。北村跟南村舉辦足球賽時,格瓦拉是南村的一員,阿爾貝托則是北村的守門員,說明兩人立場(情感歸屬)的不同。格瓦拉生日當天,北村醫護人員與修女特地為他慶生,格瓦拉卻選擇冒險游泳渡河前往南村(而非搭乘船筏,以肉身達成目的),想要與南村的病人們一起慶祝生日,預告日後格瓦拉放棄原本可能擁有的階級(醫生),轉而選擇「艱困且危險」之路(革命家)的選擇。
    .
    「活著就是努力呼吸,並讓死神滾遠點!」
    .
    另外,格瓦拉和阿爾貝托共騎的摩托車有個暱稱:「萬能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中段,「萬能者」報廢無法繼續旅程。#萬能者原來不萬能,也是個有意思的隱喻。既是「心境的改變」,兩個年輕人在接觸到更多的階級與民眾、增長更多的見聞後,認清現實的殘酷與無情,原本的雄心壯志,在旅程中被打了折扣(明白「個人」力量的侷限);「萬能者」也影射南美國家的社會問題,殖民、階級、剝削、公義的蕩然無存等,國家並不萬能,更多時候讓格瓦拉感受的是它的失能與無能;「萬能者」也揭露了格瓦拉的未來,格瓦拉和阿爾貝托最初的構想是騎著摩托車走完整趟南美之行,但旅途中段「萬能者」便報廢退場,「萬能者」的命運不正似格瓦拉的人生嗎?在理想仍未實現前,便遭人暗殺身亡(年僅39歲)。
    .
    Walter Salles 導演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拍得抒情、幽默、動人,本片的配樂與攝影非常突出,演員更是令人難忘,飾演 Rodrigo De la Serna 的躁動與飾演格瓦拉的 Gael García Bernal 的冷靜,形成強烈對比,搭在一起的效果相當好,有讓人感受到兩個角色的差異以及彼此間的深厚情誼。
    #大銀幕看到庫斯科和馬丘比丘的景緻感動到不行啊啊啊
    #好懷念旅行的時光

  • 痲瘋病歧視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1 22:00:19
    有 163 人按讚

    為了早日能夠遠離肺炎疫情,除了在家減少出門之外,若有已確診或可能確診的案例,都需要立即的「隔離」,避免疫情進一步的擴散。​

    然而「隔離」病患這個看似天經地義的措施,乍看從古代就已開始,然而此「隔離」非彼「隔離」,要真正以現代醫學觀點來防治傳染病的「隔離」,則要到 19 世紀末,也就是臺灣正式進入日本版圖後開始說起。​

    1895 年日本統治臺灣,也隨之引進西式的醫學技術,以及為防治傳染病採取的隔離。臺灣第一間正式的隔離所,是臺南的「#臺南避病院」,當時收容包含霍亂、鼠疫、痢疾、天花等八種法定傳染病患。​
     

    除了臺南避病院之外,殖民政府其實也興建了許多隔離所,特別是對當時還沒有治療方式的疾病。其中最為著名的,要屬臺北的「#松山療養院」和 「#樂生療養院了」。松山療養院主要收容結核病患者;樂生療養院則收容漢生病(痲風病)患者。結核病作為早期臺灣最維嚴重且缺乏治療方式的傳染病,自有興建隔離所的必要,而同樣缺乏治療手段的漢生病,也得到了同樣的命運。​

    有別與臺南避病院被拆除、松山療養院轉型普通醫院,樂生療養院直至 1960 年代才改為地區型醫院並開設門診,至今舊院區仍住有一百多位當初被集中此處隔離的院民。​

    ​而說起樂生療養院,就不能不提起另一個「痲瘋島」,也就是金門的 #董嶼。今天的董嶼通常會讓人想到美麗的海景或是戰地風情,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樂生療養院成立之前,許多漢生病患都是收容在董嶼,他們與世隔絕,可能在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家鄉。​

    在那個缺乏醫療知識的年代,人們對於這種無法根治的疾病基本上束手無策,唯一能做的便是將他們集體「社會性」隔離,沒有見面,沒有傷害。然而在科學已經相對進步的現代,我們其實已經能預測病毒的潛伏期,也可以準確的推算出所需隔離的時間,對於「隔離」這件事,或許不必再以負面的角度來看待,而是積極的面對,才能避免更多的歧視、污名產生。​

    還想知道更多關於「隔離」的故事嗎?馬上點進【一日隔離,終身隔離?臺灣有一座美麗的島,曾是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隔離墳場」】閱讀:https://bit.ly/3dt6d3U

  • 痲瘋病歧視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7 23:53:48
    有 38 人按讚

    日本對於用強力手段防治傳染病,態度謹慎,可能與當年漢生病的歧視悲劇有關。

    早年全世界對「漢生病」(痲瘋病)有誤解無知,以為它無藥可醫又有高度傳染性,日本曾強制收容隔離漢生病患,日治時代的台灣也有近千人被收容在樂生療養院。

    #會員

  • 痲瘋病歧視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2-06 20:00:09

    #歡迎光臨臺灣吧 #身心障礙 #弱勢 #歷史

    你知道嗎?
    日治時期的臺灣戶口裡面📜
    竟然會登記上有沒有食用鴉片或者纏足;
    此外更有「不具」的類別,
    也就是區別出了「身心障礙者」。

    要是不小心被傳染了一種千年疾病aka痲瘋病,
    甚至還會被集中關進樂生療養院隔離🏥。
    難過的是,有些病患卻是更喜歡在療養院裡,
    因為這樣至少不用面對大眾歧視的眼光🙄。

    就算到了現在,
    我們在路上看到了有點「不一樣」的人
    心中那股「好像怪怪的」的神經🤔
    仍然會被挑起......

    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呢?

    到底臺灣歷史上曾如何對待身心障礙者?
    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不正常」呢?
    --
    臺灣吧 X @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
    懂弱勢,不再以弱相識。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終於破萬追蹤了,感恩感恩!)|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黑啤FB敲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