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畢業歌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畢業歌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畢業歌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畢業歌排名產品中有1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鬼滅之刃第二季: 遊郭篇》要上了 十二鬼月中的上弦之月號稱比柱還要強 從上弦之陸到上弦之壹都不簡單的角色 一個上弦至少需要三位柱才有辦法應對 而其實很多上弦都是改編自日本的傳說 到底上弦是改編自日本傳說的哪隻惡鬼? 你們覺得十二鬼月的上弦改編自誰呢? 各位觀眾你們看完後的想法是甚麼呢? 趕快在留言...

畢業歌排名 在 李逸涵 Yihan Lee(Liz)|??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03:34:55

• 今天(7/26)奧運女籃小組賽,韓國對上西班牙,將出現史上第一位台灣出身登上奧運殿堂的女籃球員──秦安,早上9點愛爾達奧運2台會帶來直播。 . 秦安aka許筱彤,血統上是百分百的台灣人,高一時打HBL滬江女籃但逐漸陷入低潮,暑假決定轉換環境,到普門練習,當時普門教練是來自韓國的「歐妮」李亨淑,固...

畢業歌排名 在 語錄|OOTD| 韓國kpop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2:01:56

✨2021 四月推薦歌單 來到月中了~歌單也推薦給你們! 歌曲的部分參考Line Music 4月份的~ 我都挑有在板上的幾首 若有誤可以告訴我 (以下順序不是排名~單純只是推薦分享❤️) 1.For Ya -蔣小呢 一直被這段歌詞洗腦 「我的愛也全部come for ya~」 2. 錯位...

畢業歌排名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0 10:45:09

#Repost @hkculturepacman with @make_repost ・・・ 2016 年 DSE 中文科曾出過這麼的一道題目:試為「我在 __ 之中找到了快樂」填上一詞,並以此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事後,網上一眾好事之徒樂此不疲紛紛在橫線之上填上「供樓」、「性愛」、「自殺」等等離...

  • 畢業歌排名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6:44:14
    有 138 人按讚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 畢業歌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8 04:06:58
    有 6,206 人按讚

    韓國在奧運的射箭項目一直都非常強
    但看到一些奇妙的謠言說人人都學射箭
    這是真的沒這回事啦!!!
    不知道哪裡傳出來的

    韓國女子射箭從1988年首爾奧運之後
    33年間從沒把金牌拱手讓人過
    就知道他們有多厲害!
    現代汽車的支持也是讓他們能好好比賽的推手之一
    鄭義宣會長與鄭夢九名譽會長他們在射箭上投入了500億韓幣
    1984年LA奧運他們在射箭拿到金牌
    那時鄭夢九名譽會長認為
    韓國人拿到第一名了
    但若是因為沒有人金援就失去這個第一名豈不是很可惜?
    所以他就決定要資助射箭這個項目
    他這次也在工作結束後到日本為他們打氣

    之前看過的紀錄片裡面說
    韓國以前因為需要守山城
    所以以前戰爭時射箭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但到現代射箭還是厲害呀
    在那個紀錄片裡有講到
    最難的不是在奧運得獎牌
    而是要被選入射箭國家隊

    選拔的過程是這樣的
    他們要在七個月間舉行三次的選拔賽跟兩次的評價戰
    在這中間選出六位國家代表
    年齡、世界排名、以前是否為國家代表
    這些都不重要
    比起其他任何的項目
    他們的協會是以透明公正著名的
    一切都是以公正公平的方式來選

    大韓洋弓協會專務說
    在運動界呢~很常會有『金湯匙』這種說法
    像是如果你畢業於某些學校啦~
    或是從這些學校畢業後進入很有影響力的隊伍
    就非常吃香
    不過在射箭這個項目是完全沒有這種事情的
    從選拔開始到選出選手之前
    一共4055發箭都要射得好,才能進入國家代表隊
    不管我有什麼背景、環境多困難
    因為射得好才能被選上
    所以完全是以能力來選拔

    這次東京奧運的男女六名選手
    就是從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
    整整經過七個月、三次選拔戰、兩次評價戰
    用3000多支箭來選出的選手

    為了培養他們的集中力
    也會在棒球場、部隊裡面訓練
    讓他們在各種環境條件下訓練,做好所有準備

    我看到2014年新聞他們有跟NEXEN球團合作
    球團就為了他們製造出一個訓練的環境
    因為平常射箭選手都是在安靜的地方練習
    但是真的在比賽的時候會有各種觀眾的加油聲
    或是其他各種聲音
    之前北京奧運時就說因為觀眾吹哨跟敲寶特瓶,讓選手受到影響
    為了訓練他們,不讓這些聲音妨礙比賽
    才會特別尋找吵雜的場所來訓練
    代表隊在棒球比賽前50分時進入球場展開對戰
    主播向觀眾要求,一一喊出選手的名字,給他們製作緊張感
    選手們射箭的時候也大聲放加油歌給他們聽
    啦啦隊長則是一直大聲吹哨子
    攝影師不停對他們近距離拍照
    還有吉祥物也在他們旁邊不停跳舞
    都是為了要訓練他們不受環境影響
    那次剛好還下大雨~
    雨中訓練對他們來說也是常有的事

    他們也會在部隊裡面訓練
    為了訓練膽量,也會讓他們去高空彈跳
    不過新聞說,大家傳的放蛇訓練膽量這個是謠言啦

    這次他們也有先打造出東京奧運的賽場來練習
    準備真的做得很徹底
    每天不間斷的練習當然是最大的因素

    這些就是為什麼韓國射箭會這麼強的原因
    是不是很厲害呢?
    我還沒寫出全部呢
    雖然今年的東京奧運不是那麼順利地開始
    但是還是讓人看得好熱血呀

    大家晚安❤️
    感覺有些人都快起床了 哈哈哈

  • 畢業歌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02:05:12
    有 2,299 人按讚


    今天(7/26)奧運女籃小組賽,韓國對上西班牙,將出現史上第一位台灣出身登上奧運殿堂的女籃球員──秦安,早上9點愛爾達奧運2台會帶來直播。
    .
    秦安aka許筱彤,血統上是百分百的台灣人,高一時打HBL滬江女籃但逐漸陷入低潮,暑假決定轉換環境,到普門練習,當時普門教練是來自韓國的「歐妮」李亨淑,固定會跟韓國高中球隊打友誼賽,筱彤在友誼賽的表現被韓國球隊注意到,考量到在台灣轉隊要坐兩年球監,想再打HBL必須留級到高四,歐妮鼓勵她不如去韓國讀書打球,於是就在一兩個月內,人生突然大轉彎,完全不會韓文的情況下就這麼過去了。
    .
    那是2012年夏天發生的事,接下來就是面臨一連串的適應和考驗,籃球的、語言的、生活的,16歲的高中生,獨自在語言不通的異地,想辦法撐下來,就算家裡一度發生一些事也無法回家,過程的辛苦盡在不言中。幸好學校和球隊對她很積極,接下來還安排她申請韓國籍,趕著惡補韓文,還要考唱韓國國歌,以及國民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等等,終究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以新名字「秦安」獲得韓國籍身分。
    .
    韓國籍身分最初的想法是為了將來能打WKBL職業聯賽,不過在那之前,她走上一條更意想不到的路:成為韓國國手。根據FIBA規定,17歲之前取得該國護照,就能以本土選手之姿打國際賽,不佔歸化名額。2015年,秦安入選U19世青韓國代表隊,首度成為國手出國比賽,而彷彿命運的捉弄,世青最後一場排名賽就是對決中華隊。
    .
    其實她升高一那年曾經入選U16亞青女籃中華培訓隊,曾經非常渴望穿上國家隊戰袍但未能如願,隨後那年的HBL也不順遂,讓她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是因為在台灣無法發展才旅外,沒想到如今竟然要交手過去在台灣國內的競爭對手。一方面想向他們證明自己,但又怕打不好被認證果然是在台灣混不下去才出國,複雜糾結的心情和壓力,讓她緊張到想吐、想哭,甚至跟教練說不想先發上場。
    .
    幸好在隊友和教練鼓勵下,她還是勇敢踏上戰場。賽前播放韓國國歌她唱,中華民國國旗歌她也跟著唱。而面對最害怕的對手,秦安幾乎打滿40分鐘,最終繳出15分9籃板,幫助韓國78-67擊敗中華隊。哨聲響起的那刻,許筱彤激動落淚,3年來在異地打拚的痛苦與挫折終於開花結果,她不但向韓國人,更向台灣人證明了自己的成長。
    .
    同年她從高中畢業,投入WKBL選秀,並且比原先預期的還早被唱名,在特地飛到韓國的媽媽見證下,穿上KDB生命銀行球衣,成為選秀榜眼。2019年,她首度選上韓國成人國家隊,出戰亞洲盃,再度對上台灣。多年過去,她也長大了,曾經擔心別人看好戲、也擔心被反韓人士出言攻擊,不過這些都已隨著時間逐漸流逝,秦安已經能坦然向所有人面對自己的身分。
    .
    2021,旅韓即將邁入第10年,秦安遞補入選奧運代表隊,這是她生涯的第一次,也是史上台灣出身的女籃球員的第一次,而值得玩味的是,有別於多數寫下史上第一次的人,大多是承載大眾期待風光出國追夢的球星,她的發展反而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比賽前一天,她也透過 Double Pump 女子籃球誌 ,拍影片跟台灣觀眾打招呼,「雖然不是以台灣隊的身分來比賽,但還是會帶著台灣人該有的奮戰精神,珍惜在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很賣力的去跑每一步、搶每一個籃板、守好每一球。」
    .
    我跟筱彤就是在她剛去韓國不久的時候認識,當時因為一場誤會不打不相識,感受到她的天真直率,有點幼稚的同時,也很堅強不服輸。當然歲月確實使她變得更成熟穩重,但淘選後還留下的這些特質,多半也就這樣陪伴著她走著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道路,一路走到這裡吧!
    .
    最後,非常感謝我們愛爾達扛壩子、製作人比爾大大,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敲碗說想看韓國女籃的比賽,沒想到願望真的實現了!而且還是小組賽第一場,格外有意義,希望筱彤的家人和朋友,能一起見證歷史。不管有沒有上場,不管最後成績如何,都要好好享受這個屬於你的舞台。

    愛爾達體育家族 7/26 09:00 韓國vs.西班牙 @奧運2台
    圖片來源: FIB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