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甲狀腺毒症病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甲狀腺毒症病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甲狀腺毒症病症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臨床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低血鈉 #顧進裕 教授原文 低血鈉 一般的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SIADH): 沒有水腫、沒有低血量、心臟/肝臟/腎臟/腎上線/甲狀腺功能正常。BUN 下降、低尿酸、 Uosm > 100 mOsm/kg(可能會 > 300 mOsm/kg)、尿鈉 UNa > 20 mEq/L(限鹽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那麼你的腸道健康嗎? 大腸疾病症狀通常可以從腹痛、排便型態來觀察。尤其,排便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沖水前別忘了多看一眼,學會「便」別身體訊號。 我們可以根據「布里斯托便便分類法」,為腸道健康把關! |便秘| 當水分太少或是腸蠕動太差,糞便就會變硬,便祕病人會...
-
甲狀腺毒症病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22 18:35:56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那麼你的腸道健康嗎?
大腸疾病症狀通常可以從腹痛、排便型態來觀察。尤其,排便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沖水前別忘了多看一眼,學會「便」別身體訊號。
我們可以根據「布里斯托便便分類法」,為腸道健康把關!
|便秘|
當水分太少或是腸蠕動太差,糞便就會變硬,便祕病人會覺得排便次數變少、解便疼痛、排硬便,或是解不乾淨的感覺,常見的原因包括阻塞、大腸蠕動異常、藥物及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低下)。
第一型,像大葡萄乾一樣,一顆一顆又乾又硬,
就是便秘的標準類型,別忘了多補充水分與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
第二型,像香腸一樣,表面凹凸不平,平時多加喝水及進食蔬果便能改善!
|健康|
第三型,像玉米一樣,表面有些裂痕,只要多補充一點水分即可。
第四型,便便形狀像香蕉,前後完整,表面光滑,代表你的便便擁有健康好氣色,是糞便界的理想型!
|腹瀉|
當腸內物移動太快,或是大腸可能因為疾病或功能不佳,造成水分吸收不良,就會引起腹瀉。腹瀉病人會覺得排便次數增加、排糊或水便、急迫的便意,以及解不乾淨的感覺,常見的病因包括感染、發炎、吸收不良以及藥物等,腸胃出血時,消化道中的血會刺激腸胃蠕動,雖然禁食也會解便,還可能解很多次的黑便或血便。
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乳製品、甜食、咖啡、酒類等,並適量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豆類、地瓜、燕麥、胡蘿蔔、香蕉、秋葵、蘆薈)
第五型,像是馬鈴薯,一塊一塊又軟軟的,要當心有輕微腹瀉,可能是體內好菌及壞菌分佈失衡或是腸躁症!
第六型,已經像是地瓜泥狀的便便,可能吃到過敏的食物,要注意囉!
第七型,水狀便便代表有嚴重腹瀉問題,腸道恐怕已被細菌及病毒感染,若同時腹脹氣及絞痛,且一天超過三次都是水便的話,不要猶豫,快去看醫生!
【腸道糞便相關影片】
便秘走開!最棒的蹲馬桶姿勢讓排便暢通無阻
https://youtu.be/mKgbOwvOukg
掌握5大重點增加腸內好菌,肌膚也跟著回春!
https://youtu.be/lbF_1hC3XS8
醫學博士力推!緩解便秘最強!早餐前奇異果這樣吃
https://youtu.be/VzBbC5FlQRw
【相關文章】
沖水前看一眼!醫師1張圖秒看出腸道隱憂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590
便便特徵比次數更重要!大出這3種便便預警癌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47
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946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甲狀腺毒症病症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低血鈉
#顧進裕 教授原文
低血鈉
一般的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SIADH):
沒有水腫、沒有低血量、心臟/肝臟/腎臟/腎上線/甲狀腺功能正常。BUN 下降、低尿酸、 Uosm > 100 mOsm/kg(可能會 > 300 mOsm/kg)、尿鈉 UNa > 20 mEq/L(限鹽時,UNa < 20 mEq/L)、FEphosphate 正常(< 20%) 、FeUA > 12%(血鈉矯正之後血液尿酸濃度恢復正常/FeUA < 11%)、水負荷試驗(10-15 ml/kg)時,4 小時內無法排出 80% 水分。生理鹽水治療無效;治療是限水(UNa + K > 1/2 血鈉時無效)、高張(3%)鹽水。
腦部滲透壓受器重新設定:
這是一種特殊的 SIADH。年老、四肢麻痺、精神病、腦部出血、腦炎、酒精中毒、路易氏體失智症、營養不良、癌症、感染(結核病、肺囊蟲)、癌症、懷孕。無症狀,限水或補充鹽治療無效。輕/中度低血鈉 125–134 mEq/L、Uosm 100-300 mOsm/kg、尿鈉 UNa > 20 mEq/L(限鹽時,UNa < 20 mEq/L)、FeUA 正常(4-12%)、水負荷試驗正常。限水、補充鹽無效。
大腦/腎耗鹽症候群:
沒有水腫、有低血量(不明顯)、多尿、心臟/肝臟/腎臟/腎上線/甲狀腺功能正常。BUN 上升、CVP 下降、少見(仍有爭論)。低尿酸、UNa > 20 mEq/L(限鹽時,UNa < 20 mEq/L)、FEphosphate > 20% 、 FeUA > 12%(血鈉矯正之後仍然低尿酸/FeUA > 11%)。生理鹽水治療有效。
水腫(心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候群):
UNa < 20 mEq/L、FeUA < 4%,限水治療有效。
慢性腎衰竭:
水腫、高血壓、高尿酸。UNa > 20 mEq/L。
利尿劑:
有/無水腫、有低血量(不明顯)、病史或雲端藥歷有使用利尿劑(複方藥容易被忽略)。停用後用生理/3% 鹽水治療容易造成矯正速度過快(> 8 mEq/L/d,停用其他藥物如 SSRI 或改善低血量時也是一樣)。
「值得你的鹽」
https://medium.com/nephrology/%E5%80%BC%E5%BE%97%E4%BD%A0%E7%9A%84%E9%B9%BD-895b92d4284b
Reset Osmostat: Facts and Controversies 20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668321/
The Unsolved Mystery of How a Reset Osmostat Developed 2017
https://www.google.com/amp/s/ajkdblog.org/2017/06/05/the-unsolved-mystery-of-how-a-reset-osmostat-developed/amp/?fbclid=IwAR0ymVaZ_yE12I3u0ZxwpWjBKeYrT-FLHfmiJ_A7ZQQXEFoO15LQTN2aiRE
甲狀腺毒症病症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完國片《同學麥娜絲》的預告片,有點笑不出來。因為這並不是電影台詞,為了追求變瘦而亂服非法藥危害性命的新聞,每年都有,我的門診,也常常有拿著過去各種減肥藥給我看的人,吞的藥之多(麻黃素、甲狀腺素、糖尿病藥、瀉藥、利尿劑、抗憂鬱藥),讓我也很想問這句:「 #妳到底是要自殺還是減肥?」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 #含有麻黃成分的中西藥,前幾個月才剛有一個案例就是重達100kg的男子,日服過量含有麻黃成分的藥物,疑似誘發心肌梗塞而導致死亡。
肥胖患者因常併有冠狀動脈狹窄等共病症,本來就是藥物副作用的高危險群,在這類藥物加上含咖啡因的減肥茶的加強下,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極大。
國際間最大的減肥藥訴訟案,大概就是法國施維雅藥廠所出品的減肥藥「美蒂拓」(Meditor),在1997年就被揭發有導致心肺疾病可能,被許多國家列為禁藥,結果在法國卻多賣10年,直到2009年才下架,導致兩千人死於相關疾病。
為什麼多賣了10年呢?因為當1976年推出「美蒂拓」時,標榜它的降血脂及血糖功效可以為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由於同時能夠控制食慾,這款藥很快普及,一般家庭醫生會當成是減肥藥處方給健康人士,幫助他們節食修身,估計歷來有多達五百萬人獲處方「美蒂拓」,令藥廠大賺10億歐元。
但直到2007年(天啊都過了30年了),因為法國一位醫生留意到很多死於心臟問題的病人都有服食「美蒂拓」,才開始懷疑藥物有損害心瓣功能等副作用,她的警告啟發往後有多項研究,指控「美蒂拓」可能導致多達五百至二千人死於心臟及肺部疾病,法國終在2009年禁售這藥。
這起醫藥醜聞經過10年調查之後,終於在2019年開審,這場世紀審判共有2684名原告,兩造代表律師多達376人,證人有一百人,預計訴訟過程將長達七個月以上,藥廠對於不利因素的隱匿,常常都是在出現眾多犧牲者後才被揭發。
另一個可怕的廣大領域,是藏在「保健食品」當中標榜可以減肥的成份,可以廣泛在社群網路代購或揪團。例如之前泰國減肥藥,也被查出存在致命性的問題,2018年在一個月內,就讓4名健康的正常人因服用該減肥藥而死亡。這類減肥藥含有違禁成分例如 #西布曲明,服用後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比如口乾、噁心、便秘、失眠、頭暈、頭痛、經痛、身體酸痛等,嚴重的話會導致心跳驟停、引發精神疾病,甚至致死。
今年2月,一位21歲的英國女學生在服用含 #二硝基苯酚成份的減肥藥而死亡,這個藥曾被用於製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炸彈,雖然經常被廣告宣傳為減肥產品,但已知的副作用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和心臟驟停。這種成分對患有進食障礙的人特別危險,因為它的毒性與人的體重有關—-越重的人越危險。
這位女學生的遺言是:「若死了,人們就不會在意我的胖瘦了」
很難過很難過,為何我個人一直都堅持不用減肥藥,即使是合法的。因為所有存在這世間的飢餓跟肥胖、代謝開始低下、脂肪開始囤積,都是暗示營養素的缺乏跟吸收不良,導致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要做的是餵飽他,而不是抑制他或逼迫他,就像車子開不快的原因是沒油,你在沒油的情況下還踩油門,車子引擎不是壞掉就是解體。
「美帝拓」的經驗,讓我對於任何「藥物」,都很審慎的看待,因為我不知道紅極一時的合法減肥藥,會不會在30年後讓我看到有數千人死亡的相關性,畢竟對我來說藥物就是不得不用時的必要之惡,我還沒有用在健康人的勇氣,況且任何「不勞而獲」的減脂,都是違背自然原則的。
當然,正在使用醫師開立的合法藥物當作生活型態改變輔佐的人,只要記得跟專業醫師維持緊密的追蹤聯繫,或許也不失為一種過渡期的方式,就只是,那不是我個人會建議的方式。
突然想寫這篇文章,只是看到這個電影台詞,覺得心很酸,不管是身體的飢餓或心靈的飢餓,都希望不要放棄純飲食介入的機會,或許可以更少憾事的發生。
#沒有開藥的勇氣
#卻完美示範被討厭的勇氣😂😂😂
#縮胃其實不用手術
#抑制食慾也不用藥物
甲狀腺毒症病症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ancer #screening
癌症篩檢
篩檢:「你覺得很好(無症狀),所以你有問題」。
「老鷹」是速度太快、來不及救的癌症,「兔子」是如果不治療就會傷害你的癌症,「烏龜」是惡化很慢、不會傷害你的癌症,治療是「圍欄」。
癌症篩檢能:
1、找到能治療、會傷害你的癌症(你能用圍欄把「兔子」關起來)
2、「過度診斷」、「過度治療」:
找到不能治療的癌症(「老鷹」)
找到不會傷害你的癌症(「烏龜」)
把沒有癌症的病人誤認為是癌症(假陽性)
把有癌症的病人誤認為沒有癌症(假陰性)
(https://twitter.com/vprasadmdmph/status/1212840987363442689…)
除了胎兒蛋白以外,不要用「腫瘤指標」篩檢癌症。
有幫助:
• 乳癌:美國 USPSTF 建議年紀 40-75 歲的婦女每二年做一次乳房攝影。
• 子宮頸癌:國民健康署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每 3 年至少接受 1 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注射能預防。
• 肝癌:有 B、C 型肝炎或有肝癌家族病史者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胎兒蛋白。
• 大腸癌:每二年做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每 10 年做一次大腸鏡篩檢。75 歲以上或餘命少於 10 年的人不需要做大腸鏡篩檢。CEA 只能用來追蹤確診/治療後的病人。
• 口腔癌:國健署建議有吃檳榔者(30 歲以上,原住民 18 歲以上)、吸煙者每二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
• 膀胱癌:無痛性血尿、肉眼可見血尿、沒有蛋白尿、有血塊、有危險因子(男性、年紀 ≥ 35 歲、抽煙、某些化學品如苯類,aromatic amines 或染劑、止痛劑、骨盆腔放射線、某些免疫抑制劑如 cyclophosphamide,alkylating agent、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重金屬(砷)、放射線等)者做膀胱鏡、腹部/膀胱超音波 ± 泌尿道 CT。
有爭議:
• 肺癌:USPSTF 建議每年以 LDCT(不是胸部 X 光、痰液細胞學)篩檢50-80歲,20 pack-year且未戒菸,或已戒菸但不到15年者。
https://www.facebook.com/1484893288/posts/10223483549145274/?extid=mOugg8Zlezfa7Fet&d=n
• 食道癌:胃鏡 for Barrett's esophagus、吸煙?喝酒?
• 胃癌:日本、韓國有建議用胃鏡篩檢。
• 甲狀腺癌:USPSTF 建議沒有症狀者不需要用觸診及超音波篩檢甲狀腺癌,除非有危險因子:放射線、遺傳性癌症、一等親有甲狀腺癌。症狀:異物感、吞嚥困難/痛、容易嗆到、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發聲障礙、疼痛。
• 前列腺癌:USPSTF 建議 55-69 歲的男性要用醫病共享決策決定是否要用 PSA 篩檢。
• 卵巢癌:USPSTF 建議不要篩檢沒有症狀的人,除非她有遺傳性癌症家族病史。台灣醫界的建議是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30 歲以上的婦女每 1–3 年做一次)時,順便做骨盆腔內診及超音波檢查,如果陽性再進一步做 CT、MRI 等檢查。
• 鼻咽癌:EBV。
台灣的十大死因: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和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國人十大癌症的排序:
男性: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淋巴癌、膀胱癌
女性: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癌症的危險因素:抽煙、喝酒、加工肉(肉鬆、肉乾、肉脯、香腸、火腿、醃肉、培根、熱狗等)、紅肉(豬肉、牛肉、羊肉)、檳榔、肥胖、不運動、感染(B/C 型肝炎、HPV)、放射線(游離輻射)、免疫抑制、家族史。
https://medium.com/…/%E5%90%91-%E4%B8%83%E9%BE%8D%E7%8F%A0-…
https://medium.com/…/%E5%B8%AB%E7%88%B6-%E5%A4%A0%E4%BA%86-…
https://medium.com/…/%E8%81%96%E8%AA%95%E8%80%81%E4%B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