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上的包紮~住院是8月的事
#此文非常長慎入
-
人生就是不斷重複著,
一邊擁有一邊失去的槓桿效應⚖️
這十幾年來,去算命或是神明問事,
10次有4.5位都說我30歲後會得乳癌,
30歲後要注意身體,
本身對生離死別看非常開,
也準備好,中了,我就去隆乳!
-
老天爺真的是公平的;
30歲正是...
鎖骨上的包紮~住院是8月的事
#此文非常長慎入
-
人生就是不斷重複著,
一邊擁有一邊失去的槓桿效應⚖️
這十幾年來,去算命或是神明問事,
10次有4.5位都說我30歲後會得乳癌,
30歲後要注意身體,
本身對生離死別看非常開,
也準備好,中了,我就去隆乳!
-
老天爺真的是公平的;
30歲正是大家開始衝刺事業之年,
不外乎我一直到年初都是這想法,
但⋯已經工作15年的我,
現在命運安排該停下腳步了~
從13歲爸爸過世的那天起,
一路走來;各種工作幾乎都做過,
同時兩份工作是家常便飯,
未成年時沒錢吃飯,
吃吐司邊的日子也有過,
努力賺錢也被騙錢,
爬到巔峰又歸零;
在這十二年發生了3次,
一連串的八點檔人生歷程。
-
一年前白河觀音亭乩身告訴我,
要我多把時間放在家庭,
不可以在增加工作量,
說我的工作.收入可有可無,
對事業心很重的我,
當下很錯愕還覺得人家不準,
我一直自認為我有超越老東的一天,
對觀音佛祖真的抱歉🧎🏻♀️🧎🏻♀️🧎🏻♀️
本身幹勁起來真的是不要命。
-
而這一天這麼快來了⋯⋯
在脖子連結鎖骨的位置摸到了一顆2公分的圓凸物(無其他症狀不痛不癢)
發現時蠻大顆了,一直藏在我的鎖骨內側,
長超快一個月後變3公分,
第一次看診也不知道要掛哪科,
還不知道是甲狀腺還是淋巴,
在醫院待了好幾個小時,
這時候又是台灣疫情剛爆發的時間,
第一次看診 外科醫生就告訴我,
:最擔心的就是摸起來有點硬。
:通常在這位置是轉移的機率很高。
-
人生第一次生病感覺一次要讓我集到滿一樣,
看了好多醫生、做了好多檢查,
這幾個月每週都在醫院報到,
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線科、耳鼻喉科、胸腔外科,
從甲狀腺檢查到淋巴,
檢查時發現心臟正上方有兩顆腫塊又開始看胸腔,
住院也很忙一次三科醫生來看我🤦🏻♀️
一連串的檢查,
無限回抽血-無限回照超音波-抽細胞液
-電腦斷層(躺進大甜甜圈裡,打顯影劑味覺微苦、身體微熱感、全程睜眼完成,機器講吸氣憋氣還來台語版的)
-鼻咽內視鏡
-X光-心電圖-開刀切片(局部麻醉真的很可怕,還給我沒切夠,白白挨一刀🤷🏻♀️)
-下次開刀是胸腔,昨天醫生說不知道要微創還是全開,醫生還在討論⋯
所以到底是什麼,
淋巴腺體有問題,
全身很多腫塊要處理,
一切治療都還沒開始呢⋯
-
這回⋯對大家都沒說,
這幾個月的閉關檢查靜養的生活,
非常少跟朋友聯絡、見面,
每當有人問起我在幹嘛,
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
大家最常問我是不是懷孕,
暫時不可能發生這事了。
本身極不喜歡討拍😅
也不是什麼軟弱女子,
發這篇跟大家解釋,
但我真的非常好,沒事!
算是一場resurrection💪🏻人生大轉變
身體雖然還在打仗中,心理已獲勝
& will update instagram life!
-
麻煩各位寶寶~Don’t worry!!
所有工作皆妥當安排,
之後治療掉頭髮就剪短髮戴帽子而已沒什麼!
接著還要去整形呢🤩
老東常說不擔心身體一直要去整形;
常出現回顧十年前這組臉根本沒變自己看很膩欸⋯
人生清單必須完成!
-
黎明前的黑暗總是特別黑,
等待曙光的日子,
度日如年孤單也難熬,
是該好好把握時間,工作暫居幕後吧!
多累積與撥撥的親子存摺(陪伴),
抓緊腳步完成所有人生夢想清單,
不留遺憾。
-
失望落魄過;正幸福著;
依然對生活一往情深。
Life may always have regret,
But the future is still good!
生活總有遺憾,但未來依舊美好
❤️🤍❤️🤍❤️🤍❤️
甲狀腺外科醫生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人問怎樣算是甲狀腺腫瘤多專科團隊照護?真是大哉問!
多專科照護從術前診斷,手術,術後放射碘治療,追蹤與復發的治療,標靶葯物的使用都有對應的專科醫師負責,包括了內科,外科,核醫科,腫瘤科(血腫和放腫)以及影像科(最好有介入性放射科)和病理科。重點是專科之間的互動、聯繫與分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醫療與一致性。還有專科設施的完整性(例如隔離病房是否有?)
這些相關專科醫師定期是要開會的,對於甲狀腺癌病患診療有相同遵循的處理原則,而且會定期隨著新知新技更新這些原則,對於每位甲狀腺腫瘤病患情況能夠相互支援。曾經好幾次有病患告訴我某些所謂外科名醫只手術切除甲狀腺,對於病理報告上的疑慮不想解釋或是暗示病患說這是病理科的事情,又有一些外科醫師手術後對於放射碘治療跟內科或核医科意見不同卻叫病人自己想,或者面對核醫科放射碘治療後的影像報告,有些病患有疑慮但主責照護的專科醫師說看不懂,也有核醫同儕私下抱怨說放射碘劑量外科醫師沒按指引卻只能禁聲,也有病友腫瘤疑似復發,內科醫師說開刀,外科醫生持相反意見,還有一些病患該及早使用標靶藥物卻一直只用放射碘治療,也有一些患者因為放射碘治療使用不當,結果病情惡化,很多類似議題其實應該透過多專科照護來改善,希望未來每個標榜具有多專科甲狀腺腫瘤照護的醫院能夠落實。病友在打聽或推薦那個醫師很會開刀或很會看甲狀腺腫瘤,最好是以多專科照護為指標。
甲狀腺外科醫生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臺中大雨滂沱,診間好些初診的重症甲狀腺癌患者,其中有位兩眼炯炯有神的婆婆坐在輪椅上,在媳婦和女兒的陪伴進入診間,病患已經氣管切開,還插入鼻胃管。
她是從彰化某大醫院W醫師轉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醫,病理報告是典型乳突癌,但聲帶及喉返神經已經侵犯,家屬說原醫院的一般外科醫生Y認為手術無法清除腫瘤,但病患求生意志強烈,拜訪了胸腔外科醫生C 做了氣切,但是大塊腫瘤仍然在氣管上,原本的D醫師(長期看老婆婆的糖尿病和心臟問題)把她轉給W醫師,而W醫師又把這位老婆婆轉給我。
典型甲狀腺乳突癌是生長緩慢的惡性腫瘤,但老婆婆等到聲音沙啞,咳嗽帶血才要處理,當然來不及。
甲狀腺外科醫生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頭頸外科部長李日清醫師邀請學術演講,主講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標靶藥物與發展中的精準醫學「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use and developing precision medicine in DTC」,這是個未來式的甲狀腺癌醫療議題,更能夠區分輕中重症的甲狀腺癌不同醫療,今年5月才應邀在亞洲地區以視訊演講(第一次講這個概念),此次在眾多耳鼻喉科外科醫生分享新理念,沒料到引起外科醫生們的興趣與討論(原本以為外科醫生聽到一堆基因突變 bRaf, RAS, RET/PTC, NTRK, TP53, PTEN, etc. 會覺得很無趣),即使高齡90的蘇副院長(文勇)也認真聆聽,還引起很多外科醫師的有趣發問。
會後年輕的學弟學妹一一上來致敬表達對我這位 老師的感謝,對於外科教育的尊師重道傳承深感敬佩。李日清部長結語致詞,解釋紀念獎座上的「栽植群倫亅就是作育英才,真的是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