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有食力】植物奶飲領健康潮流!與傳統鮮奶有何差異?有什麼注意事項?14大指標植物乳品優選就在這!
隨著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現象頻傳,提倡低碳環保與蔬食生活之風潮席捲全球,而訴求健康取向的「植物奶」,也順勢成了的飲品中的大明星!那植物奶是什麼呢?和動物性的鮮奶有何差異?飲用植物奶需要注意哪些事...
【凱鈞有食力】植物奶飲領健康潮流!與傳統鮮奶有何差異?有什麼注意事項?14大指標植物乳品優選就在這!
隨著近年氣候異常等溫室效應現象頻傳,提倡低碳環保與蔬食生活之風潮席捲全球,而訴求健康取向的「植物奶」,也順勢成了的飲品中的大明星!那植物奶是什麼呢?和動物性的鮮奶有何差異?飲用植物奶需要注意哪些事?這次特別彙整植物奶常見的疑問,並搜羅14大植物奶指標品牌,抽空就來為自己調配一杯濃郁的健康飲品吧!
📌植物奶 vs 動物奶差異
植物奶和動物奶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取得的來源不同,一個是植物,一個是動物,兩者的營養價值是不同的,且難以相互取代,也無法比較優劣。植物奶多以豆類、穀物、堅果等食材為來源,經研磨產出液體,如豆漿、米漿、杏仁奶、燕麥奶等飲品,主要的特色是富含膳食纖維,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含量少,同時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和大豆異黃酮等養分。也因其來源為植物,碳排放量低,對地球環境相對友善,成分上因不含乳糖,所以適合乳糖不適症者或蔬食者飲用。而動物奶像是全脂鮮乳、低脂鮮乳、羊奶等飲品,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維生素D等人體必要營養素,對於成長中的兒童、孕婦,較能夠提供豐富且優質的蛋白質與鈣質
📌植物奶的優點
1.健康天然純植物性
近年愈來愈多人崇尚純素主義vegan,即完全不食用或不使用任何動物性相關的產品。加上消費者對於健康意識持續提升,自然逐往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向前進,像是飲用植物奶替代一般乳品,也就成為一種飲食趨勢
2.乳糖不耐症的救星
全球約有七成的成人患有「乳糖不耐症」,北歐人估計約有2-15%,亞洲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則高達95%。乳糖不耐症,又稱為乳糖消化不良,也就是身體無法完全消化乳糖,當患者在食用乳製品後,可能會出現脹氣、腹瀉、排氣等情況。而植物奶是完全不含乳糖的,相較於動物奶,更適合該症狀者飲用
3.遠離過敏維持健康
牛奶富含蛋白質、鈣質等營養素,但因其特殊的蛋白質結構,分子較大、不易消化,對部份的人來說會是食物過敏來源,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對其產生排斥反應,像是濕疹、過敏性鼻炎、氣喘、面皰痘痘、蕁麻疹、扁桃腺炎等過敏反應。這也是使用者轉向投入植物奶懷抱的原因之一
4.環境保護低碳排放
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惡化,像是單畜牧業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就足以影響暖化速度,尤其是牛隻排放的甲烷(放屁與打嗝)及一氧化二氮(糞便),都被認為是全球暖化的關鍵因素。而亞馬遜叢林大火也引起了環保人士對於減少食用肉品的呼籲,未來肉(植物肉、分子食物)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
根據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顯示,生產一杯220 毫升牛奶,所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植物奶的3倍之多。若以一年365天,每天生產一杯牛奶而言,需要至少650平方公尺的土地,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和同等量的燕麥奶相比,相差超過10倍。而種植植物奶的的原物料「穀物」消耗的資源比起牛隻來說,可說是微不足道,因此植物奶相對更對環境友善
📌植物奶的種類及營養
在人類歷史上,自古即有飲用植物奶的習慣,且在不同的人類文化中,更發展各式各樣的植物奶飲用特色。最常見的像是豆漿、 杏仁奶、 米漿和椰奶等。當中的蛋白成分各有不同,像是豆漿、米漿的原料以黃豆、黑豆、米及花生為主
不只東方會喝植物奶,像在美國,豆漿也是很流行的植物奶選擇,近年則是杏仁奶更甚一籌, 並成為主流。而在歐洲,豆漿和燕麥奶十分普遍,較特別的還有像是腰果奶、榛果奶、豌豆奶、羽扇豆奶和大麻籽奶等多元選擇
📌飲用植物奶注意事項
植物奶雖標榜不含乳糖,但還是要注意攝取的份量及熱量,例如燕麥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雖有助促進腸胃蠕動、降血糖及壞膽固醇,但別忘了它也屬於全穀雜糧類,也就是「澱粉類」,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一杯240CC的燕麥奶,差不多等同於半碗白飯,喝多了也會發胖喔!如果在體態控管者,要留意與主食做替換,且糖尿病或血糖異常者更不可多喝,否則血糖反而會飆升
選購植物奶時,除依據喜好,更應留意產品包裝上的標示,像是熱量、添加物、成分來源、保存期限等,並以無加糖為佳,以減少對身體的負擔。成分的部分則需留意是否對該植物過敏,例如杏仁、腰果類就是很常見的過敏原,而麩質過敏者就要避開燕麥奶
特別要提醒,植物奶並不是「奶」,並不能完全取代動物奶的營養價值,尤其是鈣質及蛋白質含量,如果是只喝植物奶的族群,建議要再多攝取蛋白質及鈣質等食物,如芝麻、豆腐、毛豆等,避免出現營養失衡的狀況
📌植物奶飲品品牌
🔺瑞典PIKOO
🔺義大利TERRAEPANE
🔺瑞典OATLY
🔺比利時Alpro
🔺澳洲SO GOOD
🔺美國Califia Farms
🔺小人物Minor Figures
🔺芬蘭Aito
🔺植人藍圖
🔺BLUE DIAMOND
🔺137 degrees
🔺澳洲MilkLab
🔺澳洲Almo
🔺Plenish
#凱鈞有食力
甲烷來源 在 苏湘庭 January S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遏止全球暖化新策略:
環保人士忽略「素食是人類遏止氣候變遷的最佳利器」
作者:諾姆.莫爾(Noam Mohr)
摘要
全球暖化讓全球環境面臨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但因為焦點全部集中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的環保組織所發表的數據,無法顯示我們今天所得知的其他氣體,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兇。結果,他們自然就忽略可以在一生當中,有效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最佳對策:倡導素食。
全球暖化與二氧化碳
環保團體認為全球暖化對地球形成的威脅最大,這個面向是正確的,全球氣溫已經至少高於過去千年以來的記錄,而且增加的速度遠超過科學家的預測值,該預期後果包括沿海氾濫、極端異常氣候的增加、疾病的蔓延和大量的物種滅絕。
很遺憾地,環保團體投注的焦點,只放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國家立法全神貫注在提高燃油經濟標準、降低發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投資替代能源等方面。對一般消費者的建議也集中在二氧化碳面向:買燃油效率佳的車和家電,並且減少使用頻率。
這是很嚴重的誤判,根據傑姆斯漢森(James Hansen)博士等人所發表的數據顯示,由大氣中觀測導致暖化的主要因素,不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雖然聽起來像是在質疑全球暖化的研究工作,但實際並非如此:漢森是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院(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主任,擁有「全球暖化論始祖」的封號。他長期支援抗暖化行動,其理論曾被艾爾高爾及經常為環保組織所引用,他常和以推翻科學驗證過程為目的的質疑者辯論。他的結論受到全球暖化專家們的普遍採納,包括傑姆斯麥克卡西(James McCarthy )博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第二工作團聯合主席等大人物在內。
把焦點單獨集中在二氧化碳,會加深誤解的程度。人類行為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比其他所有溫室氣體加起來還要多,這是正確的,然而,這並不代表二氧化碳就是地球暖化的最大禍首。很多其他的溫室氣體,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還強很多,有一些甚至具有成千上萬倍的威力。當我們談及不同溫室氣體導致暖化的潛力時--所定義的氣體為在未來一百年,其數量會導致暖化現象者--結果發現,其他氣體所造成的全球暖化問題,比二氧化碳還要嚴重。
除了過度渲染二氧化碳的影響之外--因為廢氣排放的主要來源是汽車和發電廠—其同時也會產生氣膠(Aerosol)微粒。氣膠事實上具有可以冷卻全球氣溫的成分,而其大量的冷卻作用,差不多可以抵銷二氧化碳的暖化效應。出人異料之外的結果是,二氧化碳排放源對全球氣溫的影響,在近期內將會被調整為趨近於零。
因為擔心製造污染的企業,會以該理由做為排放廢氣的擋箭牌,所以該結果尚未完整地透露給環保團體,例如,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已將數據交由其他氣象專家審查,漢森的結論也獲得正面的認定。但是,該組織也同樣採用持反向意見氣候專家所誤用的數據,以反對二氧化碳的抑制,這種對立意見的糾葛是無法釐清的。
雖然二氧化碳在近期所造成的影響很有限,但在長期而言,減量對氣候變遷仍有關鍵性的影響。氣膠的存續期間很短,只能在空氣中存續幾個月的時間,而二氧化碳對大氣的加溫作用,卻可以持續數十年到數世紀之久。此外,我們無法假設氣膠的排放速度,會與二氧化碳並駕齊驅。假如我們今天一開始就失去對抗二氧化碳的良機,在我們被廢氣排放淹沒時,即為時晚矣。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源,確是實際導致全球暖化的主因,加上未來五十年我們即將面臨的全球暖化現象,這些事實將會如影隨形。如果我們希望抑制未來半世紀的全球暖化趨勢,必須正視非二氧化碳的廢氣排放,並採行因應對策,而最佳的策略就是素食。
甲烷與素食主義
最重要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顯然就是甲烷,而全球最大的甲烷來源,就是畜牧業。
甲烷所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幾乎是所有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總和。甲烷是一種溫室效應威力,比二氧化碳強21倍的溫室氣體,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工業革命前的31%,甲烷濃度卻已超過兩倍。人為因素的二氧化碳排量,只佔自然界來源的3%,而甲烷卻是自然界的1.5倍。事實上,人類所致甲烷的釋放作用,可能加重暖化情形,反過來刺激濕地有機微生物的腐敗--這是自然界甲烷的最主要來源。
由於全球人為所致的暖化現象,幾乎有一半是甲烷排放所造成,因此,減少甲烷排量應是當務之急。甲烷的來源包括煤礦業和垃圾掩埋--但遍布全球的最大來源是畜牧業,一年可以製造一億噸的甲烷,而且該數字仍在持續上升中:全球肉品消耗量在過去五十年已翻升五倍,而且看不到什麼減少的跡象,約85%的甲烷源自牲畜的消化過程,雖然一頭牛所釋放的甲烷量相當少,但全世界數以億萬計的牲畜,對環境產生的集體效應卻相當鉅大。畜牧業另外15%的甲烷排放來自大量的「鹹水湖」,用來儲存未處理過的牲畜排泄物,而且在美國早已被環保人士以污染水源的禍首名義,成為眾矢之的。
結論很簡單:減緩全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說是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只要加入素食(或嚴格一點:純素)行列,我們就可以遏止甲烷排放的最主要來源--這個要為當今造成全球暖化效應,負起幾乎一半責任的溫室氣體。
素食的優點多於二氧化碳減量
除能立刻降低全球暖化效應的優點之外,改食用無甲烷排放的食品,要比找出降低二氧化碳排量的切入點更為容易。
首先,不需限制溫室氣體減量,因為在採行素食的過程中,即可以達到該效果。原則上,甚至可以做到100%減量,只會略微產生一點負作用而已,相反地,要透過減少二氧化碳達到相同的減量效果,無法避免對經濟產生破壞作用,即便是信心十足的二氧化碳削減策略,也還達不到削減一半的程度。
第二,改為較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飲食,比改變石化燃料技術,以消除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快,大部分的反芻動物農場,牲畜進出率為一至兩年,所以減少肉品消費,幾乎可以立即明顯降低甲烷的排放,汽車和發電廠的更新率,換言之要花數十年,即便很便宜,而且也有無廢氣排放的燃料可供使用,但當今我們經濟所仰賴的大量基礎建設,也要花多年的時間建造,並且緩慢地逐步替換。
同樣地,甲烷不像二氧化碳可以在空氣中存續一個世紀以上,它只能在大氣中循環八年,所以降低甲烷的排放量,可以快速地讓地球清涼一點。
第三,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要和汽車與石油企業等強權和富豪事業相抗衡,耗時費力。環保團體已就高效能燃油的休旅車,及淘汰無法符合現代環保標準的發電廠等議題,進行多年的遊說行動,仍然無疾而終。而在此同時,素食品卻隨手可得,而且每餐都能發揮減少農牧業甲烷排放的作用。
另外,民意調查顯示,民眾關心全球暖化現象已經很普遍,而熱心環保人士卻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除非是剛好要買車或大型電器,多數人都想盡點心力、做些改變,但除了寫信給國會議員和關掉電燈之外,卻不知道要由何處切入。減少或避免肉品消費,是關心全球暖化的民眾,每天都能採取的幫助地球行動。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降低源自飼養牲畜的溫室氣體,對環境有很多附帶利益,因為較少的甲烷含量,可以減少對流層所含的臭氧量,它會污染及危害到人類健康和農作物。此外,排放甲烷的工廠化農場,同樣也耗盡國家的供水系統,大部份的野生環境被剷平,供做牧場用地和種植飼料作物。增建牧場以滿足西式與日俱增的肉品食慾,已經是造成第三世界國家伐林及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在美國,工廠化農場囤積排泄物的鹹水湖,是造成水源污染的頭號元兇,確實,由於畜牧業對石化燃料的高度需求,一般美國人的飲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遠超過一個蔬食者。
良心建議
‧各類型的組織團體,應考慮將推廣素食,列入抗全球暖化活動的主要項目之一,至少積極倡導環保的人士,應該在任何對抗全球暖化的活動中,建議個人可以採取的實質行動,提到素食。
‧政府應擬定政策鼓勵素食,可採取的機制包括對肉品課徵和汽油一樣的環保稅,提供農牧場轉型補助金,鼓勵種植農作物而非畜牧,或由政府經辦加強素食方案,例如學校營養午餐或發行素食糧食券等。
- Earth Save
@veganstreet
#EarthSave #VeganStreet #GoVegan #Peace #Love #OurPlanet #Compassion #Animals #Rainforest #WildLife #Water #Health #WorldH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