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孕媽咪也不想要的酸、腫、痛,專業的物理治療如何神救援?
人類是極少數站起來的動物,為了直立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下半身的靜脈曲張、痔瘡,腰痠背痛,下背痛都是在四足動物中不會出現的狀況。這個直立的代價啊!在懷孕的女人中更為明顯呢!
恥骨痛、骨盆痛,為什麼懷孕整圈都好痛痛?
人的骨盆有多重要?絕...
淺談孕媽咪也不想要的酸、腫、痛,專業的物理治療如何神救援?
人類是極少數站起來的動物,為了直立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下半身的靜脈曲張、痔瘡,腰痠背痛,下背痛都是在四足動物中不會出現的狀況。這個直立的代價啊!在懷孕的女人中更為明顯呢!
恥骨痛、骨盆痛,為什麼懷孕整圈都好痛痛?
人的骨盆有多重要?絕對不僅是決定你屁股的大小!骨盆保護我們的子宮,膀胱,腸子。骨盆和強壯的臀肌讓我們可以兩隻腳站立、支撐上半身的重量給我們穩定的力量。左右對稱的骨盆中間是恥骨聯合、後面有薦髂關節,為了減少難產的發生、身體會分泌鬆弛素、黃體素,使得原本的穩定力量變的鬆動。因而產生了疼痛。
翻身、穿褲子甚至只是坐著孕媽咪就會感受到深層的痠痛感,走起路來關節總是卡卡的!這樣的疼痛常開始於孕期四個月左右,困擾超過一半以上的媽媽,所幸絕大部分的症狀會在產後一個月內改善。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聽起來好可怕喔!
屁股的某個又酸又痛,有時又麻到大腿根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嗎?
妳可能有梨狀肌症候群喔!
梨狀肌是臀部的一條小肌肉,久坐、姿勢不良」體重增加都會造成梨狀肌的發炎、緊繃壓迫到鄰近的坐骨神經,產生酸麻痛的神經學症狀。
要舒緩這樣的不是,孕媽咪可以叫強臀部整體的肌力|利用按摩球放鬆自己的屁股搭配伸展放鬆,讓你的肌肉又Q又彈維持最佳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恥骨痛、骨盆痛還是梨狀肌症候群,往往和孕前長期的姿勢不良、肌肉左右張力不對稱有關,而這樣的隱性問題只是剛好在孕期一次爆發開來。
因此我建議女生要從備孕開始調整自己的站姿,坐姿,避免站三七步、翹二郎
腿。
下肢水腫還有救嗎?
懷孕時腎臟對鈉離子的再吸收增加,再加上肚子卡了一個變大的子宮,下半身容易變得又脹又腫,我會建議孕期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外、可以定時按摩抬腿,對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助益。
運動對於上述這些症狀有效嗎?
運動可以增加下半身血液循環、肌力訓練可以喚醒核心和臀肌的力量,孕期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是在臨床上時常遇到媽媽們反應’’我以經痛到走不動了,還能怎沒動?’’
‘’翻身骨盆就很痛,根本睡不好怎麼運動“”這樣的困境。
難道我們就對孕期疼痛投降嗎?
當然不!
物理治療千千百百種,到底哪些適合孕媽咪對胎兒也安全的呢?
在孕期前中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增加活動量,控制體重穩定上升,正確使用托腹帶都是解決這些不適的好方法,如果不小心這些症狀還是找上門!別怕!我們有請禾馨醫療最專業的復健科團隊神救援,解決妳的酸、腫、痛。物理治療中的:治療師徒手治療、淋巴引流(針對下肢水腫)、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治療(深層熱)對於各項疼痛、酸麻都有明顯的幫忙。有症狀的產婦可諮詢產檢醫師,目前在禾馨小懷寧已有專業的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提供相關的服務。
#恥骨痛 #梨狀肌症候群 #孕期疼痛 #物理治療#禾馨
產後痔瘡大爆發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年我過了一個「最痛的母親節」。上上週六,我終於下定決心,去做了雷射微創手術,了卻我的心腹大「痣」。
大概是遺傳,再加上從小喜歡蹲茅廁讀書,所以我從很年輕開始,就身懷大「痣」了!懷第二胎時因為便秘+腹壓,痔瘡變得很嚴重,懷孕期間常常坐在馬桶上,為了每日「大」事而面紅耳赤、痛哭流涕。
產後狀況緩解,醫生也覺得不算嚴重,所以當下就沒有「痣在必行」去處理,一拖就拖了快20年。
我父親開過很多次痔瘡手術。我記他術後上廁所、「有痣難伸」的狀況,讓我對於痔瘡手術觀感不佳,一想到要臥床半個月,日日「大」驚失色、「大」呼小叫,就不免退避三舍。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始終默默忍耐著。直到情形越來越嚴重,我很擔心影響到我暑假帶營隊的品質,才鼓起勇氣下定決心去整修「門」面。
沒想到看醫生的過程卻一波三折。上次在《醫師好辣》遇到的女醫生門診全滿,下次約診要到六月底;我查了幾間附近大醫院的門診時間,又都無法配合,於是我改而上網去找能做微創手術的診所。
咦,奇怪了,網路上找到的雷射痔瘡手術治療,竟都是醫美診所,而且全都要自費。電話諮詢了一下,都在四萬元上下,但是號稱隔天就可以正常作息、不必住院。好吧,就衝著這一點,自費就自費,我打電話問了我的醫療保險,確認可以幫我負擔一些之後,我最後便選了一家可以立刻看診、專門做痔瘡的診所。
然而,就在我打電話預約時,阿宏頻頻對我搖手,給我看網路上一堆爆料新聞,叫我換一家。我仔細閱讀,還好大多是財務糾紛(自費手術一天做五個,一個月就入帳好幾百萬,果然「痣商高」呀!)而非醫療糾紛。雖然院長本來是「眼科」醫生,從「上」轉到「下」,轉行轉得有點大;不過反正都是「眼」嘛!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手術,我想應該沒差,於是我還是去了。
醫生很有耐心,光是手拿直腸模型道具,分析「便便」型態,就足足講解了半個小時,臉不紅氣不喘。原來,「便便」也有品質高下之分,理想的💩要飽和70%水分,能夠成形、又卻能一半浮於水,才是「好便」,不容易傷害腸道喔!
然後醫生又很仔細的說明內痔、外瘡和血栓的處理方式,以及日後的照顧。衛教完畢之後,於是我就硬著頭皮,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躺上手術檯了。
醫生問阿宏要不要進手術房觀看?我立刻堅決拒絕。夫妻之間雖然沒有什麼秘密,也無需如此「坦然以對」吧?更何況阿宏怕血,等一下暈倒了我還要照顧他,免了!免了!
躺上手術檯之後,布簾把我的下半身和醫生隔開。在我的枕頭旁邊有一個螢幕,醫生用肛門鏡檢查內痔時,我可以自己清楚看見患處的狀況。開始前,醫生問我要不要先打麻藥?我猶豫了半晌,於是醫生說先試試看,就直接開始了!
肛門鏡是個可以轉動的雙層金屬小三角錐,內外層有洞孔可以固定檢查部位。外型看起來小巧玲瓏,但是比照要「進出」的部位,還是「大巫」見「小巫」!而且還得「進出」處女地四次!疼痛也就不言可喻。
最後我決定直接進行手術,還是少不了四針麻藥,早知道剛剛就一次打完、早死早超生啦!要知道麻醉針打在那麼敏感、脆弱地方,好比千萬大軍殺入老弱婦孺之家,完全沒有抵抗能力。那種痛,還真是找不出適當的比喻來形容啊!
打完麻醉之後,手術過程倒是沒什麼感覺了。十分鐘之後,護士先給我看處理完的「血栓」,只見兩個指甲般大小的血塊,醫生說那就是讓我不舒服的最大「元兇」。
最尷尬的是,一邊手術,醫生還一邊跟我聊天,然後很阿莎力的說算我三萬五就好。兩腳開開躺在那兒任人宰割的我,哪敢討價還價?哼哼嗨嗨痛得兩手掌都掐出指甲印來了!只好乖乖稱謝。
下了診療檯,兩腳禁不住發軟。回家之後還有很多麻煩事:2-3小時溫水泡盆、各種吃的、抹的、塞的藥劑,還有我最害怕的「大大」問題:很怕看到揭開馬桶蓋一缸血怎麼辦?護士倒是教了幾個預防痔瘡復發的妙招。因為痔瘡是靜脈曲張,所以要減少直腸的壓迫、刮傷:
首先,如廁「大大」不能超過五分鐘,用力不可超過一分鐘。坐在馬桶上不要「正襟危坐」,而要輪流左右抬屁股,才能減輕直腸壓力;再者上大號切忌「一鼓作氣」,速度太快容易刮傷腸壁,而要練習「收放自如」,分次完成;最後還有就是一天要喝(體重*40)CC的水:起床600cc,上午、下午喝完1800才夠。另外還要多吃香蕉木瓜蘋果、不要吃芭樂籽;堅硬的堅果一定要咬碎成泥;不菸、不酒、少吃辣,這樣才能常保直腸健康。
回到家,很虛弱的躺在床上。趁兒子女兒噓寒問暖,我鄭重警告他們:千萬別在馬桶上看手機,上大號不能超過五分鐘;還有一定要多吃蔬果、多喝水。
術後我睡了兩天,然後照常上課。雖然外人看不出來,然而久站會讓痔瘡的傷口、末梢血管充血,疼痛不舒服。但是幸運的是,疫情竟在此時爆發,我平白撿到兩週假期,趕快好好乖乖的回家每天躺著不動。
至於我的減肥計畫,只好暫時中止,因為半個月不能運動,不能施力,一切等傷口癒合再說啦!
倒是阿宏,擔起了每天煮健康餐的工作,伺候我這個「痔」消公主,呵呵🤭辛苦他了!
開刀之後,我才知道好多身邊女性都有這個毛病,呼籲大家平日要保養直腸,注意飲食,不要諱疾忌醫,才能常保健康喔!
產後痔瘡大爆發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淺談孕媽咪也不想要的酸、腫、痛,專業的物理治療如何神救援?
人類是極少數站起來的動物,為了直立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下半身的靜脈曲張、痔瘡,腰痠背痛,下背痛都是在四足動物中不會出現的狀況。這個直立的代價啊!在懷孕的女人中更為明顯呢!
恥骨痛、骨盆痛,為什麼懷孕整圈都好痛痛?
人的骨盆有多重要?絕對不僅是決定你屁股的大小!骨盆保護我們的子宮,膀胱,腸子。骨盆和強壯的臀肌讓我們可以兩隻腳站立、支撐上半身的重量給我們穩定的力量。左右對稱的骨盆中間是恥骨聯合、後面有薦髂關節,為了減少難產的發生、身體會分泌鬆弛素、黃體素,使得原本的穩定力量變的鬆動。因而產生了疼痛。
翻身、穿褲子甚至只是坐著孕媽咪就會感受到深層的痠痛感,走起路來關節總是卡卡的!這樣的疼痛常開始於孕期四個月左右,困擾超過一半以上的媽媽,所幸絕大部分的症狀會在產後一個月內改善。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聽起來好可怕喔!
屁股的某個又酸又痛,有時又麻到大腿根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嗎?
妳可能有梨狀肌症候群喔!
梨狀肌是臀部的一條小肌肉,久坐、姿勢不良」體重增加都會造成梨狀肌的發炎、緊繃壓迫到鄰近的坐骨神經,產生酸麻痛的神經學症狀。
要舒緩這樣的不是,孕媽咪可以叫強臀部整體的肌力|利用按摩球放鬆自己的屁股搭配伸展放鬆,讓你的肌肉又Q又彈維持最佳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恥骨痛、骨盆痛還是梨狀肌症候群,往往和孕前長期的姿勢不良、肌肉左右張力不對稱有關,而這樣的隱性問題只是剛好在孕期一次爆發開來。
因此我建議女生要從備孕開始調整自己的站姿,坐姿,避免站三七步、翹二郎
腿。
下肢水腫還有救嗎?
懷孕時腎臟對鈉離子的再吸收增加,再加上肚子卡了一個變大的子宮,下半身容易變得又脹又腫,我會建議孕期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外、可以定時按摩抬腿,對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助益。
運動對於上述這些症狀有效嗎?
運動可以增加下半身血液循環、肌力訓練可以喚醒核心和臀肌的力量,孕期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是在臨床上時常遇到媽媽們反應’’我以經痛到走不動了,還能怎沒動?’’
‘’翻身骨盆就很痛,根本睡不好怎麼運動“”這樣的困境。
難道我們就對孕期疼痛投降嗎?
當然不!
物理治療千千百百種,到底哪些適合孕媽咪對胎兒也安全的呢?
在孕期前中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增加活動量,控制體重穩定上升,正確使用托腹帶都是解決這些不適的好方法,如果不小心這些症狀還是找上門!別怕!我們有請禾馨醫療最專業的復健科團隊神救援,解決妳的酸、腫、痛。物理治療中的:治療師徒手治療、淋巴引流(針對下肢水腫)、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治療(深層熱)對於各項疼痛、酸麻都有明顯的幫忙。有症狀的產婦可諮詢產檢醫師,目前在禾馨小懷寧已有專業的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提供相關的服務。
產後痔瘡大爆發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孕媽咪也不想要的酸、腫、痛,專業的物理治療如何神救援?
人類是極少數站起來的動物,為了直立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下半身的靜脈曲張、痔瘡,腰痠背痛,下背痛都是在四足動物中不會出現的狀況。這個直立的代價啊!在懷孕的女人中更為明顯呢!
恥骨痛、骨盆痛,為什麼懷孕整圈都好痛痛?
人的骨盆有多重要?絕對不僅是決定你屁股的大小!骨盆保護我們的子宮,膀胱,腸子。骨盆和強壯的臀肌讓我們可以兩隻腳站立、支撐上半身的重量給我們穩定的力量。左右對稱的骨盆中間是恥骨聯合、後面有薦髂關節,為了減少難產的發生、身體會分泌鬆弛素、黃體素,使得原本的穩定力量變的鬆動。因而產生了疼痛。
翻身、穿褲子甚至只是坐著孕媽咪就會感受到深層的痠痛感,走起路來關節總是卡卡的!這樣的疼痛常開始於孕期四個月左右,困擾超過一半以上的媽媽,所幸絕大部分的症狀會在產後一個月內改善。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聽起來好可怕喔!
屁股的某個又酸又痛,有時又麻到大腿根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嗎?
妳可能有梨狀肌症候群喔!
梨狀肌是臀部的一條小肌肉,久坐、姿勢不良」體重增加都會造成梨狀肌的發炎、緊繃壓迫到鄰近的坐骨神經,產生酸麻痛的神經學症狀。
要舒緩這樣的不是,孕媽咪可以叫強臀部整體的肌力|利用按摩球放鬆自己的屁股搭配伸展放鬆,讓你的肌肉又Q又彈維持最佳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恥骨痛、骨盆痛還是梨狀肌症候群,往往和孕前長期的姿勢不良、肌肉左右張力不對稱有關,而這樣的隱性問題只是剛好在孕期一次爆發開來。
因此我建議女生要從備孕開始調整自己的站姿,坐姿,避免站三七步、翹二郎
腿。
下肢水腫還有救嗎?
懷孕時腎臟對鈉離子的再吸收增加,再加上肚子卡了一個變大的子宮,下半身容易變得又脹又腫,我會建議孕期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外、可以定時按摩抬腿,對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助益。
運動對於上述這些症狀有效嗎?
運動可以增加下半身血液循環、肌力訓練可以喚醒核心和臀肌的力量,孕期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但是在臨床上時常遇到媽媽們反應’’我以經痛到走不動了,還能怎沒動?’’
‘’翻身骨盆就很痛,根本睡不好怎麼運動“”這樣的困境。
難道我們就對孕期疼痛投降嗎?
當然不!
物理治療千千百百種,到底哪些適合孕媽咪對胎兒也安全的呢?
在孕期前中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增加活動量,控制體重穩定上升,正確使用托腹帶都是解決這些不適的好方法,如果不小心這些症狀還是找上門!別怕!我們有請禾馨醫療最專業的復健科團隊神救援,解決妳的酸、腫、痛。物理治療中的:治療師徒手治療、淋巴引流(針對下肢水腫)、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治療(深層熱)對於各項疼痛、酸麻都有明顯的幫忙。有症狀的產婦可諮詢產檢醫師,目前在禾馨小懷寧已有專業的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提供相關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