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生痕化石種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痕化石種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痕化石種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9年2月13日 李衍蒨 視線所及 . 雞骨與文明 . 人類學,一項聽起來很抽象的專業,但其實卻不難理解,而我覺得只要看看我們每天晚上的餐桌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如果,有恒心地,可以建立一個相簿記錄每天晚上的菜式,然後邀請身邊的好友參與。數天後,比較大家的照片,看看有什麼不一樣,或...
生痕化石種類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年2月13日
李衍蒨 視線所及
.
雞骨與文明
.
人類學,一項聽起來很抽象的專業,但其實卻不難理解,而我覺得只要看看我們每天晚上的餐桌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如果,有恒心地,可以建立一個相簿記錄每天晚上的菜式,然後邀請身邊的好友參與。數天後,比較大家的照片,看看有什麼不一樣,或是有什麼一樣。人類學就是這樣,在大家都吃晚餐的前提下,會看到菜式做法的相似相異的地方,而我們也希望透過這種研究及做法去理解、接納及明白這些不同。特別在華人社會,大時大節,餐桌上幾乎都一定會找到這種食物:雞!
.
2018年12月中,英國地質學家提出人類為地球撰寫了一個新時代的歷史,他們將其稱為人類世(Anthropocene)。其中,他們考究的是當人在地球上消失時,我們到底對地球留下怎樣及什麼不能磨滅的痕跡呢?科學家們最後決定人類會於化石層面上留下豐富數量的雞骨。今天的雞已經比1957年的雞重四至五倍,而少年雞的腳骨已經比以前的骨闊三倍。
.
當然,有人類這個世代的特徵不止於雞隻體形大小變異,我們這個世代出現了塑膠、肥料等物料,而按照研究這些都恰巧與雞隻的結構變化時間吻合。一般的雞骨都會被掉棄到堆填區內,在如此一個缺氧的環境下,透過「木乃伊化」當中的有機物質,因此有機會隨着時間而變成化石,保存上千年,甚至萬年。
.
於考古學上,每個世代、時代留下來的化石,甚至埋在泥土裏的植物殘骸都是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雞分析對該個世代的文化、習俗及社會狀況。聽起來好像很遙遠,但其實也不全然。
.
考古學中其中一門分支為廢物考古學/垃圾學(Garbage Archaeology, or Garbology),利用研究一個文化生活中製造的垃圾去分析有關的生活習慣,甚至生活上的細節。這個研究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大規模研究,從家用甚至辦公室的垃圾桶都可以是這門有趣專業的訓練場地,為後代去了解前人真實生活的證據。但憑一個辦公桌底的垃圾桶,我們可能已經講得出這名員工的一些生活甚至這段時間的健康情況,又或我們有機會可以按照垃圾桶的層次了解有關他三餐的飲食習慣等。一個簡單的垃圾桶就有如一個考古學遺址,訴說着日常的故事。
.
雞隻在我們飲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甚至可能會取代豬肉。不過同一時間,也代表以空中的動物種類及數量來說,則表示鳥類中其中一個品種過量。當然,我們飲食習慣也會受全球暖化及人口過分稠密影響,但我們這個文明對地球造成的影響已經以不同方式如實記錄在歷史上。
.
生痕化石種類 在 晶天洞地 水晶藝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珊瑚玉」和紅珊瑚、硨磲、蜜蠟一樣,屬於化石級珠寶,它形成於2億年前,是生長在海底的珊瑚,經過地殼運動和火山噴發形成的鈣化珊瑚石。珊瑚玉在石化的過程中吸收的海水元素不同,呈現出的顏色也不同,例如吸收了鐵元素,珊瑚石就是紅色;吸收了錳元素,珊瑚玉就是橘黃色。
珊瑚種類很多,絢麗多姿,有的象團團的鄉球;有的似凌霜的菊花;有的貌若雪松;有的形如鹿角,還有的像樹枝。有些珊瑚很嬌脆,一角即枝殘株斷,有些則質地堅硬。正因為珊瑚具有美麗的色澤和優雅的姿態,所以歷來就不僅用來點綴人們的書齋和畫室而且還被雕琢成各種各樣的首飾製品,深得人們的珍愛。
⚠️天然珊瑚水晶難免會有雲團、霧狀、石紋、色帶、冰裂、
砂孔、天然坑洞、礦缺、等自然痕跡。
🔍晶天洞地 水晶藝品
實體店面 🏠品質有保障👍
讓您買的安心又放心👏
店面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民富11街15號
公司電話☎️0917989877
營業時間🕰下午一點至晚上八點
生痕化石種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一篇納萊迪人的介紹文,這次讓我們再看看這次PanSci的好文,建立起更完整的想像吧!
------------------------
2013年時,探險者在南非一個叫做「升星(Rising Star)」的岩洞系統深處,發現一些古代人類的化石,但最後的通道寬度只有20公分,無法進入更進一步挖掘。考古學家李.伯格(Lee Berger)因此向世界發出求援訊息,徵求各界協助。獲得支援後,龐大的跨國團隊在地底深處一共尋獲1550件人類遺骸,至少屬於15個個體,能拼湊出全身完整的骨架[1]。
這是至今整個非洲的單一遺址中,非智人的人類化石一次發現過的最多數目。伯格組成的團隊幾天前正式發表2篇論文[2] [3] [4],報告2年來的成果,命名了全新的人種-納萊迪人。他們還計劃陸續發表至少一打論文,詳細闡述他們的新發現[5]。
人怎麼進洞的?
遺骸不會無緣無故集中某處,為什麼它們會出現在地底深處?
扣除其他超自然因素,一個可能是自然力量,例如水流造成,然而現場並沒有水流過該有的痕跡;另一可能是被動物拖進去,這些骨頭卻毫無咬痕,相當完整,因此也不像。事實上,除了人的骨頭以外,現場只有一點點小動物的遺骸,沒有大型動物,連動物都進不去,可見真的十分難以進入;谷內也沒有石器或任何工具,意謂這些人應該不是住在裡面。
那麼剩下最可能的解釋,就是這些人是被同類運進去的屍體。可是考古學家們大費周章,好不容易才爬進通道,這些人當初又是怎麼辦到的?即使當時洞口比較寬,不用這麼費力,納萊迪人也比較矮小,但除非地形發生過劇烈變化,否則這些遺骸所在的位置,一定還是在離出口很遠的地下深處,進入洞穴後要再出來,不可能不用照明。
納萊迪人當然沒有手電筒,他們多半是配備移動式火把之類的照明器具;然而納萊迪人的腦容量跟南猿沒差多少,只有465到560 cc,他們有足夠的智力使用移動式火把嗎?更重要的是,要是這個假說為真,他們竟然懂得集中屍體!這些人是死亡以後,被他們的同類有計劃的「送進墓室安葬」嗎?目前仍不得而知。
南非新星納萊迪人
由於有好幾個個體,科學家們得以詳細研究納萊迪人的種內差異,有趣的是,這些個體之間的形態沒什麼差異,不同個體的同一部位都相當相似。形態上,納萊迪人有相當多屬於人屬(Homo)的特徵,但全身的組合方式前所未見,因此才被歸類為人屬下的一個新種,「naledi」是南非塞索托語「星」的意思。
科學家們很少有機會獲得古代人種的完整骨架,尤其是在非洲。納萊迪人雖然被歸類到人屬,卻也具備一些南猿的原始特徵。種類繁多,生存年代大部分介於200到4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屬(Australopithecus),是公認的人屬祖先,不過最早的人屬物種出現在280萬年前[6],兩者應該共存了一段時間。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