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生病表達關心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病表達關心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46的網紅河西羊的健聲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不給酒就飲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09:45:30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微憂鬱症」聽起來好像不嚴重,但很多的現代人早已有了這症狀;明明每一天都想要認真生活,卻常常好累好累、事與願違之下,只覺得沮喪有些不想活了,可是一個喜歡的東西;也許是大嚥美食、一場好看的電影、最愛作者的新作等等,看完之後又會好那麼一點點,然後繼續有些不開心活著的...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藝文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03:24:50
||音樂訪談|| . 「這是一張代表徐天佑靈魂的CD。」天佑的個人創作唱片早前已在音樂平台和唱片鋪上架,大概不熟悉他的人在此之前也不知道天佑懂得寫曲創作,雖然早就有跡可尋。除了Shine時期的部分作品外,約五、六年前天佑已在寫專屬自己的歌,「那時發生了很多事,爸爸生病了,我同時也忙著做演唱會,社會上...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翁 瑆 憶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00:02:10
不管 最後一個压轴总是最特別 請你耐心等待 我现在只是一个预告哈哈哈哈哈哈 現在是早上9:38am 可能要等到晚上才有正文哟 我现在要去玩水了哈哈哈哈哈 我很开心我跟你分享我的开心 希望你看到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我的喜悦 还有我想跟你吃早午晚餐的心! 晚上再次更新时你会惊喜的 😙🍐🍑❤️ @ws.eng...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暫時脫離了情緒的糾纏,就能看清自己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更能看見事情的全貌。
你會發現,眼前的危機並不是真的那麼嚴重,你的生命也沒有受到威脅。所有可怕的情況都是由你的大腦所想出來的,所以你該思考自己該怎麼去應對。
你不必一直都清楚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該如何應對,特別是對於你無法接受的方法,而且你也沒有意願去執行。唯有你自己對這些方法有所體悟,才有可能讓你和孩子(或是伴侶、母親、婆婆或其他人)開啟互動;並且讓你看清,你所感受到以及在乎的人事物。
取自《媽媽的情緒練習》
……………………………………………………………..
各位朋友,晚安:
最近工作接連著來,大概回留言會開始零零落落的,先跟大家報告。
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不管是我自己,或者說是媽媽的工作,突來的意外打斷生活步調的狀況也不少見。譬如說,孩子一生病,不能上學,媽媽的日常作息常常就會暫時亂成一團。
這時要有取捨,通常不能忘了照顧自己。
有時要讓情緒來,我們沉浸在情緒裡,讓情緒慢慢退去。摘文中建議的CIA方式,Cut→Imagine→Act,我相當贊成。
祝願您,身心健壯,理智線堅強!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
覺察內心的不滿
—有意識地引導自己,脫離負面情緒泥沼—
【文/ 珍琳.米克, 珊德拉.提墨.葉特】
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會有什麼表現?表現出難過還是失望的樣子嗎?在孩子覺得受不了,甚至無法負荷時,他會立即用某種方式來抒發或是發洩嗎?像是流淚或哭喊,他或許會打自己,跌坐在地板上蹬著雙腳,摔東西、咬人或是大吼大叫。即使我們大人(最好)在生氣時沒有這麼做,我們自己也難以承受孩子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會跟著經歷類似的過程。
◎身體裡的憤怒:關鍵九十秒
你大概已經知道,自己在生氣和有壓力時會有什麼感覺:喉嚨緊縮、呼吸紊亂、胸口像被壓住一般。你的身體僵硬、無法放鬆;你會咬著牙齒不放,連下頜都緊繃了起來。再進一步你會被引爆,然後失控:你的大腦開啟了自動反應,釋放出多種化學混合物質,接著流竄到你的全身──這就是你在當下所感受到的感覺。
不過,我要告訴你一個很重要的訊息:這一切過程只會持續九十秒。九十秒當中,從大腦啟動這個程序,接收到憤怒的訊息,傳遍你的身體,最後消失在身體裡,然後,它就結束了。你經歷了情緒的起伏,意識到該處理憤怒的感受,必須控制它,也都在這九十秒裡發生。美國神經學家吉兒・博爾特・泰勒(Jill Bolte Taylor)在她的書《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暫譯)提到這個過程,她還補充:「在這九十秒後,如果我的怒氣還未消失,原因就出在『我自己決定要讓這個過程留在我的生命裡』。我每個月都想著,是要緊抓著這個過程不放,還是回到眼前的當下,不要再巴著這道感覺。」
◤從大腦啟動憤怒的機制,讓感覺傳遍你的全身,最後又離開你的身體,這個過程只有九十秒。◢
這是給身為大人和媽媽的你的一個好消息。不過,千萬不能把這九十秒當成一種期待,對孩子說:「好吧,九十秒之後你就不可以再這個樣子了。」孩子還不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但如果我們給他們機會去學習,他們就會愈做愈好。
從大腦啟動憤怒的機制,讓感覺傳遍你的全身,最後又離開你的身體,這個過程只有九十秒。這短暫的片刻,也讓我們明白一些重要的事:如果有一天,你被情緒困住了,那正是你的大腦正忙於自己的運作。這時的你完全沒有能力去顧及你自己和孩子,也沒辦法在生氣的情況下去陪伴他,一旦你被「啟動」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先照顧好自己。在這九十秒的時間裡,你就是身處緊急情態中,你的大腦和身體也一樣,只有關閉這個自動機制,釐清憤怒的原因,你才有餘力去面對孩子。
幫自己踩煞車,不要干涉你的本能反應,是這個過程中最困難的事。最理想的作法就是在生氣時深呼吸,並且覺察你的身體反應。但我們都知道,要有辦法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做到你想要的模樣,可能還要努力一段時間。這時候,抱持完美的心態反而會適得其反,它可能會導致你再次陷入自責的情緒裡,因為你認定自己又會再次失敗。
你可以設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像是,稍微調整自己長久以來面對孩子生氣時的反應:
・抓著沙發或長椅的靠背,不要抓孩子
・對著牆壁發洩,不要對著孩子怒吼
・可以試著退後一步,不要奪門而出
你的焦急心情會完全反應在你的行為舉止上,所以更要一步步努力朝你想要的方向邁進。一次一小步,反省、失敗、再反省、最後成長。當你覺得眼前的方法行不通時,你可以說出來並且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式。
在你憤怒及激動時,即使你早就習慣把這些不舒服的情緒壓下來,你的身體也會提醒你,現在該好好去面對它了。你可能會因此感到心痛,但唯有允許你自己去體會和感受,你才能變得更好。
我們身為父母,遲早要學著控制及調整我們的情緒,才有辦法對別人伸出援手。這和我們做為大人,去期待別人,像是另一半或是孩子能幫我們把情緒停下來完全不同。或許,下一次你也可以想著:「啊,其實我也可以試著冷靜下來!」特別是當你的情緒到了臨界點時,就這麼做吧!或者擺動一下身體,感受一下當下的自己,再深呼吸一口氣。過了九十秒後,你又可以恢復思考,也更願意努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C.I.A:你的救命計畫
請試想一個讓你在瞬間就會抓狂的情境。你走進客廳,看到孩子用麥克筆在沙發上作畫;你拿喝的東西給孩子,他盯著你,在你面前把杯子裡的東西全數倒光;你拒絕孩子的請求,他開始生氣,對著你發飆,捶打你的背,揮拳攻擊你的臉。
從這些事件的情況看起來,在那時,就在當下,你需要能及時因應的方法,好讓你應付眼前的狀況。從現在開始,當你遇到上述的情況時,請記得C.I.A.步驟。
C.I.A.是一種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辦法,是由我們所發想出來的一種處理過程。簡單來說,它涵蓋所有棘手情況下所需的重要步驟,哪些可以做,又有哪些千萬不要做。C.I.A.是由「Cut」、「Imagine」和「Act」等三個英文字縮寫組成,也就是「停止」、「想像」和「行動」。
◆ 停止:停下來!不要動!就是現在!想像一個你迫不及待想要播放的電影片段,接著按下暫停鍵。就像把從你嘴裡冒出來的話、不加以思索的動作,通通都停止。電影裡的「Cut」代表著必須立即停止拍攝,這時演員可以放鬆和深呼吸,可以脫離角色回到自己。因此,「Cut」以及「Stop」對現在的你來說是最重要、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事。你必須這麼做,才有機會進行到下一步。「Cut!」能讓你身處壓力時不再受困於眼前的事物,你會把前方一大片視野看得更清楚。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關注你的呼吸!
◆ 想像:當你暫時脫離了情緒的糾纏,就能看清自己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更能看見事情的全貌。你會發現,眼前的危機並不是真的那麼嚴重,你的生命也沒有受到威脅。所有可怕的情況都是由你的大腦所想出來的,所以你該思考自己該怎麼去應對。你可以在心裡想著那個可怕的片段,接著觀察你的身體反應,仔細發掘心裡冒出來的感覺。感受你自己、體會你自己、保持呼吸的節奏,好好地與你自己相處。你無須匆忙,花點時間陪伴自己。所謂的「想像」是給你自己有逐步檢視起伏的情緒,允許自己去瞭解自動冒出來的負面感受,以及存在腦海裡被「被拘禁」的想法。如果你能細心地去觀察牽動你反應的這些「片段」,並且思索你和孩子接下來的情況,正好能讓你去尋找其他可行的作法。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能藉此去認清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同時去找出我們想要的替代方案。
◆ 行動:現在你已經瞭解自己的想法,能和身體、情緒對話,掌控情緒的波動對你來說也不再是難事,你已經可以盡自己所能去面對它,你會因此感到滿足,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處理問題。
即使參考了C.I.A.步驟,你可能還是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畢竟它還是有不足的地方。當你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做,也可以在當下明確表達出這種不確定感。你不必一直都清楚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該如何應對,特別是對於你無法接受的方法,而且你也沒有意願去執行。唯有你自己對這些方法有所體悟,才有可能讓你和孩子(或是伴侶、母親、婆婆或其他人)開啟互動;並且讓你看清,你所感受到以及在乎的人事物。
C.I.A.的計畫及步驟需要經過練習,你把步驟做得愈確實,就愈清楚自己有喊「Cut!」的能力,漸漸地,你就能在遇到情況時做到冷靜、感受、呼吸等三件事,重新和自己對話,然後知道怎麼面對問題。於是,C.I.A.就完全成為你個人的方法。
這本書裡的呼吸、肢體練習以及啟發,都是為了幫助你能經常運用C.I.A.的步驟,並且更得心應手。其中的關鍵就是不要失去和自己的連結,也就是和自己對話。透過一心二用,可以做到:關注自己、感覺身體和呼吸的變化,於此同時也關心孩子,並且維持先前關注自己的狀態。你願意敞開心房,關注自己所處的情況,與它共存,如此一來就能維繫你和自己、和孩子的連結。
.
以上文字取自
媽媽的情緒練習:自我覺察,用智慧愛孩子和自己,建立正向家庭關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252
大好書屋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生病表達關心英文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動聰明就醫是分級醫療成功關鍵
協助首里城重建增進台日良好互動
-2019年12月23日,台灣醫師會理事長邱泰源立法委員及副祕書長趙堅醫師前往日本沖繩醫師會,請其轉交醫師公會捐款協助首里城重建。除此,邱委員等也特別拜訪積極推動「聰明就醫(Choosing Wisely) 」的德田安春教授。另外參訪了系滿市南部病院的日照中心及緩和病房,皆受到熱烈歡迎。日本醫師會橫倉會長也特別傳來誠摯致意。
-蔡英文總統所領導的台灣政府近年與醫界一起積極推動醫療體系改革,包括: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加強家庭醫師社區醫療群等,雖已有成效,但仍有許多配套策略尚待努力。
-德田教授在日本及世界各國推廣聰明就醫,並多次來台分享推動經驗。邱委員此次特地再與德田教受深入討論如何推動「聰明、智慧就醫 」,深盼台灣民眾生病皆能先找信任的家庭醫師,如此才符合民眾「聰明就醫」的世界潮流,更可協助提升醫療安全品質。
-台日人民向來互動良好,有任何災變時,彼此皆互動關心。此次首里城火災,邱委員向日本媒體表示,台灣政府及人民都關切首里城重建,蔡英文總統更公開表達慰問關懷之意,外交部駐沖繩同仁更是一直盡忠職守努力在多方協助。
-台灣醫師會與日本醫師會素有深厚情誼,在國際醫療舞台更是緊密合作,日本醫師會也與世界醫師會屢次向WHO發聲,爭取台灣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邱理事長表示很高興代表台灣全國醫師前來沖繩捐款,也表達立法院同仁關懷心意,期許首里城早日完成重建。據了解,沖繩醫師會與台中市醫師公會也是多年姐妹會,希望未來的交流能更密切。(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