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後症候群(Post-party syndrome)
聖誕晚會後張開眼睛的一刻,感到雙眼和臉都很乾,走到浴室看見大廳梳化一片凌亂,手機、手袋和絲襪都擱在床邊,已不太記得自己如何回到家裡洗澡然後呼呼大睡......
我很喜歡熱鬧,每逢大時大節都是跟同一班朋友開派對
可是第二天回到一人時又有點失落...
派對後症候群(Post-party syndrome)
聖誕晚會後張開眼睛的一刻,感到雙眼和臉都很乾,走到浴室看見大廳梳化一片凌亂,手機、手袋和絲襪都擱在床邊,已不太記得自己如何回到家裡洗澡然後呼呼大睡......
我很喜歡熱鬧,每逢大時大節都是跟同一班朋友開派對
可是第二天回到一人時又有點失落了,你有試過嗎?
請放心,你並不孤單。
做了些資料搜集,原來這個現象十分普遍。
人的心理狀態,在假期節日期間,經歷強烈的情緒、壓力爆發,身體亦要由相應的放縱模式,調整到回復日常的工作狀態。美好時光的終結亦容易引起人的感嘆。既然日常生活已成眼前事實,儘快回復精神,才是上策。
學名: 假期後綜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
是一種出現於長假期或節日後的一些徵狀,包括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難以集中精神工作、有不正常肌肉痠痛或心跳太快,以至焦慮、空虛或容易發怒等。按照心理學家的解釋,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正常心態。
放長假期或節日後,因放鬆過度,或多或少就會出現假期後綜合徵的徵狀。這種心態就像一個平時已經緊崩膨脹的氣球,急速放氣而過度鬆弛。
因未能及時適應緊張的生活節奏或缺乏了一個心理緩衝期,就會出現了逃避工作的心態及以上的徵狀。
心理學家 指,活動過後,血液中的皮質醇突然下降,都可能是情緒失落的原因。
亦有心理學家用「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s)」這種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解釋假期後的情緒落差。
一般而言,「假期後症候群」並非甚麼嚴重的抑鬱症。但在「患病」期間,有沒有方法可使自己提早康復?
1️⃣培養接受心態
「接受」涉及分辨甚麼是真實的情況,而非著眼於自己希望的事情。假如拒絕接受現實,並繼續希望事情會有所不同,最後可能令自己更陷入起伏不定的情緒中。
Eg 假日過後,「現實」是回歸工作,「希望的事情」或許是繼續放假狂歡慶祝,但沉淪於「希望的事情」實際上無補於事。如能接受現實,目前工作的阻力便有所降低。
Eg 派對後現實是我重了5磅,希望的事自動回到重前。
2️⃣用行動重新調整自己
擊退「假期後症候群」的簡易方法是,回到正常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並做運動。「經常運動對改善憂鬱的某些症狀非常有效。」飲食亦要健康,避開加工食品及單糖食物。含糖食物與情緒低落有關,過量的糖會使人煩躁、疲倦。此外,亦可多喝水,避免或限制酒精、咖啡因、含糖飲品,這些飲品會影響睡眠質素及情緒。
3️⃣訂立新目標
訂下一些活動和目標,以對抗當下的平淡。目標需要合乎現實,但亦不妨大膽一點,例如學習一門外語、掌握一項新運動等,令人對未來的日子抱有期待。安排一些值得期待的活動。「即使只是一些小事,如讀一本好書、與朋友家人一起看電影,都有助我們度過這個過渡時期。」
希望大家可以早點調解好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就算因為肺炎的關係宅在家,也可以及時找回自己學習或工作的動力,盡早恢復充滿元氣的狀態吧,別忘了今年年初曾立下的雄心壯志噢!
‼️P.S 圖文不乎。內容與我身旁兩位大美人無直接關係
@juneeeeeng
@joemary_leung
(健身中心暫停營業中,歡迎先查詢及預約)
我的健身室提供1:1 / 1:2 個人健身訓練
歡迎查詢及預約
🧡follow @zoesportdiary
📺Youtube : Zoe Sport Diary
生理緩衝液可以洗眼睛嗎 在 香港健身小老闆Zoe 李芷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派對後症候群(Post-party syndrome)
聖誕晚會後張開眼睛的一刻,感到雙眼和臉都很乾,走到浴室看見大廳梳化一片凌亂,手機、手袋和絲襪都擱在床邊,已不太記得自己如何回到家裡洗澡然後呼呼大睡......
我很喜歡熱鬧,每逢大時大節都是跟同一班人開派
可是第二天回到一人時又有點失落了,你有試過嗎?
請放心,你並不孤單。
做了些資料搜集,原來這個現象十分普遍。
人的心理狀態,在假期節日期間,經歷強烈的情緒、壓力爆發,身體亦要由相應的放縱模式,調整到回復日常的工作狀態。美好時光的終結亦容易引起人的感嘆。既然日常生活已成眼前事實,儘快回復精神,才是上策。
學名: 假期後綜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
是一種出現於長假期或節日後的一些徵狀,包括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難以集中精神工作、有不正常肌肉痠痛或心跳太快,以至焦慮、空虛或容易發怒等。按照心理學家的解釋,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正常心態。
放長假期或節日後,因放鬆過度,或多或少就會出現假期後綜合徵的徵狀。這種心態就像一個平時已經緊崩膨脹的氣球,急速放氣而過度鬆弛。
因未能及時適應緊張的生活節奏或缺乏了一個心理緩衝期,就會出現了逃避工作的心態及以上的徵狀。
心理學家 指,活動過後,血液中的皮質醇突然下降,都可能是情緒失落的原因。
亦有心理學家用「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s)」這種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解釋假期後的情緒落差。
一般而言,「假期後症候群」並非甚麼嚴重的抑鬱症。但在「患病」期間,有沒有方法可使自己提早康復?
1️⃣培養接受心態
「接受」涉及分辨甚麼是真實的情況,而非著眼於自己希望的事情。假如拒絕接受現實,並繼續希望事情會有所不同,最後可能令自己更陷入起伏不定的情緒中。
Eg 假日過後,「現實」是回歸工作,「希望的事情」或許是繼續放假狂歡慶祝,但沉淪於「希望的事情」實際上無補於事。如能接受現實,目前工作的阻力便有所降低。
Eg 派對後現實是我重了5磅,希望的事自動回到重前。
2️⃣用行動重新調整自己
擊退「假期後症候群」的簡易方法是,回到正常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並做運動。「經常運動對改善憂鬱的某些症狀非常有效。」飲食亦要健康,避開加工食品及單糖食物。含糖食物與情緒低落有關,過量的糖會使人煩躁、疲倦。此外,亦可多喝水,避免或限制酒精、咖啡因、含糖飲品,這些飲品會影響睡眠質素及情緒。
3️⃣訂立新目標
訂下一些活動和目標,以對抗當下的平淡。目標需要合乎現實,但亦不妨大膽一點,例如學習一門外語、掌握一項新運動等,令人對未來的日子抱有期待。安排一些值得期待的活動。「即使只是一些小事,如讀一本好書、與朋友家人一起看電影,都有助我們度過這個過渡時期。」
希望大家可以早點調解好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就算因為肺炎的關係宅在家,也可以及時找回自己學習或工作的動力,盡早恢復充滿元氣的狀態吧,別忘了今年年初曾立下的雄心壯志噢!
‼️P.S 圖文不乎。內容與我身旁兩位大美人無直接關係
@juneeeeeng
@joemary_leung
(健身中心暫停營業中,歡迎先查詢及預約)
我的健身室提供1:1 / 1:2 個人健身訓練
歡迎查詢及預約
🧡follow @zoesportdiary
📺Youtube : Zoe Sport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