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生理回饋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理回饋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理回饋英文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定要小時了了才有機會成為成功的職業選手嗎? 以前我幾乎是這樣認為的,因為真的,大部分現役在美巡,能活在這裡好些年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顯赫的青少年與業餘成績表現。在美巡,再驕傲的選手也會學會謙卑,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著了不起且獨特的故事,每週的比賽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選手有機會贏球,再困難的狀態也會有人...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林宣Xuan 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前去美國打工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說我每天過很爽‘,但在那邊的第一個月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不敢交朋友、不敢說英文、工作壓力很大、作息不穩,我在美國打工的三個月生理期完全沒有來...直到回台灣前幾天才來。 這集邀請到澳洲打工經驗的Wei一起來分享國外生活遇到了什麼樣的事吧~ 我與Wei 拍的「英...
「生理回饋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嘻魚ㄉ讀書帳?112學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孟薇?Öłîvîå |瑜珈•皮拉提斯老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蔡奇儒 | MedEx 醫適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Mongwei.yoga_Oliv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Halo Mackey 文具口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理回饋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生理回饋英文 在 嘻魚ㄉ讀書帳?112學測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2:10:38
🩺非業配! (驚恐發現第一張上課醜筆記裡髓質的髓寫錯了感謝子維學長提醒) 大家的投票結果由醫學營筆記與心得分享高票當選! 那我就要來分享SLEK醫學生體驗營! 筆記的部分不方便全部公開 我只公開了一些些課後統整的部分 內容也都參考了SLEK的超棒精美講義 裡面滿滿的表格和圖真的有夠讚 實際的知識內容...
生理回饋英文 在 孟薇?Öłîvîå |瑜珈•皮拉提斯老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19:35
#oli私房話 _經歷 這個社會很常在問一個人的經歷時 大家要聽到的都是什麼樣厲害的事蹟 因此回答也總變成是訴說豐功偉業 基本上大部分回饋的反應都是 :哇~好厲害喔!~~... 但對我來說真正的經歷是一個個的故事 一個個從不可能變可能的過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無需花時間心力去羨慕他人 我們可以為...
生理回饋英文 在 蔡奇儒 | MedEx 醫適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12 09:11:35
該不該找教練? 是我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之一。 前陣子在健身房兩位小男生的故事, 令我印象深刻, 花點時間寫一下我的感想。 那天晚上我去健身房重訓, 是週五聖誕節晚上,沒什麼人。 我正在Cable纜繩一側做直臂下拉, 看到Cable另一側有一位小男生, 正嘗試做Face Pull (臉拉/面拉)...
-
生理回饋英文 在 林宣Xuan L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3-12 21:00:10以前去美國打工的時候,身邊的朋友都說我每天過很爽‘,但在那邊的第一個月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不敢交朋友、不敢說英文、工作壓力很大、作息不穩,我在美國打工的三個月生理期完全沒有來...直到回台灣前幾天才來。
這集邀請到澳洲打工經驗的Wei一起來分享國外生活遇到了什麼樣的事吧~
我與Wei 拍的「英文不好可以出國嗎?」在他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2meIvjGvY
剪輯師:Pearl
IG:https://www.instagram.com/ph.43699/
-----------
►旅遊住宿訂房看裡!
(透過以下連結訂房,我會收到小小分潤,鼓勵林宣做更多好影片!)
1.使用AsiaYo訂房:https://asiayo.app.link/DwuVxTz3p3?appdownload=on&aff_id=254
2.使用Shopback連結訂房賺6%現金回饋+100元註冊金:
👉 Booking.com: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IfUvY0&slug=booking-com
👉 Agoda: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IfUvY0&slug=agoda
此影片不是商業合作影片。
This is not a sponsored video.
-----------------------------------------------------------------------
►追蹤林宣
林宣IG: https://www.instagram.com/xuanlin_travel
林宣FB粉專: https://m.facebook.com/first.travel.xuan
林宣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40943ishli#~
►商業合作
Email:xuanlin@cooljapantv.biz
(為了提升溝通效率,來信請附上:產品名稱及內容、合作檔期、預算範圍)
-----------------------------------------------------------------------
►林宣旅遊熱門影片
【初訪神秘國度北韓🇰🇵】系列:https://pros.is/PAGC5
【沖繩機車獨旅🇯🇵】系列:https://pros.is/P59CC
泰國夜間巴士,比飛機還高級?! https://youtu.be/78lRcoIUmJo
關西機場免費休息室過夜!超好睡! https://youtu.be/Al6tHde0K54
台南人的早餐文化,台南人怒吼:我早餐才不吃這些! https://youtu.be/Xl0tq-Wc-_Y
搭乘全台唯一環島觀光列車影片:https://youtu.be/MD8o8RtRj2k
花東旅行,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https://youtu.be/r6cVZoZ3mOI
去住藝人KID林柏昇的花蓮民宿,一晚只要400!!! https://youtu.be/e4Qx_QZzEZg
全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北中南東環島吃一圈!https://youtu.be/zVEkf9XPtZc
在蘭嶼,學到的七件事|浮潛、環島、跳水、秘境https://youtu.be/aylaNjMRslg
全台灣最美市集,花蓮海或瘋市集! https://youtu.be/T_OJQCV19Yc
為什麼冬天不要去澎湖?我被受困在七美島三天的故事 https://youtu.be/gPlkkdenOEM
-------------------------------------------------------------------------------
►拍攝器材:
Canon m50
GoPro Hero 7 Black
iPhone 7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
影片關鍵字:
Working Holiday 打工度假 打工換宿 打工旅遊 打工遊學 美國打工 澳洲打工
頻道關鍵字:
林宣 Xuan Lin Taiwan Tainan travel hostel backpacker vlog 台灣旅行 台灣美食 住宿 廉航 旅行 自由行 自助行 台東旅行 台南旅行 台南美食 金門旅行 離島旅行 旅行 旅遊 美國打工 打工度假 打工換宿 青旅 背包客棧 獨旅 一個女生旅行
音樂來源:
Niwel & Eneko Artola - Duality (Week 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8haIR5XQE
Song: Takayama - Niwel (Eneko Artola Remix)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OHCC_Wnp2To
Floating by Smith The Mister https://smiththemister.bandcamp.com
Smith The Mister https://bit.ly/Smith-The-Mister-YT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floating-smith-the-mister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noTLm16pyRA -
生理回饋英文 在 Halo Mackey 文具口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7-06 14:04:41新加坡的公寓月租多少錢?高級公寓裡居然有這個!!
☆ 訂閱Halo Mackeyの一家看更多影片: https://goo.gl/Ovh8h4
☆ 記得同時訂閱我的育兒頻道喔~:https://goo.gl/Ue9tzZ
--------------------
哈咯各位小蘋果!
真的好久好久不見了!嗷嗷,Mackey回來啦!xD
無聊的為什麼失蹤這麼久我們先pass!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新加坡租房的影片!話說月租2500新幣真的不是蓋的,思考了一個晚上以後就決定了給它租下去了!(好快@@
其實也考慮了超級多,整個晚上都在搜集新加坡租房的諮詢/影片,也一直問自己我們最需要什麼類型的房子。我的要求是我的寶寶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房子要很**乾淨**這點非常重要!基本上這兩個是我最重要的因素。所幸讓我們遇到這間很不錯的房子 ^^
關於在新加坡租房有好很多youtuber分享,我覺得他們都分享得滿仔細的,這裡簡單列幾個我參考的影片給小蘋果:
1)我覺得這個是最完整的,新加坡租房必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dlNthM1SaI&t=11s
2)這個影片大概給你知道我們在新加坡找房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UUGwpBE_k&t=318s
3)這個影片非常可愛,如果我沒有小朋友我和Giant應該也會找這樣的房子來住,整個超划算的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yD3vwRSYs
4)這個是英文版但我覺得也蠻實用的,給大家參考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5mdMl24NU&t=236s
我看了他們的影片以後分別去了propertyguru和臉書社群裡面找,這裡因為隱私問題,我就不分享我選的地區給大家咯
除了去這兩個地方我也在99.co/rentingsingapore.com.sg等去找全新加坡正在出租的房子。其實真的很多,我也有去看到一間HDB一個月租金1600的超大三房式,只是我更喜歡這一間condo提供的設施,所以我們最後還是選擇了這一間。
這一間公寓的租金不包含水電氣和wifi,但全部設施/管理費包含一個停車位在裡面,我覺得是CP值蠻高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知道我們租房必要的注意事項我也可以再拍一個影片跟大家分享。因為我也是第一次在新加坡租房,我覺得有很多小細節是需要注意的。
最後我希望在新加坡租房的朋友們都可以遇到自己喜歡的房子跟合適的房東哈哈!
最後非常感謝我的房東讓我跟大家分享這個影片!^^
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分享!抱歉今天的影片有點晃 ~
LOVE,
MAC
---------------------------------------------------------------------
歡迎關注Mackey的其他平台,會有未收錄在影片裡的取材片段喔~
◐ 臉書 Facebook → https://goo.gl/xrkbwn
◑ Instagram → http://goo.gl/DFYUI7
◐ 部落格 Blog → https://goo.gl/VUVtSy
◑ 商務聯繫 → halomackey@gmail.com
◐ Bilibili → Halo Mackey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來我的蝦皮賣場逛逛吧!
https://shopee.tw/halomackeyofficial
▶我的Carousel旋轉拍賣賣場
https://pse.is/J7RBU
▶Mackeyの放火社團。慎入
https://goo.gl/HU5YgK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用戶看完廣告我們可以和平台分到一些微薄的廣告收入
▶ 10% Cashback via ShopBack when you shop. Get $5 here
https://goo.gl/ICzaiU
買淘寶前記得透過shop back再去下單,可享最高10%的現金回饋喔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們繼續創作這條路!
--------------------------------------------------------------
♥關於Halo Mackeyの一家♥
我出生自來西亞檳城(大山腳和北海柔佛都住過),15歲全家移民新加坡,現在變台灣媳婦住在高雄~^^
Giant我先生。Everly寶貝女兒。Mackey媽媽 G.E.M一家三口慢慢摸索前進中~
我熱愛美食,愛美,愛買,喜歡文具和手帳,也很顧及生理和心理健康 (什麼來)XD
我有新馬口音+一些台灣音(台灣腔調影響頗大)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互相學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也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和夥伴喔!
☆ 小蘋果是我取給大家的名字,因為我很珍惜大家 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
▶協作不同語言字幕連結:https://goo.gl/YGLkRF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halomackey@gmail.com
-----------------------------------------------------------------------------------------
▶使用硬體軟體:
? Camera:iPhone 7 Plus
? Editing:Inshot / imovie -
生理回饋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6-13 19:00:03【9/11開課】《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23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刻意要壓抑自己,去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你反而越是忘不掉,或者是當有人要你別去想那些你感覺到壓力的事情,結果呢反而讓你更緊張。
再不然就是當你失眠的時候,有人勸你忘了那些煩心的事情,結果你照樣失眠,反而還想更多那些煩心的事。
你會發現一件事情喔,這種凡事我們不管對自己、還是別人,我們想要用主觀的意志力,阻止自己或別人去想任何事情,這樣的意圖往往不僅是徒勞無功,而且反而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這個在心理上面就叫做「反彈效應」。然而「反彈效應」事實上是從1990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維格那,他的研究就開始探討這個現象,維格那呢他那個時候的實驗非常有趣哦,就是白熊的實驗。
我想我們的長期聽眾,可能你聽過這個說法,就是呢當你被「提醒」,你不能去想白熊,反而你會更想到白熊。
維格那他做了一系列很有名的研究,他要求受試者不要去想白熊,而且在每次腦中只要出現,不該想到的那個白熊的時候就按鈴。結果呢大家喔,幾乎沒有人能夠免疫,幾乎所有人每隔幾秒鐘就按鈴。
於是呢,在實驗的場境裡面,這個鈴聲此起彼落,然而這是1990年代關於心理狀態的一個實驗,事實上呢,在一些比較近期隨著科技發展,有一種稱作是「眼球追蹤」的實驗。
這是在身理上面的展現跟回饋,在「眼球追蹤」的實驗當中,發現要特別的提醒那些足球員,在罰踢球的時候,盡量不要踢到球門的某一個區域,比如說你不要踢到球門的左側,這個時候當你告訴了球員、規定了球員不能踢到左側。
但是呢,在「眼球追蹤」的一個結果,卻發現你越是要求他們不能踢左側,結果他們的視線越是容易停留在球門的左側,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你聽到這邊的時候,你或許可以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經常哦,要用意志力或者是想要用一種控制的手段,不管是控制自己還是控制別人,特別都是那種「你不要吵鬧」、「你不要玩」、「你不要偷懶」…等等這些個部分。
就是一路的「不要、不要、不要」,可是呢透過這些實驗,不管在心理的現象、還是生理的現象,凡是你抗拒的,你只會讓自己更不由自主的去進入它、去做它,然後到最後很挫折、無法自拔。
當你透過了分享,有更深入的體會之後,我真的鼓勵你,其實真正要改變人生的關鍵,從來就不是把自己生命當中的某個部分,去把它評價出「對跟錯」,而是你要做一個深刻的理解,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
而這些不管在行為跟信念,它產生的肌理是什麼,透過有效的認識跟轉化,讓這些你原本認為不應該出現的,它不僅不會阻礙你,而且還可以成為你自己內在力量的來源。
這是絕對可以做到的,而且不會有你想象當中的這麼難,這也是我多年在做CIA通達力這樣的一個課程,進行當中一個最深刻的體會。然而不管你會不會進我的教室,我希望你首先要能夠去接受的一件事情,就是與其要去抗拒任何事,不如花同樣的力氣去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
這樣子才是對你有幫助的途徑,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剛剛在內容當中,分享到的《CIA通達力》的課程,下一期在9月11號開課。
這一門課是採用量身定做的方法,讓你充分的瞭解自己外在跟內在的慣性,透過這一層瞭解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方式,所以呢,它的名額非常的少,一班只有12個人,當你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期盼你能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因為9月11號開課的《CIA通達力》名額也在倒數了,我很希望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生理回饋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定要小時了了才有機會成為成功的職業選手嗎?
以前我幾乎是這樣認為的,因為真的,大部分現役在美巡,能活在這裡好些年的,每一個人都有著顯赫的青少年與業餘成績表現。在美巡,再驕傲的選手也會學會謙卑,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著了不起且獨特的故事,每週的比賽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選手有機會贏球,再困難的狀態也會有人打出不可思議的成績。不過,這些年,我的的確確看到一些「沒有」小時了了卻在美巡賽上生存下來甚至贏球的例子。像是Richy Werenski,套一句政琮大學隊友的話,「我不敢相信他居然贏得美巡賽,他以前在大學校隊總是打學校的第五種子」。」Richy默默的在二級巡迴賽幾年,在美巡沒保卡回去補考又回來,然後逐漸鑄造自己的實力最終贏得人人夢寐以求的美巡賽冠軍。這裡我想藉這個話題再次聊聊美國的大學校隊對選手的幫助。為什麼我們一直鼓勵台灣的選手來這邊受教育與打校隊?之前聊過的不再贅述,我今天想聊的是「花開花落自有時」。
每個人的心理與生理發展的速度不一樣,尤其是男生。有些男生長到18歲還在長,隨著身高與身上的肌肉一直在改變,運動員有時候難以維持穩定的表現,協調感也在變化,光是球桿拿在手上的感覺與眼睛看到球的視覺回饋都在改變,更別提帶著不夠成熟的心態到巡迴賽上打球要如何應付週週壓力爆表,長期遠離家人朋友獨自征戰的生活。歷史上不乏許多「神童」,早早轉職打沒兩年就消失在名單上面。男子巡迴賽難就難在你會面對45歲雖然體格沒有你好但是經驗與智慧極佳因此還能贏球的對手,一群人從20出頭歲可以打到50歲佔據了美巡絕大多數的位子,新人要上來困難重重。因此,美國大學提供給18歲以後還需要磨練的選手最完善的舞台。讓這些「男孩們」,等待屬於他們的時間,不要早早就帶著稚嫩的想法斷送大好前程。
我很喜歡寫霆葳的事情,因為如果有一天他能成功,他會給更多孩子希望。他不像政琮早熟,雖然身材居於劣勢卻一路上來以過人的抗壓力、判斷力與優異的手眼協調能力闖出一片天;也不像是俊安,有著驚人的爆發力、超人的膽試,和這五年下來在美國大學比賽累積了各方面完整的技術能力和打大賽的經驗值。霆葳不是從小就特別耀眼,但也靜靜地,非常努力地走到了這裡。我認識霆葳很久了,對於推他出來美國這件事情磨了很多時間,在最後一刻下定決心,好像突然醒來似的,認真準備托福與SAT,非常聰明有效率的學習。因為真的太晚開始準備,他能選的學校有限,選了一個台灣的人都不知道的小學校,但其實托福的要求挺高。來了美國以後第一場比賽就打了前十,他告訴我說「姊,還好你叫我來美國,這種感覺真好。」對於打高爾夫球的人來說,美國是天堂,霆葳來這裡看了各式各樣的球場,還打了兩場在美巡的球場舉辦的大學比賽,打的很好,課業上英文也進步很多。今年全美大學決賽,Sam Houston 成為從區域預選到全國決賽到進入最後15強最大的一批黑馬,過程曲折離奇、緊張刺激,動人心弦。我告訴政琮,我希望霆葳經歷過這些大比賽,他感受也享受到了優秀的運動員在美國所受到的待遇,他嚐到了征服的滋味,他能變得「嗜血」。自己能用一次又一次哪怕只是一點點的小成功餵養自己的信心。運動員的信心不是用講的,他們必需用對的方式證明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對的,才能建立紮實的自信。
我相信他開始覺得有些事情變得可能,不再遙不可及,今年的暑假,他去打了美國公開賽資格賽差一點,又自己報名去打了美國業餘四大賽之一的南方業餘資格賽,順利進入正賽,接下來要自己開車去比賽。這一場比賽贏的人可是能打明年美巡的Arnold Palmer邀請賽。希望正在努力的選手能照著自己的節奏與步伐設定一個一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像是霆葳一樣前進。最後,我想談談女子選手,憑良心說,對於女子選手的狀態我不太了解,所以我很少提及,但我觀察到的是,因為女生的身心狀態比男生成熟的早很多,因此在全世界許多頂尖女子選手很年輕就轉職業。加上女生退休的早,如果能力已經到了,也不能猶豫太久,可以在職業賽場磨練。我個人認為,很強的台灣女生來美國念兩年大學還是推薦的,畢竟美國不是自己的國家,來這裡把語言、生活、文化透過在大學讀書的時間培養起來,對於想在美國打比賽的選手來說是絕對有幫助的。如果中途發現自己不適合當職業選手,有獎學金可以念完大學,將來會有更多的就業選擇,美巡賽就有不少女性員工有著大學校隊的經驗。
政琮在華大四年全額獎學金加上訓練、比賽一切的費用加起來100萬美金,在目前教育這麼昂貴的情況下,來這邊賺了免費的教育與訓練,還有學校對學生運動員一切特殊的安排,您不覺得有機會來的話不來可惜嗎?很多人跟我說,台灣多久才出一個小潘,又多久出一個俊安,我覺得我們有機會多出一些Richy Werenski ,前提是必需要有更大量的選手願意並且能來美國蹲著。 最後,教育對運動員很重要,因為在這麼大的壓力下,面對挫折與低潮需要勇氣和耐心,處理成功需要智慧。勝不驕、敗不餒,說來簡單,卻是我們一輩子要修的功課。
一邊走18洞 一邊完成這篇文章
於 康加里高爾夫球場
PS.剛降落機場我傳了訊息給霆葳,想說如果他在休士頓,明天帶他去吃這裡最好吃的北京烤鴨。他說:「姊,我明天要飛堪薩斯去幫安哥揹下星期。」政琮跟我聽了很高興,告訴他:「太好了,出去看看自己以後的戰場。」俊安跟霆葳,兩個人已經可以這樣獨自在美國旅行比賽,這就是我們要培養的下一代!
#運動員的學習力思考力判斷力只有透過教育可以養成
生理回饋英文 在 Mongwei.yoga_Olivi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li私房話 _經歷
這個社會很常在問一個人的經歷時
大家要聽到的都是什麼樣厲害的事蹟
因此回答也總變成是訴說豐功偉業
基本上大部分回饋的反應都是
:哇~好厲害喔!~~...
但對我來說真正的經歷是一個個的故事
一個個從不可能變可能的過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無需花時間心力去羨慕他人
我們可以為他人的成功感到恭喜開心
因他人的成功而有學習的動力及參考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
無論這生活對世俗來說是否厲害
但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的生活就是比任何人都更精彩豐盛
最重要的也不是表面看到的結果
而是種種不爲人知的過程
我成為了一位瑜珈老師
因為大學時的職傷
身體神經被壓迫下半身失去知覺
從下背痛腿麻 到走路會突然軟腳
到完全不能站 躺也不能動
每天臥床痛哭 吃不盡的止痛藥
上廁所要用爬的 還爬不回床上
難得能走動還是想去學校
我很愛選外系的課去上
(畢竟繳了一樣的學費我更要把學分選滿學到的就是我的)
下課走出教室又突然軟腳
身旁沒有任何自己班的同學
滿滿人海中就我倒在地上擋大家的路
身體已經夠痛了 此時心痛大於身體的痛
忍住淚水在眼眶打轉 當時只覺得自己好悲慘
人間自有真情 不認識了兩位同學把我半扶半抱
陪著我一起坐計程車去醫院
下車先去推著輪椅出來把再我推進去
至今我還是不知道妳們是誰 但萬分感謝🙏🏻
中間經過了多少次的就醫 無果
家人要上班不可能時刻照顧我
我不想清楚讓我振作沒人能幫我
當時我20歲
很長的一段時間休息後
我終於接觸到了瑜珈
但開始我也是像用跳舞的方式做瑜珈
各種比較 各種只想挑戰高難度
這樣也持續了要1年吧⋯⋯
為了我未來不會失業 我新修景觀設計系
我愛畫畫 愛設計 愛大自然 愛生物 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從不後悔我選的新出路
既然選了 就要做到好 這就是我
4年的設計學系加上舞蹈系訓練
我學會自律 規劃 準時 負責
從來不要小看自己所選 能學到多少學到什麼
都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這期間瑜珈也越學越深
感謝願意以傳承的心來教導我的
我的瑜珈導師 王年珍老師🙏🏻
不只教我瑜珈
教導我的是生理、身體、醫學、經絡、穴位..
教我要懂理財 教我看股票基金
要求我做人基本是善良 是愛
並且可以以什麼的方式去執行
什麼樣的思維去面對
(沒有您我怎麼辦🥺🥺❤️🙏🏻)
要畢業很幸運直接有建築公司請我
待了一小段時間(3個月🤣🤣)
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也很果斷的捨離
瑜珈導師要我全心進入瑜珈世界
要求我一定要去印度
當時印度強姦案依舊平凡 我英文又不太好
雖然害怕緊張 (朋友家人都比我緊張🤣)
但我一個人完成報名跟印度聯絡接洽
隻身前往印度學習瑜珈
當時終於懂得什麼叫做「面對害怕就超越害怕了」的道理
現在教學路上遇到的許許多多問題
亦都是為我未來累積
中間身體的傷也幾次復發 或是新傷
種種問題的出現並積累
心裡看待事情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
也因為這曾經認為的崩潰
造就了現在的我
雖然現在我依舊什麼都不是
但我以我的善良 易感動為自己感到自豪
為自己對瑜珈的態度一次次新的體悟
為自己目前教學目的目標的清晰感到感動
其實我們不會碰到無法處理的問題
而我們碰到的每個問題
也都是為了讓我們體悟到自己擁有的能力
也都是為了可以讓我們發揮更多的潛能!
這就是經歷 我們的經歷從此而來~
那你們呢?願意分享你們的經歷我會非常認真傾聽閱讀☺️
0403.110
#孟薇olivia老師
#oli薇瑜珈
#oliyogavia
📷 @nk9105037
生理回饋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