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18的網紅葛望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是一份影響未來20年政策制定、生活方式,甚至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報告。』 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為每隔5至7年出版一次之綜合評估報告(AR5:2014年出版 / AR6:2021年出版)。 過去每次的評估報告都對國際產生關鍵性影響,例如促使聯合國大會做出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 在 葛望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一份影響未來20年政策制定、生活方式,甚至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報告。』
IPCC氣候變遷評估報告為每隔5至7年出版一次之綜合評估報告(AR5:2014年出版 / AR6:2021年出版)。
過去每次的評估報告都對國際產生關鍵性影響,例如促使聯合國大會做出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決定、與為京都議定書談判奠定氣候變遷趨勢相關資訊基礎等。
今年IPCC特別在COP26會議召開前出台此科學研究報告與長期觀測數據資料,顯示各國務必要在今年達到更具共識與積極性的作為。
『Immediate, rapid and large-scale reductions』我們需要立即、快速及大規模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這份報告最重要的結語,同樣呼應且印證 歐萊德在Zero Carbon|Zero Impact (零碳、零環境衝擊)的目標。
1. 極端高溫、海洋熱浪和強降雨的頻率和強度增加
2. 乾旱、強熱帶氣旋以及北極海冰、積雪和永凍土曾的減少
3. 全球水循環變動性增大,乾旱、多雨的分佈趨向兩極
4. 海洋和陸地的碳匯能力將顯著轉差(註: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可有效地保護大自然原本碳匯能力)
(碳匯與碳排為反義字,意指將大氣中二氧化碳固定於地表的能力)
5. 海洋、冰蓋和全球海平面的變化將是在數百年內不可逆轉的風險。
6. 每升溫1度C,大氣層中水氣含量將增加7%
7. 升溫2度C,則不能排除冰蓋崩塌、海洋環流突然變化等結合的複合極端事件發生。
8. 達到淨零碳排,同時大幅減少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
9. 減少CH4排放量,也可讓懸浮微粒污染減少,改善空氣品質。
10. 二氧化碳濃度200萬年來最高
11. 海平面上升速度3000年來最高
12. 海冰面積1000年來最少
13. 冰川消退2000年來最快
#零碳 #永續 #ZeroCo2 #ipcc
#TogetherGreener
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月時預判中美合作的破口與啟動會是氣候變遷,也看到真的發生了,不過這次美國特使凱瑞在中國期間異常低調,很難從各方面研判有何特殊進展,中國氣候老將解振華也離正式官職退休,偶爾出來,只能從中英文各自新聞稿看出結果,偏偏這又是預期的結果,尚難有何明確結論。
解振華是中國很務實的環保工作者,在當環保總局局長任內因松花江污染,引咎辭職,隨後在發改委擔任部長級副主委,主導這十多年的中國氣候政策,一直是務實而不是務虛的做事方式,實事不政治,和許多政治人物不同,觀察他這十多年來的氣候言論可以看到中國氣候政策的改變,我許多次在聯合國場域中聽他演講,未來就是中美的實質合作模式如何在這種巧妙氛圍下開展,對台灣更是一種實質壓力。
【#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美發表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於2021年4月15—16日 在上海舉行會談,討論氣候危機所涉問題。 會談結束後,雙方發表聲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 這既包括強化各自行動,也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等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 雙方回顧兩國氣候變化領域的領導力與合作,為巴黎協定的製定、通過、簽署和生效作出歷史性貢獻。
二、走向未來,中美兩國堅持攜手並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 雙方回顧巴黎協定第二條的目的在於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低於2℃之內,並努力限制在1.5℃之內。 為此,雙方承諾繼續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協定框架下21世紀20年代採取提高力度的強化行動,以使上述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並合作識別和應對相關挑戰與機遇。
三、兩國均期待4月22/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 雙方認同峰會的目標,即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提高包括減緩、適應和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
四、中美將採取其他近期行動,為解決氣候危機進一步作出貢獻:
(一)兩國都計劃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戰略。
(二)兩國計劃採取適當行動,盡可能擴大國際投融資支持發展中國家從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轉型。
(三)雙方將分別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中所體現的逐步削減氫氟碳化物生產和消費的措施。
五、中美將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及其後,繼續討論21世紀20年代的具體減排行動,旨在使與巴黎協定相符的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 包括:
(一)工業和電力領域脫碳的政策、措施與技術,包括通過循環經濟、儲能和電網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綠色氫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綠色和氣候韌性農業;
(四)節能建築;
(五)綠色低碳交通;
(六)關於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合作;
(七)關於國際航空和航海活動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減少煤、油、氣排放。
六、雙方將合作推動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成功,該會議旨在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如第6條和第13條),並大幅提高包括減緩、適應、支持的全球氣候 雄心。 雙方還將合作推動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該框架與氣候減緩和適應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的聲明
生物多樣性公約議定書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減碳卻引來新危機:海洋酸化】
-
節能減碳,是我們耳熟的用詞,但他是不是造成新的問題?
-
海洋其實是二氧化碳的天然貯存槽。過去二百年來,海洋已經幫人類吸收了將近40%的人造二氧化碳,可說相當有效地替地球減少了許多溫室氣體。簡單來說,將二氧化碳貯存在海洋中,就是透過管線將二氧化碳注入海洋中,通常是注入深度1000公尺以下的海水,讓海洋將二氧化碳吸收掉,就不會逸入大氣之中。
其實海洋會自然地會吸收部分的二氧化碳,然而由於人工的介入讓海洋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此時海洋中的酸鹼值將會改變,讓吸入過多二氧化碳的海洋變酸。酸化後的海洋將進一步影響海洋生態,可能改變生物的居住環境,或讓部分海草增生,因而影響原本的食物鏈,嚴重的話則可能導致物種遷徒或減絕。
-
然而,目前的國際法對於海洋酸化有如何規範,而這樣的規範又足夠嗎?首先要注意的是,關於氣候變遷的國際公約,上面提到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以及其《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在這二者中,締約國都有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義務。
但這兩個公約,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