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生物分類目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物分類目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物分類目產品中有48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在搜尋論文時,發現有趣的問題,有研究但尚無統合分析,加以整理統合,就是一篇很好的臨床統合分析論文。 │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鼻咽癌患者影像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Oral Oncology 刊登! ⠀ 鼻咽癌的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到淋巴結以外的範圍(...
同時也有4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な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ゲームさんぽ ●「ゲームさんぽ書籍化」クラファンのおしらせ みなさま、いつもいつも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ゲームさんぽ書籍化」クラファン記念を兼ねて動画を制作しました。6月28日までクラファンをやっていますので応援お願いします。本当はクラファン開始時に投稿したかったのですが、もう終盤という。...
「生物分類目」的推薦目錄
生物分類目 在 Jamie醫學日記|讀書×學習×生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6:39:58
. 【2021閱讀計畫26/50】 #從紅斑性狼瘡看免疫風濕 by #謝松洲 醫師 . 其實之前已經讀過了,不過因為真的寫得很不錯,所以決定再次納入書評計畫介紹給大家。順便做了一些簡單的圖文,帶大家認識 #紅斑性狼瘡 這個疾病 . 🙋🏻什麼是SLE ?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
生物分類目 在 小米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8:14:37
🕹#喜來SHILAI #台中美髮 秀髮。成就美的至大關鍵 - ▫️入店防疫規範 1.店內採實聯制登記 2.配合體溫測量及酒精消毒 3.入店消費請配合全程戴口罩 4.盡可能不攜伴前往,減少接觸 5.店內採預約式,整髮請提前預約 - 夢幻的特殊髮色一直是米米的染髮首選,走起路來氣場滿分、仙氣十足,尤其隨...
生物分類目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1:11:58
「你有亞斯的特質,這會讓你在治療工作上有一些限制,但另外方面,也會讓你在某些部分比較有創造力。」某一次結束督導之後,他跟我說,我心裡面真是百感交集。 在前陣子很紅的影集 #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中的主角 #韓可魯 ,也是亞斯確診的「患者」,每句話最後面都會接上一個「斯密達」(雖然我看到最後還是不知...
-
生物分類目 在 な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25 19:00:16#ゲームさんぽ
●「ゲームさんぽ書籍化」クラファンのおしらせ
みなさま、いつもいつもご視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ゲームさんぽ書籍化」クラファン記念を兼ねて動画を制作しました。6月28日までクラファンをやっていますので応援お願いします。本当はクラファン開始時に投稿したかったのですが、もう終盤という。。
○「ゲームさんぽ書籍化」クラファンページ
https://camp-fire.jp/projects/view/414909
目標金額は達成してますので応援のお気持ちだけでも嬉しいです。
クラファン限定版書籍やお名前記載などいろいろ特典あり。
投稿頻度が低く、みなさまのご期待に全く答えられない本チャンネルですが、今後とも末長く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元動画について
元のAPEXのトレーラー動画はこちらです。
https://youtu.be/ThSKocfe5QE
●目次
00:00 イントロ
00:34 パルクール
02:32 海洋生物学
04:50 サウンドデザイナー
05:23 植物学
06:28 心臓外科医
07:26 生命科学
08:04 市民化学
09:15 心臓外科医
10:25 植物学
11:39 ものづくり
12:13 パルクール
12:38 ものづくり
13:13 現役スナイパー
14:26 生命科学
15:40 心臓外科医
18:28 動物形態学
19:57 サウンドデザイナー
20:25 動物形態学
●ゲスト情報 (動画出演順)
○ゆうたろう【パルクールの人】
日本を代表するプロパルクール集団monsterpkリーダー。本場、仏にてパルクールの創始者『ヤマカシ』の元で修行を積み、その精神と文化を日本に普及するため、2017年株式会社PKMを設立。翌年2018年に国内最大規模の専用施設 「MISSION PARKOUR PARK TOKYO」を設立した。
実践者でありながら写真家·映像家でもあり、スポーツ界でも稀有な、映像制作から発信までをすべて自身で行い、業界の垣根を超え活動するクリエイター。一般社団法人日本パルクール普及連盟の代表を務め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yuutarouparkou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uutarouparkour/
○たなっちょ【ゆるふわ生物学チャンネル】
海の生物にチョット詳しい。専門は棘皮動物ウニ綱の系統分類学。好きなウニはガンガゼ。ウニは食べない。元から生物学もゲームも好きだったことから「ゲームさんぽ」に強い衝撃を受け、仲間たちと共にゲーム×生物学考証YouTubeチャンネル「ゆるふわ生物学」の活動を行ってい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o-hXH1PX8Ls4sj6OAAcug
○ロッキー【ゆるふわ生物学チャンネル】
陸上植物に詳しい。とりわけ植物の花と花を訪れる昆虫の関係について詳しい。シダやソテツなど、起源の古い植物が好き。ゆるふわ生物学チャンネルでは、ゲームの背景にある植物を爆速で同定することがもはや名物になっている。
○北原大翔(キタハラヒロト)【心臓外科医】
YouTuber/心臓外科医
2008年に慶應義塾大学医学部を卒業。2016年に渡米し、現在はワシントンDCで心臓外科医として働く。海外の医療者の情報発信をするNPO法人チームWADAの代表
https://www.youtube.com/c/TeamWADA
○しらいし【ものづくりのひと】
コンピュータもいじれるものづくりおじさん。作家として現代美術、研究者としてヒューマンコンピュータインタラクションの分野を中心に活動。
大阪・住之江に FabLab Kitakagaya を共同設立して以降、モノだけではなくコトも作り始めており、ついでに美術大学でヒトの育成にも関わっている。
ゲームさんぽがまだ見い出されていない、過疎っていた時期にさんぽしたので、その後に本が出るほどにバズり倒していくのを陰ながら見守っていた(古参アピール)。
散歩は得意分野で、何かを考えたいときはだいたい歩きながら独り言をぶつぶついっている。大学院卒業後はもろもろの都合によりゲーム離れしていたが、近年は息子との触れ合いを言い訳にゲームリハビリに勤しんでいる。PS5がほしい。
https://youtu.be/J2EflgyZthQ
○永井宏樹【現役スナイパーのひと】
元特別職国家公務員。HotSprings株式会社代表取締役社長兼スナイパー。好きな銃は「89式小銃」。
https://twitter.com/hirohiro37
【B2i公式】
https://b2i.zone/
https://twitter.com/b2iofficial
https://twitter.com/hirohiro37
○まろんさん【ゆるふわ生物学チャンネル】
主に陸上の脊椎動物(背骨のある動物)の形について詳しい。ゲームさんぽの活動に影響を受け、YouTubeではゲームに登場する生物を生物学的に考察するなどの活動を行っている。国際生物学オリンピックメダリスト。ヘビが好き。
●ゲームさんぽについて●
詳しくはホームページをご覧ください。
https://www.saynum.com
ライブドアニュースのゲームさんぽチャンネルもチェックお願いします。
https://www.youtube.com/user/gotouchi10sec
●クレジット ●
動画、ロゴ、サムネなどデザイン全般は「DJ薄着」さんに作って頂いたテンプレートに改変を加え使用させてもらっています。
ゲーム実況背景音楽 半野田拓/トルコインセンス!!!
動画内のイラスト:いらすとや
使用音楽素材
https://soundcloud.com/wearecc/ear_kiyo_3-wav
DJ Kiyo: 3, CC BY-NC 3.0 -
生物分類目 在 傑斯特Jes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9-11 17:30:01☆刀劍亂舞☆刀劍神域☆決戰平安京☆仁王☆鬼滅之刃☆陰陽師
鬼月到來今天也應景的來跟大家講講日本的鬼故事
也就是日文所說的「怪談」
在講故事之前,順便幫大家釐清幾個觀念
有關於日本人對鬼靈妖怪的分類
「幽霊」(ゆうれい)就是中文所說的鬼或俗稱的阿飄、好兄弟
死後對人間尚有眷戀、無法成佛的靈魂
出現的形象通常是雜亂的長髮、戴著三角頭巾
沒有腳的女性 例如七夜怪談中的「貞子」
「鬼」(おに),意思與中文的妖怪較相近
形象通常為大隻、壯碩、面目凶狠
像是桃太郎故事中,手持狼牙棒、頭上有尖角的鬼怪
「妖怪」(ようかい)跟中文差不多
就是超乎人類認知的一種可怕又詭異的魔物
例如河童、天狗、雨降小僧
お化け就是「幽霊」和「妖怪」的通稱
算是「所有靈體的總稱」
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的一類超自然生物
而「化ける」有「幻化、變、喬裝」的意思
所以狹義上指的是由器物或動物變化而成的的妖魔鬼怪
像是狐妖、菊子娃娃之類的
其實,日本怪談故事非常多
也有很多被改編成電影戲劇作品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
日本最有名的三大怪談
【本影片內容圖片取自網路或電影及遊戲照片,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大家好,我是調查員JESTER,如果喜歡我的頻道,麻煩請您訂閱與按下小鈴鐺,您的支持是我最大動力。
訂閱 JESTER頻道 https://reurl.cc/oDrmXV
合作信箱 jesterdancing666@gmail.com -
生物分類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15 22:38:45本集主題:「奇幻生物的起源:史上第一本古代幻獸檔案大解密」介紹
訪問譯者:林為正
內容簡介:
腦動大開,跟著古人一起探索未來。
原來……
月女會下蛋、四腳鴨長了蛇尾巴,
鳳凰可以活到540歲、獨角獸的角是強大的解毒劑,
雙頭野雁吐出的石頭可以做為試金石、綿羊樹是活生生的綿羊從肚臍長出植物。
動物們不但有自救能力,還有各自的愛恨情仇。
五大章節,帶你一步步開啟奇幻世界的大門!
人類神話:獨眼族、巨人族、半人馬……
草原森林:戈爾貢、獨角獸、綿羊樹……
飛鳥禽類:藤壺鵝、鳳凰、無腳鳥……
海中幻獸:獨角鯨、拖延魚、克拉坎海怪……
爬蟲傳說:巨蛇、多頭龍、雞蛇怪……
作者簡介:約翰‧艾希頓(John Ashton)
約翰・艾希頓John Ashton(1834–1911)出生於倫敦,一生居住於繁華大城,在大英博物館的無數個日夜中,研究早期人類的社會與文化生活之相關領域。他於1882年完成第一本書後,每年撰寫一部新作,持續了二十年之久。著有《安娜女王統治時期的社會生活》Social Life in the Reign of Queen Anne(1882)、《19世紀的英國黎明》The Dawn of the XIXth Century in England. A social sketch of the times(1886)、《攝政時期的英國社會》Social England under the Regency(1890)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林為正
畢業於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先後攻讀取得中山大學外文所碩士,英國華威大學翻譯研究博士之學位,曾事師余光中教授及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教授。
於第三至第五屆梁實秋文學獎,分別獲得譯詩、譯文及散文創作等獎項,並曾擔任過《聯合晚報》副刊之每日一譯、雜文、影評之專欄邀稿作家。身兼教授、譯者、專欄筆者等多重身分;目前任職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專長領域涵蓋中英詩歌、翻譯理論、文學翻譯、翻譯實務、西洋文學史等。
譯作包含挪威作家賈德《西西莉亞的世界》、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梅內茲之《小毛驢與我》、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之《群山淡影》、《我輩孤雛》、陳克華中英對照詩集《垃圾分類說明》等30多部著作。
出版社粉絲頁: 大都會文化.大旗出版社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生物分類目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搜尋論文時,發現有趣的問題,有研究但尚無統合分析,加以整理統合,就是一篇很好的臨床統合分析論文。 │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鼻咽癌患者影像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Oral Oncology 刊登!
⠀
鼻咽癌的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到淋巴結以外的範圍(rENE),是否意味著較差的預後呢?雖然概念上有可能,但目前尚無統合分析做定論,蔡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
研究收入 9 篇共 7532 位受試者,其中 7 篇研究是未分級的 rENE,而 3 篇是很清楚且毫不模糊的明確晚期 rENE。分析結果發現,未分級的 rENE 與較差的總死亡率,以及無轉移死亡率有關。明確晚期 rENE 也是一樣,而且風險比更高。作者總結認為,鼻咽癌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淋巴結以外的區域,意味著預後的確不好。
⠀
此為蔡醫師開始參加新思惟研究課程課後的第四篇論文,也是上過《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發表的第二篇統合分析論文,恭喜蔡醫師!
⠀
【關於期刊】
⠀
Oral Oncology 是原在 1965 年創刊的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art B, Oral oncology,在 1997 年改名而成,目前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Pathologist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al Medicin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al Oncology 三個學會的官方期刊。
⠀
此期刊的 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5.337,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82/242) 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則為 Q1(7/91) 期刊。這類在不同分類,有顯著排名差距的期刊,值得關注。
⠀
在許多大學升等的規定中,除了 impact factor 之外,有時頂尖期刊還有加分,像是本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不只是 Q1,甚至是 top 10% 期刊,若貴校升等計分,有針對 top 10% 期刊加分的話,這本就很值得考慮。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課後學員心得
⠀
「事實證明課前煩惱都是多餘的,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到課程的最後一秒,我的注意力未曾中斷,上課的流程很明顯是不斷被優化過的,沒有一絲時間上的浪費,所有在寫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或是無法避免的困境,都一樣樣被列舉出來,並一行行被打破。對生物統計基本上只記得 p 值的我,也可以在半小時內理解最實用的統合分析方式並實際操作。」
⠀
「上完整套的課程後,好像經歷一整天的精神時光屋,了解好多研究的訣竅以及該注意的地方,對於我這種研究新手十分友善,課中疑問或是實作卡關都能及時解決,不讓你把疑問帶回家,課後覺得自己離發表研究更近一步!」
生物分類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生物分類目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學過的知識就是新知識
【精煉糖 就。很。甜】
甜味,是自古以來就最能讓人類感到幸福的味道
在古代的歐洲,糖被視為身分的象徵
究竟糖有什麼分類呢?又是怎麼來的呢?
甜味劑大致上可以分為天然甜味劑與人工甜味劑
天然甜味劑顧名思義,就是生物體自然產生的,包括:甘蔗產的蔗糖、來自甜菜根的甜菜糖、蜜蜂產的蜂蜜(繞扣令?)等。
人工甜味劑則是由人為方式製造出來的,大致上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由微生物或酵素加工產生的,如:市售的果糖、麥芽糖、果寡糖等
另一類則是為了某些特定目的,由化學方式合成出來的代糖,這些代糖不具備任何糖的結構,一般來說代糖超甜,比蔗糖的甜度高出200~500倍,如:糖精鈉鹽、阿斯巴甜、丁四醇和AK糖等
現代的糖大部分是來自甘蔗的蔗糖(約70%),少部分來自甜菜(約30%)
蔗糖的味道好、產量高,受大眾喜愛
1️⃣在製造上,首先是壓榨或滲提,把糖分從纖維中分離出來。整個分離效率可以達到98%。
2️⃣接著是清淨,這是第一道純化作業。蔗汁內含有不少雜質,讓某些雜質吸附在固體上,然後利用固液分離操作,澄清和過濾,把固體分開移去,雜質就跟著移走了。
3️⃣蔗汁內含有大量水分,要靠蒸發來除去。
3️⃣結晶也是一種純化作業。當糖液濃度超過糖的溶解度時,蔗糖就可以結晶出來,達成的方法有二種,一是利用蒸發來減少水分,另一是利用降溫使得溶解度降低。
蔗汁在清淨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過濾操作,很難避免懸浮物混進成品。為了衛生安全,這種成品不得直接消費,只能做為原料糖,叫做粗砂,供應精煉糖廠再溶煉成精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