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應否給更生人士更多機會?⠀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這次台灣公共電視再次推出探討社會議題的劇集《噬罪者》,英文名稱更加採用Mahatma Gandhi的名言「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講述莊...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presslogic 應否給更生人士更多機會?⠀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這次台灣公共電視再次推出探討社會議題的劇集《噬罪者》,英文名稱更加採用Mahatma Gandhi的名言「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講述莊凱勛飾演的王翔,當年因為殺人而被判監,十二年後假釋出獄,等待著他的世界將會是什麼?他又會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和愛人?⠀
.⠀
王翔因為殺害蔡瑞雪飾演的李曉君,斷送十多年的青春,但是比起失去性命的李曉君,究竟付出的代價誰重誰輕?王翔父親於他十歲的時候逝世,讓他漸漸養成體貼和穩重的性格,而且待人親切有禮,甚至身邊的朋友都對他評價很好。可是一宗命案,讓他失去笑容,偽裝堅強!⠀
.⠀
《噬罪者》從王翔出發,透過他身邊的家人和愛人,描述更生人仕面對的困難和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夏于喬飾演的沈雯青,不但是王翔的學妹,王翔更是她的初戀,她深愛王翔,信任王翔。儘管李曉君的案件讓她感到失望,可是王翔假釋後,她就算擁有一個談婚論嫁的男朋友,仍然決定義無反顧幫助他,因為王翔至今仍然於她的心裡佔有一個獨特地位!⠀
.⠀
正如《噬罪者》的標題「罪,不因刑滿而消失,噬罪的人如何得到救贖?」,王翔犯下的罪行,不會因為他刑期長短而消失,就算獲得假釋的機會,亦不代表他能夠獲得救贖。《噬罪者》的其中一句對白,「你被關太久了,應該要還你自由,可是你能適應外面的世界嗎」,猶如訴說王翔的心聲!⠀
.⠀
每個更生人仕,他們都曾經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但是人們亦會再次重新檢視他們的過去,如果能夠選擇,相信沒有人會想要選擇擁有前科的更生人仕。身為王翔的家人,他們受盡歧視,正如王翔的過去曝光,家裡被惡意貼上他的照片和「殺人犯」的字樣,究竟「噬罪者」能夠如何生存?⠀
.⠀
其實《噬罪者》和東野圭吾的《信》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同樣探討更生人仕的前路,以及假釋後如何於社會生存。特別是對於更生人仕家人的刻劃,更加讓人感到社會的歧視和惡意。究竟接觸這段親情,是否一種傷害?究竟犯下罪惡的時候,除了受害者和他們的家人會受到傷害外,自己的家人和愛人,是否將會受到各種不同的傷害和歧視?⠀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生活品味⠀
.⠀
#PressLogicBusinessFocus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生活品味名言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生活品味名言英文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nry 新文網上版推出了!
連結:https://www.hk01.com/%E5%91%A8%E5%A0%B1/444246/%E9%9F%B3%E6%A8%82-%E5%85%89%E5%BE%A9%E7%B2%BE%E7%B7%BB%E6%96%87%E5%8C%96
//光復精緻 一 向張繼高先生致敬
鍾一匡
鍾氏兄弟在2014年《極》專輯內有一首滄海遺珠,名叫《光復精緻》,因為不是主打歌,不是很多人留意,卻是我心目中一首滿意的作品。歌曲用Philadelphia Sound為曲風,出奇地波希米亞,又不失騷靈風味。有時歌曲都要有它們的運氣,但運氣不佳的歌曲,也象徵一些特殊的意義,就是識貨之人更會欣賞它們,就像提倡「精緻文化」之父張繼高一樣。
筆者認為張繼高是近四、五十年華人社會中對音樂、文化、傳播工業的最偉大評論家,沒有之一。雖不太多人認識他,但認識他的人,都會對他的文章珍而重之,並會經常翻看,溫故知新。筆者便是他的粉絲。
來自台灣的張繼高,筆名「吳心柳」,意指「無心插柳」,足見張先生的謙卑和豁達。張先生以新聞為專業,鑽研及涉獵不同的音樂範疇,創立《音樂與音響》雜誌,畢生崇尚及推廣「精緻文化」,從來不會就粗疏和劣質文化作出妥協,深受他影響的人包括香港樂評人陳浩才和周凡夫等。張先生並不多產,但九歌文庫為他出版的三本文選集《樂府春秋》、《從精緻到完美》和《必須贏的人》貴精不貴多,成為筆者多年來的精神食糧。
什麼是「精緻文化」?就是那種不能光靠金錢堆砌出來,而是要用人民教育、文化修養和品味互相襯托出來的內在氣質。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夢想的執着,是達至「精緻」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這個由粗糙、通俗文化主導的社會,當「即食」和「崇劣」成為主流的年代,提倡「精緻文化」當然會吃力不討好,並可能惹人非議。甚有前瞻性的張繼高在七、八十年代已經開始談品味、精緻文化、尊敬與尊重、良知、以優雅及從容的筆跡多角度地剖析現代人進退之道,從而展現作者的智慧和識見。張先生寫的樂評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的小品,特別在《樂府春秋》中輯錄的散文,談蕭邦情史、貝多芬月光曲之迷、馬友友旋風、在東京聽卡拉揚,均顯示張先生在古典音樂範疇中絕對是權威。
在《人能宏樂》一文中,更強調一個城市內必須有音樂活動及氣氛才能反映欣賞及了解音樂的社會價值,聽音樂的場館亦變得相當重要。因此,一個城市沒有一些像樣的音樂廳是不能培養市民對音樂的興趣。張強調,音樂廳不光是一座建築物,硬件雖重要,但軟件如音樂廳內的音響、隔音設備和座位編排才是精髓,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變得華而不實,會有反效果。
張先生的名言「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對現時充斥香港唱片市場的「發燒碟」及「Hi Fi碟」確是當頭棒喝。在這十幾二十年來,有太多標榜「靚聲」、「口水聲」或「牛筋聲」的發燒碟,當聽眾把每一件樂器分開來聽的時候,基於錄音效果,有些樂器可能比較突出或清晰,但當所有樂器放在一起的時候,音樂感欠奉,整件事情流於堆砌,遺失了音樂本身的魅力。
相反,鳥瞰國際音樂市場,一張真正「靚聲」的唱片如Diana Krall、Sting、Sade的專輯一定不會是「衰聲」的,它們在製作上的每一個環節如錄音、混音、母帶整理、甚至封面設計上都恰如其分,所以就算沒有標榜自己「靚聲」,聽眾也會認定是信心保證。
張先生認為,要邁向高生活質素的社會,提倡音樂是必然的手法,這是音樂的「社會觀」:音樂可以提高人的思考、欣賞和秩序的能力。張道:「一個缺乏藝術氣息的人,縱然擁有一套百萬音響,也只能珍惜他的客廳,裝飾不了他的心靈。」我非常同意,因為只有真正懂得欣賞音樂的人才能深刻地使用音響來達至音樂的極致,所以在音樂的教育上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幼兒的音樂教育。大家明白為何筆者經常提及美國兒童節目主持人Fred Rogers與他的御用鋼琴大師Johnny Costa四十多年來透過精緻的爵士樂與孩童分享音樂的奧妙。最近有一齣電影叫《在晴朗的一天出發(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urhood)》,便是由影帝Tom Hanks飾演Fred Rogers,筆者極力推薦大家去看。
雖然張先生精通古今古典音樂,但他認為爵士樂和流行樂也能登大雅之堂,最終達至精緻的水平。首先,他覺得流行音樂可以不低俗。這點我不甚同意,因為我認為低俗的流行音樂也可以是社會的縮影,例如大AL、尹光及夏金城的市井歌的歌詞諷刺時弊,反映低下階層的辛勞及苦況,絕對是另類的「精緻」。張先生認為要改善流行音樂,必須發掘高水準的作曲人和有深度的填詞人,因為「好的曲可以試音樂流行,好的詞可以使之流傳。」有了以上兩種人之後,就要有高智慧及具有不迎合市場膽識的人,去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需要,建立新的供求關係。我想,鍾氏兄弟正是秉持著這種另類眼光的人,默默地在音樂界的狹縫中竭力提升流行曲的質素。
倪匡在小說《追龍》中寫道,要一個城市滅亡,把其優點毀壞便可。同樣,要摧毁一個城市的優點,毁滅其精緻文化便可。因此,要拯救香港,我們更加要致力推動精緻文化,推翻「崇劣文化」,學懂分辨好壞,提升個人品味。
早前,筆者在面書寫道:「一篇寫得好的中文文章,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是邏輯滴水不漏及中文寫得好。中文寫得好的意思包括遣詞用字和描述的精準,及修辭是否流麗等。我的首選當然是兩者兼備的文章,如果文章邏輯妥當,但中文寫得不好,是情有可原的。如果邏輯欠奉,中文雖然流麗但言之無物,仍是沒有可取的地方。一篇邏輯欠奉加上中文拙劣的文章難怪會受到批評。當然,也會有人批評那些兩者俱佳的文章,但我相信邏輯是否妥當及中文是否流暢是有一定客觀性的。換句話說,社會上雖然有見識貧乏的人,但我相信真心想理性討論問題的人大有人在。其實除了中文外,其他各國語文的文章都應是如此,為何我要單獨挑出中文文章呢?因為我只認識中文同英文,法文屬幼稚園程度。相對來說,英文文法比較易掌握,沒有中文那般難寫,所以寫中文比英文的難度為高。因此,中文文章寫得好的人,在世上比恐龍更難尋找。」原來,筆者在不知不覺中又在讚賞張先生。
張先生用秀麗及典雅的文字來襯托具哲理和豁達的觀點,是華人樂評界第一人,未知是否後無來者,但肯定是前無古人。
最後,筆者分享一段張先生的文字與大家共勉:「精緻是一種修養、心態和一種認知,聽音樂和用心來使用音樂器材,的確會給我們許多這方面的啟示。」但願我們能用心、用情、用愛來欣賞們周圍發生的事物,讓我們的世界好一點點。//
生活品味名言英文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nry今日刊登的文章,原文如下:
//光復精緻 一 向張繼高先生致敬
鍾一匡
鍾氏兄弟在2014年《極》專輯內有一首滄海遺珠,名叫《光復精緻》,因為不是主打歌,不是很多人留意,卻是我心目中一首滿意的作品。歌曲用Philadelphia Sound為曲風,出奇地波希米亞,又不失騷靈風味。有時歌曲都要有它們的運氣,但運氣不佳的歌曲,也象徵一些特殊的意義,就是識貨之人更會欣賞它們,就像提倡「精緻文化」之父張繼高一樣。
筆者認為張繼高是近四、五十年華人社會中對音樂、文化、傳播工業的最偉大評論家,沒有之一。雖不太多人認識他,但認識他的人,都會對他的文章珍而重之,並會經常翻看,溫故知新。筆者便是他的粉絲。
來自台灣的張繼高,筆名「吳心柳」,意指「無心插柳」,足見張先生的謙卑和豁達。張先生以新聞為專業,鑽研及涉獵不同的音樂範疇,創立《音樂與音響》雜誌,畢生崇尚及推廣「精緻文化」,從來不會就粗疏和劣質文化作出妥協,深受他影響的人包括香港樂評人陳浩才和周凡夫等。張先生並不多產,但九歌文庫為他出版的三本文選集《樂府春秋》、《從精緻到完美》和《必須贏的人》貴精不貴多,成為筆者多年來的精神食糧。
什麼是「精緻文化」?就是那種不能光靠金錢堆砌出來,而是要用人民教育、文化修養和品味互相襯托出來的內在氣質。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夢想的執着,是達至「精緻」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這個由粗糙、通俗文化主導的社會,當「即食」和「崇劣」成為主流的年代,提倡「精緻文化」當然會吃力不討好,並可能惹人非議。甚有前瞻性的張繼高在七、八十年代已經開始談品味、精緻文化、尊敬與尊重、良知、以優雅及從容的筆跡多角度地剖析現代人進退之道,從而展現作者的智慧和識見。張先生寫的樂評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的小品,特別在《樂府春秋》中輯錄的散文,談蕭邦情史、貝多芬月光曲之迷、馬友友旋風、在東京聽卡拉揚,均顯示張先生在古典音樂範疇中絕對是權威。
在《人能宏樂》一文中,更強調一個城市內必須有音樂活動及氣氛才能反映欣賞及了解音樂的社會價值,聽音樂的場館亦變得相當重要。因此,一個城市沒有一些像樣的音樂廳是不能培養市民對音樂的興趣。張強調,音樂廳不光是一座建築物,硬件雖重要,但軟件如音樂廳內的音響、隔音設備和座位編排才是精髓,否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變得華而不實,會有反效果。
張先生的名言「音響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對現時充斥香港唱片市場的「發燒碟」及「Hi Fi碟」確是當頭棒喝。在這十幾二十年來,有太多標榜「靚聲」、「口水聲」或「牛筋聲」的發燒碟,當聽眾把每一件樂器分開來聽的時候,基於錄音效果,有些樂器可能比較突出或清晰,但當所有樂器放在一起的時候,音樂感欠奉,整件事情流於堆砌,遺失了音樂本身的魅力。
相反,鳥瞰國際音樂市場,一張真正「靚聲」的唱片如Diana Krall、Sting、Sade的專輯一定不會是「衰聲」的,它們在製作上的每一個環節如錄音、混音、母帶整理、甚至封面設計上都恰如其分,所以就算沒有標榜自己「靚聲」,聽眾也會認定是信心保證。
張先生認為,要邁向高生活質素的社會,提倡音樂是必然的手法,這是音樂的「社會觀」:音樂可以提高人的思考、欣賞和秩序的能力。張道:「一個缺乏藝術氣息的人,縱然擁有一套百萬音響,也只能珍惜他的客廳,裝飾不了他的心靈。」我非常同意,因為只有真正懂得欣賞音樂的人才能深刻地使用音響來達至音樂的極致,所以在音樂的教育上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幼兒的音樂教育。大家明白為何筆者經常提及美國兒童節目主持人Fred Rogers與他的御用鋼琴大師Johnny Costa四十多年來透過精緻的爵士樂與孩童分享音樂的奧妙。最近有一齣電影叫《在晴朗的一天出發(A Beautiful Day in the Neighbourhood)》,便是由影帝Tom Hanks飾演Fred Rogers,筆者極力推薦大家去看。
雖然張先生精通古今古典音樂,但他認為爵士樂和流行樂也能登大雅之堂,最終達至精緻的水平。首先,他覺得流行音樂可以不低俗。這點我不甚同意,因為我認為低俗的流行音樂也可以是社會的縮影,例如大AL、尹光及夏金城的市井歌的歌詞諷刺時弊,反映低下階層的辛勞及苦況,絕對是另類的「精緻」。張先生認為要改善流行音樂,必須發掘高水準的作曲人和有深度的填詞人,因為「好的曲可以試音樂流行,好的詞可以使之流傳。」有了以上兩種人之後,就要有高智慧及具有不迎合市場膽識的人,去開拓新的市場,創造新的需要,建立新的供求關係。我想,鍾氏兄弟正是秉持著這種另類眼光的人,默默地在音樂界的狹縫中竭力提升流行曲的質素。
倪匡在小說《追龍》中寫道,要一個城市滅亡,把其優點毀壞便可。同樣,要摧毁一個城市的優點,毁滅其精緻文化便可。因此,要拯救香港,我們更加要致力推動精緻文化,推翻「崇劣文化」,學懂分辨好壞,提升個人品味。
早前,筆者在面書寫道:「一篇寫得好的中文文章,最重要的兩個元素是邏輯滴水不漏及中文寫得好。中文寫得好的意思包括遣詞用字和描述的精準,及修辭是否流麗等。我的首選當然是兩者兼備的文章,如果文章邏輯妥當,但中文寫得不好,是情有可原的。如果邏輯欠奉,中文雖然流麗但言之無物,仍是沒有可取的地方。一篇邏輯欠奉加上中文拙劣的文章難怪會受到批評。當然,也會有人批評那些兩者俱佳的文章,但我相信邏輯是否妥當及中文是否流暢是有一定客觀性的。換句話說,社會上雖然有見識貧乏的人,但我相信真心想理性討論問題的人大有人在。其實除了中文外,其他各國語文的文章都應是如此,為何我要單獨挑出中文文章呢?因為我只認識中文同英文,法文屬幼稚園程度。相對來說,英文文法比較易掌握,沒有中文那般難寫,所以寫中文比英文的難度為高。因此,中文文章寫得好的人,在世上比恐龍更難尋找。」原來,筆者在不知不覺中又在讚賞張先生。
張先生用秀麗及典雅的文字來襯托具哲理和豁達的觀點,是華人樂評界第一人,未知是否後無來者,但肯定是前無古人。
最後,筆者分享一段張先生的文字與大家共勉:「精緻是一種修養、心態和一種認知,聽音樂和用心來使用音樂器材,的確會給我們許多這方面的啟示。」但願我們能用心、用情、用愛來欣賞們周圍發生的事物,讓我們的世界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