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生態系統理論運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生態系統理論運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生態系統理論運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生態系統理論運用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發掘數據資源價值 大數據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 北京新浪網 (2021-05-27 01:09) 中國青年網貴陽5月26日電(記者 王金海)近日,「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大數據發展看貴州」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進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了解貴州大數據的探索實踐和創新成果。 ...

  • 生態系統理論運用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8:04:51
    有 1 人按讚

    發掘數據資源價值 大數據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

    北京新浪網 (2021-05-27 01:09)

      中國青年網貴陽5月26日電(記者 王金海)近日,「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大數據發展看貴州」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進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了解貴州大數據的探索實踐和創新成果。

      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位於貴陽高新區數博大道,建築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是貴州、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微縮景觀。目前,貴州省投入運營及在建的重點數據中心23個,規劃伺服器400萬台。

      近年來,通過大數據的運用,貴州的治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形成了產業生態,推動了高水平開放,改善了民生服務。

      打造智慧運通平台

      貴州充分利用自身的大數據優勢,搭建起覆蓋全國的車聯中國數據可視化平台,有效降低了中長途幹線的貨車空駛率。

      「平台分析計算出貨主和司機的使用情況,深度挖掘數據價值,為貨主、司機提供定製化服務。」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一些數據信息,如貨主的發貨時間、不同地區貨主的活躍程和司機的活躍時間等等,平台將這些相關信息進行整合調度,最大化滿足貨主和司機的共同需求,以達到交通運力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這些數據本身又成為了一種儲備資源,當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緊急調度運力。

      打造智慧醫療平台

      貴州省衛健委利用大數據技術,搭建了遠程醫療大數據監管平台,通過這個平台,貴州率先實現了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院遠程醫療體系的覆蓋,做到了醫療資源的下沉,讓不同地區的群眾能夠共享優質的醫療服務。

      「平台運用大數據手段監管問診,設置自流程化的預警提示,倒逼醫院及時響應。」工作人員表示,「比如群眾在鄉鎮衛生院直接向上級醫院申請遠程會診,急重症半小時響應,普通會診24小時響應,超時的遠程申請,進入平台預警區域,確保及時會診。」

      據了解,疫情期間,貴州通過遠程醫療平台開展了2400餘次的遠程會診,為貴州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培養數據創新能力

      為了讓大數據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貴州培育了包括東方祥雲在內的十七家貴州本土企業,其中東方祥雲自主研發的防汛抗旱預警監測系統,被國家應急部採用,上升為國家平台。

      貴陽在大數據理論創新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研發了全球首部全面系統研究大數據標準術語的多語種專業工具書《數典》、數權法1.0和2.0以及其他一些諸如主權區塊鏈等關鍵創新技術,同時還有中國數谷、塊數據等等,為相關應用場景的落地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此外,貴州大數據中心還展示了智能機器人、還有智能家居體驗、VR體驗、無人駕駛展示等科技產品,充分體現了貴州在大數據產業應用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資料來源: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527/38697994.html

  • 生態系統理論運用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4 09:16:36
    有 187 人按讚

    譚新強:Bitcoin與耗能的矛盾 如何解決?
    文章日期:2021年5月14日

    【明報專訊】昨天Tesla宣布暫停接受用Bitcoin來買車,Bitcoin應聲下跌了超過8%。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認為Bitcoin的所謂挖礦行動非常耗能和不環保,製造大量碳排放。但他亦說不會全賣掉已買入的約15億美元Bitcoin,但會繼續研究其他較省能的加密貨幣。

    Tesla作出這個決定,肯定是因為受到不少公眾壓力,指摘它自相矛盾,一方面號稱致力環保,發展電動車,但另一方面又鼓勵非常耗能的加密貨幣。另外有一些聰明朋友更指出,即使電動車也未必環保,因為現時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力來源,仍然來自煤、天然氣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再生能源佔比仍未到30%。其中最大部分是最古老的水力發電,雖算是再生能源,但對生態環境影響極大,所以現在已較少人提到,亦不會再積極發展。

    電力多來自化石能源 電動車未必環保
    我對Tesla的新聞毫不感到意外。馬斯克非常成功和聰明,但他這麽受歡迎,甚至取代Steve Jobs被封為「新教主」,主要原因是他正代表千禧世代(Millennials)兩個充滿矛盾的核心價值:第一是他們關心地球,明白全球暖化是有科學根據的事實,直接威脅人類及所有生物未來的生死存亡。

    第二則是,他們對全球各國政府的反感。他們最痛恨的是以美國聯儲局為首,全球央行長期的「不公平」貨幣政策,經濟下滑或股市下滑時就馬上減息和放水,但當經濟過熱或股市泡沫化時,又往往遲遲不願加息收水,叫停派對,形成嚴重的不對稱貨幣政策。此舉被稱為「Fed put」,即聯儲局給予華爾街的免費保險,製造嚴重道德風險,無疑鼓勵炒風加劇,銀行更可隨意亂貸款,因為當市升時,錢就盡落入富人口袋,當不幸泡沫爆破,就由政府和整個社會埋單!

    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FC)更可說是壓斷駱駝背脊的最後一根稻草。過度的次按引發出金融海嘯,但解決方法竟然是更寬鬆,更不負責任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日本發明但美國之前從未用過的QE(量化寬鬆),即使聯儲局極力否認,但無疑QE已非常接近直接印鈔票了!

    很多人就因此擔心美國正步古羅馬帝國、一戰後威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和二戰前中國國民黨等無數不負責任政府後塵,因過度揮霍而入不敷支,開始以狂印鈔票來欺騙人民,最後或將導致貨幣大貶值和超級通脹,令到民不聊生,甚至帝國沒落。

    Bitcoin模仿黃金 「挖礦」故意耗能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Bitcoin就在2008年應運而生。傳說是由神秘電腦加密專家中本聰所發明,但是否真名,有否這個人存在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Bitcoin是個劃時代的新產物,全球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在過去,如出現對貨幣價值的類似擔憂,人民的本能反應必是提倡回歸到最原始但亦最缺乏彈性的所謂「黃金本位」,但在現今數據年代,就有聰明人想到發明一種「數碼黃金」的虛擬貨幣出來。Bitcoin主要模仿黃金的稀有性,故意運用加密技術,開出一個逐漸變得愈來愈困難解碼的數學難題,故意耗能,即所謂「Proof of Work」,藉此模仿「挖礦」採黃金的困難和成本,且設有2100萬枚總量上限。

    上周我已提過Bitcoin可算判對了症,但下錯了藥,因為過去13年,在QE當道的年代下,超級消費通脹一直未有出現,出現的反而是資產通脹(asset inflation),而升得最厲害的正是Bitcoin和後來再發展出來的其他加密貨幣如以太幣(Ethereum)和狗狗幣(Dogecoin)等。我暫且不討論加密貨幣的價值問題,先集中討論一下被很多人批評耗能的問題。

    QE致資產通脹 加密幣價大升
    每個人都有自我良好的感覺,極少人承認自己是壞人。另外,每一代人都主觀偏見覺得自己剛巧活在最偉大的年代,每一樣發明都必然是有史以來最重要和最完美的。近年的互聯網、AI、電動車和加密貨幣等發明,正被捧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發明,肯定很多天真無知的人,甚至錯誤地以為這些尚在發展中、能否真的完全成功都不知道的東西,已經比火、打獵工具、鋼鐵、蒸汽機、電力、汽車和飛機等發明更重要,且完全沒有矛盾,都一致地對人類有利的好事情。

    世界何來這麼簡單呢?愈來愈多人開始發現Bitcoin的挖礦行為非常耗能,近乎是個不可持續的發展。現今擁有和使用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幣人數最多只有數千萬,即不到全球人口1%。但據研究,已等同全球金融系統耗電量的10%!再加上加密貨幣用途仍有限,每天交易頻率應不到傳統金融系統的0.1%,所以如加密貨幣繼續增長,而耗電量不能大幅度降低,此發展根本無法可持續,更與防止全球暖化的大目標形成極大衝突和矛盾。

    倘耗電量不能大降 加密幣難持續發展
    支持加密貨幣的當然不乏聰明人,近日ARK和Square合作發表了一份白皮書。他們堅決支持繼續發展加密貨幣,且企圖說服大家挖礦行為是對環保和推進再生能源有利的!主要有兩個論點:

    (1)他們在沒有提供足夠科學證據情况下,宣稱太陽能已經成為全球最便宜的發電方法,所以發展挖礦,增加電力需求,反而有助加速興建太陽能發電站!

    我也很希望這論點是真的,但明顯邏輯上極有問題,和缺乏科學證據。我有十多年投資太陽能經驗(好的壞的都有),首先成本的確大幅降低了很多,在某些陽光充沛但電費高昂地區,確有可能光伏發電成本已低於煤炭火電,但絕非全球所有地方皆是。根據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近日估計,平均光伏發電成本仍比火電略高約15%;我覺得與事實相符。結果是全球確有大量投資放到再生能源,但不少地方仍在興建新的火電廠,亦即是說如繼續急速發展加密貨幣挖礦,仍必大量增加碳排放。

    (2)此白皮書另有一個更聰明建議。他們指出一個再生能源的實際問題,就是因為太陽能和風能都是不穩定的,而電池儲能成本仍太高,不能整個電網大規模使用,所以經常出現「電網堵塞」(grid congestion)的情况,即是譬如晚間風大,但電力需求偏低,所以電網實行限電政策,不願冒風險購風能發出來的電。在德國,甚至會出現以負電價把過剩風能發電,賣給聯網的鄰近國家如瑞士和法國!其實電力需求最多是傍晚,所以即使日間也有同樣情况出現,中午時間光伏發電量太大,電網亦會拒絕購買,造成浪費。

    ARK和Square的建議是,既然有這麼多的過剩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如賣電用來挖礦,既令到加密貨幣變得更環保,亦有助提升再生能源回報率,加快發電來源轉移速度,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轉用過剩再生能源 應先滿足生活
    這論點較有說服力,但如想清楚一點,就仍會明白仍有兩大漏洞。第一,加密貨幣始終是一個幾乎全新的主要電力應用,現在已佔近全球用電量的1%,如繼續發展下去,將輕易達到10%或以上。但此用途對人類的真正價值,客氣一點來說,最多只是個未知之數。相對之下,先趕快把原來人類日常必須使用化石能源的應用,轉化為使用過剩再生能源,理論上當然更重要和應該更優先。按照蓋茨的說法,「Green Premium」是綠色成本對比傳統技術溢價最低的兩種主要應用正是光伏發電和電動車,所以邏輯上,優先使用過剩再生能源的應用絕對應該是為電動車充電,而非為全新和價值模糊的挖礦!

    再者,事實是大部分挖礦仍倚賴化石能源,所以發展加密貨幣無可避免增加碳排放,將更難達到每年遞減7%、2050年碳中和的超重要目標。如錯過這有限窗口,或將導致大量動植物絕種,甚至威脅人類未來!

    另一值得留意的重要加密貨幣發展,是不少代幣正探究比「Proof of Work」更節能的驗證方法,包括已講了好幾年的「Proof of Stake」。除Bitcoin外,最重要的代幣當然是Ethereum,現在的計劃是在明年底前,把Ethereum 2.0改為Proof of Stake。如成功,每個交易的耗電量將大減99.9%,交易容量有望由現在微不足道的每秒20宗交易,大增至每秒10萬宗交易!但此舉非常複雜,需要修改很多電腦程式,影響整個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以上的生態圈。

    推動環保兼金融去中心化 須節能「挖礦」
    據我理解,此改變關乎一次「分叉」(forking),製造一個全新區塊鏈(blockchain),而此改變過程有可能形成一個安全漏洞,如出任何差池,黑客(hackers)可能盜取或毁滅大量代幣價值,所以必須非常小心。對於Proof of Stake是否屬於一個完全解決所有代幣問題的方案,我有保留,理論上如某人能擁有51%代幣總量,就可控制所有代幣。Ethereum體量已太大,應極難做到,但不少新的代幣,超過70%流通量仍在發明者手上,這形成極大的誠信問題。

    馬斯克影響力非常大,他今次的決定或將有助推動改良加密貨幣,他亦說將繼續研究比Bitcoin省能99%以上的加密貨幣。如千禧世代想保持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推動環保,但又想繼續推動金融的去中心化,節能挖礦是必須的發展。

    (中環資產擁有Tesla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0932778936&issue=20210514

  • 生態系統理論運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9 13:35:11
    有 921 人按讚

    《荷蘭在線Netherlands On Line》3/29

    *他們沒有忘記,全球還有8億人喝水難!

    自1993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3月22日設立為世界水日。

    目的是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6「 (SDG6)——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可持續管理。

    首要目標是「到2030年,人人普遍和公平獲得安全和負擔得起的飲用水」。

    * 【荷蘭設計師開展抗冠狀病毒「城市太陽」項目】

    荷蘭設計師Daan Roosegaarde推出了一款新的藝術裝置,試圖利用紫外線來減少空氣中冠狀病毒的數量。

    「城市太陽」 (Urban Sun)項目開始於2019年,而新冠病毒在全球大範圍的傳播,使得這個項目更加緊迫。

    項目背後的科學依據是哥倫比亞大學和廣島大學的科學家撰寫的多篇期刊文章。研究表明,波長為222nm的遠紫外線(far-UVC)可使包括各種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株在內的病毒的存在減少99.9%。即使一般的254nm紫外線是對人體是有害的,這種222nm的紫外線對人和動物都是安全的。

    「城市太陽」項目的裝置是將一大圈波長為222nm的遠紫外線照射到公共空間,淨化這些區域內的冠狀病毒,是現今政府發佈的保持社交距離規則的一個附加層。

    項目中採用的遠紫外線光源是由荷蘭國家計量研究所(VSL)進行測量和校准,同時符合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的安全標準。

    此外,由於設計概念的局限性,這種裝置只能在夜間使用,也只能設置在特定地點。

    如果今天夏天政府政策已經放寬,Roosegaarde想要在夏季舞蹈節或者其他活動中設立這個裝置。

    「城市太陽」項目目的是激發人們的希望和勇氣,在如今特殊情況下探索接觸社會、創造親密關係的可能。

    這個項目將設計與科學相結合,提供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人們可以更加人性化地見面,產生聯繫。

    這是一個起點,是邁向更好生活常態的第一步。

    * 【荷蘭未來都市感「燈泡公寓」】

    這群獨特的燈泡公寓是位於荷蘭斯海爾托亨博斯、名為「Bolwoningen」的建築群。

    在政府實驗性房屋計劃的支持下,荷蘭雕塑藝術家、建築師Dries Kreijkamp於1984年設計建造了Bolwoningen。

    這個建築群被高大的樹木和運河包圍,Kreijkamp的設計目的是想要人們更接近自然生活。

    該建築群共有50間燈泡公寓,公寓採用球體的造型,是因為我們身處的地球就是個球體。Kreijkamp也認為球體是創造可持續家園的完美形態。

    每間公寓都由鋼筋混凝土和玻璃纖維建造而成。公寓底部有儲藏室,公寓內部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臥室,第二層是浴室,頂層是生活空間。頂層設計採用了獨特的圓形窗戶,提供360度全景視野。

    遺憾的是,Kreijkamp於2014年去世,但他設計的Bolwoningen仍吸引著全世界遊客前來參觀。

    * 【#實驗動物的犧牲# :荷蘭實驗室里仍有將近50萬個動物實驗】

    一份荷蘭政府的報告顯示,在荷蘭的實驗室里對動物進行的實驗數量並沒有顯著減少。

    2016年,荷蘭政府發表聲明稱荷蘭立志成為無動物實驗研究和創新的國際科學領域先驅者,目標是在2025年完全廢除動物活體實驗。從實際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離這個目標有一定距離。

    已經有大量數據表明,由於人類和其他動物在生物學上的根本差異,動物實驗的結果最多只是對在人類身上可能發生情況的一個近似值,還有可能出現誤導的糟糕情況。

    另外,實驗室里的動物所經歷的極度恐懼和壓力也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現如今,科學領域中動物活體實驗涉及的倫理道德方面越發受矚目。荷蘭政府和善待動物組織以及眾多科學家合作,加大對無動物實驗方法的投資,旨在停止對實驗動物傷害的同時,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以及更可靠的毒性評估。

    * 【PBL等稱長期氣候變化可能對地方可再生能源供應產生重大影響】

    荷蘭環境評估機構PBL、烏特勒支大學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發表研究報告稱可再生能源可能對氣候變化敏感,全球範圍內的影響不大,但對地方層面有著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利用高分辨率計算方法,從理論和實際運用兩方面分析了氣候變化對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質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的影響。

    計算結果表明,在全球這些影響在幾十年(>2050年)內溫度變化在3-4℃。

    然而對地方層面,氣候變化對可再生能源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例如,在南美洲南部、中美洲和地中海盆地,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大幅減少了30%至40%。

    2016年的《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是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理想情況是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為了達成該目標,協定生效後荷蘭就開始啓動了到2050年的荷蘭循環經濟項目。該項目的最終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沒有任何廢棄物的、100%的循環利用。

    該研究報告發現可能對區域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未來規劃和投資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該研究也有助於後續相關方面的研究,例如評估當地氣候對於經濟和自然系統的影響。

    * 【萊頓研究人員監測廢棄口罩對野生生物的影響】

    萊頓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觀察廢棄口罩、橡膠手套和其他防疫垃圾對野生生物有何影響。

    該項目開始於垃圾研究人員在萊頓河的運河中發現了一條被乳膠手套包裹住的鱸魚。這是荷蘭第一個已知的防疫垃圾「受害者」。到目前為止,研究小組已經收集了28只動物的報告,這些動物要麼被防疫垃圾殺死,要麼受這些垃圾的影響。這其中包括在美國因食用手套而死亡的貓,法國一隻藏在口罩里的章魚,以及在巢中「使用」口罩的鳥。

    研究人員在一篇文章中說:「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防護用品的使用量將增加,並繼續威脅到野生生物。」 除此之外,亂扔垃圾的物品將降解成更小分子的塑料,並在環境中留存數百年。因此,若要更好地瞭解口罩和手套的影響範圍,進一步監測因防疫產生的垃圾也很重要。

    * 【荷蘭自然保護組織對在保護區附近建造風車的計劃感到擔憂】

    根據新聞調查組織Investic、荷蘭忠誠報、時事節目EenVandaag以及阿姆斯特丹當地週刊《綠色的阿姆斯特丹人》(De Groene Amsterdammer)的一項研究,在荷蘭發放的新風力渦輪機許可中,約40%位於自然保護區內或周圍,自然組織擔心這些渦輪機對當地鳥類和蝙蝠種群產生的影響。

    在荷蘭,現已有600多座風車被建在了自然保護區內。能源公司已經獲得了在Natura 2000地區再建造175個風車的許可,而這裡被稱作是「歐洲最脆弱的地方」。這些公司總共可以在自然保護區內或保護區周圍建造大約300個新渦輪機。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風車對鳥類種群有不利的影響,這包括當地物種和候鳥。此外,蝙蝠也容易受到風車的傷害。儘管對動物在實際中的威脅程度尚不清楚,但風車減少了動物的棲息地,破壞了飛行路線,並容易引起飛行中相撞。

    在自然保護區建設一個可持續能源項目之前,能源公司首先必須計算出該項目會對當地野生動物造成多大程度的不利影響。除了自然死亡率外,鳥類死亡率最高不超過1%是被允許的。瓦赫寧根大學的生態學家Ralph Buij說:「但根據目前對飛行行為的瞭解,我們根本無法準確預測有多少鳥會飛到風車上。」「很多動物物種都可能受到風力渦輪機的影響,但我們不知道是哪些,或者影響到什麼程度。」

    * 荷蘭萊頓是一座奇妙的歷史名城,數百年來一直激發著藝術家的靈感,它也是荷蘭風格派運動的搖籃。提奧·範·杜斯堡就是在這裡於1917年創立《De Stijl》雜誌的,這為有影響力的藝術運動注入了生命。

    萊頓布料廳市立博物館位於萊頓,自1874年以來一直為萊頓市立的藝術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建於1640年的萊頓布料廳內。2017年,就在風格派誕生一百週年之際,博物館購買了提奧·範·杜斯堡的傑作之一:Contra-compositie VII(1924年)。

    * 【荷蘭藝術家用三角玻璃創造獨特意境】

    Folke Janssen是一位來自荷蘭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往往會運用切割的三角形玻璃,這些玻璃被一種特殊的粘合劑連接在一起,Janssen將玻璃與一系列事物組合在一起,創造出有著獨特意境的精彩紛呈的作品。

    Janssen認為物質是用來表達其核心內容的手段,這些作品是對他內心抽象世界的一種反映和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