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環評法作業準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環評法作業準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環評法作業準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環評法作業準則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達成「2025非核家園」目標,政府正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然而這項政策的推動猶如囫圇吞棗,爭議頻傳,不但嚴重侵擾海岸、海域、濕地、林地、農地、山坡地等原有生態體系,衝擊景觀,影響農漁民基本權益,也讓國土之美大打折扣。尤其嚴重的是,相關決策的程序正義和社會福祉的關切蕩然無存。 據報導,某能源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工務局、觀光旅遊局(10/21)】 #中正公園新建地下停車場爭議 #現地公告 上週詢問交通局時,智翔有提到對於公共建設的現地公告與民眾參與的想法,今天再把這題來詢問工務局,尤其,工務局已經於「桃園市公園適性發展推動委員會」中提出草案,但條文內容卻規定,在開工前14~21日前做現...

  • 環評法作業準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7 09:30:00
    有 27 人按讚

    <儘管今年初跨黨派立委曾舉行「海口人的命也是命」記者會,但相關單位置若罔聞。這家著名的能源集團更以「化整為零」的方式,用多家子公司名義在海陸四處申請籌設許可、施工許可,除有高達7、8成風機免於環評外,這些風機多逼近鄉民家門。然而,環保署在《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中,所設下250公尺免環評的門檻,令人不無以居民身心健康作為綠能發展代價的質疑。這樣的綠電豈非「不綠、不民主、不正義」?>

    為達成「2025非核家園」目標,政府正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然而這項政策的推動猶如囫圇吞棗,爭議頻傳,不但嚴重侵擾海岸、海域、濕地、林地、農地、山坡地等原有生態體系,衝擊景觀,影響農漁民基本權益,也讓國土之美大打折扣。尤其嚴重的是,相關決策的程序正義和社會福祉的關切蕩然無存。

    據報導,某能源公司擬在雲林縣台西鄉五港村建立風場,風機距離最近房舍僅250公尺,村民完全無法接受,且未經與居民溝通和取得同意,廠商就逕自施工。廠商說法則是風機已取得施工許可,因而依法施工。令人懷疑的是,究竟是哪個機關審查與核發這類「許可」?其審議核發的基準或作業方式如何?

    據英國國會圖書館資料指出,英格蘭沒有風機距離住宅的規定,但噪音限制表明典型的風機離住宅區的最短距離為350公尺;蘇格蘭有2公里的指導建議;威爾斯則建議風機和住宅應相距至少500公尺。

    蘇格蘭住宅部在2019年底甫完成的「風電場噪音準則」草案,除風電場將受到更嚴格的噪音限制和距離規範外,也旨在解決風機轉動時陰影閃爍的問題。同時,他們專注於噪音、視覺美質、陰影閃爍、社區諮詢義務、社區紅利和電網連接等關鍵議題。

    風機在白天或黑夜最高允許的噪音限制為43分貝,提高了2006年原有的噪音標準,以符合最新、最好的國際標準。此外,風電場將被要求裝置陰影閃爍的自動控制機制,以避免影響家居。風機和住宅的距離也必須至少為風機尖頂高度的4倍,且強制性的最小距離為500米。

    當風電逼近家門口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407001693-260109

  • 環評法作業準則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8 17:30:01
    有 57 人按讚

    經濟部能源局於2020年11月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場址申請作業草案,由開發商「自行」選擇欲開發的海域風場位置後,已有開發商選定 #漁業與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的北方三島區域,引起當地漁民、民間團體、社會大眾、學界等的高度質疑與反彈。今天綠盟與立委 洪申翰 Sun-Han、賴品妤 以及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Environmental rights foundation, ERF、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在立法院舉行「三階風電開發 政府規劃把關」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建立把關機制。
          
    臺灣離岸風電政策發展的步伐相當快速,從2013年第一階段示範場址、2015年第二階段潛力場址,以及預計於今年第一季公布的第三區塊開發階段,即將邁入第八年的此刻,綠盟認為,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則公布之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來檢視、調整與落實,在前兩階段未達成、未臻完整的議題與承諾,以此奠定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政策完整性。諸如,民間團體相當關心的,如何監督業者落實環評承諾的各項作法、以及環境資料的公開與即時性等;漁業與海洋主管機關應積極針對漁業轉型相關法規進行盤整與可行性評估,把握離岸風電在調整與規劃漁業轉型政策上的時機;更細緻面對各項議題建立政策工具與對話制度,像是環境調查指引、爭議解決與溝通機制等。

    此外,針對區塊開發政策,綠盟有三點主張:
    1️⃣ 應劃設「紅線區」,指引開發商何處為禁設區:區塊開發 #不應任由開發商自行劃設風場,應奠基於第二階段潛力場址劃設排除範圍,重新審視排除標準及更新圖資與範圍,劃定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階段的「紅線區」,讓業者避免去到爭議點的開發場域,且 #納入漁民平時習慣漁撈範圍之作業區域進行整理考量。

    2️⃣ 能源局應積極整合協調,並盡把關之責:目前區塊開發草案以開發商要取得飛航、雷達、軍事管制、禁限建、船舶安全、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礦業權、漁業權等此8項主管機關不反對意見書為基本原則,但仍有其他諸如生態環境、漁業與社會爭議等個案問題,#非此8項所能涵蓋,能源局應扮演積極協調、溝通與整合角色,並整體性的看待區域開發影響。

    3️⃣ 離岸風場的環境調查跟審查需更有嚴謹標準:潛力場址與區塊開發進行環評的時間、因素跟環境現況已經有所不同,除了建立生態調查相關指引外,更需要更嚴謹的環境調查與審查,以及 #重新盤整及調整環境生態的共通性原則,包括水下文化資產、鳥類、白海豚以及海域地質鑽探資料等。
          
    綠盟認為,在經濟部能源局即將要公布的第三階段離岸風電區塊開發作業準則,是一個修正與調整的契機,讓前兩階段未竟之處能更加完善外,也應該奠定在此基礎上,建立起更適切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離岸風電海域開發原則。離岸風電是臺灣相當重要的能源政策,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機制,緩步穩健的在各項議題上有所調整與積極作為,會是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重要關鍵之一。
        
    ▶延伸閱讀:
        
    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草案(PDF)
    https://pse.is/39nf2v
        
    2020年再添三座離岸風場 台電第一期5月海上動工
    https://e-info.org.tw/node/223117
        
    三階離岸風電開發將啟動 立委與環團呼籲政府應把關
    https://pse.is/3atumy

  • 環評法作業準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3 08:27:47
    有 27 人按讚

    【離岸風電所需的海洋調查方法,卻是「各自表述」?】

    理論上,環保署的技術規範或作業準則都訂有相關規範,但現行的海洋生態技術規範卻是訂於2007年,不僅13年未曾修改,其類型也與近年大量開發的離岸風電有很大差距。

    生態專家甚至批評,現有的生態環境影響技術規範寫得太粗略,加上各風場的環境調查都是發包給不同的生態調查公司進行,導致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做,連採用的調查方法也不盡相同。

    #離岸風電 #環保署 #調查方法 #環評 環境資訊中心

  • 環評法作業準則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21 17:57:00

    【智翔的議會質詢-工務局、觀光旅遊局(10/21)】

    #中正公園新建地下停車場爭議
    #現地公告

    上週詢問交通局時,智翔有提到對於公共建設的現地公告與民眾參與的想法,今天再把這題來詢問工務局,尤其,工務局已經於「桃園市公園適性發展推動委員會」中提出草案,但條文內容卻規定,在開工前14~21日前做現地公告,明顯無法提供民眾足夠的時間反應需求。

    這也是智翔一再堅持,現地公告應改為「設計階段前」就在現地公告,以提供充足的前置時間蒐集使用者意見,請務必以跨局處、跨層級的思維來處理。

    #人行道環境建置

    同樣是老題目,上週交通局長說道人行道與人行庇護島的設置將配合工程局作業,這裡想請教工程局的問題是,每年內政部的考評計畫,只能算是抽查,像今年桃園區沒被抽到,是否在人行道環境的建置與維護就被放生?能否不僅針對區管道路,而是對桃園區的市管道路,邀請第三方公正單位來每年做評比。

    將道路的人行環境主動通盤檢討,才能逐步來改善行人空間,智翔也知道這些道路規劃的準則內政部都有,只希望桃園市的行人空間也能一條一條地來改善。

    #公共設施保留地加速容積移轉

    之前詢問都發局關於公設保留地如何取得的問題,當時都發局長有提及未來有機會施行的代金制度,不過智翔也向工程局建議,是否可以請需地機關公告特定公設用地,然後集中受贈,讓行政上可以更加便利,工程局今天也回覆會再跟都發局討論作法,而有關容積移轉的政策其實牽涉許多專業與實務上的考量,智翔會持續關心。

    #路面下減洪

    近年來極端氣候導致強降雨變多,許多以往不會淹水的道路,無法再負擔現今強降雨的排水,因此新修訂的水利法施行細則規定了新建道路必須做出流管制,例如桃園區的龍慈路,便是桃園第一條路線下有減洪設施的道路,做法是在分隔島的下方埋水箱以儲備雨水。

    而前些日子,不少強降雨讓春日路附近的居民向智翔陳情淹水的狀況,因此也建議工程局,是否對現有的既成道路,也來思考路面下減洪的可能性?但春日路畢竟車流量大,且為公路總局管轄,因此積水問題還請工務局與公路總局多加討論與協調了。

    #火車站前商圈 #騎樓整平 #老城區活化

    桃園車站前的商圈如何振興,與騎樓整平的施作區域,智翔認為應有更兩全其美的作法,其實在地商家與里長有做過許多建議,應該將振興的商圈區域,連同騎樓整平、人行空間與夜間照明一起來改善,這部分希望請工程局可以與經發局一起來討論看看。

    另外老城區的活化,智翔認為七七藝文町其實是很好的人文與歷史區塊,若能延伸其效益,如開放設立民宿,或效仿台南的正興街一帶,做徒步區的規劃,也希望未來可以跟觀旅局做更多的參詳。

    最後也提醒觀旅局,有關於虎頭山風景區的開發,依據「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19條,風景區位於山坡地,申請開發面積五公頃以上,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本案開發面積達18.98公頃,不可規避環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