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環境變數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環境變數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環境變數是什麼產品中有4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74的網紅台北市議員 - 李建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柯P給碧湖國小學童一個安全健康的未來! 碧湖國小海沙屋校舍爆安全疑慮 教育局:定期結構補強美化就夠了 家長怨:粉塵紛飛、鋼筋裸露、泥塊及燈具有墜落風險,學童安全無保障 東新國小日前完成海砂屋重建,我這幾天接到陳情,同樣為海砂屋的的碧湖國小教育局卻只願東補西修,不願重建,家長抱怨為什麼教育局要...
同時也有227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tE4N-4Svkk0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y63yualnfv094634dp43yk/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
「環境變數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占星布偶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群益外匯美人魚 楊蕙寧??♀️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農婦太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台北市議員 - 李建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占星布偶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5:32:03
2021 / 8月 金牛座運勢。 - 本年度大方向趨勢都充滿突破性!回過頭看你會發現一切的改變,甚至前陣子的走走停停的感受也讓你感到不舒坦! 相信本月裡有充滿回歸的感受,一切的變動將引導至喜歡的方向,當然過程必然還是夾雜著困難,但我必須說是個對於「事業、方向、環境」都有所突破進展的下半年。 ✨🏸...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群益外匯美人魚 楊蕙寧??♀️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20 00:59:31
大家好我是外匯美人魚,感謝大家來收看我每週一次的國際新聞分享,今天沒有贊助,不過要談論國際新聞之前,要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買房4大要點! " 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我家地理位置跟環境都很好,住起來特別舒適愉快,所以我究竟是怎麼挑選的呢? 1.離捷運公車近 我會先選擇離捷運大概6-10分鐘內的路程,為什...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農婦太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21:41:19
- 我先說!會怕蟲的就不要滑到第二張😆 最近跟竹芋小姐 @marantaceaeenthusiast 還有Kim @chingwenloveplants 聊了有關於殺菌殺蟲劑跟蚓糞肥的話題。 太太想簡單的分享一些我自己使用蚓糞肥跟針對藥劑的想法。但我必須要強調,每一個人的觀念不一樣,但同樣的都是...
-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30 00:17:55▶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tE4N-4Svkk0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y63yualnfv094634dp43yk/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12c61e4fd897800011dccd4
【梗你報新聞】2021-AUG. WEEK 4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當男人戀愛時》編劇 簡持中病逝 享年36歲
今年創下4億新台幣票房佳績的賣座國片《當男人戀愛時》,8月28日驚傳編劇簡持中於8月初因病逝世,享年36歲。曾為科技業工程師的簡持中,因為熱愛寫作而投入電視電影編劇工作,創作類型多元,曾經參與過的作品包括《當男人戀愛時》《黑喵知情》《風中浮沉的花蕊》等。與簡持中有著革命情感的《當男人戀愛時》導演 殷振豪,也透過助理證實了這個遺憾的消息。
.
02 索尼漫威宇宙又改名;《猛毒》等蜘蛛人反派系列新名稱正式曝光
甫揭序幕的CinemaCon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展開,索尼影業在公開《蜘蛛人:無家日》首支預告後,在現場透露了自家蜘蛛人角色宇宙的全新名稱為「索尼蜘蛛人宇宙(Sony‘s Spider-Man Universe)」。索尼手中一直握有漫威漫畫的蜘蛛人改編電影版權,如今將其宇宙名稱簡化後,成為《猛毒》《魔比斯》等蜘蛛人反派系列的宇宙名稱,確實較能讓觀眾在狀況內。
.
03 派蒂珍金斯嘆《神力女超人1984》串流院線同步發行讓人傷心欲絕
去年年底上映的《神力女超人1984》採串流院線同步發行,導演派蒂珍金斯在近期受訪時提到:「這是一堆糟糕選項中最好的選擇,但這項決定讓我感到傷心欲絕」。語帶無奈的她表示,這無疑是對電影有害的決定,因為串流平台上播放這部電影決不會和電影院有相同效果;她強調她並不知持同步發行的方式,未來也希望能夠永遠避免此事再度發生。
.
04 「緋紅女巫」伊莉莎白歐森聲援力挺;史嘉蕾喬韓森訴訟案轉私人仲裁
史嘉蕾喬韓森透過經紀公司控告迪士尼將《黑寡婦》採院線串流同步發行的官司,目前迪士尼試圖將此案改為私人仲裁,被質疑可能自知理虧。而同樣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演出「緋紅女巫」的伊莉莎白歐森,對此也公開力挺支持,稱讚史嘉蕾喬韓森揭發不公的勇氣。她也同時也擔憂疫情影響小型實體電影院的經營,認為電影公司應齊心合作想辦法讓院線體驗能夠完整保存。
.
05 《黑豹2》片場傳意外事故;「舒莉」莉蒂西亞萊特打戲輕傷住院治療
趕拍中的《黑豹2:瓦干達萬歲》,上週傳出片場意外事故;飾演黑豹妹妹的「舒莉」女星 莉蒂西亞萊特因拍攝特技戲時受了輕傷,事後立即送往波士頓護理機構住院治療,並已順利出院。目前,迪士尼並沒有針對此意外事故的細節有近一步說明。目前《黑豹2》上個月於亞特蘭大開拍後,劇組轉往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拍攝,據了解此事故並不會影響本片的拍片進度。
.
06 《不可能的任務7》片場照曝光;阿湯哥騎車墜懸崖、高空跳傘樣樣來
動作特技越玩越大的湯姆克魯斯,近日在CinemaCon現場釋出了拍攝《不可能的任務7》的特技片段。片段中,他騎乘越野機車飛上高空後放手,在墜入懸崖前跳傘,讓現場觀眾看完驚呼不已。湯姆克魯斯表示,這是他嘗試過最危險的事,也是從小就夢想要做的事,在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達成。 目前《不可能的任務7》尚未殺青,上映日期暫定為2022年5月27日。
.
07 《臺灣三部曲》劇組持續停工,導演魏德聖宣布四大主因
上個月因疫情宣布停工的臺灣史詩鉅作《臺灣三部曲》,導演魏德聖在8月23日宣布電影繼續停工,直到資金到位。劇組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後,認為台灣爆發本土疫情雖已趨緩,但考量片場需要大量人力群聚,外籍團隊無法入境等變數,加上極端氣候常導致場景被破壞、資金也因疫情原因無法完全到位,劇組不會放棄這項計畫,也在評估是否能夠以動畫方式呈現。
.
08 X教授有望在《奇異博士2》登場?
根據好萊塢業內人士DanielRPK爆料,《奇異博士2》中可能會加入一位前福斯《X戰警》宇宙中的重要人物,並與緋紅女巫正面對決。權威媒體人Nick Santos更爆料,這個角色就是X教授。至於會是派翠克史都華的老X教授,還是詹姆斯麥艾維的年輕X教授,則不得而知。
.
09 《不死軍團》續集傳換導演;莎莉賽隆、奇維托艾吉佛確定回歸
去年在Netflix推出的《不死軍團》,續集計畫傳出原定接下導演職位的《逃出絕命村》導演 維多利亞馬奧尼已退居製片,目前尚未有導演接替人選的消息。而首集主要卡司,包括莎莉賽隆、奇維托艾吉佛,以及擔任編劇的原著作者 葛雷格魯卡,也都將參與續集製作。
.
10 迪士尼《獅子王》前傳電影全新選角公開
根據DEADLINE的報導,2019年的迪士尼《獅子王》擬真電影,目前正進行前傳電影製作;小凱文哈里森、亞倫皮埃爾將取代奇維托艾吉佛和詹姆斯厄爾瓊斯,擔任新的刀疤與木法沙配音工作。前傳工作也將交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導演 貝瑞詹金斯接棒執導。
.
11 珍妮佛哈德森稱《貓》不是爛片,只是走得太前面?
目前正忙於宣傳新片的珍妮佛哈德森,在接受雜誌訪問時提到,她認為《貓》被嚴重誤解,並期待未來的人們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這部電影。她也表示,她依然會以參與這部電影演出為榮,更表示自己是兩隻貓的貓奴,其中一隻貓更命名為她在劇中角色的名字 葛莉茲貝拉。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5 01:05:48本集主題:「偶然人間」創作展
訪問藝術家:吳宗彥
人類最初的生活發展取之於自然,蒐食、耕作、形成聚落,精神意識與文化同時於自然中建構,經歷時代的演變及工業發展後,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產生溫室效應、海洋汙染、糧食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各種環境問題。
面對環境的變動及突發事件,人類改變心靈思考的方式,仍努力面對挑戰並省思過往,期待風雨過後,能回歸熟悉的日常。
「偶然人間」展覽以人生旅行的角度,以陶偶創作帶領觀者感受在變動的時代之下,體會人與環境的密不可分,相信我們所經歷的人生風景,都會帶領我們,往微笑以對的日常邁進。
(一)與土共生
在臺灣這座島嶼上,山林與海是島民賴以維生的寶庫,人們在島嶼上熱切地交談、生活、工作、書寫,感受土地與人帶來的溫暖,在臺灣豐饒的自然環境中,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回應環境與社會。
隨著人類發展,環境被破壞,產生各種廢棄物及汙染,生物種類的減少及滅絕,人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數,偶爾也不免挫敗於調整及適應環境之間。藝術家利用源於自然的陶土,創作傳遞環境關懷的陶偶作品,營造藝術、人性與自然的完美對話。
(二)偶發人生
面對生命中的偶發事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反應,產生各種驚訝、恐懼及焦慮的情緒,也同時在歷程中獲得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對人生現況有更多選擇、彈性。
本區藝術家之陶偶創作,表現出探索自身對生命面臨巨大挑戰的解讀與思索,同時充滿對人性的思辨。
同時回應一年多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們的消費習慣與工作模式改變。面對全球動盪的狀態,以及未知的將來,人類努力戰勝恐懼、焦慮的社會氛圍。
(三)回應當下
為了應對偶發事件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人們在不同的情境中調整計畫、適應環境,同時進行各種探索與嘗試,偶發事件同時是人生的轉機,意識到生命其實有無限可能,嘗試不同的道路也可能遇見美好風景。
藝術家透過形塑陶偶找尋自我及嘗試安放自身的位置,透過創作與自我對話,同時將情緒挹注於作品中。
(四)重返日常
在經歷人生變動及創傷後,我們期盼的環境與生活,是什麼樣貌呢?回顧生命,偶發事件像是一個觸發點,把過往的點滴串起,推動後面的旅程。本區藝術家作品充滿療傷的巨大力量,在赤裸的自我樣貌中,與生命中歷歷在目的創傷和解。直到能夠欣賞生命的各種樣貌,了解生命中所經歷的,都將成為養份,帶領我們往美好的日常邁進。
粉絲頁: 吳宗彥Link-yen
粉絲頁: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06 20:45:29藻礁公投連署,5日突破52萬份。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證實,下週一將會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和環團溝通。但環團擔心,可能被摸頭,所以藻礁公投馨決策小組在今天晚間成軍,也將會召開會議,討論要不要見面,或者是見面之後,要談論什麼,也讓這場溝通充滿變數。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599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台北市議員 - 李建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柯P給碧湖國小學童一個安全健康的未來!
碧湖國小海沙屋校舍爆安全疑慮 教育局:定期結構補強美化就夠了
家長怨:粉塵紛飛、鋼筋裸露、泥塊及燈具有墜落風險,學童安全無保障
東新國小日前完成海砂屋重建,我這幾天接到陳情,同樣為海砂屋的的碧湖國小教育局卻只願東補西修,不願重建,家長抱怨為什麼教育局要讓師生每天吸這些掉落的粉塵?如果每年修就有用,為什麼還會不斷出現裸露的鋼筋?
對此,教育局堅稱安全無虞,學生上課的四維樓和八德樓5年內都不可能改建,因為已經做過耐震補強工程,校方若有疑慮可以每年編列預算請相關單位巡檢。
教育局此舉根本是在打高空,忽視教學現場實際狀況!
家長代表曾致電向校方反映「1.室內吹冷氣、電扇會讓油漆粉塵飛落至孩子、食物上。2.水泥塊、燈具可能崩落、掉落的危險。故希望教室完成修繕前協助班級更換教室,確保學生的安全、健康。」。結果校方竟然回應「1.校內許多大樓其實是40多年的海砂屋,因此不是只有402教室有問題,402算輕微。2.換教室不是不可行,只是空教室的狀況也不一定好…會去評估燈具是否有掉落的可能性,若有的話,會先將燈具拆下來。」學校對於校舍安全根本沒有表面看來的這麼有掌握!
家長問,為什麼我們要讓孩子在鋼筋裸露、粉塵紛飛、燈具搖搖欲墜的環境下上課?這叫老師如何健康授課?學生如何安心學習?
欸!怎麼一個首都的校舍這麼克難,不僅要忍受粉塵紛飛,還要小心頭上的燈具、水泥塊會不會砸下來!而這樣一間教室還算問題輕微的,整棟樓還有更嚴重的!一個首都市長竟給不了學生安全的學習環境!
我不懂,校方為何堅持完成補強及美化就夠了,遲遲不願提報四維樓、八德樓的校舍改建計畫,到底是教育局給的校舍改建名額已滿?還是校方怕麻煩不願意提?學校一下子跟家長說要爭取漏水經費修繕壁癌、抓漏,改善粉塵問題;一下子又說要去評估教室燈具是否有掉落的可能,如果有要去把燈拆掉。
事實上,碧湖國小早已提報忠孝樓的校舍改建計畫,並編列108到112年度連續預算約1,531萬,但為何原本預計108年就要拆除著手改建卻延宕至今,仍未送進都審會討論?學校如今乖乖聽從教育局的指示,5年內不改建鋼筋裸露、粉塵紛飛的四維、八德樓,難道是怕忠孝樓的改建再添變數?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環境變數是什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39] 細說分鏡 Vol.16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21
🖍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們體驗到,攝影是一個剎那間的永恆
🖍沒有任何人能複製的他人的感動,
🖍每一個感動都是私密的,只有自己清楚
🖍因此我們才如此的著迷
照片帶來的意義,除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的「 內容」,點線面組成的線條、曲線、圖案,色彩與亮暗表現之外,再加上作者的創作目的,這樣子就代表了這張照片的生命與價值嗎? 當然不只,想一想,是不是每次看自己的照片總是一看再看,縱使說不出千百字形容它對你的好,但若看著他人的作品,他人口沬橫飛地訴說照片的故事,我們也不容易觸動心弦,這代表我相信無論如何,照片與作者、觀者三人之間,總是有完全觸及不到與不同的心境。
🟥永恆、照片、與我們
太陽與月亮交際,照片地表上每一生態角落,這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長久永恆,萬般生物皆有生命周期,周而復始不斷循環,不過這樣想法也有些狹礙,「非生命」的物體也是有可能「永恆」的保存,就像是「數位照片」就可以透過電磁記錄方式一直保留下去,只要妥善的保存,比如定期的更新硬碟,小心使用,那麼一張數位照片哪怕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都能一如按下快門那一刻的模樣,「永恆」地保存下去。
🔹將照片透過拆解,透過電磁特性記錄,這個動作,只是記錄一張照片「01010001…」等二進制的數位資料,只是拼湊成圖案,我們稱為「照片」,若只把照片的「永恆保存」挶限在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定義「數位照片的永恆」,就顯十分可惜,因為我們知道,電腦等物理電磁特性,只是保存了照片的「物理形式」,卻無法保存了「代表的意義」,那顯然不足以說服許多人,物理電磁性能如實永恆地記錄照片,一張照片除了這些 01 組成的資料以外,應該還有更多東西才對,沒錯,那就是「照片的故事」。🔹
就像前數篇文章提到「照片的故事」,就無法透過電磁特性記錄下來,除非像我這樣子的透過電腦、作業系統、中文輸入,將每張照片背後故事保留記錄下像,或著像是這篇文章存在目的 - 將我把這隻影片,每一分鏡、畫面、旁白等,再多說一點「分鏡後面的故事」,再透過數位檔案記錄下來,若能為照片做到這種方式的記錄,我才覺得那達到「永恆」更進一步。
🟥照片故事的生命
由於工作的關係,為了寫文、備課,我會有特定目的,在電腦硬碟裡不斷尋找某些照片,這時間的幅度可能一跨就是五年、十年,看到多年前的照片,有時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 像是在看別人的作品一樣陌生,有一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觸,這些照片無疑是我親手拍的,卻又有點距離,有些還想得到為何這個角度拍、拍來做什麼,但隨著時間越久,對這張照片解讀的空間也越有限,對一張照片記憶不斷的流失,而且還是數萬張照片,想想是有些可惜、恐怖。
🔹如果數位照片背後的 0 與 1 能保存所有的照片與故事,那就不會有上面的感觸,以及「照片意義在我們心中滋長」的可能。🔹
回到「照片背後的故事」這點,今天看這張照片,拍攝當下有了感受,了解為何這麼做、為何這麼拍,按下快門回家欣賞後,同時再為這張照片寫下故事,這樣子就結束了嗎? 不,還差得遠,當你時過境遷,過上好段時間,無意間再翻看同一張照片,你又會對這一張照片的故事,心裡又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想 – 多年前的照片不變,同時留在照片底下的故事說明也一字不動,它就是電磁特性永恆不變數位記錄特性,但變得是我們,一張照片所帶來意義又更加延伸,好像他會跟隨著我們,隨著我們的人生滋長下去。
若真的有興趣,做一個實驗 (雖然我自己也沒這麼做過,相信挺好玩的),隨機挑一張最近拍的作品,寫下當下的感受,最好是字數多一點比較能記下更多的想法,過了半年好了,再把檔案打開來欣賞一下,再參考底下的照片故事,也許心裡不會有什麼變動,但如再過個半年、一年、二年再重看這份照片與資料,我相信心裡的感受絕對又更加不同。
照片與當時寫下的故事都是不變的,變的是我們,一張照片故事,似乎可以又再更加的無止境的延伸下去,若是以這個觀念看待照片的「永恆」,那就沒完沒了,一張照片對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不斷的增生下去,但我們人生肉體生命有限,直到那一刻,照片生命或許才算是真的結束,自那時才開始「永恆」保留下去。
而正是如此過程,才會讓我重新體會「照片」「照片故事」與「我們」三者的關係是會不斷的變化,有些照片不但讓我重新回想起當下的感受,更因時間因素產生了模糊的距離,讓日後的我重複看這些照片,賦予了新的感受、價值,這樣子的心情每天都在我的大腦裡不斷的上演類似的劇碼,我才更去想著一些我們常說的「一張照片真的訴說千言萬語嗎?」「照片故事真的一成不變嗎?」「如何保留這樣感動持續下去」…等各個有趣的話題。
🟥剎那間的永恆
撰文的今天,我在擷取影片裡的畫面,想想當初製作這影片時,挑選適當的素材放進來,那時在挑選素材,也都是為了要傳達旁白所說的事情,比如說這句話「攝影是一剎那間的永恆」這句好了,為何挑選那張照片,我當然知道為什麼,因為這張照片一定要有一種「多踏一步、快慢一秒就失去眼前畫面的感動」的感受,所以我挑選了一段影片,我走在德國國王湖山林路徑時,不時抬頭欣賞這片湖邊森林的美,不時陽光自林間透射錯落進來的感受,那真的就是「多踏一步」就會錯過一些景像的場景,於是我選了這個片段影片、這張照片來說著「剎那間的永恆」。
🔹前面說到「永恆」,在我看來你很難去為永恆做一個邊界,我自己的邊界,就是直到我離開人世為止,這張照片所代表真正的故事,到此為止,沒了,再多的他人解讀都是個人多元詮釋,不是我的故事,但如果加個「剎那」兩個字,就更加簡單一些「剎那間的永恆」,就是那一個身體感受環境後的瞬間感受,所按下的快門,產生的照片,將照片生命剪裁至「那一刻」就好,我想還算是可以辦得到「永恆的保存那一刻」。🔹
意思是,若我們同意照片生命是會伴隨我們不斷的成長 (或是消失),我們只限定「某時、某刻」,也許就那 3-5 秒,那樣子來解讀一張照片「剎那的永恆」就稍微講得通了,至少按下快門當下前後一刻的心情,較不容易隨著我們時間生命的推移,而有太多不同的解讀。
🟥照片是私密的感動
到現在看到那張選進影片的照片,仍可回憶我胸前背後滾滾發燙的感覺,那天天氣正好,說不定超過 40 度絕對有的,但好在濃密林間給了旅人遮避的空間,流動的風讓我這一路稍感舒適些,不時仰望、回頭看看身處的環境多麼美好,還可聽到接駁船電動馬達,以及水面波動的聲音,這一路真是享受,若時間再給我多點,我更願意放慢腳步想想「我幹嘛來這裡」「走那麼快幹嘛」「幹嘛帶這多的相機與鏡頭在背後」等等雜念。
上頭這段短短 188 個字,你能感受多少? 我相信多或少,能帶給你近似的經驗,但與我當下拍下照片的感動仍有不少的距離,一來單單 188 個字是無法說完當下我所有的心情寫照,再乘個 10 倍來到 1880 字放在這裡,只能更拉近你,與「我跟照片」之間的距離,再極端想像一下,你跟我同一時刻走在一起,肩並肩步伐步速一樣,同樣抬起頭來,採著相同的構圖,但這一路來我們對那一刻旅程的感受絕對不同,相同的畫面,採用的曝光決定也不同,「你拍你的,我拍我的」,我們擁有各自對自己照片的感動,當下馬上交換看彼此的作品,還是無法百分之百感受對方心裡的那份心境。
🔹所以,每張照片帶來的感動,都是無法複製的,也是非常私密的故事,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我們已經重複過類似的經驗無數次,相信你我都有類似的感受過,而這一層「私密的感動」如此的珍貴,而將照片「剎那間的永恆」解放開來,照片故事又隨著生命不斷的滋生出更多意義出來,唯有你與照片之間的「連結」,這種關係才得已存在,他人只能遠遠、盡可能感受,無論如何貼近你,始終只是隔在門外,透過細縫看著你與照片、作品間是如何的相知、相愛。🔹
我了解這層關係,多麼想為每張照片寫下與照片的連結與故事,但可惜那是一輩子無法做完的功課,我只能盡可能保留其 0 與 1 的電磁特性記錄下來,讓未來不同的我再次看到,除了帶來回憶,也希望給未來的我更多剌激與想像空間..
🔹「現在拍的照片,都是給未來自己的一份禮物」,當你這麼想,也許你會更珍惜每一張自己拍的照片,無論好壞,不用與他人比較,都是你自己的寶藏、禮物。🔹
最後再回到一個場景,聽著他人分享作品,無論表達過程如何,我們始終感到「照片與說者」與「我們」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怎樣都能抓到說者與照片之間的感動、連結,對我來說,始終還是覺得「故事表達得好如隔層紗,反之表達拙劣如同隔座山」,那樣的感受,而我也能同樣換位思考,當別人聽著我如何分享我的作品,也是有著相同的感覺,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 寫到這裡近 3400 字,你能感受我多少心境上的想法呢?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