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廊予定変更しました】
9/11(土),18(土)の15:00〜17:00頃
20(月・祝)の16:00〜19:00頃
を予定しています!
(11日は場合によっては在廊でき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
#repost @nadiff_apart_
・・・
【開催中👁】
抜水摩耶「乱反射」
2021.8....
【在廊予定変更しました】
9/11(土),18(土)の15:00〜17:00頃
20(月・祝)の16:00〜19:00頃
を予定しています!
(11日は場合によっては在廊できないかもしれません)
#repost @nadiff_apart_
・・・
【開催中👁】
抜水摩耶「乱反射」
2021.8.26[木]-9.20[月•祝]
営業日:木、金、土、日、祝
営業時間:13-19時
NADiff a/p/a/r/t店内
http://www.nadiff.com/?p=24965
NADiff a/p/a/r/tでは、アーティスト・抜水摩耶による展示「乱反射」を開催中❣️
本展では新たな制作方法を試みるなかで生まれた24点の新作を展示のほか、併せてZINEやオリジナルグッズ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是非この機会に抜水作品の世界をご堪能ください👻
店頭では、グッズのロングTシャツがとても人気です!
肌寒い日に是非🌾
・眠る人ロングTシャツ
サイズ:S,M,L
価格:6,600円(税込)
NADiff ONLINE⇩
http://www.nadiff-online.com/?pid=162939828
また、OIL by 美術手帖でも展示作品を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なかなかご来店が難しい方など、是非こちらをチェック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販売ページはこちら↓
https://oil.bijutsutecho.com/artist/1726
-----
私は毎日変な夢を見る。
それは現実と虚構が混じり合う何とも言えない妙な世界なのだが、癖になるような魅力がある。
不思議なことに、絵を制作する際にもその夢で味わったような変な感覚が一瞬体を駆け抜けるような感触がある。
夢の中ではどこへでも行くことができるし、不条理な出来事に巻き込まれながらも思いもしなかった人に会えたりする。
今ある現実とは反対の絶対的な自由がある。
そこで私は日々、日記の様に描き溜めているドローイングを紙から切り離すことで一度絵を解放し、現実世界を意味するアブストラクトなペインティングにドローイングを交差させることで、私のこれまでの制作方法とは異なる新しい表現を試みた。
それは一度完成した絵はそこで終わりだが、切り離し新たに組み合わせることで夢の中で起こる出来事のように意外性のある世界を構築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また修正跡をあえて残すことにより、人が生きていく上で過去を消すことができない事と同じ様に、表現の中でも生々しく全ての軌跡を描きたい。
過剰とも言える執拗に繰り返し襲ってくるイメージの洪水は、夢で見た異世界へと迷い込んだかのような強烈なインパクトを残す。
絵に登場する様々な感情を持つ人や幽霊、威嚇する目などは迫る危険から自分を守ってくれる存在であり、突き刺すような光を跳ね返す鏡の様に、身に降りかかる危険因子を乱反射させる。
抜水摩耶
-----
●商品情報
・MAYA NUKUMIZU ZINE
価格:1,650円(税込)
A5変形、34p
サイン・ステッカー付き
NADiff ONLINE⇩
http://www.nadiff-online.com/?pid=162890137
-----
●Profile
抜水摩耶 | MAYA NUKUMIZU
京都生まれ、2007年京都造形芸術大学大学院修了。
2006年より活動を開始し、2012年より活動の拠点を東京へ移す。
自己の美学を形成した漫画的な手法を用いて、執拗に繰り返すイメージの洪水のような新しい表現を生み出したいと試みている。
近年の展覧会に『WAVE2019』3331 Arts Chiyoda/東京(2019)、『SONICART in SUMMER SONIC 2019』幕張メッセ/千葉(2019)、『海洋環保/2020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國際海報邀請展』/台湾(2020)など国内外の数々のグループショウやアートフェアに参加。2017年に私立恵比寿中学4thアルバム「エビクラシー」アートワークや、でんぱ組.inc相沢梨紗のファッションブランド「MEMUSE」との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などを手掛ける。
-----
NADiff a/p/a/r/tは当面の間は 下記通りの営業日と営業時間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営業日:木、金、土、日、祝(月~水はお休み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営業時間:13時-19時
#抜水摩耶 #mayanukumizu
#nadiff #nadiffapart
#nadiffonline #artbookshop
環保海報設計作品 在 牡丹韓國精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預購款
夢幻8色創意金屬輪廓筆
獨家設計夢幻8色創意金屬輪廓筆,可用於繪畫、日記、賀卡、海報製作等等多用途使用,讓您的作品更加豐富。8種顏色隨心搭配使用,耐用纖維筆尖,書寫流暢,色彩絢麗,散發金屬色澤,手繪必備,畫出繽紛新生活!
★多用途使用 豐富您的作品
★8種顏色隨心搭配使用
★耐用纖維筆尖,書寫流暢
★色彩絢麗,散發金屬色澤
材質:水性環保材料
使用說明:
※不適用於黑卡等深色卡紙(無雙線效果,僅看到銀色部分)
※墨水容易滲透,紙張越薄越容易滲透。建議在畫的時候下面墊一張紙。
這裡下單
https://peony610.waca.shop/product/detail/909025
環保海報設計作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AKING ART PUBLIC,從雪梨的博物館聊起來】打包!
上一篇說到雪梨的旅行,有關博物館的部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
好友VC曾經工作的〈新南威爾斯藝術博物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AGNSW)是最後一天必訪的地點,從bills餐廳一路步行,跟著google map幾乎快走到車道,看到拔地而起的巨型火柴棒意味著終於到達。入場免費的AGNSW絕對是澳洲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其建築外觀立面有古典的愛奧尼柱式,彷彿是間古老的博物館,但進入到館內會發現呈現出一個與外觀截然不同的新穎又當代的空間。
博物館成立於1874年,原本是以展示繪畫與雕塑為主的傳統博物館,後來加入了原住民文化、包括日本與中國的亞洲藝術,並且還有當代藝術。在四層空間裡豐富多元,從地面層以澳洲藝術、原住民與托利斯海峽島民藝術為主,往下層則是亞洲藝術廳,地下二樓又是另種氛圍的當代藝術,寬敞的展覽空間且在展廳間也都有很好的窗景,逛起來舒服也過癮,包括CAFÉ與商店都值得流連。
即將邁入150週年的博物館將在原館址的右邊腹地有個大型的「Sydney Modern Project」預要計在2022年完成,這是由SANAA設計的大型建案,將讓博物館轉型為博物館園區,提供更多面向的展示與空間體驗,受到很大的關注也令人期待。
回到入口的愛奧尼柱間,懸掛的海報是藝術家夫妻檔Christo and Jeanne-Claude曾在雪梨Little Bay以「包裹」來創作的地景藝術《被包捆的海岸》(Wrapped Coast,1968-1969年)。海報上寫著「MAKING ART PUBLIC」,意味著藝術要讓全民共享,而當時的這件作品也是「Aesop雪梨概念店」開幕時一個重要概念與致敬對象,同樣有著對環境的關注,對環保的倡議。
雖然說藝術家在2020年過世了,但他的心願:「將巴黎凱旋門包裹起來」(L’ARC DE TRIOMPHE, WRAPPED)也即將在明天(9/18)開始展出至10/3,作品使用了可回收的布料包覆,且以不接受贊助而以出售作品的費用來支付創作(Respect!)。
人在巴黎的朋友Viki捎來了這張照片,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的中秋雪梨記憶。也祝大家中秋快樂,假期平安。
環保海報設計作品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沙丘》小說六部曲:你只能變成五千年沙漠裡的一粒砂】
妳去過沙漠嗎?可能很少人有過這種體驗:眼前是一片不可思議的金黃,延伸到無邊無際,甚至超出妳的想像力之外。那壯大的視覺奇觀,很容易令妳誤以為,整座星球早已經被這片沙漠覆蓋。
這種震撼甚至強大到令妳屏住呼吸……而當妳的自主神經開始發揮機制時,隨著空氣順勢鑽進鼻孔的細砂,將會刺痛妳的鼻腔。當妳發現,這刺痛其實意味著妳正呼吸著這奇觀的一部分時,也代表著妳正在接觸、接納、與不由自主地化為沙漠的一部分。
也許妳沒有去過沙漠,但妳仍然可以透過眼睛「吸一口」沙漠——閱讀《沙丘》六部曲,妳就能成為遙遠銀河裡那顆沙漠行星的一部分,享受壯麗、華美、殘酷、失落與茫然,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飄散在千年宇宙帝國的空氣中。
很難用文字或影像形容沙漠,而很難想像小說家法蘭克赫伯特,是如何用文字構築這片虛構的宇宙沙漠。50 年代,美國政府農業部研究如何透過植披來防治沙漠化現象,而赫伯特原本要以此為題,寫篇分析論文,但是他研究地越深,卻對這個「植物 vs 沙漠」的概念越發著迷。
最終這篇論文一直沒寫完,赫伯特倒是寫了一本新小說,描述遙遠星際裡的沙漠星球上,武裝勢力搶奪香料的浩瀚史詩。這個《沙丘》的誕生緣起有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趣味,但是這片柳蔭卻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還有野心、還要漆黑。
江湖傳聞,喬治盧卡斯借用了《沙丘》的元素,寫成了《星際大戰》的故事。史詩人人會寫,卻不是每篇史詩都能輕易抄襲,更何況是無法用一句話形容的《沙丘》——上段「浩瀚史詩」云云只不過是極為浮面的形容。
很難想像法蘭克赫伯特的經歷,因為單從《沙丘》看來,這位小說家應該有地理學家背景、歷史學家背景(應該特別了解英國玫瑰戰爭時期的宮鬥歷史)、生物學家背景(了解沙漠動植物生態與演化)、宗教學家背景(對於政教合一制度時代與宗教如何影響宮闈知之甚詳)等等,這讓《沙丘》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冒險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栩栩如生、設定完備的宇宙。
那裡有前所未見的珍奇異獸、特殊的風土民情、政治經濟宗教三方角力的社會氛圍。你能說《沙丘》是科幻小說、是戰爭小說、是歷史小說、是超能力少年冒險小說、是王子復仇記、是宇宙版的《冰與火之歌》與《三國志》……用一句話形容《沙丘》,誰都辦不到。
法蘭克赫伯特曾說過:「有人說(《沙丘》)是一部宗教批判小說……很多人說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套哲學小說。以我的觀點,我能接受它被稱為科幻小說……但無論如何,我不關心他們怎麼稱呼《沙丘》、我不關心他們會不會把《沙丘》放在寫著『科幻類』的書架上。」
赫伯特沒說的是,《沙丘》系列要說得更多。
好吧,我們可以很不禮貌地說,《沙丘》就是一部塞滿各種奇想設定——而且不像維基百科那麼枯燥、仍然很好看的小說。但這樣仍然代表著我們小看了《沙丘》,因為《沙丘》還有續集:《沙丘:救世主》。
在前集法蘭克赫伯特已經鋪陳好一個完美的沙丘宇宙,搬演一套亡族王子復國的傳統戲碼,但到了《沙丘:救世主》,已經成為銀河裡最有力量的王子保羅,卻仍然要與其他勢力拉扯,甚至與自己拉扯——以他偉大的形象為名,一場聖戰已經爆發,而渴望平凡生活的保羅,必須著思如何找到自己的接班人,並讓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地延續下去,最終讓保羅不再是「保羅」。但是這個把沙丘星球扛到全銀河最高高度的偉人,怎麼能夠一走了之呢?而身邊他最親近最關心的人們,又怎麼能不受到波及呢?
這看來讓故事進入了開國君主的治國困境裡,但是《沙丘:救世主》不只如此。換個角度,它同時也在分析服從與領導的議題:
為什麼我們會死心塌地的服從一個被我們稱為「領導」、「皇上」的人?而為什麼我們願意為這個領導犧牲一切?而當領導做出了與我們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決策時,我們又該堅持這份忠誠到什麼時候?
赫伯特從多個面向深入一個已經很複雜的故事架構,試著在這些角度裡解釋他對於現實社會議題的論述:如同他曾批評劃地為王的美國邪教教主吉姆瓊斯,瓊斯讓自己的 900 多名信徒集體自殺,釀成震驚社會的「瓊斯鎮慘案」。
《沙丘:救世主》的故事發生在《沙丘》的 12 年後、而下一本小說《沙丘之子》故事發生在《沙丘:救世主》的 9 年之後 、再來的第四集《沙丘:神皇》發生在《沙丘之子》故事的 3,500 年後……乃至第六集《沙丘:聖殿》結束為止,這六本由法蘭克赫伯特撰寫的《沙丘》系列小說,講述了超過 5 千年的銀河歷史,赫伯特的創意從有形的社會文化與動植物設定,延伸到形而上的意識、概念、生死等等議題。
儘管我們早在第一集的《沙丘》裡,就見識到保羅因為香料而啟發的超能力有多麼驚人:他可以看到無數個尚未發生的未來、他甚至可以心念一動就改變自己身體的分子結構。但如果讀者因此感到驚訝,那他們驚訝地太早了:
《沙丘:救世主》出現了可以保存人類意識到永久的生化技術,甚至可以將已死之人的意識轉存到生化人身上,使他永遠地「活下去」;而《沙丘之子》裡,意識與肉體甚至可以穿越物種的隔閡,讓渺小的人類與巨大的沙蟲合為一體,成為能有自由意志又刀槍不入的宇宙最強存在。
《星際大戰》、《冰與火之歌》、《時間之輪》、或是《戰鎚 40,000》這些由《沙丘》啟發而成的後世作品,都像是《沙丘》系列這條宇宙長河裡的一瓢江水而已。沒有小說能像這個系列涵蓋了這麼多的題材與議題,而且這個系列的六本小說,每一本都在顛覆或超越上一本小說的格局,更大、更壯觀、更虛無飄渺,它絕對能挑戰讀者想像力的極限,但另一方面也向讀者展示了人性的極限:
《沙丘》系列展示人類的多樣情緒,而後分解與剖析這些情緒,將它們放進時間長流之中,看看這些能夠操控人類做出各種舉動的情緒,在時間無情地沖刷之下,如何變質、衰退、轉化成新的樣貌。
我們曾經相信的愛、信任、與忠誠等等信念,也會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合情合理地轉變成我們認不得的模樣。有人說,偉大的小說最終都會碰觸到佛家思想,而在《沙丘》系列裡,無論是多邪惡的詭計、多正直的信念、多麼難以割捨的愛情與親情,最終都如佛家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照見五蘊皆空」。
就像我們開頭提到的,「彷彿最終身心都變成了一粒砂」,閱讀《沙丘》系列很難不感受到如墜五里霧中的漂流感。赫伯特一定清楚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陷入的無助感,他在《沙丘》裡留下了這句話,彷彿在安慰讀者們不用擔心,既來之則安之:
「你不能透過停下整個過程去了解這個過程,而必須隨著過程的推進繼續理解、必須繼續參與、並隨著過程進行下去。」
隨波逐流、隨波逐流。你會在電影《沙丘》裡持續聽到這句台詞。
赫伯特對自己設計的世界觀與文字功力的自信心可見一斑,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第一次閱讀《沙丘》系列小說時,未必能夠很清楚每個橋段裡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你必須了解,要描述一個能看透未來、過去、與無數平行宇宙的角色的心智是多麼困難。
但是,後來的劇情幾乎都能穩穩地接住掉隊的讀者,至少讓妳清楚這些橋段之間的因果脈絡,並且依然讓妳得到該有的感動或心碎。
多年來,台灣讀者一直沒有辦法親近這套赫伯特的曠世巨作:從來沒有台灣出版社出齊全六本的《沙丘》系列——我還記得拿著《沙丘:神皇》原文小說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的痛苦回憶。
如今,這片宇宙沙漠終於蔓延到了寶島,這當然是讀者之幸: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放飛自我的機會。這片沙漠正在招呼著你,吸引你進入一片浩瀚的未知,引誘你拋開所有成見(還有大把時間),陷入、沈迷、困在《沙丘》系列的上下 5 千年的歷史之中,然後樂不思蜀、然後想到赫伯特沒寫出第七本《沙丘》就離世,不禁哀痛莫名。
(原文刊於《沙丘》小說六部曲導讀附錄本)
◈◈◈◈◈◈◈◈◈◈◈◈◈◈◈◈◈◈◈◈◈◈◈
我覺得沒有人能把《沙丘》說得清楚,事實上也不應該說得清楚,那片沙漠的全貌,需要你自己感受……所以本來我很抗拒寫的XD
我昨天說過了,我覺得電影拍得很好。但是,電影畢竟是導演丹尼維勒納夫的一種「個人解讀」,這片沙丘該長成什麼樣子,在你的腦海裡可以是完全不同,而這是你翻開書頁就能在內心開始構建的工程。
這套六部曲終於出齊,第一集書皮是電影海版,堤摩西柴勒梅德無論過去有多帥,這部電影裡他又帥出新海拔。不過,小說原本設計的封面也很美,而這層電影海報書皮是可以自由取下的,一書雙封面的設計真是感恩感謝。
不過我自己私心覺得,儘管六本大書擺在書架上真是氣派氣質,但是、但是、《沙丘》超過七百頁的厚度真的是折煞手腕,我還是推薦看電子書比較環保……不是環保、是「體保」、保護您的玉體。而且誰能帶著七百頁上山下海呢?我用一隻手機,就能把沙丘星帶著走、帶到馬桶之上(每次都用馬桶舉例實在是……
《沙丘》是大王最喜愛的長篇(實在太長了)科幻小說系列,6年前大王第一次寫,陸陸續續地寫到現在,內容乏善可陳,實在沒把握能把諸君推落深坑,可能還讓各位誤會一直洗版。現在終於有機會,大家可以親自品味這個系列,看看大王說的是不是又過譽了🤣。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購書訊息:
📙 沙丘六部曲【限量書盒珍藏版+導讀手冊】
🔔 網路通路目前預購熱銷一空,可改訂購 #無書盒一般版套書。若仍想珍藏書盒版套書,9/8正式上市時,可前往全台實體書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