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前一晚
誠實說,我已經愣在電腦前快要一小時,想著要分享什麼,還能為考生幫些什麼,螢幕上還是一片空白
考前建議?
千篇一律就那些
1.准考證與身分證記得分開放,丟了立刻可以補辦,三分鐘就好
2.文具多準備一份,筆芯、立可帶全換新
3.手錶不要用百元廉價品,更不要用會出聲音的,年年都有人...
指考前一晚
誠實說,我已經愣在電腦前快要一小時,想著要分享什麼,還能為考生幫些什麼,螢幕上還是一片空白
考前建議?
千篇一律就那些
1.准考證與身分證記得分開放,丟了立刻可以補辦,三分鐘就好
2.文具多準備一份,筆芯、立可帶全換新
3.手錶不要用百元廉價品,更不要用會出聲音的,年年都有人死這
4.媒體難易度不可信,反正報最難最簡單都沒責任,能吸睛就好,為此影響心情得不嘗失
5.別改變作息、飲食習慣
考時注意事項?
1.選重點讀就好,過去三年沒讀完剩下幾小時也不會,熬夜除了損及精神外毫無幫助
現在反而是要讀最熟的,把穩穩能拿到的概念在腦中重新爬梳一遍,若還有時間再來讀讀記憶性瑣碎知識
2.考中文具、答案卡等掉落,除非在腳邊,不然建議舉手讓監考老師幫你撿
真的發生文具完全無法使用、手錶壞掉、缺漏頁等情況也都請別慌,果斷舉手請監考幫忙
就經驗,考試快結束前先提醒你一下,借支筆給你是在容許範圍內的
3.不要浪費時間讀補習班現場發的考猜,可能有錯誤不說,不熟的東西讀了也沒用
4.作文求穩再求高,指考不比平時練習,在有壓力並限時的環境下寫作,能發揮本來就有限,沒餘力就寧可穩穩表現拿中等分數,也不要花太多時間去雕砌文字寫不完
5.筆全部換同一顏色,斷水換不同顏色的筆會造成閱讀上更大壓力
6.明天考完休息時,邊吃飯邊花十分鐘瀏覽時事,大事看看就好,知道大致發生什麼事,有什麼觀點即可
7.座位標示、答案卡、答案卷與准考證號碼花三秒對一下,號碼一定是一致的,莫非定律總是在這種時候發生
總而言之,說來說去,也就這些,其餘不要喝太多水、考完不要對答案等,連提醒的必要都沒了
或許,指考前一晚,比起這些制式化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實話
就我而言,指考前一晚的真正價值,在於改變了很多本來以為
本來以為能夠在考前把所有想讀的都讀過一次,結果直到考完,那些計畫還是空白,永遠的空白
本來以為考前一晚會惶惶不安到怎麼也睡不著,結果才剛躺上床,不一會就累得昏了過去
本來以為考前幾分鐘看得也是在看心安,不可能這麼幸運讀到,結果進場前幾分鐘念的,進場後真考出來了
本來以為如果失誤錯了幾題,作文沒發揮好人生就毀了,結果真錯了,英文作文嚴重失常,人生卻也沒毀
本來以為考完了,可以歡歡喜喜地慶祝,可以終於和朋友一同擁抱
結果卻是什麼都沒有
如同去學校段考一般走進教室準備,翻一翻書,和同學彼此打氣說聲加油
考試開始,腦袋完全淨空,進入答題模式,三兩下所有時間就飛逝而去
眼前只看的到題,筆尖劃過答案卡的摩擦,不時隔壁翻頁的聲音,再頂多寫作文寫到鈴響前的手抖
天很藍,風很輕,雲很白,平凡的異常
真的,什麼也沒有
在考前的這一晚,我不斷想著等到考完了,要如何轟轟烈烈的大肆慶祝,要怎麼高聲歡呼,要怎麼把課本,尤其數學全燒了
但在實際考完的那刻,真的可以去做這些事情時,卻已經沒那種動力了
筋疲力盡,沒有力了
就連開心,多少都有點在演戲的成分,只是覺得好像應該要開心一下,並沒真有多少的雀躍
那天黃昏,天空被燒成了半邊紅,璀璨耀眼的讓人無法直視
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什麼都不用想
什麼都不用再去想
鏡頭轉到已經快十年以後的現在
突然驚覺,人生是一連串的偶然,也是必然
我們總以為幾道題幾次分發、幾項選擇,這些可以決定我們未來的全部走向
對,卻也錯
對的是,確實有時候,一次分班就讓你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一次分寢就使你找到能交心的夥伴,遑論考試、甚或畢業後的工作呢?
錯的是,若你持續清醒,總有一天你會發覺,人生沒有錯的
再給我回到18歲做一次抉擇,就算這次沒失常,我也會去我原本不想去的清大,我在那裏遇到的故事,沒有其他任何學校能取代
再給我一次能改正所有我曾懊悔的決定的機會,本來寫對卻改錯的題、不小心錯看的文字、後來還得拚轉系的科系、失敗做收的感情
我全都不想要再做絲毫變動了
任何絲毫變動,今天的我便不是我,或是對或是錯,都是構成我的條件,累積成了現在的自己
如此,又哪來的錯可言呢?
孩子,我能明白你的惶恐,在未來面前我們沒有不恐懼的
明天如何,下一步怎麼走,對於未知,是人都會害怕
可那也是讓你長大的關鍵呀
.
「考試的價值,並不在適逢其會,而是陰錯陽差的美好」
.
不管你明天猜對亦或猜錯哪些題,後因此去了哪間學校,讀了什麼科系
所有你會遇到的,都是剛剛好的,是只會屬於你的故事
如此,又為什麼還要和自己過不去呢?
願後三天的天氣晴,有白雲有藍天,還有和煦又溫柔的微風,挾帶著花草香迎面而來,如同給了你一個深深的擁抱
願所有還正在檯燈前,正孤軍奮鬥的考生都有方向,所讀的每一行一字,都成了明日躍然眼前的考題,沒有人再需忍受寂寞
願即使考完了,你所屬的班級、社團,所有重視的那群夥伴都不會失散,一輩子也能聚全,永遠都能感受到彼此擁抱的溫度
你有我,你不孤單
願後天也好,大後天也罷
當鈴聲響起,當停筆的話聲落下
就在你將筆收起的那刻,能有就如同剛破風斬敵,聽著敵人在身後倒下
鏘一聲,緩緩還刀入鞘,武士般的自信
才18歲,你的人生無論如何都能美好。
__
樂擎文
#考試期間對考生求助全優先回答
#求助前可註明考生
#我會陪你到最後
投稿、聊聊、求助可見@luke7459
璀璨之心讀讀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一直認為,文化議題重要性不亞於社會議題,需要更多讀者支持與關注。很多人好奇,書評媒體在當代扮演怎樣的角色,對Openbook閱讀誌來說,這是一份關注,對原創文化關注,請與我們一起關注從台灣土地長出來的原創文化。
我們的贊助專案,即將在9月6日上線,邀請你一起成為Openbook閱讀誌的給力夥伴。
這段時間,我們將陸續分享曾經做過的精彩報導,邀請大家一起發現台灣璀璨的原創文化。
.
👉專訪》這是生命的火花:黃春明的文學漫畫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8435
👉對談》我們在新寶島幹過的蠢事,以及尬聊小說:黃崇凱X賀景濱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791
👉專訪》自製書作為一種責任,從衛城到春山出版,莊瑞琳的創業之戰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34424
👉閱讀讀者》負起重擔的人,請別忘了休息一會兒:Suming舒米恩今年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7769
👉對談》編劇一定要寫故事大綱嗎?劉梓潔vs蔡沂澄談《劇作家 坂元裕二》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011
👉人物》是時代把你實現了:訪《我香港,我街道》系列主編鄧小樺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4847
👉人物》觀看與書寫災難的不同可能:專訪《日常的中斷》作者阿潑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25570
👉現場》簡單卻具高張力、觀察人性與未來,是科幻漫畫迷人原因:麥人杰與常勝的大叔真心話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846
👉童書》劉旭恭用清澈的眼光,捕捉生動的兒童世界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393
👉專訪》以寫作回應生命的驟雨:專訪顧德莎、顧玉玲姊妹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18406
───
㊯贊助Openbook,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
●了解更多:https://lihi1.com/QrPU4
●訂閱電子報: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璀璨之心讀讀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八分之一的法國麵包
幾年前到巴黎的第一個下午,就中了法國麵包的毒
啃法國麵包啃到晚上,ㄧ直說嘴巴酸的孩子
第二天起來繼續啃....整個旅程 每天都要吃法國麵包的小孩
小吃貨的她 不挑食, 法國麵包是算幾樣她特別喜歡食物之一
ㄧ如往常 從在學校見到我 就ㄧ路大講特講...
Q小姐:妳今天有帶點心給我嗎?晚餐吃什麼?
我:妳今天那個法國麵包很大..還很多ham和cheese, 妳還餓?
(其實也才三點多就放學了, 雖然我有發現她最近食量又更驚人)
Q小姐:因為E也很喜歡 baguette, 我就分給她
我:啊....怎麼分 ?沒刀子怎麼切
Q小姐:她說她太喜歡 說我咬過留ㄧ些給她 , 她先吃他的午餐 再吃我的
(同學媽媽聽到ㄧ定會傻眼)
我:那妳留多少給她
Q小姐(毫不猶豫):八分之一 !
我忍不住都大笑了, 腦中ㄧ直浮出, 今天帶去學校 baguette的 八分之一到底多大....
二分之一, 三分之一...也就算了....這麼精準 八分之一!!!
✨
✨
✨
明天
3/24 AM:9:00 #現貨開團
#兒童節 #母親節
✨
《 #媽媽的晶瑩剔透 , #孩子的法式香頌 知識性娛樂性兼具的法國童書 》
口嚼珍珠星球 #口感視覺的頂級享受
臉敷面膜 #滋潤肌膚的清新通透
這是屬於媽媽的晶瑩剔透
孩子讀著法國國童書 , ㄧ起口嚼源自米其林驚艷饗宴之珍珠星球
媽媽孩子能ㄧ起看的Hermes圖文書,
一起享受這獨特的法式香頌
★兒童節禮物, #知識性娛樂性兼具的法國童書
★大人小人都能ㄧ起閱讀 #HERMES圖書 , 天堂般的日子” 頂級精品幽默詼諧創意的日常饗宴
★主婦不費力 驚豔華麗上桌, #珍珠星球
★不只母親節 ,媽媽們的日常保養 #面面俱到之童顏有機面膜
🌟明天 3/24 AM:9:00 #現貨開團
兒童節 母親節 ...ㄧ起補貨之老樣子 --現貨團
【 璀璨天際珍珠星球 源自米其林擴增感官的驚艷饗宴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931258
【 對法國最美麗的致敬 ,來自法國人自己的聲音 ,體驗法國的精彩圖文好書/童書 】
【 透過浪漫不拘的法式對話 ,喚起彌足珍貴的好奇心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3205920
【 HERMES (愛馬仕)圖書 ,”天堂般的日子” 頂級精品幽默詼諧創意的日常饗宴 】
✔️詳細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377517472508977/posts/2429509187309795/
【 面面俱到之童顏有機】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44156035
.
.
首次開團
新書分享 (也有更新再分享文裡)
相信很多人都討論過一個問題:
“疫情過後,可以出國時,最想要去哪個國家?”
世界各地好玩的地方很多,大家都各有偏好,
但相信”法國”絕對是熱門選擇之一
只可惜很多人說還要過上一段時間,甚至幾年才能放心出國,
無法出國的當下,
讀讀介紹法國書籍,看看當地景觀、人文、食物….
甚至學些簡單法語,
何嘗不是望梅止渴,準備功課的好方法!
曾經分享過的法國童書,
本意是法國人寫給法國小孩看的書籍,所以主要都是用法文出版。
後來是因為太受歡迎,
才挑選當中較廣為人知的幾本,同步出版英文版。
其中之前分享過的五本有出英文版的
包含1.法國、2.巴黎、3.盧瓦爾河谷、4.諾曼第、5.驚奇法國人
這五本主要在介紹法國景觀、人文、知名人物
維持一貫優質內容,這套法國書籍推出新書:
法文學習!(French Conversation Guide for kids)--首次開團
一樣是非常有”梗”的童書。
文字生動有趣、豐富照片圖畫是基本不變的,
之前幾本書中穿插的”小遊戲”,
讓小朋友讀起來趣味昂然,知識性與娛樂性兼具。
而這本“兒童法文學習(French Conversation Guide for kids)”小書,用另外幾個特色,也讓閱讀充滿樂趣與知識性。
1. 主題式的分類
包含自我介紹、在咖啡廳餐廳、逛街買東西、天氣…. 等等
日常卻非常實用的主題。
2. 對話式內容
學新語言,最基本的就是到當地旅遊會需要對話,內同大多以實用的對話為基礎,讀起來覺得非常實際。
3. 發音註記
看得懂,還要唸得出來,可以發音才真正實用。
4. 內容是給英語系國家的人學法文,英文法文同時進步
這本書的假設前提是給英語系國家的人來學習法文,
英文內容簡單卻也很實用,感覺可以英文、法文同時學到
而且都是很簡單易懂的內容
除了這本新書 其他都是大家熟悉 也固定補貨的商品
今晚主婦就不囉唆啦!
剛加入的新朋友 ..或是之前有錯過ㄧ些商品的老朋友
詳細分享在各分享文裡
璀璨之心讀讀 在 打臉名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過年。不知道為什麼,把唬爛王查良鏞先生的著作<<袁崇煥評傳>>再拿出看。
十幾歲時讓我瘋狂閱讀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淵,到了四十幾歲的現在,只剩下<<連城訣>>會感動我。好奇怪,小時候看三毛感動得要死,現在真的翻不下去。
除了<<連城訣>>,就是酣暢淋漓的<<袁崇煥評傳>>,總是讓我拿出來一讀再讀。讀完再把<<正氣歌>>拿出來讀一次,想一想我也看過的那個伶仃洋。
<<袁崇煥評傳>>的文末,有一段文字是查良鏞先生對崇禎皇帝的評價。讀了之後有點震動,好有既視感,我找出來貼在下面,如果您也能看完,能留言告訴我您有沒有跟我相同的感覺嗎?
================================
我九歲那一年的舊曆五月二十,在故鄉海寧看龍王戲。看到一個戲子悲愴凄涼的演出,他披頭散髮的上吊而死,臨死時把靴子甩脫了,直甩到了戲台竹棚的頂上。我從木牌子上寫的戲名中,知道這齣戲叫作《明末遺恨》。哥哥對我說,他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當時我只覺得這皇帝有些可憐。一九五○年秋天,我在北京住了一段時候,曾去了崇禎弔死的煤山,望到皇宮金黃色的琉璃瓦,在北京秋日的艷陽下映出璀璨光彩,想到崇禎在弔死之前的一剎那曾站在這個地方,一定也向皇宮的屋頂凝視過了,儘管這人卑鄙狠毒,卻也不免對他有一些悲憫之情。
他孤獨得很,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商量,因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北京在李自成猛攻下眼見守不住了,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君臣相對而泣,束手無策。他用手指在案上寫了「文臣個個可殺」六個字,給身邊的近侍太監看了,當即抹去。他在自殺之前,用血寫了一道詔書,留在宮中,對李自成說,這一切都是群臣誤我的,你可以碎裂我的屍體,可以將我的文武百官盡數殺死③。可見他始終以為一切過失都是在文武百官,痛恨所有為他辦事的人。他哥哥天啟從做木工中得到極大樂趣,依戀乳娘,相信魏忠賢一切都是對的,精神上倒很平安。崇禎卻只是煩躁、憂慮、疑惑、跋徨,做十七年皇帝,過了十七年痛苦的日子。拚命想辦好國家大事,卻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才是。
皇帝是不能辭職的!
他沒有一個真正親信的人,他連魏忠賢都沒有。他沒有精神上的信仰,一度聽了徐光啟的勸告而信奉天主教,但他的愛子悼靈王生病,天主沒有救活孩子的性命,他便對天主失卻了信心。他沒有真正的愛好。他不好色,連陳圓圓這樣的美女送進宮去,他都不感興趣而遣出宮來。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君主被敵人俘虜或殺死的很多,在政變中被殺的更多,但臨危自殺的卻只有崇禎一人。由於他的自殺,後人對他的評價便比他實際應得的好得多。只因他不好酒色,勤於政事,後人就以為他本身是個好皇帝。甚至李自成的檄文中也說他並不真的十分胡塗,只不過受到欺矇,一切壞事都是群臣乾的④。只因他遺詔中要求李自成不要殺死一個百姓,後人便以為他真的愛百姓(難道他十七年中所殺的百姓還少了?),只因他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後人便以為明朝所以亡,責任是在群臣身上。其實他說這樣的話,就表明他是合理的亡國之君。他擁有絕對的權力,卻將中興之臣、治國平天下之臣殺的殺、罷的罷,將一批亡國之臣走馬燈般換來換去,那便構成了亡國之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