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綫播《錦繡南歌》收視慘淡冇人講 】
_
無綫近年公布收視的方法有變,一般跨平台收視資料,通常都會在節目播出後兩星期才公開,亦即周一(19/10)向傳媒發放的,是10月5日至10月11日的成績。當然,如果是超高收視的,當然要馬上講,快快講,還記得年初在翡翠台播出的重頭劇《法證先鋒IV》,因為疫情...
【 無綫播《錦繡南歌》收視慘淡冇人講 】
_
無綫近年公布收視的方法有變,一般跨平台收視資料,通常都會在節目播出後兩星期才公開,亦即周一(19/10)向傳媒發放的,是10月5日至10月11日的成績。當然,如果是超高收視的,當然要馬上講,快快講,還記得年初在翡翠台播出的重頭劇《法證先鋒IV》,因為疫情爆發,帶挈首播周收視爆升至38點,繼而每天在翡翠台播廣告打鑼打鼓宣傳嗎?又如今年《香港小姐競選決賽》平均收視多達27.6(2019年僅得20.9點,創歷史新低),最高收視更有28.9,對外事務科立即在節目播出後第二天搶閘公開收視成績。萬一收視很差又怎樣?當然是低調處理,但求做到唔講唔覺。
_
最新鮮熱辣的例子是《錦繡南歌》。寫文前先要「利益申報」,老媽子是每晚定時定候追看的,但因為家中有兩部電視,她在可以客廳看,亦可以在房間看,如果我在家吃飯,基本上會轉看Netflix或者YouTube。坊間反應又如何?三個字:冇人講!當然,活在社交網絡世代,接收訊息時出現「同溫層效應」無可避免,但原來無綫公布的收視數字可見,這套劇的播放成績確實一片慘淡。第一個星期(14/9-18/9)一至五橫綫,21點,周六(19/9)播第六集,17.2。第二個星期(21/9-25/9)一至五橫綫已跌穿20點心理關口,僅19.9。去到第三個星期(28/9-2/10),因為四天長假關係,加上限聚令放寬,市民情願出街消遣,令同時段收視再跌,跌至首播以來最低,僅18.7,連帶第三綫劇、高海寧和馬國明主演的《C9特工》亦跌穿20點大關,只得19.6,周六(3/10)連播兩集,也不過是17.2點。
_
去到第四個星期(5/10-9/10),《錦鏽南歌》一至五橫綫收視回升至20.1,但作為晚上8點半黃金時段收視,而且不是淡季,收視竟然只得《法證先鋒IV》的一半,一下子回到年初《丫鬟大聯盟》的19.8低收視,實在難睇,證明買片部和節目部試圖複製兩年前《延禧攻略》高收視,填補原本晚上7點「陸劇時段」空檔(現在已改播《六點半新聞報道》)的策略失敗,卻換來四年前《瑯琊榜》劇本佳、收視超差(最低只得17點)的結局,難怪大台要加碼一星期播7集,但求盡快「去貨」。
_
事實上,2019年開始,大陸劇狂攻翡翠台黃金時段,但並非套套掂,視帝黎耀祥主演的《鳳弈》,首播時已跌穿20點收視,去到今年年初播出大結局的那星期,平均收視亦只得18.9,大半年後又來一套《錦繡南歌》,死因差不多:卡士「弱」 ── 以港星計,《鳳》只得黎耀祥,《錦》只得張兆輝,其他都是內地藝人,唔識唔睇,正常不過。其次就是故事麻麻,有指是照抄《錦繡未央》,再看看豆瓣評分,《鳳》只得4.3,《錦》有5.8,《延禧》和《如懿傳》分別有7.2和7.4,就大概明白「死因」在哪。其實無綫今年開始已悄悄改變頻道定位,將部份劇集,如《使徒行者3》和《踩過界II》安排在點播平台「myTV SUPER」的「myTV GOLD」率先上架,再加上另外製作OTT原創劇「myTV SUPER Original」,翡翠台已切切實實變成「二輪平台」,預計這種播內地劇「攝時間」的情況會持續發生。
_
(25102020)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錦繡南歌 #錦繡未央 #陸劇 #c9特工 #收視 #TVB #翡翠台 #yautaitung #hkig #hk #drama #25102020 #mytvsuper #mytvgold @agnestvblovers
瑯琊榜第二部第一集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Netflix要進入遊戲產業,聊聊影劇IP改編遊戲的各種坑】
前幾天看到Netflix要進軍遊戲的新聞,剛好自己以前有經手過幾款影劇類IP的遊戲,順便分享一下這類IP改編遊戲有的各種問題。
首先第一個坑,是遊戲想和影劇同步上線達到綜效。這個做法,理想上可讓玩家在戲劇熱度最高、等待新集的時候,可以去玩遊戲增加戲外曝光與收入;而遊戲本身幾乎不需要宣傳,藉著戲劇的熱度引導玩家下載即可,還省了一筆廣告費。
然而實務上會碰到幾個問題。第一,遊戲和影劇分別大受歡迎的成功率都"非常低",因此要讓兩件事情"同時"發生的機率就是"超級低"。而且即使一方成了,只要另一方垮了,就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糟。評價低的戲劇會讓人不想進入遊戲,設計很差的遊戲可能會影響用戶對戲劇的觀感。
另外,遊戲開發商也知道新戲劇的風險高,所以通常都會觀望而僅準備前期首月版本。這會造成當戲劇不小心紅了,遊戲商手中的版本存量與品質,也無法應付大量玩家的需求,最終還是無法達到預期綜效。
第二個坑,則是把遊戲作為戲劇的延伸分支,希望能炒熱戲劇聲量之用。譬如設計一些小遊戲,放置劇中的人物和玩家進行簡單互動。然而,這樣做的問題是,當一個遊戲本身無法帶來可見的變現收入,研發單位可投入的資金就不會多,最終只會成為戲劇眾多的輔宣品之一,甚至不如周邊商品受到重視。
第三個坑,則是大部分的戲劇或電影,如果累積底蘊不夠、沒有明顯的「英雄之路」,都不是很好改編成遊戲。因為英雄之路可以快速對應遊戲現今的成長系統,套入既有的玩法變現模式。要為戲劇設計一種獨特的遊戲玩法成功率太低,最好的方式是為戲劇選擇適合的既有玩法進行套入,譬如《權力遊戲》適合SLG,《Marvel未來之戰》適合卡牌。
但如果是以懸疑、寫實為主的戲劇,可能就不容易找到市面上適合的遊戲玩法進行套用;而有的戲劇看起來英雄很多,但實際上戲劇的主軸不是在「成長經歷」,也可能是個坑。當年在大陸與台灣風行大紅的《瑯琊榜》,曾經改編過各種遊戲都沒成功過,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其最核心的「謀略算計」,當時市場上沒有任何成熟玩法,能做為載體來展現其特色。
小結:
前幾天看到一則有趣的對比,說亞馬遜發射火箭成功了,但做遊戲失敗了,可見得遊戲有多困難。這種說法沒有什麼根據,但遊戲產業很多Know-how,的確不是其他產業的人能理解的。幾年前中國影劇大火時,有非常多相關公司想利用手上IP做遊戲,印象中幾乎沒有成功的,最終大部分還是乖乖轉為授權為主。
東西方文化不同,玩家能接受的商業模式也不同。Netflix是否能走出自己的遊戲勇者之路,其難度頗高,但也讓人期待。
瑯琊榜第二部第一集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無綫播《錦繡南歌》收視慘淡冇人講 】
Follow大東IG:instagram.com/yautaitung
無綫近年公布收視的方法有變,一般跨平台收視資料,通常都會在節目播出後兩星期才公開,亦即周一(19/10)向傳媒發放的,是10月5日至10月11日的成績。當然,如果是超高收視的,當然要馬上講,快快講,還記得年初在翡翠台播出的重頭劇《法證先鋒IV》,因為疫情爆發,帶挈首播周收視爆升至38點,繼而每天在翡翠台播廣告打鑼打鼓宣傳嗎?又如今年《香港小姐競選決賽》平均收視多達27.6(2019年僅得20.9點,創歷史新低,詳見:http://bit.ly/2oBmHAx),最高收視更有28.9,對外事務科立即在節目播出後第二天搶閘公開收視成績。萬一收視很差又怎樣?當然是低調處理,但求做到唔講唔覺。
最新鮮熱辣的例子是《錦繡南歌》。寫文前先要「利益申報」,老媽子是每晚定時定候追看的,但因為家中有兩部電視,她在可以客廳看,亦可以在房間看,如果我在家吃飯,基本上會轉看Netflix或者YouTube。坊間反應又如何?三個字:冇人講!當然,活在社交網絡世代,接收訊息時出現「同溫層效應」無可避免,但原來無綫公布的收視數字可見,這套劇的播放成績確實一片慘淡。第一個星期(14/9-18/9)一至五橫綫,21點,周六(19/9)播第六集,17.2。第二個星期(21/9-25/9)一至五橫綫已跌穿20點心理關口,僅19.9。去到第三個星期(28/9-2/10),因為四天長假關係,加上限聚令放寬,市民情願出街消遣,令同時段收視再跌,跌至首播以來最低,僅18.7,連帶第三綫劇、高海寧和馬國明主演的《C9特工》亦跌穿20點大關,只得19.6,周六(3/10)連播兩集,也不過是17.2點。
去到第四個星期(5/10-9/10),《錦鏽南歌》一至五橫綫收視回升至20.1,但作為晚上8點半黃金時段收視,而且不是淡季,收視竟然只得《法證先鋒IV》的一半,一下子回到年初《丫鬟大聯盟》的19.8低收視,實在難睇,證明買片部和節目部試圖複製兩年前《延禧攻略》高收視,填補原本晚上7點「陸劇時段」空檔(現在已改播《六點半新聞報道》)的策略失敗,卻換來四年前《瑯琊榜》劇本佳、收視超差(最低只得17點)的結局,難怪大台要加碼一星期播7集,但求盡快「去貨」。
事實上,2019年開始,大陸劇狂攻翡翠台黃金時段(http://bit.ly/2EXvO4u),但並非套套掂,視帝黎耀祥主演的《鳳弈》,首周收視已跌穿20點,去到今年年初播出大結局的那星期,平均收視亦只得18.9(http://bit.ly/38iN1Sf),大半年後又來一套《錦繡南歌》,死因差不多:卡士「弱」 ── 以港星計,《鳳》只得黎耀祥,《錦》只得張兆輝,其他都是內地藝人,唔識唔睇,正常不過。其次就是故事麻麻,有指是照抄《錦繡未央》,再看看豆瓣評分,《鳳》只得4.3,《錦》有5.8,《延禧》和《如懿傳》分別有7.2和7.4,就大概明白「死因」在哪。其實無綫今年開始已悄悄改變頻道定位,將部份劇集,如《使徒行者3》和《踩過界II》安排在點播平台「myTV SUPER」的「myTV GOLD」率先上架(https://bit.ly/35NVvkf),再加上另外製作OTT原創劇「myTV SUPER Original」,翡翠台已切切實實變成「二輪平台」,預計這種播內地劇「攝時間」的情況會持續發生。
【 延伸閱讀 】
TVB發盈警:https://bit.ly/2HCyPLo
(2610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錦繡南歌 #錦繡未央 #陸劇 #c9特工 #收視 #TVB #翡翠台 快樂的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Tvb藝人粉絲團 myTV SUPER
瑯琊榜第二部第一集 在 老麥看電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陸劇「慶餘年」話題從去年底延燒大半年,因為劇太夯太火,先播的視頻網站「超前點播」,讓會員VIP、VVIP多付費搶先看,結果盜版鏈4萬條更超前,造成會員不甘控訴平台,成為社會消費亂象。
接著當紅小生肖戰成箭靶,他因爲耽美古裝劇「陳情令」爆紅、演「慶餘年」時還是配角戲在後頭,有說粉絲超前點播都為了看他,被另一批網友舉報抵制。
即使新聞不斷話題火爆,但不能否認「慶餘年」是陸劇上乘佳作的事實,我追看46集 (首季終未完待續)的興味等同當年看「瑯琊榜」,兩部古裝劇都改自網路小說、架空歷史、皇室權鬥,有相似處卻又截然不同,「瑯玡榜」嚴肅悲情,「慶餘年」睿智詼諧 (更精準的形容: 應該是好看的搞笑)。
「慶餘年」的搞笑情節多來自今古時空與人事物的差異,它有穿越背景卻不是一般俗套的穿越劇,首季幾乎沒有穿越情節但穿越意境更高。
「現代思想與古代制度的碰撞」,是「慶餘年」開宗明義的題旨。大學研究生 (張若盷)用現代觀點剖析古代文學史的論文不受指導教授 (袁泉)青睞,研究生索性以寫古代章節小說方式吸引教授。
所以張若盷飾演患有肌肉萎縮症的研究生,把自己書寫成第一人稱的小說男主角,第一集開場不久就跌進古代南慶王朝,變成身世神秘被調教成高強武功的翩翩少年范閒。
從范閒的童年 (童星韓昊霖氣韻不凡)到成年,從澹州和相依為命奶奶的閒雲野鶴,到進入南慶京都捲入皇室爭權的風起雲湧,「慶餘年」劇情曲折離奇、險峻的江湖追殺與錯綜的朝廷架構,在絕妙的劇本舖陳與高超的導演運鏡下,彷彿有一股魔力帶引觀者進入范閒的古今世界。
所謂的穿越全在「寫紅樓、背詩詞」這些優雅文學意境上,以及「求更新」 (追讀紅樓)、名高達 (法國新潮導演」這種現代用語上,或是宮廷權謀用現代諜報手法改變古代密探。
從今到古的范閒為了謀生把「紅樓夢」寫卷出書成為人人仰慕的才子小說家; 貴族公子比試的詩歌大賽范閒先以杜甫的「登高」驚艷朝野,朝廷慶宴上再借酒意一氣呵成背頌唐詩三百首被封為詩聖,因為范閒所在的南慶是架空歷史朝代,沒人讀過「紅樓夢」、更沒人聽過李白「將進酒」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黃河。
「慶餘年」的紅樓意境不止於此,劇名出自「紅樓夢」章節「留餘慶」,與范閒金童玉女戀的林婉兒 (李沁)猶如林黛玉化身,看得出原作者貓膩醉心「紅樓」。
文戲武戲並駕齊驅的「慶餘年」,武打場面更是精彩絕倫,場場吊鋼絲的設計都難度極高,宮廷場景陳設也融合今古巧思,皇帝陳道明殿前後宮推出去的露階陽台,透過CG電腦特效處理,宮廷林園山水美崙美煥。
角色甚多的卡斯中,陳道明 (慶帝)、吳剛(慶帝麾下鑒查院長)兩大戲骨等於為好戲背書; 氣質相貌不俗的張若盷已憑此劇竄紅,他對李沁的真心痴情讓人盪氣迴腸,後段在北齊碰到女俠辛芷蕾的曖昧情素又讓人心驚; 最後出場的人質肖戰古裝扮相確實俊美。
故事穿越的真正震撼,應該要來自與范閒同樣神秘的母親葉輕眉(創辦鑑查院的奇女子),她生前居住的太平別院與秘密通往的神廟,才是「慶餘年」故事今古交錯的關鍵點,范閒闖神廟那場戲的意境有點像史蒂芬史匹柏的經典科幻電影「第三類接觸」 (人類V.S外星人的先後/葉輕眉現代文明V.S古代南慶)。
貓膩的原著2007年已經創作出版,沒看過網路小說的劇迷只有等第二季繼續追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