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現代禪的教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現代禪的教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現代禪的教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現代禪的教育產品中有8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

 同時也有6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iuyuench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hatsApp即時查詢: https://wa.me/85265886588 ✅直接網上報名: https://www.siuyuenchinese.com/hkjy01/bk_18327876.html ✅參觀上課網站: www.siuyuenchinese.com 課程推介: (1)...

現代禪的教育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12:26:17

⭕️第41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釋虛雲」,俗姓蕭,名古巖、演徹,字德清,號幻遊老人,男,福建泉州人,中國佛教比丘,禪宗高僧,曹洞四十七代,臨濟四十三代,雲門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溈仰第八代。其禪功和苦行倍受稱贊,以一身而兼禪宗五宗法脈,整頓佛教叢林,興建名剎,為現代中國禪宗傑出代表。虛雲老和尚的法...

現代禪的教育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49:39

【學佛Q&A】禪修風潮為何風行全球? 現代人物質生活進步,伴隨而來的壓力卻更大,工作、人際、社會、家庭等 #壓力 ,往往逼得人們喘不過氣。適當的壓力是進步的動力,然而,長期處於高壓下,對身體與 #心理健康 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釋放壓力,各種按摩紓壓、芳香療法、療癒系小物、慢活旅遊等名目應運而...

現代禪的教育 在 法鼓山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8:43:52

🎥重溫《大法鼓》 法緣會邀退居方丈談女力崛起 在國際婦女節隔日,法鼓山法緣會於3/9上午10點在安和分院舉辦例會,由資深媒體人陳月卿與退居方丈果東法師以「女力崛起.自在隨緣」為題,進行深度訪談,從現代女性多元角色與處境中,分享如何發揮有溫度的社會力和正面的影響力,運用佛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共有2...

  • 現代禪的教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7 21:04:42
    有 1,171 人按讚

    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 現代禪的教育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5 14:00:53
    有 733 人按讚

    【學佛Q&A】禪修風潮為何風行全球?

    現代人物質生活進步,伴隨而來的壓力卻更大,工作、人際、社會、家庭等 #壓力 ,往往逼得人們喘不過氣。適當的壓力是進步的動力,然而,長期處於高壓下,對身體與 #心理健康 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釋放壓力,各種按摩紓壓、芳香療法、療癒系小物、慢活旅遊等名目應運而生;也有醫院增設「放鬆」門診,引導人們轉換心情,#放鬆 身心,再次充滿能量面對生活挑戰。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美國每天有超過一千萬人透過靜坐來放鬆、紓壓,其他放鬆方式還包括:運動、聽音樂、健身、繪畫、瑜伽、氣功等。在這麼多種紓壓放鬆的方法裡,「禪修」成了當代「顯學」,為全世界共同研修的課題。無論是西方或東方醫學界、運動界、教育界、文學界、藝術界……,都從古老的禪修方法重新取經,而工商企業界更是將禪修運用在職場上,鼓勵員工們以此鍛鍊身心。彷彿,工作與生活有了「禪」字,就擁有了安頓身心的安心帖。

    覺察身體放鬆禪

    現代人都太會「忍」了,忽略身體透露的訊息,就像吹氣球一樣,一定要等到「爆掉」了,才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太緊、太累了。覺察身體的感覺,是放鬆的第一步。人們往往對身體發出的訊息不知不覺,例如牙齒緊扣、肩膀不自覺拱起、眼睛瞇起、胃悶脹氣,或不定時偏頭痛,睡覺時緊握雙拳……。這些身體現象,正透露著我們處於「緊張」、「壓力」下。

    放鬆其實是「本能」,因為人們都不喜歡「不舒服」的感覺;「放掉」不舒服的感覺就是放鬆,覺察自己哪裡感到不舒服就「放掉」,慢慢地就會「鬆」了。透過禪法,我們可以一步步觀察自己緊繃的情況,然後一層層鬆開身心壓力。

    「心」是放鬆的關鍵,心的放鬆就是放下;身的放下就是放鬆。放鬆是以身為用,以心為體。身與心是一體的,身體的反應其實透露出心的訊息,壓力是源於內心對外在環境與自我價值的反應。

    以禪調適身心壓力的過程,其實便是內在的自我探索之旅。從紓解壓力到增加自我覺察,並了解與接納自己的特質,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進而穿越表象, 欣賞、感謝與享受生命的豐足,便是禪的智慧人生。

    凡事用心不用力

    聖嚴法師常形容,一個身心放鬆的人是「無事人」,但「無事人」絕非凡事漫不經心,事不關己;而是認真處理當下每一件事,處理完了也就放下,心中沒

    有任何罣礙。如何把心放鬆?如聖嚴法師所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一切現象的發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它、處理它、完成它,這就容易放鬆了。」

    以禪法學會放鬆身心,能讓我們隨時保持身心安定。禪修,不只是放鬆的方法,更是生命的智慧,現代人需要的不只是養生、練氣或心理治療,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處世哲學。一個真正身心放鬆的人,對於人生價值已了然於心,做起事來用心卻不用力,就如同大慧宗杲禪師所說的「省力處便是得力處」。當我們放鬆得力時,便可省無限力,但省力處卻可得無限力,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心也將更自在。

    --本文摘自《禪修入門50問》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 現代禪的教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4:07:59
    有 46 人按讚

    今天我的新書正式上市。

    《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收錄了九則現代人的身心受困處境,是失戀而成的抑鬱,婚姻失意的囤物癖,是亞斯傾向的啃老族,完美主義者的厭食症;是單親媽媽與過動獨子的親子拉鋸,是靈魂錯置的思覺失調者……

    瑜伽老師「我」帶著他們踏上瑜伽墊,透過每個練習者彼此連結,說出一則則「想活下去」與療癒的故事;也藉由瑜伽練習從而找到生命出口的旅程。

    「瑜伽」(Yoga)的字義是連結、結合,每個踏進瑜伽教室的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前來。

    有些人是身體上的肩頸痠痛,有些人是心理淤積而夜不成眠,一些人將瑜伽當作純粹的運動操練,而一部分的人,希望藉由瑜伽,找到身心合一與平衡。

    每張瑜伽墊上,都有一段「求生」的故事。
    在墊上呼吸、伸展,重新找到心的位置,渴愛的人也是求生的人,他們選擇瑜伽,也透過練習,選擇活下去。

    九篇以「瑜伽」為主題的故事集。
    九則你我皆在尋覓解答的生命課題。

    每次的呼吸與伸展,每回的合碎裂與接納,都是為了返抵「心」家,不再徬徨。

      「大千世界是最好的瑜伽練習場,而瑜伽教室便為其縮影,
      眾人帶著不同的目的及期待前來,希冀瑜伽能滿足心中的種種渴求。」
      ——張以昕

    🔸各界推薦🔸

    吳妮民(作家.醫師)——專文推薦
    Kamini卡蜜尼(《Mantra梵唱聽出好心情》系列專輯&心靈音樂家)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亞里(大愛「蔬果生活誌」節目主持人)
    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張光斗(「點燈」節目製作人)
    張瑋軒(女人迷創始人、作家)
    楊小黎(金鐘演員)
    蔡士傑 Janus Tsai(C-IAYT 瑜珈療癒師)
    劉冠吟(《小日子》雜誌前發行人)——柔軟心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本書特色🔸

    1/ 附錄給各個練習者的求生指南處方箋,針對有相似癥狀者,可藉由簡易體位法、靜坐或生活禪,讓瑜伽練習融入生活每時每刻。

    2/ 不同於坊間瑜伽書經常是以鍛鍊、體位法為重點,本書更貼近瑜伽哲學:瑜伽是身與心的連結,得以從中找到生命的平衡。

    🎈邀請您帶一本書回家🎈
    博客來:https://bit.ly/3zcDkSo
    MOMO:https://bit.ly/2XyM07L
    誠品:https://bit.ly/3ATa2J1
    金石堂:https://bit.ly/2W1eXJo
    讀冊生活:https://bit.ly/3syB7yf

    #歡迎支持喜愛的獨立書店訂書:https://fribooker.wordpress.com/bookstore/

    🎈 解憂瑜伽課——張以昕《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新書分享會

    時間:10/3(日)下午1500-17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2樓多功能展演空間(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主講:張以昕(本書作者)
    與談:郝譽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分享會報名網址(名額有限,需先報名)
    https://kishuan.org.tw/activity_detail927.htm

    #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
    #張以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